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政府曾请苏联帮助印制第二套人民币中三种面额最大的纸币。而当时的"老大哥"也不负重托,按时将数十亿元印制精美的人民币钞票交付给了中国。当时我国政府为什么要把如此重要的事情请苏联去做?这中间经历了哪些曲折?……一批向公众开放的外交档案,揭开了半个世纪前的这些绝密内幕。解密外交档案中有"中国请苏联代印新人民币问题",其中一件长达87页,囊括了绝大部分当时中苏双方的相关谈话记  相似文献   

2.
结合档案管理工作的特点,积极探讨了档案以"件"为单位进行归档的方法。实践表明,档案以"件"为保管单位进行整理、保管、利用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也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3.
我国档案事业历史悠久,但档案教育却迟至民国时期才产生。从民国时期档案教育机构、档案教育家及其思想方面探究当时档案教育概况,总结民国时期档案教育的特点和经验教训,希望能够启发当前档案教育工作,探索符合我国时代特点的档案教育制度,推动我国档案事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清代家产继承制度是清代社会史研究的重要内容.然而,囿于对满文档案的译读,长期以来学界对清代民人的家产继承思想予以了较多的关注,而对旗人特别是清代包衣旗人的家产继承制度鲜有专论.笔者于《大连图书馆藏清代内务府档案》中发现了三件满文题本档案,记录了康熙四年总管内务府审理佐领下人家产诉讼的全部过程,目前已译两件.[1]在此笔者将第三件译为汉文,以期为学界进一步探究清代早期旗人的家产继承思想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5.
故宫博物院现藏清代瓷器共计31万余件,而咸丰时期的仅有560余件且器形很少,如此悬殊的数量对比使我们不禁要问:这种情况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当时的生产状况又是怎样,到底都烧造了哪些品种,清宫档案中所记载的烧造品种是现在库存中的哪些器物呢?它们又是如何被运进都城的?作者对故宫博物院瓷器库房所藏咸丰时期瓷器的认真整理,并查阅了清宫遗留的档案,希望通过实物与档案的对比,解决以上问题。  相似文献   

6.
秦王朝灭亡的原因与法家思想之对错是两回事,秦始皇根据法家思想主张的君主专制思想建立了地主经济上的君主专制制度,这一政治制度延续了两千余年,证明法家思想及其指导下建立的政治制度是适应当时历史政治、经济需要的。法家"重刑轻罪"的立法思想指导下建立了完备的法律制度,汉律完全承继了秦律的框架、刑罚种类,与秦律没有根本的区别,也没有引起政权的危机;相反,汉初"惩恶秦之政""与民休息""轻徭薄赋"造就了文景时的府库有盈余,成就了"人得自安""人人自爱而重犯法"的"文景之治"。  相似文献   

7.
曹菊如,福建省龙岩县人,青年时代就接受了进步思想;1927年出国,在印尼参加了华侨组织的反帝同盟;1930年回国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曹菊如参加革命的第一件工作,就是参与筹备闽西工农银行,为银行委员会委员之一。1930年11月7日,闽西工农银行正式成立,曹菊如任会计科科长。当时没有办银行的经验,也没有银行的规章制度,他们  相似文献   

8.
在故宫博物院保存的明清档案中,有清乾隆朝刑科土地债务类题本档案五万八千余件。这批档案材料,反映了当时土地占有关系,租佃关系和佃农抗租斗争的情况。值得注意的是,其中若干记载农村雇佣关系的材料,透露出了农业资本主义萌芽的一些情况。它具体地表现了我国封建社会的后期,商品经济的一天天活跃,怎样直接刺激并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在农业方面的产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郑杰文 《民俗研究》2008,(1):122-128
一、南部县衙档案概说 目前,我国现存明清各种档案约2000万件,包括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保存的1000多万件清王朝各部院衙门档案,和全国各地方档案馆、博物馆、图书馆所保存的1000多万件明清地方档案。明清地方档案主要有孔府档案、四川清代档案、河南省档案馆存“河南巡抚”和“河南布政使司”档案、辽宁省档案馆和辽宁省图书馆存明人辽东残档和清初档案等。  相似文献   

10.
装订是归档文件整理的基础环节,即采用符合档案保护要求的装订材料,将归挡文件以"件"为单位固定在一起。装订前还须对归档文件进行必要的修整。通过装订,从实体上将归档文件整理的基本单位——"件"确定下来,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1.
河北大学博物馆收藏有两件汉代铜镜,一件是官方机构"尚方"制作的四神规矩镜,一件是当时的私家作坊侯氏制作的神兽镜,两镜制作规整,图案清晰,反映出汉代官方和私家的制镜水平。  相似文献   

12.
《通志》凝结了郑樵毕生的心血,倾注了其"会通""类例""成百家之言"等史学创新精神及批判精神。其中《校雠略》所探讨的亦是关乎档案文献编纂的思想。作者从档案文献编纂的角度汲取了其中的"求书之法"、"校书之道"以及"编目之旨"三个方面的思想。遵循这三个指导思想,我们在档案文献编纂时可以既一脉贯通,又采取因地制宜灵活运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西安省”考——兼论“大陕西”和“小陕西”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利用清朝官方原始档案揭示了在乾隆、嘉庆年间存在一个"西安省",并研究了它的名称来源及空间范围,认为在当时的官方档案中,从康熙到乾隆年间存在一个"大陕西"和"小陕西",前者包括了"小陕西"和甘肃两个部分,而后者即为"西安省"。本文同时揭示了清朝省会存在着不同的称谓。  相似文献   

14.
"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和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是以人为本思想对档案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是科学发展的形势给档案工作提出的新任务。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档案管理模式需要进—步加强和变革,笔者就建立"两个体系"谈档案管理模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15.
<正>1.图书馆档案工作现状分析1.1档案意识缺失。档案工作在图书馆业务工作中一直处于弱势地位,根源在于其自身的内向性及存放的相对隔绝性,通常只有少部分人利用,虽然与工作息息相关,但人们平时对这一客观事物的主观印象就不强烈,加上决策者、普通群众档案意识的缺失,认为只要做好图书馆的流通、阅览等读者服务工作就可以了,而档案员对档案工作宣传又没有力度,造成档案工作始终囿于"需要的时候没有不行,不需要的时候束之高阁"的怪圈。档案人员常常处于  相似文献   

16.
本着"以贡献求支持,以服务求发展"的思想,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不断更新档案工作发展理念,创新档案工作机制,强化业务基础,优化利用服务,深化学校档案功能开发,在服务学校改革与发展大局的同时,取得了档案工作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7.
<正>当前,我国档案信息服务过程中与信息公平要求背离现象的存在,造成档案信息服务与公众档案信息需求之间矛盾的加剧。这就要求我国档案信息服务体系的构建必须坚持"公正、亲民"的原则,更新服务思想,创新服务方式,积极构建档案信息交  相似文献   

18.
盛宣怀(1844-1916),江苏常州人,是近代洋务实业最重要的实践者之一。"盛宣怀档案"是盛宣怀及其家族在长达几十年中有意识地收藏保存的一批私人档案,起至咸丰末年,迄于1940年前后,时间跨度80多年,共近20万件。作为近代私人档案,其数量之大,内容之丰富,可以说无出其右者。  相似文献   

19.
正很多杭州人也许不知道,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位古典诗人"的陈三立安息地就在九溪牌坊山。据郑逸梅《艺林散记》记载,1936年,英国伦敦举行国际笔会,邀请中国代表参加。当时派了两位代表:一是胡适之,代表新文学,一是陈三立,代表旧文学。但当时陈三立已经84岁高龄,最终没有成行。作为中国旧文学的代表者,陈三立显然是无愧的,但与他代表的这个"旧"字相反,他其实是一个颇具创新思想的人。  相似文献   

20.
《汉书.韦贤传》有关韦氏立嗣一段记载中"室家"与"宗家"前后文的不一致,引起后世注家的解说纷纭,说者多以"宗家"为是。然而以当时社会习惯考察,西汉时期贵族的立嗣与"室家"(妻室)有着极为紧密的关系,而与"宗家"无干。从史源上推究后世征引《韦贤传》内容,当以司马光《家范》等书的引文最为接近其原始文字。义理、文献两方面的证据表明,今本《汉书》中"义倩等与宗家计议"句,应为"义倩等与室家计议"之讹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