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中国初期向苏联派遣留学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久春  蒋龙  姚芳 《百年潮》2008,(11):56-59
中国自19世纪70年代向美国、欧洲公派留学生,清末又有很多青年人到日本求学,其中有不少学生攻读工学学位。到1949年,共派出公费留学生约3万人,另外还有一些自费留学生。这些人中大部分后都回国了,为开拓中国现代科技事业作出了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开始主要向苏联派遣留学生。20世纪50年代,中国以不同途径向苏联派出了大批留学生。这些留学生归国后,大多成为新中国的栋梁人才。  相似文献   

2.
《文史博览》2013,(1):45-45
中国人民的胜利,鼓舞了大批热爱祖国的留学生纷纷返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工作。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于去年十二月十三日即成立“办理留学生回国事务委员会”,统一领导并办理有关留学生回国事宜。该会由政务院人事局、文化教育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政治法律委员会、科学院、教育部、财政部、全国学联等17个单位组成。教育部在北京设有留学生招待所。留学生到北京教育部登记后,即可入招待所食宿。教育部本着留学生的自愿、专长及国家建设的需要,协助其解决就业或学习诸问题。  相似文献   

3.
以山东大学来华留学生为例,通过调查统计与访谈的方法,可深入分析外国人认知和参与中国传统节日的情况。留学生对节日的认知广度、对节日日期和民俗活动的认知深度存在地域和汉语水平的差异。社交因素是影响"旁观型"留学生不参与春节的重要原因。留学生参与中国春节的状况呈现为三种类型:交际型参与、文化型参与、娱乐型参与。主动参与动机与伴随参与动机是来华留学生过春节的两大动因。多数来华留学生对参与中国传统节日和体验节日民俗活动表示期待。  相似文献   

4.
关于来华留学生学历生培养现状及培养策略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来华留学生的人数逐年递增.提高来华留学生的层次对学校的管理工作、留学生工作和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的开展以及时留学生规模的扩大都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有利于中国留学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来华留学生学历层次的提高和培养策略的研究具有现实性和必要性.结合留学生教育的新时代特点,考虑到提高来华留学生层次对中国留学生教育的重要性,本文在分析了来华留学生学历生教育的现状后,对目前来华留学生学历生培养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强调了提高来华留学生学历层次的重要性,并对学历生的培养策略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5.
《中华遗产》2013,(7):18-21
自近代起,贫弱的中国带着期待,向西方派出留学生。不同的国家,造就不同的人才,对中国带来迥然不同的影响。哪个国家的留学生最能打仗?哪个国家的留学生专业能力最强?哪个国家的留学生最艺术?蓦然回首,看清末民国中国人怎样留学。  相似文献   

6.
中国最早的女 留学生 中国最早的 留学生是随传教 士走出国门的。 最早的留学生容 闳,是随教会学 校校长赴美的。 女留学生也不例 外。中国最早的 女留学生是宁波 人金雅妹。金雅 妹1864年生,自 幼父母双亡,被 美国传教士麦加 地博士收为养女, 她先随麦加地赴  相似文献   

7.
论文梳理了近年来艺术留学的兴起、主要国家艺术留学生概况,介绍了中国艺术留学生在中外艺术交流中的表现。从近代以来,艺术留学生一直是中国留学生大军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对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和中国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改革开放以来,艺术留学虽然不是最热门的专业,但逐渐趋热。随着国内市场对艺术人才需求的逐渐上升,艺术类留学生也纷纷选择回国就业。在就业前景与政策扶持等问题上,艺术留学生还需要国家和社会的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8.
《湖南文史》2012,(2):44-45
【新华社三日讯】中国人民的胜利,鼓舞了大批热爱祖国的留学生纷纷返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工作。教育部在北京设有留学生招待所。留学生到北京教育部登记后,即可入招待所食宿。  相似文献   

9.
一 七十年代以来中国大陆赴海外留学生的概况   1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派出留学生的情况1971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WNSCO)通过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权益的决议。从19 72年 9月开始 ,中国大陆恢复了因 196 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而中断的向外派遣留学生的工作 ,主要是向西方国家派遣留学生的工作。此前 ,由于“冷战”的国际关系格局和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中国大陆的留学生主要被派往前苏联和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从 195 0年至 196 5年 ,经高教部 (现教育部 )选派 ,中国共向前苏联、东欧各国、朝鲜和古巴等 2 9个国家派遣留…  相似文献   

10.
白小乐 《百年潮》2009,(3):44-48
1967年1月,69名中国留学生利用经莫斯科回国的机会,在莫斯科红场拜谒列宁墓,瞻仰了列宁的遗容.作为这批回国留学生中的一员,我参加了整个活动.在我们举行悼念列宁的仪式过程中,苏联警察竟对中国留学生大打出手,酿成一起重大的国际事件,导致中苏关系进一步恶化.拜谒列宁墓的中国留学生遭围殴  相似文献   

11.
伴随在美中国留学生群体的不断扩大,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社会中的体验和经历备受关注。本文主要通过深度访谈,了解在美中国留学生与美国本土社会及国内社会的互动,及互动对其塑造社会认同的影响。研究发现,来自美国社会的刻板印象一方面阻碍了该群体的深度融入,另一方面造成了中国留学生群体的“自我规训”,使该群体对于美国社会产生一定的疏离感。此外,在教育流动的过程中,留学生增强了其国家认同,中国人身份和留学生身份处于共生共荣的关系。然而,来自“群体内”的刻板印象增加了留学生群体社会认同建构的不确定性。因此,在美中国留学生群体的身份建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在“人-人”和“人-地”的互动不断发展和变化。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国家领导人就着手考虑新形势下的留学教育问题。鉴于当时的国际政治环境和国内建设需要,特别是在"一边倒"国家战略的指导下,新中国教育文化交流的首选对象是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共产党派遣了少量留苏学生,为后续大规模实施留学教育战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建国伊始,新中国率先和东欧五国(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达成了交换留学生的协议,约定互派留学生到对方国家留学。1950年9月,新中国首批25名留学生奔赴东欧五国;同年年底至1951年年初,东欧五国33名留学生相继来华留学。随着新中国和东欧国家交换留学生,开启了新中国留学教育的先河。  相似文献   

13.
来信     
留学改变中国什么对“留学改变中国”的结论,多数人不持异议。应该感谢当年接受容闳“派遣留学生”条陈,从而揭开中国近代留学史的晚清政府,他们未必知道打开这扇门之后,对于中国历史进程的意义。留学生的确改变了中国。真正能改变中国历史发展轨迹的,是那些从西方国家吸收社会科学及哲学思想的留学生,其中包括严复、孙中山、鲁迅以及当年国共两党有过留学经验的政治精英……  相似文献   

14.
论文分析阐述了海外归国留学生与近代中国职业指导事业的作用。认为在近代中国职业指导的兴起发展过程中,归国留学生是一支重要的推动力量。他们不仅把欧美职业指导思想引入国内加以提倡,而且还促进各级学校职业指导的实施,并主持社会职业指导机构的业务活动。归国留学生抱着振兴国家的目的推广职业指导,却因为国内不良的人事环境而成效有限。这反映了近代中国留学生理想抱负与现实遭遇之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15.
1905年夏季,孙文来到日本,想把当时中国革命组织——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的力量联合起来,共同反清。这一年7月13日下午,中国留学生界在风光明丽的东京麴町区富士见楼举行隆重的欢迎孙文大会。会上首先由主持人宋教仁致开会辞,旋请孙文发表演说。孙先生在演说中,首先感谢东京中国留学生开会欢迎的盛情,其次叙述自己的革命主张和斗争经历,再次表明中国应于光复之后,建设屹立于世界之一大共和国。孙先生每讲一段,留学生则热烈鼓掌。这次东京中国留学生开会,人数多达1300多人,服装整齐,情绪高昂,秩序良好,实为空前之盛举。孙文讲毕,继之留学生发表欢迎演说。首先登台演说的是河南留学生阮庆澜。他的演说主要意思是,法国不仅有个拿破仑,美国不仅有个华盛顿,先有无数之拿破仑、华盛顿,而此有名之拿破仑、华盛顿乃始能奏其功。故吾国今日不可倚赖孙君一  相似文献   

16.
近一个半世纪以来。留学生以其特有的化魅力,逐步成为影响中国现代化和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尤其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史无前例的留学大潮的涌现,留学生的社会影响渐渐波及到千家万户,正由一般的教育问题演变成了一个社会问题。无论是现实还是历史,吸引着海内外众多的学投身到了中国留学生的研究。近十年来。有关留学生的论不断增多,相关的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会议也经常召开。可以讲中国留学生的研究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将留学生的研究引向深入,进一步提升学术层次,就成了急待解决的一个迫切问题。本刊组织的这组“留学生史研究笔谈”。旨在这方面有所推进。  相似文献   

17.
近一个半世纪以来,留学生以其特有的文化魅力,逐步成为影响中国现代化和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尤其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史无前例的留学大潮的涌现,留学生的社会影响渐渐波及到千家万户,正由一般的教育问题演变成了一个社会问题。无论是现实还是历史,吸引着海内外众多的学者投身到了中国留学生的研究。近十年来,有关留学生的论著不断增多,相关的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会议也经常召开,可以讲中国留学生的研究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将留学生的研究引向深入,进一步提升学术层次,就成了急待解决的一个迫切问题。本刊组织的这组“留学生史研究笔谈”,旨在这方面有所推进。  相似文献   

18.
近一个半世纪以来,留学生以其特有的文化魅力,逐步成为影响中国现代化和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尤其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史无前例的留学大潮的涌现,留学生的社会影响渐渐波及到千家万户,正由一般的教育问题演变成了一个社会问题。无论是现实还是历史,吸引着海内外众多的学者投身到了中国留学生的研究。近十年来,有关留学生的论著不断增多,相关的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会议也经常召开,可以讲中国留学生的研究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将留学生的研究引向深入,进一步提升学术层次,就成了急待解决的一个迫切问题。本刊组织的这组“留学生史研究笔谈”,旨在这方面有所推进。  相似文献   

19.
近一个半世纪以来,留学生以其特有的文化魅力,逐步成为影响中国现代化和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尤其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史无前例的留学大潮的涌现,留学生的社会影响渐渐波及到千家万户,正由一般的教育问题演变成了一个社会问题。无论是现实还是历史,吸引着海内外众多的学者投身到了中国留学生的研究。近十年来,有关留学生的论著不断增多,相关的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会议也经常召开,可以讲中国留学生的研究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将留学生的研究引向深入,进一步提升学术层次,就成了急待解决的一个迫切问题。本刊组织的这组“留学生史研究笔谈”,旨在这方面有所推进。  相似文献   

20.
学术文化视野下的中国留学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一个半世纪以来,留学生以其特有的文化魅力,逐步成为影响中国现代化和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尤其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史无前例的留学大潮的涌现,留学生的社会影响渐渐波及到千家万户,正由一般的教育问题演变成了一个社会问题。无论是现实还是历史,吸引着海内外众多的学者投身到了中国留学生的研究。近十年来,有关留学生的论著不断增多,相关的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会议也经常召开,可以讲中国留学生的研究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将留学生的研究引向深入,进一步提升学术层次,就成了急待解决的一个迫切问题。本刊组织的这组“留学生史研究笔谈”,旨在这方面有所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