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编读往来     
贵杂志社自创刊以来一直以传播中华文明和世界文化受到大家的喜爱,特别是今年第一期《国家最美的形象》更是从多个角度展现了祖国美丽风光,不知贵社现在是否还有2006年第一期杂志卖?请告之汇款地址。祝进步! (李荣刚) 我是烟台的一名学生,我想问一下关于贵刊《风景名胜》第200期典藏版是否还有余货?如果现在订阅需要多少钱?对于这本典藏版我个人认为是非常棒的!我会继续支持贵刊的。祝《风景名胜》越办越好! (赵磊) 李荣刚、赵磊读者:您好!本刊第200期“国家最美的形象”第一次把中国177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集中展示, 图文并茂,获得了全国各地甚至海外读者的喜爱,一度出现限量发行的情况,杂志社也只有了少量存货。感谢两位的关爱,如果需要杂志,可以尽快直接汇款到杂志社。价格不变为每本15元,为防止遗失,邮寄一次加挂号费3元。  相似文献   

2.
读者来信     
《文史天地》编辑部: 您好! 我是一名企业的员工,非常喜欢历史,第一次接触贵刊,但也将是贵刊的忠 实读者,我个人觉得贵刊内容非常精采,时间跨度很大,内容很丰富、可读性、知 识性、趣味性都很强,贵刊的每一篇文章我都仔细看过,觉得受益菲浅。本着学习 的目的,向贵刊提出几点意见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以利本人不断的 充实历史知识,提高自身文学素养,将不胜感激之至。  相似文献   

3.
读者来信     
《中国西藏》2010,(3):88-89
西藏堆龙德庆县乃琼镇那曲中学的王宏生来信:《中国西藏》编辑同志:你们好!我是贵刊的一位忠实读者,现在拉萨那曲高级中学执教。我在2003年进藏工作后才得知贵刊,认为贵刊内容丰富贴近生活,我十分爱读它,而且还收藏它,现在我已将贵刊1989年试刊号单行本共四册收集到了,闲暇时总会翻看。  相似文献   

4.
西藏信箱     
读者来信西藏堆龙德庆县乃琼镇那曲中学的王宏生来信:《中国西藏》编辑同志:你们好!我是贵刊的一位忠实读者,现在拉萨那曲高级中学执教。我在2003年进藏工作后才得知贵刊,认为贵刊内容丰富贴近生活,我十分爱读它,而且还收藏它,现在我已将贵  相似文献   

5.
读者来函     
《纵横》2006,(10)
《纵横》杂志编辑部:我是贵刊的一名老读者,从1984年起,就一直自费订阅贵刊,至今已装满半个书橱。每期刊物一到,周围许多同事争相传阅,往往我本人成了单位的最后一名读者。有时,因邮路阻隔,期刊晚到,同事们都会替我去传达室询问。可见贵刊在读者当中的影响。收到贵刊2006年7月号(总第199期),刊中附有一份读者意见调查表。首先,感谢贵刊给读者提供这么一个交流意见看法的平台。借此机会,谈谈本人对贵刊的一些看法。还是从这一次的读者意见调查表说起吧。该表有些提问的设计不太恰当,如第10题“历年来,您印象最深的是哪三篇文章”。20余年,100…  相似文献   

6.
编读往来     
《旅游》2010,(3):4-4
编辑老师: 您好! 感谢您与百忙之中阅读我的来信。我是一名旅游爱好者同时喜欢写作。生性活泼好动的我喜欢自由的工作状态,向往游学,写作,行走的生活。一直是贵刊的忠实读者,我想请教如何入行成为专栏旅行投稿人,我需要具有哪些素质,资历,同时诚请您指导,希望能与贵刊合作。  相似文献   

7.
《百年潮》2000,(8)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文锋:我是一名忠实的历史和军事爱好者,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图书情报系1987级,素来对新中国历史、中共党史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战史抱有浓厚的兴趣。作为读者,我非常感谢贵刊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窗口,能使我  相似文献   

8.
我是一位退休干部,也是贵刊的一位热心读者,我自费订阅《炎黄春秋》多年, 特别近两三年来,我感到贵刊发表的大稿件,叫人读后非常亲切,说出了我们广大读者的心里话,真叫人手不释卷。我是个喜欢交朋友的人,遇到朋友我就将杂志借给他  相似文献   

9.
读者来信     
《风景名胜》2011,(3):14-14
贵刊2010年1—12期杂志的改版很成功,读者很满意。特别是11期的乘高铁旅游专题做得非常好,希望2011年多一些铁路沿线为主的风景名胜专题。祝贵刊越办越好。  相似文献   

10.
读者来信     
正从一次邮局送刊活动中,我接触到了贵刊,深感这是一份高品位的读物,里面的许多文史资料是我没有见过的,读了之后,我感觉耳目一新。贵刊图文并茂、史料详实、信息权威,再加上读刊有奖问答与读者互动,我觉得贵刊在尽心尽力、脚踏实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在细心耕耘这块土地,读者读  相似文献   

11.
读者与编者     
编辑同志: 我是贵刊的一个热心读者。作为周秦汉唐故都所在地的陕西的学术刊物,《文博》及时反映了新出土的历史文物和重大的考古发掘,是专家们进行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的重要阵地,在国内外已有广泛地影响。然而诚如你们所知,贵刊的许多读者只是文物、考古爱好者,盼望读到一些生动活泼、浅显易懂的普及性东西,作为考古学、博物馆学入门的阶梯。希望你们能到注意这部分读者的愿望,给我们以更多的关心。  相似文献   

12.
编读往来     
《旅游》2007,(5):8-8
不要丢了自己的风格尊敬的雷主编:我是贵刊的忠实读者。我非常赞同今年第4期《编读往来》栏目刊登的四川绵竹读者杨定国的几点建议,贵刊的主打栏目重点应该放在国内,深入挖掘国内二、三线旅游景点,这正是贵刊在过去几年里不同于其他旅游杂志吸引读者之处.国外虽好,离我们太远,国外美景已经被无数杂志介绍烂了,国外旅游风景照片在网上想  相似文献   

13.
编读往来     
《旅游》2005,(11)
关于版面设计与装帧——一封读者长长的来信(一)秦志军女士:您好!国庆节愉快!可能是热爱旅游的缘故,我对旅游类刊物情有独钟,贵刊独特的选题、优美的文笔、精美的图片、大气的风格、优良的纸张,使它与同类刊物迥然有别,不同凡响,以致我每期必读,神游其中。我本来想填寄贵刊2005年9月号的“读者调查表”,但考虑到仅此不能表达我的心意,因此,特以贵刊2005年9月号为例,谈点看法与建议。一、关于版面设计与装帧  相似文献   

14.
编者的话     
随着一九八七年元旦的钟声,《山茶》又长了一岁,进入它的第八个年头。在此时刻,我们向亲爱的读者、作者致美好的祝愿: 祝大家新年好! 祝你们在新的一年中取得新的成就!  相似文献   

15.
编读往来     
《文物世界》办得的确不错,无论内文、装帧与印刷,都足以令人刮目。尤其文中配以大量文物精美照片,颇有保存价值。愿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办成一流刊物。 山西/王东满 (注:王东满系国家一级作家) 《文物世界》磁石一般,紧紧地吸引着我。她内容丰富,格调高雅,越看越想看,越看越有味,真是让人爱不释手!我决定长期订阅《文物世界》,成为贵刊的热心读者。 广西/汤健智 《文物世界》可读、可赏、可学,最 爱精品赏析栏目。本人的心愿,也是私人收藏一族的心愿,祝贵刊越办越好。成为期刊界的一朵奇葩。 广东/张尊礼 在一个偶然的…  相似文献   

16.
编读往来     
《旅游》杂志社的编辑:你们好。我从前年起开始订阅贵刊,因为我自己喜欢摄影,也向贵刊的《我行我摄》栏目投过稿件,可能因为水平尚有差距,所以至今没有在贵刊看到发表。无论如何,感谢贵刊分别给了我们喜欢摄影和喜欢文字的读者设置了两个  相似文献   

17.
编读往来     
我是十几年订阅贵刊的忠实读者。这本杂志成了我的知己,它伴随我度过了紧张忙碌的岁月。在教育战线上耕 耘三十五个春秋中,受到的教育是难忘的,为此,非常感谢你们,为读者奉献了宝贵的精神食粮。 对办好《风景名胜》我有一些建议:一:刊物很精致,有特色。从题材的选定到内容的编辑和版式设计都有特 色,但我认为在文章的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的统一上,还应下功夫,文章知识容量似乎少一些,不少文章的趣 味性还不够强。二:刊物是否出一些专辑,广泛倾听读者意见,以此作为创新的突破口。三:刊物在内容的广泛性 还有些欠缺,形式也要多样化一些,使之更为新颖、活泼、靓丽,更有魅力和吸引力。 总之,《风景名胜》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与欢迎,祝刊物年年有新气象,越办越好。 (山东政法学院张昭琏)  相似文献   

18.
编辑同志: 我是一名爱好历史的年轻人,长期以来我一直是贵刊的忠实读者。贵刊所编发的大量文章,实际上是对我国近现代历史生动、具体的诠释,是对青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教材,读来不但饶有兴味,且增加了历史知识。但我在阅读有关旧中国的文章时,常常遇到一些军政机构的名称,对其设置、性质、作用却不甚了解,贵刊能不能对这方面给以介绍? 编安 四川读者 邝东生  相似文献   

19.
读者来信     
《湖南文史》2014,(2):72-72
我从50岁出头当政协委员开始接触《湖南文史轶2004年6月,更名《文史博览》),到今天已22年。期间订阅贵刊从未间断,可以说,《文史博览》伴着我从黑发走到白发,情谊深厚。我觉得贵刊特别适合我这个年纪的人,因为这个年龄的人一般都阅历丰富,怀古情节浓厚,《文史博览》将古代、近代、现代的一些人物故事娓娓道来,很对我们胃口。而且很多文章能触动我们心底久藏的一些回忆,激发强烈的共鸣。2014年,祝贵刊新年新气象,越办越红火!  相似文献   

20.
《炎黄春秋》编委:您们好!我是《炎黄春秋》的忠实和热心的一名普通读者。据我所知,在我工作的地方──四川资阳市凡能看到贵刊的读者是很喜欢她的。我是一名高66级的经历十年浩劫的重庆下乡知识青年,对于祖国和人民经历的劫难有所知,但更多的是有所不知,我们的党、祖国和人民在粉碎“四人帮”过后的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历了一个建国以来最好、人民的心情最舒畅的时期。以史为镜,对过去所发生的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价,按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来评价和认识是十分必要的。从近几年贵刊发表的对过去的人和事的回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