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苏的苏州园林在中国园林史中的地位举世公认。而同在江苏的金陵园林(这里主要指南京的古代园林),其受重视的程度,似乎就远逊于苏州园林了。其实,金陵园林完全应该在中国园林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这不仅表现在南京的古代园林历史悠久、数量多、起点高、多名园等诸多方面,而且也表现在它崇尚自然、师法自然的造园理念。它对形成完整的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艺术体系,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3.
4.
5.
6.
7.
8.
9.
11.
通过对南京自唐至明这一时期文献记载及遗存的园林旧址的探赜、勾沉,并参照今人的一些著述,以皇家园林为契入点,对以私家园林特别是诸多宅园为主的故址、风貌、建园、修葺、重建等状况加以阐述,体悟文人诣趣、构景理式的隽永况味,并于片鳞半爪间窥其全貌。 相似文献
12.
13.
学术界关于宋代相权削弱的观点,其核心论据是将枢密院视为分割宰相权力的一个建制,认为宋代军权由枢密院专掌,中书宰相无权过问,仅是行政首脑而已。其实,在两宋时期,宰相的军权自始至终一直存在,并且渐次加强;与此相对应的是枢密院的权力、地位逐步削弱,并最终沦为宰相的下属机构。这一局面的形成是由宋代重文抑武的基本国策所决定的。宋初面临的主要社会矛盾也决定了以枢密使专司军政的目的是分割、削弱枢密使权力,还政于宰相。 相似文献
14.
唐令关于其江南诸州租,并回造纳布的规定,仅见于《通典.食货.赋税下》。从中无法得出其江南诸州租,并回造纳布为开元二十五年新制的结论,但也不足以断定它是重申武德七年令。陈寅恪说折租为布为南朝旧制,依据只是两条明显失校的南齐资料。南朝并无折租为布的制度。唐代江南的折租造布算不上国家财政制度史上一大变革。南北朝财政收入构成大同小异,北朝与南朝,关市之税在财政总收入中所占比重都远不及田租或户调。甄琛说南朝仍崇关鄽之税,北魏唯受谷帛之输,都不符合历史真实。南朝关市之税在其全部财政收入中所占比重即使比北朝高,也不表示南朝国民经济国家财政较北方进步。 相似文献
15.
商汤南亳在今商丘一带的文献记载,在学术界存有不可信与不可否定两说。近年发现的惠济河流域先商文化是早商文化之源,其分布范围与文献记载的任何汤亳的面积都相称,且其地望也与文献记载的商汤南亳地望基本一致,故有关商汤南亳的文献记载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16.
17.
中国分为南、北朝,是在诸侯割据的五六世纪,南北朝是中国在社会混乱状态中产生了新的精神的时期,从历史上虽然可以概观道教的确立和佛教的扎根,但是从文物上观察,更能清楚地发现佛教错综复杂的精神活动和面向新时代的社会苗头,在视觉上可使我们看到深蕴其间,象征精神纠葛的佛教雕刻造形。 佛教是公元前5世纪伴随佛陀的诞生开始的,最初并没有建造作为长期信仰对象的佛像。而是把安放舍利的佛塔作为象征性的崇拜对象,不久之后,描绘佛传和说法的图像渐渐也成为信仰的对象。到了约1世纪末,受罗马神像和肖像雕刻的影响,在印度西北… 相似文献
18.
中晚唐京西北八镇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利平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19(2):72-84
有“国之西门”之称的凤翔 ,由于其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易守难攻 ,故驻有重兵 ,是京西北的主力大镇。从宝应元年起 ,凤翔兼有陇右节度之称 ,永泰元年 ,陈郑泽路军移镇凤翔 ,凤翔开始成为京西重镇。泾原地势平坦 ,易攻难守 ,“泾原兵变”后军力曾一度有所减弱 ,到贞元后期 ,农业经济得到恢复 ,粮食自给有余。宁不但在地理上处于京西北中心 ,而且因屯驻着朔方军而实力雄厚 ,成为京西北的中心大镇。灵盐素有“国之北门”称号 ,既承担着防御吐蕃的任务 ,又支撑着北线防御回纥的天德、振武两镇。天德、振武是京北沿边的镇 ,主要任务是防御回纥。坊、夏绥都是不临边的小镇 ,因其地处京西北防御圈里面 ,所以多用作屯驻军队和作为后方基地 相似文献
19.
周晴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0,25(4)
唐宋时期在太湖湖流的作用下,太湖南岸形成一条地势较高的滨湖沉积带,吴越时在太湖湖滨开挖溇港,创建湖堤。入宋以后,在太湖南部碟型洼地的平原地形中,产生了横塘纵溇的水利结构?崽劣胱轀鞠嗯浜现饕?是为成功地向太湖排出平原洪涝水,两宋时对横塘纵溇结构的完善主要体现为溇港的设闸与横塘的加筑扑问逼诘?水利建设奠定了后期太湖南岸地区农田水利开发的基本格局。 相似文献
20.
唐代墓志保存了大量唐人、唐代社会和唐代文化等方面的真实史料,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近年来,随着唐代墓志的大量出土,学术界对唐代墓志的研究广泛展开,唐代墓志在文献辑佚、校勘、考定等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许多学者利用唐代墓志,作了许多积极和卓有成效的研究,取得了许多令人可喜的研究成果,程章灿先生《唐代墓志中所见隋唐经籍辑考》(发表于《文献》1996年第1期)一文就是其中一项颇具价值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