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长期暴露于自然环境中,许多摩崖石刻在日晒雨淋、风沙磨蚀等多种因素作用下不断风化,前景堪忧。因此,当务之急是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和保存这类珍贵的文化遗产。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能够完整地保存石刻现状,为日后的维护、修复和学术研究提供真实、详尽的科学依据。基于Remake三维建模技术的方法与特点,本工作探讨该技术在摩崖石刻数字化重建中的应用。以广西桂林"桂海碑林"内的石刻为研究对象,运用Remake软件对数字相机获取的数字影像进行处理,对摩崖石刻进行快速精确的逆向建模。同时,将三维扫描仪获取的点云数据与本研究获取的模型数据进行同名点精度检测,分析Remake三维重建的精度。三维模型数据可以作为数字档案进行存档和展示,加强对摩崖石刻类文物的保护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论文对近代潮汕地区海外移民相关数据的统计出处、统一口径及可信度进行了分析,认为数据的解读需要方法论的指导,必须清楚数据的"统计出处"和"统计口径"。统计出处不同,相关数据的性质和可信度迥异;统计口径不同,统计标值的内容和范围也大不一样。近代潮汕地区海外移民相关数据出处有三:海关系统、侨务系统和领事系统。其中海关统计数据基于税收目的而产生,可信度较差。在统计对象上,海关系统和侨务系统统计的为"出入口数字",而领事系统统计的是"侨民户口数字",只有后者才是真正的"移民数据"。遗憾的是,今人在计算或估测近代潮汕地区海外移民规模时,往往径直采用海关数据,忽视海关数据的可信度问题;在数据解读的时候,又不加校正,甚至不考虑数据的统计口径而误读数字,结果夸大了近代潮汕地区海外移民的规模。  相似文献   

3.
既要保留遗迹在不同阶段的信息资料,又不影响发掘研究工作的继续进行,一直是考古工作者探索研究的问题。为配合秦始皇陵百戏俑坑的考古发掘工作,为后续考古研究和文物遗迹的保护提供必要的基础信息资料,针对大场景考古发掘现场,通过数字全站仪对文物挖掘现场布设的一定数量控制点进行观测获取其三维点位坐标。利用非量测数码相机获取现场多航带序列影像,通过数码相机检校、自动空中三角测量、影像特征提取与影像匹配、数字微分纠正等数字近景摄影测量方法,获取反映发掘现场文物分布情况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和正射影像(DOM)数据。在生成的正射影像图上进行文物轮廓线条的提取,获得发掘现场文物的正射投影矢量图。实现文物位置、形状及分布的平面量测。实验证明:该方法不仅可大面积、快速获取文物挖掘现场文物分布的正射投影平面图,实现考古数字制图,而且能保证一定的精度。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数字历史是西方史学界自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史学新潮。数字历史大致经历了文献数字化、自主创建历史专题和三维虚拟环境再现等几个发展阶段。数字历史虽起源于计量史学,但不囿于计量史学单一的数理统计,而是力图复原多维连续动态的可视化历史。其最大的优势,不在于快速存储、查询和利用文献数据,而在于将各种不同的数据置于同一时空维度下,清晰地表达历史要素在时间和空间序列变动中的相互关系与互动作用。数字历史在汇聚资料、分析数据和成果展示方面,对历史研究工作已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特别是超文本的书写方式,对传统纯文本历史研究的冲击颇大。  相似文献   

5.
《古今图书集成》辑录了省、府、县三级土地数字,上限"原额"大体是明万历清丈后的数据,下限截至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这种基于分县统计资料的全国性大汇总,是明清土地问题研究不可或缺的断面"基准"数据。征引的方志有些现已难以查到了,故而登录的土地数字就愈显得珍贵。可是,《古今图书集成》辑录的土地数字来源于官修方志无论在统计口径,还是在数据单位内涵上均存在着繁简不一、登记纷乱的现象,误差也很大。只有对其资料来源、属性和存在的问题作切实的了解和尽可能详尽的考订,才能发挥其应有的利用价值。本文对《古今图书集成》所载土地数字存在的时间断面、土地类型、统计系统和数字属性等问题进行考证鉴别,旨在厘清土地数字的真实性、可靠性,发挥其应有的价值,达到科学收集和利用历史数据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博物馆数字资产”是指博物馆单位海量数据资源的集合。随着博物馆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打破传统管理思路,采用新的数字资产管理理念,建立有效的数字业务管理模式,是现代博物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必然趋势。通过建设“数字资产管理系统”实现对数字资产的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利用,可为规范化管理博物馆数字资产提供新的可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7.
齐长城修筑于春秋战国时期,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社会、文化价值。对齐长城的保护目前主要还是传统保护,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化技术在齐长城保护、利用等方面的应用将是一种突破传统的新手段、新方法 可综合运用数字三维数据扫描技术、数字倾斜摄影技术、数字激光雷达技术等对齐长城现实数据进行搜集、处理,最终通过虚拟现实技术(VR)建成数字化齐长城游览体验模型,让观众体验齐长城的丰富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8.
高寿仙 《史学月刊》2015,(2):123-132
明代留存下来不少财政数据,这些数据均以叙述性文字罗列,给今人利用造成极大困难,急需运用现代统计技术加以整理。但是,由于这些财政数据的来源和性质十分复杂,整理起来有相当的难度。赖建诚教授的《边镇粮饷:明代中后期的边防经费与国家财政危机,1531~1602》一书,在这方面进行了值得充分肯定的尝试,但也出现了一些比较重大的错误。这些错误带有一定的普遍性。这提醒我们在整理解读明代财政数据时应特别注意以下问题:历时性研究必须准确判断财政数字的年代;转录财政数字必须辨清各项目之间的分合关系;比较财政数字必须以性质相同、口径一致为原则;解读财政数字必须明了当时的财政制度。  相似文献   

9.
文物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优秀物质文化遗产的体系庞大、内容繁杂,数字化三维重建是保存、管理文物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案,对文化传承意义深远。相比于三维激光扫描、结构光技术等在成本和效率方面都有待改进的现有方法,数字近景摄影测量在确保低成本、高效率的同时,还能够满足数据的精度要求和详细程度。如何应用摄影测量技术对文物进行高效三维重建,实现纹理、部件、结构的精细化描述,并综合管理文物以便线上欣赏、未来修复与辅助断代,对优秀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至关重要。 本研究提出了基于视觉的三维建模方案,分为明清家具分层管理体系构建、高效率数据采集与精细化三维重建、高精度三维数字文化档案建设三步。首先针对明清家具的文化特点,从类别、纹饰、部件出发进行分层分类管理,构建独特编码体系;其次基于数字近景摄影测量技术,提出了对明清家具进行非接触数据采集的低成本高效率方法,进行高精度三维重建;再次从三维信息中提取家具纹饰、部件、结构特征,以编码为依据建立索引,为三维数字文化档案的建设提供信息基础;最后设计分层索引结构,建设高精度数字文化档案,搭建互联网共享平台进行展示。 以100套明清古家具袖珍模型为实例进行精细化数字建模,基于数字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将模型精度控制在毫米级别,完成了文物要素提取、分类体系搭建、属性信息管理与索引结构设计,构建了历史文化和三维模型融合的数字文化档案。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视觉的非接触视觉处理算法能够实现高精度三维重建,提出的技术方案能够保留模型的细节程度,并且降低了成本、提升了效率,对文物类别、部件、纹饰的属性管理与索引架构能有效管理文化信息,数字文化档案兼具科技、人文与传统美学,满足文物保护需求。明清家具三维数字文化档案可用于古家具的研究,有利于中国古代家具工艺的传承,而其中对于家具的历史年代的介绍鉴别能够辅助断代。下一步将考虑运用人工智能对家具纹饰和部件进行元素组合,生成个性化定制家具。同时将完善技术方案,应用范围拓展至小型文物,支撑数字博物馆建设。  相似文献   

10.
历史档案是国家、社会等集体记忆的重要载体。在数字化环境中,对档案的利用需求多元化、利用方式多元化对历史档案管理提出了数字资源建设的要求,利用技术多元化也为这一数字资源建设提供了技术条件。建设针对历史档案的数字资源体系,必须以健全的法律、政策、制度体系为保障,以历史档案资源内容为基础,以历史档案数字资源管理系统、数据标准体系为支撑,以密级体系、档案保护技术为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1.
遗产信息研究的目标在于推动数字遗产数据的获取和遗产信息的实用性。本文分析了遗产信息研究的趋势,介绍了韩国在遗产信息研究领域的现状,探讨了相关的研究案例,其中包括数字策展、基于文化遗产相关知识的遗产数据可视化,以及历史建筑信息建模(HBIM)。预计未来遗产信息领域将加强对基于人工智能叙事、智能遗产数据平台,以及世界遗产解释数据的研究,以提高遗产信息的获取途径。  相似文献   

12.
王伟 《旅游纵览》2022,(14):19-22
“双碳”战略背景下,数字经济为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本文基于2012—2019的年数据和考虑碳排放的中介效应模型,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安徽省合肥市环巢湖国家旅游休闲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业高质量融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发展显著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业高质量融合,并通过稳健性检验;推动技术创新和降低经营成本是重要的影响路径,其中降低经营成本的中介效应更大。最后在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加强数字技术在传统文化产业与旅游业渗透、加强地区合作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在面对海量数据及资源的情况下,研究者在利用历史学数字资源的过程中遭遇的误区也逐渐显现出来。首先,"穷尽"史料变得更加艰难,而非更加容易。其次,研究者预先设定的思路往往成为搜索和筛选数据的藩篱而不自知。第三,数字资源更需要辨析,而且与传统史料相比更加困难。第四,数据库本身的"缺陷"使得研究者无意识地走进误区。在历史学数字资源的利用已成史学研究必然趋  相似文献   

14.
徐慧楠 《风景名胜》2021,(7):0003-0003,0005
数字时代带来了园林景观设计行业的变革发展。通过数字景观技术,风景园林从规划设计到实施,园林设计者可以通过软件进行景观模拟,可以通过大数据信息筛查和实地数据定量分析测算,得出园林景观中生态与人文需求的最佳配置,将风景园林中的景观设计达到最优化的效果,避免因设计者主观因素带来的风景园林设计失误。通过数字景观技术的探索,将风景园林中涉及到的水文、生态、空间、环境、土地适用性和利用率等学科领域进行技术融合,是当代风景园林景观创设和生态保护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5.
刘馨艺 《东方收藏》2023,(12):61-63
随着大数据、互联网+等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数字化的影响范围扩大至艺术领域。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文章通过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现状,分析当代科技发展对于传统绘画展览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意义,从内容、形式、精神以及观看方式中的四维感官等方面分析了当代中国画展览的转型,并对数字媒体艺术与当代中国画展览之间的互助性及其意义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大数据、云存储、物联网、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不断渗透到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完善中,新技术、新业态不断显现,佳木斯地区在数字经济下产业升级转型有着机遇与挑战,互联网经济与生产制造业迅速融合,数字经济下的创新思维是产业转型的核心驱动力,同时流量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资产,从而不断获取数...  相似文献   

17.
正大规模数字数据集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从国际"开放数据"行动到可持续性和气候变化措施,大规模数据集推动着城市规划分析和解决方案的创新与协作。人居三《新城市议程》在承认"文化遗产对可持续城市发展的作用"的同时提醒着我们,好的数据对于制定好的政策是十分重要的。此外《议程》指明了文化遗产与历史城市中心在改  相似文献   

18.
王雪琪 《风景名胜》2021,(6):0059-0060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我国数字经济迎来了蓬勃发展,数字产业化加速推进,这也为我国各个产业的升级转型提供了契机。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文化旅游行业应积极把握这一发展机遇,构建数字文旅融合发展模式,推动产业数字化,重构文化旅游产业,实现创新发展。文章首先对数字经济的概念及特征进行了阐述,并对数字经济背景下的文化旅游创新发展进行了简要分析,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员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9.
彩塑三维重建是精确获取文物的三维几何和纹理信息的数字化技术,对于文物保护、数字档案建立、考古研究、展览展示以及移动数字博物馆建设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莫高窟彩塑作为一种不可移动文物,受采集空间及丰富的纹理信息的影响,现有的三维重建方法尚不能在保证重建精度的基础上,准确还原文物表面的色彩信息。为此,通过研究和设计双相机结构光的FOTOMOULD三维重建系统,对莫高窟第45窟彩塑菩萨三维重建,在获取高精度几何信息的同时,达到了色彩、纹理、细节等高度还原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随着修志事业发展,数据资料显得尤为重要。为了使事物具体化,更具说服力,往往在内文中列举数据资料。这里指的数据不仅是传统的数字,还包括图形、符号等。数据资料在财政金融篇章中的运用更甚于其他篇章,通过收集数据、加工整理、挖掘运算、深入分析来体现其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