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春色满园的南京军区政治部干休所里,笔者拜访了77岁高龄的何仿老先生。他白发红颜、笑容可掬、精神矍铄。在两个多小时里,他记忆犹新地给笔者讲述了自己从一个新四军小战士,成长为一名正军级音乐家传奇般的革命人生故事。少年参军抗日“保家乡”何仿,原名何孝元。1928年2月出生在安徽天长县何庄。1941年春13岁那年,何仿在“不做亡国奴”的呼声中,毅然决然地从书香门第出走参加了新四军。半年后,成为由新四军二师政治部与中共淮南区党委领导的淮南大众剧团的文艺战士。1942年初冬,日军对淮南根据地进行残酷的“扫荡”。剧团根据新任区党委…  相似文献   

2.
中午离开申扎县城后,天还在下着大雨,路也当然很烂,差不多开了2个小时,我们的车在永珠藏布边上一个几户人家的小村子边上陷住了。  相似文献   

3.
Audrey  王燕军图 《世界》2013,(9):54-55
雨后初霁,天色朗睛。一杯温热拿铁在王燕军手中散发醇香——此情此景,他忆起今年6月,在捷克乡间那个微润的清晨。6年,31个国家和地区的自助旅程,他不仅用胶片和文字记录了行走的足迹,更让他不断积累旅人生、行天下的感悟。  相似文献   

4.
何仿是民歌《茉莉花》的采写者、改编者。1941年春,年仅13岁的何仿即参加新四军,先后在华野三野政治部文工团、华东军区解放军艺术剧院和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工作,曾任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团长、正军级干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后,为响应主席的号召,何仿所在的新四军淮南大众剧团深入农村,向民间艺人学习,这首民歌就是他参军的第二年,1942年,在江苏六合金牛山地区采集《鲜花  相似文献   

5.
1347年冬,富春江畔庙山坞,几间简易小木屋组成一所名为"小洞天"的世外别院,在重重山溪荆莽间、在竹篱笆围绕中渐渐成形。小院中,一道一僧"焚香煮茗,游焉息焉",当晨岚夕照,月户雨窗,又"或登眺,或凭栏",恍然已"不知身世在尘寰"。道士名叫黄公望,和尚是他的友人无用禅师。  相似文献   

6.
正一作为部队文艺工作者、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原团长,何仿与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等有着近距离的接触。1949年毛泽东在北京首都电影院听了何仿作词作曲并担任演唱指挥的《淮海战役组歌》后,拍着何仿的肩膀说:"三野仗打得好,歌也唱得好。"1958年秋天,毛泽东在张治中、罗瑞卿和安徽省委书记曾希圣的陪同下,到江苏考察,江苏省委  相似文献   

7.
夏锡生 《江淮文史》2002,(1):126-130
在天长,提起何捷明、何仿、何孝充这三兄弟,人们都视之为本邑的光荣和骄傲。书市上有何氏三兄弟书店;图书馆单列有何氏三兄弟专柜;香港回归后,由于何仿的《好一朵莱莉花》唱遍了全世界。  相似文献   

8.
屙银石     
在通海坝子的西边,有一座美丽的凤凰山。在凤凰山的右上方,矗立着一块大石头,乍一看,就象一个弓腰蹲着的老倌。传说早些年,石山嘴住着四百户人家,六六三百六十户都是钱大财主家的佃户。这钱大财主心狠手毒,满肚子都是整治穷苦人的鬼点子。有一年天旱,接连几个月一颗雨星星都没下。龙潭水干了,山泉枯了,禾苗黄了,青草奄了。庄稼人个个哀声叹气,愁眉苦脸,都为秋后的租子担心、犯愁。可是,最苦的还是帮钱大财主放牛的老牛倌。他每  相似文献   

9.
杨嘉铭教授的一个电话,改变了我前往西藏的行程。杨教授说,他要去色达考查格萨尔文化,那里有唐卡、石刻,最重要的是,他加重语气说,还有几个《格萨尔》艺人一个用说唱讨口,一个看着石头唱。  相似文献   

10.
蜿蜒曲折的乡间便道,执拗地缠绕着巨石嶙峋的大山。峰回路转几十里,景阳镇上岗冲村的300多户人家,就会在眼波里跳荡,山形如釜,小村人家就那么随意地撒在釜底,不由叫人生出一股严峻岁月蒸煮人生的艰苦和酸涩。  相似文献   

11.
消失在黄昏中的影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舞动百万兵。"七个步履蹒跚的耄耋老人,时走时停,气喘吁吁地跋涉在崎岖的乡间小路上。他们中年纪最大的90岁,最小的76岁。走在前面用六根五尺长的油亮斑竹,挑着一个两尺见方包袱的赵永森老人,年纪最小,他是这个皮影班的班头。望着这群风烛残年,疲惫不堪的老艺人的身影,我不知道,皮影这门世界上最古老的民间戏剧艺术,伴随着他们闪烁着太阳余晖般的生命,还能坚持行走多远……  相似文献   

12.
他是一个端庄、阳光、多才的艺人,但他还有着不为大众所知的另一面——喜爱收藏和传统文化,而这一爱好又令他的艺术事业更为特别。  相似文献   

13.
非常年代的非常求学 画家萧采洲.1927年出生于湖北阳新县。在那个贫穷而又战乱不断的鄂赣边山区,他一上学就喜爱画画。父老乡亲们赞赏他,奖给他一部《芥子园画谱》,他开始描画起山水花鸟之类。抗战开始,他逃难于深山,跟从乡间老学究读了两年多私塾。后来在上中学、师范的寒暑假期间,他仍然回私塾去读经史子集,学作诗文。  相似文献   

14.
舒同的大名,我早在上初中时便很熟悉了,因为他不仅曾任山东省委书记,而且是位大书法家。但真正有缘认识他,并在书法上得到他赐教,却是在特殊年代、特殊环境中的一段特殊经历。1967年8月的一天。舒同被山东师范学院一个叫"冲锋号"红卫兵组织从山西揪来,关在体育系宿舍楼的地下室里。那时,我是师范学院英语系的学生,平时常与几名爱好书法的同学一块临摹舒同的字。两天后的一个下午,下着大雨,我们五六个  相似文献   

15.
郝希如:是我打捞老舍尸体并处理的现场 经过几个热心朋友的帮忙.我们终于找到了当年北太平庄派出所负责打捞老舍尸体并处理现场的民警郝希如先生。当我按照朋友提供的地址敲开楼门时,正是郝先生本人开的门。公安工作的职业特点使他对一个陌生人的拜访心存疑虑.但他看到我只身一人.便让进了门。我欣喜不已,  相似文献   

16.
郑老头据说是蒋介石的亲哥哥。他是1944年被送到贵州息烽集中营来的。初来时只有他一个人,不久又从河南乡间将他的老婆和一个16岁的女儿接来同住。集中营对郑老头一家特别优待,在营内特新建房屋一栋,与大汉奸周佛海家  相似文献   

17.
刘仰东 《炎黄春秋》2007,(10):40-44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刘景录曾给宋振庭当过几年秘书。我是偶然间从一份简历中看到了刘景录教授的这段经历,随即萌发了采访他的念头。5月27日上午,我如约敲开刘景录教授的家门,他的书房外面,是一个用心布置过的阳台,一副藤桌椅而外,还有一台微型CD机。我就是在这个阳台上,伴着音乐和一杯清茶,享受着刘景录教授“娓娓讲来”的往事。  相似文献   

18.
正游泳、冷水浴,毛泽东坚持了几十年。除了这两项众所周知的健身方法,爬山、露宿、风浴、雨浴,也是毛泽东锻炼身体的常用方法。据毛泽东一师的同学回忆,一个秋天的星期天,毛泽东在自习室里看了一阵书,觉得有些疲倦,起身走到他的座位边,邀他同去爬山。两人走出校门,连走带跑,一气爬上离学校两里外的金盆岭。站在山顶上,眺望长沙近郊的初秋景色;又坐在树上石头上谈了一会儿,才慢慢  相似文献   

19.
“快写完了,可是雨还在下着,教室里静悄悄的,可以听见雨玩耍嬉戏的声音,窗户被风吹得瑟瑟发抖,好似我的心灵被人性的虚伪冻成了三尺寒冰.很冷很凉。雨啊,你再下大点吧!用你纯洁、真诚的身躯冲刷我们的心灵,把虚伪冲刷掉!我真的不愿生活在虚伪之中啊!灵魂像夕阳在滴血,默默呢喃:我生活在虚伪之中,我生活在虚伪之中……”  相似文献   

20.
相公吃萝卜     
从前有个相公,仗着家里有钱有势,到处寻欢作乐。他从来不爱理弄文墨,斗大的字也识不得一个,但又很爱面子。乡间百姓请他念书信,他分不清横竖倒直,可一张口就是:“公事要紧,不得了呀不得了!”有位老大爹故意要考考他,拿来一篇文牍。相公把文牍拿倒了,大爹告听他:“你把文牍拿倒了!”相公却说:“我是给你看的。”从此,人人都知道他是个不懂装懂的家伙。相公的父母去世后,他把家业渐渐荡尽,只好流落街头巷尾。一天,相公站在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