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文明的窗口──博物馆乔楠博物馆在人类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它是人类文明的窗口。它的活动范围已经渗透到教育、科学、文化、旅游、环境保护等各项事业之中,在人类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博物馆被称为学校的第二课堂、成人的终生学校、旅游的热点,...  相似文献   

2.
生态博物馆是一种理念和过程,而不是一种模式和结果,它需要在冲突实践中不断发展.社区民众作为生态博物馆建设的真正主体的地位尚未完全确立、博物馆建设中的文化保护功能还没有充分体现、经济因素考量与人文关怀在建设中还存在一些不和谐的表现,这是当前中国生态博物馆建设中出现的主要矛盾.因而,唤起社区民众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凸显社区民众在生态博物馆建设中的主体性地位;加强对社区文化的挖掘、整理和实时保存,对现有珍贵文化遗产的静态保护与活态传承;在生态博物馆社区旅游开发中,保存博物馆建设固有的人文价值,成为当今中国生态博物馆建设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3.
廖伟鸣 《南方文物》2004,(1):118-119
素质教育是当今中国乃至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流。博物馆、纪念馆作为新型教育机构已进入到社会大教育体系之中,探讨博物馆、纪念馆教育与学校素质教育的关系,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博物馆、纪念馆自身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博物馆是学校进行校外教育的优良场所,博物馆教育资源丰富,具备良好的教育服务功能。在学校开展校外教育的过程中,博物馆是其组织与应用的重要组成。素质教育背景下,学校教育要积极探索与校外教育的融合方式,博物馆教育作为行之有效的教育资源,二者的结合是当前教育发展的趋势。驻马店市博物馆积极开展博物馆与学校的融合教育,邀请小学生参加博物馆举办的各种活动,并取得了一些经验。文章主要分析了两种不同教育方式结合的意义,通过归纳博物馆与学校教育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究高质量开展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融合的方式方法,以期在促进两者融合的同时提高学校教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程元元 《文史月刊》2012,(Z3):260-261
为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阵地的建设,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中山市博物馆近年来主动开展送展览下乡活动,形成了一个连博物馆——学校——社区——家庭为一体的教育辐射网络和文化资源交流平台,进而拓展了博物馆宣教工作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刘兰香  赵耀 《南方文物》2007,(1):135-135,14
社会教育归纳起来说有几种类型,除正规的学校教育外,还包括家庭教育、文化教育、旅游文化教育、各种成人教育及博物馆教育,而博物馆教育是社  相似文献   

7.
博物馆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成为以文化精品为基础的文化教育机构,是集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文化复合体。在博物馆与学校青少年的关系中,博物馆始终是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目前,博物馆的教育职能广泛地与基础教育相结合,青少年是国家未来的主人,他们的素质将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积极有效地开展青少年素质教育是家庭、学校和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如何发挥博物馆的教育资源优势,积极地为青少年的素质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成为博物馆工作的重心之一。  相似文献   

8.
作为科普教育基地和青少年成长教育第二课堂的自然博物馆,如何在学校素质教育中发挥优势和作用,提高社会效益,这是所有自博人面对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在当前教育现状的背景下,对自然博物馆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的具体作用及对策作了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现代社会和公众生活发展的多样化,要求博物馆成为能与市民共生的博物馆。为此,博物馆应从教育推广等方面入手,提升对观众的吸引力,加强与学校教育的关联,关注与产业、经济界之间的关系。日本九州国立博物馆从展览更新、场所建设到科技手段的运用,均本着建设让民众愉悦的博物馆的宗旨,通过开放文物库房和文物修复室,公开风险管理装置等举措,并借助志愿者活动,满足民众的求知欲,服务各类群体特别是残障群体,有效延伸博物馆的各项功能,成为社区市民间的精神纽带。  相似文献   

10.
现代社会和公众生活发展的多样化,要求博物馆成为能与市民共生的博物馆.为此,博物馆应从教育推广等方面入手,提升对观众的吸引力,加强与学校教育的关联,关注与产业、经济界之间的关系.日本九州国立博物馆从展览更新、场所建设到科技手段的运用,均本着建设让民众愉悦的博物馆的宗旨,通过开放文物库房和文物修复室,公开风险管理装置等举措,并借助志愿者活动,满足民众的求知欲,服务各类群体特别是残障群体,有效延伸博物馆的各项功能,成为社区市民间的精神纽带.  相似文献   

11.
陈琴  李俊  张述林 《人文地理》2012,27(6):24-30
本文分析了一定数量的国内外博物馆旅游相关文献,对博物馆旅游及其相关研究进行了分类比较阐述,发现国外博物馆与城市、社区、遗产旅游的融合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几者之间相互促进,为双方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促进了博物馆旅游研究的发展,对研究博物馆旅游及其作为城市旅游的重要载体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我国博物馆旅游资源丰富,开始注重博物馆概念的泛化,出现了"生态博物馆"、"开放式博物馆"、"活态博物馆"等一系列的专题研究,可见,国内博物馆旅游开发领域正在不断拓展,要以发展的、创新的理念来开发国内博物馆旅游。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学校正在全面推进的“素质教育”,是博物馆教育面临的一个新使命和新机遇,博物馆工作者应抓住机遇,更新观念,来适应这一教育方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13.
赵洪雅 《东南文化》2012,(4):113-122
生态博物馆是在新博物馆学理念下开展的一种极有意义的尝试,它意图弥补传统博物馆在公众关系上的不足,鼓励社区民众的民主参与。加拿大上比沃斯生态博物馆和中国贵州梭戛生态博物馆各自国情、民情差异悬殊,其形式也迥异。上比沃斯生态博物馆以博物馆为教育民众的工具,力图通过民众广泛的参与来促进社区的发展,但其过于分散的权力分配和专家的权威性也导致了"虚假参与";梭戛生态博物馆因处于贫困地区,发展经济的重要性超过了文化保护,博物馆的发展与旅游开发相关,而民众参与受到很大限制。中国生态博物馆与西方立足于服务社区的民主自治模式有较大差异,中国生态博物馆需要重视民众参与,建立中国式参与性结构。  相似文献   

14.
社区博物馆是近年来出现的新型博物馆,它的出现是博物馆建设多元化和专题化的表现。文章以广州社区博物馆建设实践为例,探讨了社区博物馆的社会功能,建立社区博物馆的前提条件和社区博物馆的办馆模式。  相似文献   

15.
福州三坊七巷社区博物馆作为国内首批社区博物馆建设示范点,基于保护与传承珍贵历史文化遗产、建设新型城市地域共同体的理念,面对服务社区的责任和使命,积极探索“以人为本、活态保护”的社区博物馆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16.
刘阳 《东南文化》2023,(4):172-177
博物馆藏品资源转化为学校教育资源,是博物馆加快融入学校教育体系、实现博物馆与学校教育充分结合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在政策的强力推动下,我国博物馆藏品资源通过转化为课程资源、教材资源、教研资源和课外活动资源,主动融入学校教育体系。博物馆藏品资源转化为学校教育资源的实践探索虽初见成效,但仍面临着供给、版权、渠道和人才等方面的瓶颈亟待破解。为此,可通过提升藏品资源供给能力、打破藏品版权壁垒、畅通资源转化渠道、加强专门人才建设等举措来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17.
博物馆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和对外宣传的重要基地和窗口,肩负着弘扬民族文化,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任。如何更好的充分发挥文物资源在爱国主义教育、旅游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成为博物馆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吴卫 《文物春秋》2013,(2):30-36
生态博物馆已成为保护社区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一种新形式,其效果在国际国内多年实践中已得到验证。本文将生态博物馆的定义、理念和原则与培田古村落保护开发的现状进行比较与结合,分析了培田建设生态博物馆的必要性,继而从外部环境因素、政策环境因素和自身人文环境因素三方面论证了其可行性,最后提出在生态博物馆框架下实现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双赢的建设思路。生态博物馆是一个"建设—巩固—继续建设—继续巩固"的持续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应当始终把培养村民的主导意识置于特别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王海霞 《神州》2011,(23):133
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馆是驰名中外的旅游重点开放单位和清史研究的文化宝库。在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避暑山庄博物馆将发挥思想道德建设新阵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王海霞 《神州》2011,(10):133-133
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馆是驰名中外的旅游重点开放单位和清史研究的文化宝库。在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避暑山庄博物馆将发挥思想道德建设新阵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