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叶 《文史月刊》2008,(10):15-17
在空军某航校离休干部任永荣家里做客,老人拿着两本鲜红的驾机起义证明书给我看,一本是任永荣自己的,我早就知道他是驾机起义的人员,没有细看就交给了他;一本是他妻子的,这令我特别惊奇!起初我还以为老人是在开玩笑,因为我在空军工作20多年了,还未曾听说过有驾机起义的女同志。可我打开他妻子的驾机起义证明书,  相似文献   

2.
儿子腾腾今年五岁,他从小就跟爷爷、奶奶长大。到了三岁,我们把他接回来上幼儿园。可是,腾腾非常割舍不下对老家的情结,尤其是对两位老人的感情。时常,儿子就会在我们面前讲起爷爷奶奶的故事,以及他的一些小伙伴们,讲着讲着,儿子就眉飞色舞,异常兴奋。老人住在近郊,不算太远的路程,平时,我一个月几乎都要回去两三次,看望老人。每次回去,我都要带上儿子,让他高兴地玩上一天,正好老人也想看看日夜想念的孙子。这一阶段,我发现他养成了不少坏毛病,我很恼火,总觉得老人的溺爱会助长孩子的不良习性。如果再这样下去,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于是,为…  相似文献   

3.
台湾著名作家李敖,不久前访问了北京。这位几十年未曾离开台湾的学者,小时候曾在北京居住过。他在对媒体谈到上个世纪40年代的北京时,提到那时他对北海公园的滑冰场面印象深刻,并说,那时他见过一位银须白发的滑冰老人,花样滑冰非常精彩,很吸引人,使他至今难忘。但他并未说出这位滑冰老人的名字。在这里我想告诉李敖先生,当年我也见过这位滑冰老人,而且知道他的名字叫吴桐轩。这幅老照片,是半个多世纪前我为滑冰老人吴桐轩拍摄的,他正和一位外国女士携手滑冰。说起吴桐轩的滑冰历史,可以上推到清代光绪年间。每逢严冬时节,慈禧太后就组织一些…  相似文献   

4.
古岳 《中国土族》2011,(4):14-21
我去看望一个老人。而这个老人已经不在人世了。所以,2011年11月1日下午,当我走进他曾经住过的那套房子时,并没有看到这个老人,但我仿佛看到了他的影子。这是一套三室两厅的房子,应该有110平方米以上。有两间小房间里各支着三张床,都十分破旧,几乎所有的木床都曾反复修补,有几张木床的腿断了,就钉了两块小  相似文献   

5.
周渝 《贵阳文史》2014,(3):47-50
正战争结束后,老人脱离了部队,此后的几十年间,他对自己在抗战期间的这段经历绝口不提,就连家属也是十几年前才得知他有这样一段往事……迄今为止,我去过孙影萍老人家两次,第一次是与许多志愿者同行,第二次则是在一周后与女友单独前往拜访。后来的一次登门主要是为了更详细地了解老人的抗战经历,而对我触动颇深的却是第一次见到孙影萍老人的那天。  相似文献   

6.
艾非鹘 《广西文史》2005,(2):151-152,157
1997年初,我在美国探亲,住在芝加哥地区一个叫做Mount Prospect的镇上。一天,我到附近的超市购物,一个精神矍铄的美国老人在我面前一闪而过。我被他身上穿的那件皮夹克吸引了:一幅美利坚合众国和中华民国国旗并列的图案,赫然复盖着皮夹克的背面。我知道这是“美国志愿援华飞虎队”的标志,很想同这位老人攀谈攀谈,但老人已不知去向。  相似文献   

7.
段跃 《炎黄春秋》2008,(6):65-68
一位气质高贵的老人 2007年11月9日傍晚,我接到黄先生从香港打来的长途,他告诉我,刘平梅老人在昨天的晚上故去了。黄先生是刘平梅的女婿.消息不会有错;而一年多以前我已得知,刘平梅患上老年痴呆症,记忆全失,生活不能自理.恐怕不久于人世了。对他的过世,应该说我早有心理准备。然而,那一天,电话中传来的消息依然令我感到意外,面对电话,竟无语。  相似文献   

8.
半年多前,三宝垄儒商朱建芝先生曾对我说,四十多年前他读高中一年级时曾随着同学们去看三宝公的沉船现场,只是具体的地点也记不准。他说他的客户苏巴罗明不时会到他的店里采购胶布做车座。这位友族老人的家离沉船的地方不远,还时常提起三宝公沉船的事。我希望他尽快与苏巴罗明老人取得联系,以便去访问。  相似文献   

9.
见到陈行庚老人 ,是在省委大院的三号楼、他原来工作过的办公室里。一大早 ,当我冒着凛冽的寒风和细雨匆匆地赶到时 ,离我们约定的时间还有5分钟。但老人已经在等候了。他的秘书谢宏告诉我 ,老人是个非常守时的人 ,每周一省顾委老同志的政治学习 ,他总是到得最早的一个 ,而被那些老同志风趣地称为“冠军”。已经87岁的陈行庚老人 ,在两年前经历一场病变后 ,手脚已经不太灵便了 ,一身已经褪色的中山装 ,一双布底的棉鞋 ,不高的个子透着一股和善 ,与我们在街上看到的任何一个普通的老人没有什么不同 ,但依旧红润的脸膛 ,炯炯有神的目光 ,清…  相似文献   

10.
两支“箭”向胡杨深处射去。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西南边沿的麦盖提县城出发 ,到原始胡杨林250公里 ,朝发夕至 ,确实得拿出一点速度来。在新疆上路 ,干粮袋、水葫芦是少不了的 ,可我的向导艾合默德·霍加老人却不让带任何东西。他担保我们一路上的吃喝。早上晨星未落 ,我们上马扬鞭出了城 ,一直没歇 ,射出30公里 ,来到一个小河湾处的瓜棚下。老人的头马停住 ,我也下马。他把马缰绳交给我 ,径直奔西瓜地。待到主人出来 ,老人已抱着两个大西瓜回到瓜棚前。这时我才发现老人身后还跟着一条狗。瓜地的狗是灵敏的 ,忠实又厉害 ,它竟没叫一声 ,…  相似文献   

11.
生活的色彩     
因为无聊,所以空虚。因为空虚,所以对这个世界失去了兴趣。因此我倒了杯酒。酒是好酒,但喝过之后,我更加无聊,更加空虚,更加没有兴趣。扔下酒杯,我站在街口。天气很冷,街上的人少得可怜。我索性闭上眼,跟着感觉走一回。“年轻人”,我几乎已经睡着了,但一个声音叫住了我,“要不要画一张像?”路弯,是个专门为人画像的老人。老人的脸,早已被岁月的刀刻上了数不清的皱纹;头发,也让风霜染成了银白。他真的是一个很老的老人。可是,在他苍老的脸上,  相似文献   

12.
激情人生     
阳春三月 ,在省委党校里 ,经常可见一位精神矍铄乐观开朗的老人骑着摩托车来来往往 ,他的家就在党校原小学里。老人与他的妻子安度幸福晚年。他们每天不论中午和黄昏 ,都要手拉手地在学校园内散步 ,报春的迎春花绽放着向他们招手微笑 ,那是对他们发自内心的祝福 ,那是对生命的礼赞。这位老人就是贵州籍老电影艺术家周克。恕我孤陋寡闻 ,在未采访周克老人前 ,我真的不知道他是贵州人 ,可是一提起打小就熟悉的《平原游击队》 ,提起当年饰演的那个日本翻译官 ,人们恐怕都不陌生。如今82岁的周克 ,每当提起逝去的往事 ,都会情不自禁地神情飞扬…  相似文献   

13.
“很多陌生的人都认为我是印度人”,江根·忠登朗嘉老人开玩笑地说。老人头上或白或黑稀稀疏疏的头发,的确有这种感觉。他的话不多,表情中自然带着一个老人应有的慈祥和稳重,会时不时对着你微笑一下,让人立刻感觉到那厚重的温情。老人的汉语说的不是很好,他用藏语牧区话和我聊天,从他的口音中,我猜想他是四川阿坝的,  相似文献   

14.
每天早上去实验室,我都会在伯克利校园里遇到一位白发苍苍的盲眼老人,他是在一只导盲犬的带领下来这里散步的。尽管我知道经过训练的导盲犬很值得信赖,但一想到这位老人要穿过校园外的车流来到这里,而导盲犬并不能识别红绿灯这样的交通指示灯,我的心里还是会不自主地紧张一番。  相似文献   

15.
周鹰 《大江南北》2020,(1):47-47
记得1949年年底,快过春节了,我从绍兴乡下富盛到城里出差送文件,路过一家路边烟摊,就停住脚步买包香烟。摆烟摊的是一位老人,他见我是解放军,不问我要买什么牌的香烟,就随手拿给我50支一捆的无牌土香烟。那是一种最低档、价钱最便宜的香烟。我对老人的自作主张有些不满,就用责问的口气问他:"你怎么知道我要买这种香烟?"他回答:"你们解放军大多买这种香烟。"他的回答使我无话可说,因为他说的确是事实。那时,我们解放军战士根本没有工资,每月只能领点津贴费。津贴费只能买些牙刷、牙膏,吸烟的人也的确只能买最低档、最便宜的香烟。  相似文献   

16.
每当夏季来临,一杯消暑解渴的酸奶摆在面前的时候,脑海里总会浮现出一位柱着拐杖、手里拎着两瓶酸奶的老人向我走来,那就是我的老师洛桑曲扎。他还有一个汉名叫康刚民,孩子们都叫他康爷爷,我也习惯称他康老师。在我结识的许多藏族朋友和老师中,他是我最难忘怀的一个...  相似文献   

17.
一位女性静静地躺在治疗床上,耳机里不时传出低沉忧伤的乐曲。"你看到了什么?""看到一个人。""什么人?""是老人,啊,是我爸爸,他去世多年了,我很想他。"她开始哭泣:"我原来没发现这么爱爸爸,他去世时我连眼泪都没掉。过去他经常打我,现在我突然发现内心还是爱他的。"  相似文献   

18.
我在范先行老人的花房里,看到墙上挂着一个镜框,里面镶嵌着一幅放大的照片,这是当年他和朱德委员长、省委书记周林、市委书记伍嘉模、林业厅长周树仁在森林公园兰室的合影。范先行老人无不自豪地说,这是他家的传家宝。  相似文献   

19.
陈徒手 《百年潮》2008,(4):79-80
10年前,我曾3次在河北三河采访浩然老人,基本上都是上午9点多开始,老人坐在寓所二层书房大书桌前,大致按着事先设定的范围做专题讲述。老人记忆甚好,不需我做过多的提问,他就能说清事件的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20.
《河南文史资料》2011,(3):109-115
1982年3月,我回到老家新野,不少亲属前来看望。4月15日,我大姑的外孙女薛玉才(40多岁)告诉我,她家有一位90多岁的邻居,姓蔺,曾在马云卿部下当过兵,昨天在路边晒太阳时说到了马云卿和我祖父罗飞声的事。听到这个消息,我很高兴,第二天上午就约请这位老人到薛玉才家面谈。老人叫蔺明章,年已91岁,驼背,身高约1.78米,红脸膛,留小胡子,耳背,但记忆、思路都很清楚。他说,他上过三年私塾。他家住在新野城南关原罗家糟房①对面,从小就认识我祖父。他讲的是方言,由薛玉才在一旁大声帮助我翻译。我们的谈话持续了近两个小时。看到他累了,我就请他先回家休息,准备过几天和二哥鸿范一起登门拜访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