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候变迁和中国历史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联系东亚、欧州和北美气候变迁及其影响 ,论述中国各历史时期气候变迁和历史的关系。指出以农为本的中国 ,尤其是北方 ,在气候变化面前显得格外脆弱。气候变化影响农业 ,从而影响社会各方面。从新石器时代至清朝 ,中国气候温暖期与寒冷期周期性变化的过程 ,是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两种生态环境较量与整合的过程。在温暖期 ,中国经济繁荣 ,民族统一 ,国家昌盛 ;寒冷期 ,气候剧变引起经济衰退 ,游牧民族南侵 ,农民起义 ,国家分裂 ,经济文化中心南移等。最后 ,作者指出 ,在历史时期 ,气候是中国北方政治命运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并强调将世界气候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历史事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唐都长安的驯象及其反映的气候状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唐都长安的驯象及其反映的气候状况吴宏岐,党安荣自本世纪70年代初竺可祯教授发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①一文后,历史气候变迁问题日益引起历史地理学界的广泛重视。近些年来,由于新资料的发现以及分析方法的改善,已有不少学者对竺可祯先生所提出的...  相似文献   

3.
评介《中国历史时期冬半年气候冷暖变迁》钮仲勋气候是环境变迁的主导因素,历史气候是我国历史地理学科的传统研究领域之一,自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先生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文问世后,二十余年以来已取得较大的进展,近年来又出现一些有质量的成果,由...  相似文献   

4.
殷商时期中原地区气候变迁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候变迁是古代社会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对古代社会的环境变迁、经济和政治生活以及民族关系都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全面地认识古代气候变迁的真实面貌,对于研究古代社会的历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商代是中国古代奴隶制社会的鼎盛时期,对这个时期的气候环境变迁进行系统地研究是不可或缺的。由于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于商代后期的气候研究者颇多并且争议较大,而对殷墟以前的商代气候研究则较少涉及,所以对整个商代的气候变化情况缺乏一个较为整体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历史时期气候变迁的周期性与中国地震活动期问题的探讨于希贤近些年来,气候变化的周期论普遍为人们所接受。但是气候是以怎样的周期来变迁的呢?大家的认识并不一致。一般都把气候变迁的周期仅仅理解为只有固定周期,如1800年周期;1000年周期;510年周期;...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国环境史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环境与人类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对人类活动有着巨大的制约作用。近年来 ,随着环境问题的凸现 ,与之相关的边缘学科不断涌现 ,人们在思考当今环境问题的同时 ,试图通过对历史时期环境状况的研究来探寻环境变迁的规律 ,进而服务于当今社会。在这种情况下 ,环境史学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有了长足的进步。一、关于诸环境要素的历史变迁( 1 )气候变迁。继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 972年第 1期 )后 ,气候变迁的研究成果斐然。龚高法、张丕远、张瑾等指出仰韶时期普遍较现今温暖 ,相应的气候带较现在偏北 ;历史…  相似文献   

7.
苍山雪与历史气候冷期变迁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苍山雪与历史气候冷期变迁研究*于希贤〔作者案:此论文是1978年所撰写的《苍山雪与云南历史时期气候变迁》改题而成。原文为1974年开题研究,经三年努力而成。当时此文经十多次投稿,没有一家学术刊物愿意采用。退稿通知书中有“某些冷、暖时段与竺可桢《中国五...  相似文献   

8.
关于秦汉时期淮河冬季封冻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于秦汉时期淮河冬季封冻问题王子今竺可桢先生在1972年发表的题为《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的著名论文中,曾经讨论了战国至于秦汉时期气候变迁的基本趋势,他指出:“在战国时期,气候比现在温暖得多”。“到了秦朝和前汉(公元前221-公元23年)...  相似文献   

9.
秦汉时期气候变迁的历史学考察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气候变迁对于以农业为主体经济形式的古国,无疑是可以导致历史文化环境显著变易的重要因素。考察秦汉时期的文化遗存,可以发现气候条件的变化确实曾对历史产生相当重要的影响。充分考虑气候条件的作用,对于秦汉时期的许多历史文化现象,或许可以得到更接近历史真实的认识,作出更合乎历史规律的说明。  相似文献   

10.
契丹人南下原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0世纪初是中国历史上的契丹人突破古长城的藩篱大举南进的时期。在某些西方学者看来,包括契丹人在内,历史上北方少数民族的南下是当时气候恶化的结果。其实,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对此,有必要作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和研究。本文拟就契丹人南下的原因作些粗浅的探讨,谬误处敬祈教正。众所周知,气候是人类生存环境优劣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气候的恶化,往往会直接造成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在北方则会使草原向低纬地带退缩,使北方少数民族原赖以生存的草原畜牧业经济受到摧残和破坏。他们在这种情况下希望向低纬地带寻求新的牧场和生栖地,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根据竺可祯对中国近5000年来气候变迁的研究,契丹人大举南下的时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中国历史气候研究述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历史气候是20世纪中国历史自然地理中研究最为活跃和深入的领域。自20世纪20年代,学术界对历史时期气候变迁问题已开始予以关注,但发表的研究成果,数量有限且缺乏深度,研究水平大体仍处于发轫与起步阶段。20世纪50至70年代末,在研究方法上,除继承前一阶段依靠文献资料进行统计归纳之外,还拓展了资料范围,对资料的解读更加全面和深入。同时,引入了同位素、孢粉分析以及模拟方法等全新的研究方法。20世纪80至90年代,随着对资料的重新解读以及新资料的发掘,涌现出一些突破性研究成果,区域研究呈现出更加活跃的局面,相关理论体系已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12.
以秦安大地湾为中心的西支仰韶文化,从发生初始到发展中期与以“宝鸡——华县——陕县”为中心的中支仰韶文化保持文化交流,文化相似度较高。在距今5500年左右大地湾仰韶文化兴盛发展,自成一体,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同时也走向文化分流,经由石岭下类型文化过渡为马家窑类型文化,历经变迁。有趣的是这种新石器时代文化变迁轨迹与当时的气候变迁轨迹大致相符,甚至可以寻到特定的气候突变事件带来的影响痕迹。文章立足于学者对全新世世界气候、中国气候变化,中国区域性气候差异,甘青地区气候敏感性,甘青境内冷气候事件以及气候突变对古文化发展的影响等研究,探讨中全新世甘青地区气候变化趋势与冷事件如何影响马家窑类型文化的产生、发展以及影响为何。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中国历史地理研究若干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探讨未来中国历史地理学在国际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作用为目的, 根据近半个多世纪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相关研究成果, 对20世纪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的若干进展进行了简要回顾。内容涉及: ①历代疆域政区研究与历史地图的编制; ②历史气候与自然灾害研究; ③历史时期地表过程研究; ④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研究;⑤区域综合与重大历史事件研究; ⑥历史时期人地关系与适应模式研究; ⑦基础资料的积累与新技术应用等 7 个方面。除上述进展外, 中国历史地理学还建立了一套独具特色的研究方法, 构筑了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 并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学术继承人和学科带头人。  相似文献   

14.
沈括是北宋著名的科学家,也是我国历史上最卓越的科学家之一。他所著的《梦溪笔谈》收录了其一生的所见所闻和见解,被西方学者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本文旨在研究《梦溪笔谈》中沈括对气象做出的贡献,包括他对各种天气现象的记载与记述、对天气变化的预测以及对气候变迁的认识。此外,本文在对《梦溪笔谈》中气象内容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沈括道家思想的气象观。  相似文献   

15.
罗晓艳 《文博》2011,(5):23-29
史前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的落后,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就严重依赖于自然环境及气候变迁,在很大程度上与环境气候的变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本文通过对渭水流域史前人类居住方式演变的分析,来探讨房屋居址的建筑形式与环境气候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近二三十年来 ,我国学者科学利用中国丰富的历史文献资料研究气候变化问题取得了重大进展 ,但还没有形成公认的较为规范的方法和手段。以最近刊出的《中国热带的小冰期及其环境效应》一文为例 ,该文作者对作为研究基础工作的历史气候资料搜集得很不全面、系统、完整 ,对现存历史气候资料的特点缺乏应有的认识 ,而对历史气候资料的判读存在多处不应有的错误。由此 ,本文提出并探讨了利用历史文献资料研究华南气候变化时应注意的一些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7.
我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奠基者竺可极教授(一八九0——一九七四),是中外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他对气候、气候变迁(特别是对中国五千年来气候的变迁)和科学史的研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又是我国地理学、天文学、生物学等很多部门,全国自然资源的综合考察,以及科学普及工作的热情组织者和倡导者。一、留学回国后一九一八年,竺可恢获得了博士学位后从美国回国,他决心献身祖国的科学事业与教育事业,为改变祖国的落后面貌贡献一分力量。回国后,他先在武昌高等师范学院(武汉大学的前身)任教,两年后转到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南京大…  相似文献   

18.
诗歌具有时间上的历时性完整,空间上的广达性全面,气候事件的内容广泛性、来源独立性的特点,决定了其在历史气候研究中的可能性。在运用文献资料进行历史气候研究时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对气候资料的提取、运用,诗歌也不例外。任何一条气候资料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要素,即时间、空间和气候事件。如何从诗歌中正确提取和运用这三个要素就成为历史气候研究的关键。此外,诗歌写作的整体背景、诗歌中的文学成分以及诗歌本身存在的谬误等都会影响到诗歌在历史气候变化研究中的运用;而诗歌在不同气候研究内容中的作用也不尽相同,诗歌对于历史时期特殊气候事件的恢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在进行历史气候的平均状态研究时更多时候只能作为一种佐证。  相似文献   

19.
满志敏对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有重要贡献。他在历史气候研究领域中,率先提出了中国存在中世纪温暖期(MWP),发展完善了历史物候方法,指出了旱涝史料分布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大大促进了历史气候研究的发展。他是将地理信息系统(GIS)引入历史地理学的领军者,提出了"记录生存期"概念,解决了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GIS)的关键技术问题。提出了小区域人地关系研究的完整数据架构,引领了学科发展。他将3S技术引入历史河流研究中,在问题和精度上突破了传统研究。他还推动了历史土地利用、历史城市地理等领域的发展。满志敏取得的成绩,和他善于把握学科发展方向来提出科学问题、重视方法创新和实证研究,在学术上不断追求的学术理路分不开。  相似文献   

20.
文献资料是研究中国历史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依据,我国相关领域学者对此历时几十年研究已取得重要成果。本文按照历史气候研究的内容,对资料的拓展、温度变化研究、干湿变化研究、极端气候事件以及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等五个方面的成就加以述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