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遗民心态:张岱个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泽君 《史学月刊》2002,(4):122-125
张岱(1597—?),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原籍四川,后移居浙江山阴(今绍兴)。《明代千遗民诗泳》说,因为《四库全书存目》将张岱的《西湖梦寻》列于遗民李标之上,“知张岱亦明遗民也”(张其淦:《明代千遗民诗泳》,三编,卷二,明代传记丛刊本,台北:明书局1985年版)。张岱虽未如“海内三遗民”沈寿民、王鸣盛、徐枋等享有盛名,但他一生的经历却在明遗民中有很大的代表性.对他分析的意义也正在于此。  相似文献   

2.
张岱的名字,一般稍涉中国史的人都觉得很很熟悉,但要详细说起来,却又难免觉得所知甚少。说熟悉,是因为自上世纪三十年代周作人诸人彰扬晚明小品以来,他的《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二书广为流布,且至八十年代再度成为阅读热点,新出的版本据说有十数种之多;说所知甚少,是因为  相似文献   

3.
秦淮水月     
英雄美人和才子佳人是旧小说和戏曲中当然的主角,而这些“佳人”中间,既有崔莺莺、杜丽娘之类的大家闺秀,又有李香君、杜十娘、苏三等一些如扬花委地,却超逸出尘的刚烈女子。以至于每当我们面对这一池秦淮水时,难免要疑惑一番:明清之际,那些柔弱的女子,是何以承担起民族脊梁的重任,又是何以让堂堂名士们汗颜千古的呢?明末张岱的《陶庵梦忆》记载:丧乱之前,秦淮河畔的河房很贵,但因为便于交际、冶游而令人流连,河房之外,户户都设露台,“朱栏绮疏,竹帘纱幔”。每当气候宜人的时节,“画船萧鼓,来来去去,周折其间”,“两岸水楼中,茉莉风起动儿女…  相似文献   

4.
权儒学 《文献》1999,(2):184-206
一、《快园道古》与《闻闻录》 张岱是我国晚明著名的文学家.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六休居士.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于明万历25年(1597),卒于清康熙28年(1689).他出身于官宦之家,虽中过秀才,但未入仕途.早年生活优裕闲适,明亡后,披发入山,拒绝为清廷效力而专事著述.所著《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字里行间隐含着浓厚的故国之思,在我国散文发展史上独树一帜,占有较重要的地位.《快园道古》则是他晚年编撰的一部记述有明一代遗闻轶事、文物掌故的著作.该书仿照《世说新语》体例,分为盛德、学问、经济、言语、夙慧、机变、志节、识见、品藻、任诞、偶隽、小慧、隐逸、戏谑、笑谈、志怪、鬼神、纰漏、诡谲、博物等二十部,部各一卷.  相似文献   

5.
以《影梅庵忆语》、《浮生六记》等为代表的“忆语”文是清代文人记录私人琐屑生活的回忆性文字,然其文体应归属于小说还是散文,学界仍颇有分歧。而文体分类的主要依据是艺术表现和内容特征。本文认为“忆语”文在内容上具有纪实性、生活化、文人性、私密性等特点,当属于回忆性言情散文。  相似文献   

6.
一 张岱,字宗子、石公,号陶庵,浙江山阴(今绍兴)人,侨寓杭州。清兵南下后,他避世不山,入山著书。作为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学家,他的作品多写山水景物,凡人琐事,故国忧思,文笔清新,意象隽美,耐人寻味。尤其是小品文,代表了他的文学成就,既有深刻的思想性,又有高度的艺术魅力,而艺术上的最为突出的一点,便是鲜明的绘画美。 张岱的小品文,如《湖心亭看雪》、《西湖香市》、《扬州清明》、《西湖七月半》  相似文献   

7.
张岱(1597—1676年),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清初富有民族气节的史学家,对研究明代历史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8.
我国台湾省古籍研究专家张家琚教授在最近访美查访诊本中文书时,在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赫然发现一本明代善本——《老子忆》《老子忆》是明末王阳明弟子王道的力作,在“老子”的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据报道,在全世界大概还有五本。一本藏于天津图书馆,一本藏于北京私家,一本由日本的前田氏拥  相似文献   

9.
1928年,《文学周报》五卷二十五号刊载了郭绍虞的一篇文章,题目是《介绍〈歧路灯〉》。文章一上来就说:“大家都知道《红楼梦》与《儒林外史》而不知道《歧路灯》,大家都知道《红楼梦》与《儒林外史》的作者曹雪芹与吴敬梓而不知道《歧路灯》的作者李绿园。这三部差不多同时的长篇著作,而显晦之不同有如此!这诚是近世小说史上一件不平常的事实。”接着,文章将《歧路灯》与《儒林外史》、《红楼梦》进行了比较,最后得出结论,认为“《歧路灯》亦正有足以胜过《红楼梦》与《儒林外史》者在”。几个月后,朱自清又在《一般》第六卷第四号上发表了《歧路灯》一文,认为“《歧路灯》是中国旧来仅有的  相似文献   

10.
《华夏地理》2013,(6):14-15
城市戏梦一口气读完《戏梦中国》。感觉很久不曾有过这样强烈的共鸣了。传统戏剧的生命力,源于它和乡土公共空间及观念信仰的紧密结合,商业动力也来自民俗习惯稳定持久的需求。而城市化挤压乡土世界。层层盘剥戏剧的价值与附着意义,到了只剩下观赏性、艺术性的地步,于是戏剧在都市中沦为老人怀旧和文艺青年孤芳自赏的道具。  相似文献   

11.
"摇钱树"的定名、起源和类型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从分析“摇钱树”的时代特征和树上的“钱”的意义着手,认为它和长江三峡地区东汉墓中出土的另一种类似“摇钱树”的“灯树”,都是在以河南为中心的黄河流域西汉墓出土的陶质神树基础上,经由不同的途径向长江中、上游地区发展,与当地宗教民俗内容结合的产物。所谓“摇钱树”上的“钱”,并不具备任何财富观念的意义,而是天和地的象征,“摇钱树”是人们希望墓主通过神树由地面升天成仙的一种宗教性随葬品,应当定名为“升仙树”。三峡出土则是“升仙树”的另一类型。  相似文献   

12.
中唐时官至西川节度使的韦皋,一生不知诗作几何,《全唐诗》仅收录了三首,其中之一是《寄玉箫》(一说《忆玉箫》):“黄雀衔来已数春,别时留解赠佳人。长江不见鱼书至,为遣相思梦入秦。”  相似文献   

13.
刘晓峰 《民俗研究》2006,13(2):247-258
2003年第3期《民俗研究》刊登了曲彦斌《宝鞍山端午节“克仗斗石”民俗探析》一文。文章基于踏实的田野调查,对东北某地端午节械斗性“克仗斗石”做了非常详尽、生动的介绍,读来如临其境,让我们对这一今天已经很难找到的古俗孑遗有了很详尽的理解,这是我们要深深感谢的。这篇论文还有另一层重要的意义,那就是在“斗石”之俗的流行范围问题上提供了新的线索。因为直到目前仍然有外国学者认为“克仗斗石”只流行于中国的华南地区。曲文还注意到古代有“斗石”  相似文献   

14.
黄人(1866—1913),原名振元、震元,后更名人昭,字羡涵,又字慕韩、慕庵,别号江左儒侠、野蛮、蛮、梦暗、梦庵、慕云;中岁更名黄人,字慕西。室名石陶梨烟室、揖陶梦梨拜石耕烟之室。江苏昭文县(今常熟市)浒浦问村人。南社早期社员,苏州东吴大学首任国文教授。黄人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重要的文学家、小说理论家和社会活动家。  相似文献   

15.
张良强 《江淮文史》2022,(6):101-108
<正>《陶庵梦忆》卷一有《濮仲谦雕刻》,文曰:南京濮仲谦,古貌古心,粥粥若无能者,然其技艺之巧,夺天工焉。其竹器,一帚、一刷,竹寸耳,勾勒数刀,价以两计。然其所以自喜者,又必用竹之盘根错节,以不事刀斧为奇,则是经其手略刮磨之,而遂得重价,真不可解也。仲谦名噪甚,得其一款,物辄腾贵。三山街润泽于仲谦之手者数十人焉,而仲谦赤贫自如也。于友人座间见有佳竹、佳犀,辄自为之。意偶不属,虽势劫之、利啖之,终不可得。  相似文献   

16.
北京民俗文化普查方案(试行)·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铁梁 《民俗研究》2004,(2):145-152
关于《北京民俗文化普查方案》的说明 1.编写《北京民俗文化普查方案》的缘起与目的 “人文奥运与民间文化理论研讨会”的组织者认为:民间文化在“人文奥运”的理念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也就是说,人文奥运中有民俗,民俗需要抢救,抢救需要普查。但北京的民俗文化调查、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7.
对续志是否记民俗,有不同意见。芙蓉、孟国荣在《谈民族地区续志中的民俗》一文(载《中国地方志》1999年第5期)中认为:续修民族地区志有必要记述民俗。其理由是: 一、民俗的变异性,决定了续志必须记述民俗。续志的时限正处于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民俗等也发生一定的变化,续志一定要记编写好民俗的变化。 二、从续志结构的合理性看,续志记述民俗是必要的。续志是社会主义新方志的延续与发展,编修续志同样要“横不缺项”,科学合理地安排续志的整体结构。 三、从对本届志书进行“补遗订正”的…  相似文献   

18.
孙祚民同志在《明末大别山区“革左五营”农民起义的抗明斗争》一文中说:“‘五营’根本不存在过伪降的这件事”。我认为此说值得商榷,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一、关于“五营”是否降明问题的考察我认为《全相纪略》中有关“五营”降明的事实记载是有相当程度的真实性的,因为其基本内容还见之于《平寇志》卷3,《明季北略》卷16,《明史纪事本末》卷75,  相似文献   

19.
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大多起有诨号。因为,参加起义的领导人,有的出身“边军之豪及良家世职,不欲以姓名闻,恐为亲族累,故相率立诨名”;有的则是受《水浒》中绰号的影响。当时起义领袖使用诨名,为后世研究这段历史增添了困难。有些起义领袖的真名与诨号,史载抵牾,模糊不清。在深入研究明末农民战争史过程中,也是个需要逐步搞清的问题。“过天星”是明末农民大起义中经常见到的著名起义领袖,参加过许多有名的重要战役,在明末农民战争史上占居重要地位。我们常见的诸如《明史》等记述明末农民起  相似文献   

20.
一、民俗、民俗学的概念和内容民俗 ,即民间风俗 ,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①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 ,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布和演变 ,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在中国 ,“民俗”一词很早就已出现 ,如《礼记·缁衣》“故君民者 ,章好以示民俗”② ,《史记·孙叔敖传》“楚民俗 ,好庳车”③ ,《汉书·董仲舒传》“变民风 ,化民俗”④ 等等。而其开始在学术界的使用 ,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 ,被周作人先生首先从日本介绍过来。此后时而用“风俗” ,时而用“民俗” ,直到19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