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学问,学问,想学就问 革命伟人孙中山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因家贫(家无土地,靠父亲租种和兼做村中更夫为生),没钱交学费,迟至10岁才开始在“冯氏宗祠”读书。 村塾教师姓王,给孩子们教《三字经》、《千字文》、《幼学故事琼林》、《大学》等。那时是封建教育,教师教书,并不讲解,实际上是教孩子们念书,背书。学生呆 读死背,就 像小和尚念 经──有口 无心! 孙中山 少年时,虽 然不懂书中 意思,但念 书、背书却 很用功。因 家贫,白天他除了上学,还要帮父亲干农活,或与姐姐一道去捞猪草。晚上才温书。由于…  相似文献   

2.
孙中山先生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他是国共两党都极力推崇和敬仰的辛亥革命先驱者,素有“伟人”之称,“国父”之誉。他为领导辛亥革命而驰骋疆场的事迹妇孺皆知。然而,孙中山逝世时发生的一些轶事至今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3.
4.
张道藩轶事     
张道藩陪同蒋介石参观画展自从电视剧《徐悲鸿》上映以来,街头巷尾不时听到一些有关张道落为人的评论,也听到一些似是而非的议论。现就我们耳闻目睹的有关张道藩的事实写出供人们当作一份参考的资料。与徐悲鸿的友谊1919年的秩天,张道藩离开天津南开学校赴法勤工俭学,因所乘轮船不能在法国靠岸而改驶英国,于1920年一月抵伦敦。他先在曼彻斯特中学和克亲菲姆学院学习,白天上学,晚上在一家化工厂当临时小工。次年考进伦敦大学美术部,专学绘画。当时博斯年正在该校攻读哲学和文学,张氏与傅结识受到影响,乃兼习文艺理论。1924年毕业,…  相似文献   

5.
旅行轶事     
A.我是干部,家里没牛 为了搭便车我们在距离拉萨600多公里的一个乡足足等了三天。与我们同住的还有一个叫王先的人,他是从内地来的。第四天,乡文化站扎干事来了,他戴了一顶亲友从拉萨捎来的大沿毡帽,这顶帽子挺适合他,使他显得比昨天神气多了。扎干事说起话来与别的草原人一样的大噪门,从他说话的声音里可以感受到他  相似文献   

6.
李立三轶事     
建国初期,李立三同志担任了全国总工会第一副主席(陈云同志兼任主席)兼全总工资部部长,同时任劳动部部长兼工资司司长。那时,他精力充沛,重视调查研究,勇于探索,勇于实践,在组建工会和恢复生产以及建立新中国工资制度方面,他是有重大贡献的。但是,在1951年12月全总党组第一次扩大会议上,他却受到了错误的批判,被扣上“工团主义”、“经济主义”两顶大帽子,会后调离了全总。立三同志负责主持全总和劳动部工作期间,我曾在他直接领导下,任全总工资部和劳动部工资司的副职,同他接触较多,深感这位革命长者的高尚品德和优良作风很值的我们敬重和学…  相似文献   

7.
壮士轶事     
狼牙山五壮士生还者之一宋学义自 194 7年回到家乡河南省沁阳市王曲乡北孔村后 ,虽先后担任过河南省沁阳县 (1989年改市 )县委委员、新乡地区革委会委员、河南省贫协委员等职务 ,但他直到 1971年因病去世时 ,也一直没有离开过农村 ,他以惊人的毅力 ,拖着因跳崖而严重受伤的身躯 ,带领北孔村群众战盐碱、斗黄沙 ,使北孔村的耕地由昔日的蛤蟆坑变成了井渠双保险、旱涝保丰收的稳产高产田 ,粮食产量由过去的亩产七八十年 ,提高到 85 0多斤。宋学义在家乡 2 0余年 ,不以英雄壮士自居 ,始终保持着普通劳动人民的本色 ,深受沁阳人民群众的爱戴 ,至…  相似文献   

8.
张恨水轶事     
张恨水是20世纪30年代颇负盛名的通俗小说家。他是安徽潜山人,早年学农,曾经就读于蒙藏垦殖学校,从青年时代就酷爱文学,辍学后曾从事话剧活动。1919年他去北平求职,先后担任过《益世报》、《世界晚报》编辑。“五四”运动后新文学蓬勃发展起来,张恨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他的早期作品有《紫玉成烟》、《南国相思谱》等,代表作有《啼笑因缘》、《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八十一梦》、《魍魉世界》、  相似文献   

9.
成都轶事     
一、武侯祠名联 金秋风和日丽,秋高气爽,我陪远方来的久违挚友游成都武侯祠,她们欣然读起悬挂在武侯诸葛亮殿内名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落款为“光绪28年冬11月上旬之吉,权四川盐茶使者剑川赵潘敬撰。”友人随着便问我对联的背景历史来。遗憾!平时我不太留意,虽曾读过相关报道和史料,  相似文献   

10.
张作霖轶事     
张作霖(1875—1928年),奉系大军阀,辽宁人,土匪出身。1916年任奉天督军兼省长,驻北平时杀害李大钊;1928年与蒋介石斗败退回东北,不甘受日本人长期利用,于同年6月4日被日本人炸死于沈阳。下面奉上几则轶闻。大办“赛珍会”显现经济头脑1918年的东北,称满洲政府。在这一年的春天,  相似文献   

11.
瞿秋白轶事     
瞿秋白出身于江苏常州一个仕宦书香之家。秋白幼年即乘巧聪明,四五岁时,母亲口授其易于背诵的诗词。入学后.秋白读书刻苦用功,成绩每名列前茅。11岁那年.小学尚未毕业的秋白.以优异成绩考进常州府中学(今常州高级中学)。在中学里,小秋白对史哲的兴趣尤为浓厚,谭嗣同的《仁学》、梁启超的《饮冰室集》、严复翻译的《群学肄言》和有关鸦片战争.太平天国、义和团等内容的书籍都是他所钟爱的。  相似文献   

12.
闻一多轶事     
民国文林中,闻一多的烟瘾是很出名的。在西南联大任教期间,闻一多上课时,手执一缕绵绵不绝。进教室先不讲课,而是掏出烟盒问学生:那位吸烟?学生们自然不敢受用,笑而不接,他就自己点上一支。慢慢打开那一尺半大小的笔记本,缓缓抽上一口烟,灯  相似文献   

13.
西柏坡轶事     
正西柏坡是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和闻名全国的革命圣地。1947年5月至1949年3月,党中央在此居住了将近两年,在这里召开全国土地会议、指挥三大战役、召开七届二中全会、成立华北人民政府,故有"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之说。笔者1949年3月到设在西柏坡中央旧址的建屏师范学习,后在西柏坡完小担任教师、校长,还曾担任过西柏坡公社书记,曾亲历中共中央旧址大院复原、西柏  相似文献   

14.
江文轶事     
原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审查“四人帮”特别审判庭检察员、江青的公诉人江文同志,系仙桃市下查埠人,现年80岁,已离休。他一生对党忠诚,为人正直,清正廉洁,这里仅撷取其二三事,以飨读者。“招待费该我出”1985年,江文从北京回来看望他年近期颐的老母,县委书记周想生安排他在两阳宾馆下榻后,随即派车子把他的老母和两个赔同亲属从下直埠接到宾馆。住了两宿,他就要回北京,临行前,他拿出300元人民币付招待费。县委领导们感到意外。有的说,江检察长,你很少回家,回来是客,这招待费该我们出。有的说,您这样一做,我们很不好…  相似文献   

15.
卡扎菲轶事     
孝子卡扎菲我在利比亚工作期间,人们经常对我说,卡扎菲既是利比亚人民的领袖,也是一位孝子。卡扎菲孝敬父母的故事在利比亚广为流传。卡扎菲既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更感谢父母为他施展才华创造了机会。的确,对于一个在贫瘠半沙漠地区以放牧牛羊骆驼为生的贝都因人来说,要养活六口之家已很不容易,卡扎菲的父亲咬紧牙关、省吃俭用,不仅将儿子  相似文献   

16.
陈友谅轶事     
陈友谅(1320-1363),沔阳渔家子也。于元末出生排湖,由父兄渔舟“摇”大。“尝为州衙小吏,非其好也”,归居耻作乱世顺民,一怒而毙湖霸狗命,率众奔蕲水(浠水)投罗田徐寿辉农民起义军。屡建大功,旋被封为领兵元帅。探知大将军倪文俊欲弑寿辉(被捆立为帝,国号天宝),遂乘衅愤而斩之,得并倪部,军威大振。干戈所指,元军披靡。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五月,友谅于太平路采石矶(今安徽当涂县境)称帝,国号汉,年号大义。尽有江西、湖广之地,待其兵强,欲东取应天(南京),与朱元璋争天下,后在鄱阳湖战败身亡。友谅称帝仅四…  相似文献   

17.
造字轶事     
汉字的创造和发展,标志着人类文化活动的进步。它是经历悠长的年代,由许多人集体创造出来的。但在古代,人们却不了解这些,认为文字是太古时代黄帝的史官仓颉造  相似文献   

18.
城西轶事     
<正>我们学校在城西。上了一个大坡以后,往左拐,有一条窄窄的小巷,巷子很静,巷口逼仄,没有缤纷的行人。两边,是高高的砖墙,路面是青石镶成的,下雨时亮亮的,很滑。小风静静吹过,墙头铜丝般的草茎瑟瑟晃动。顺着青石路爬上去,就是学校了。学校原来是个庙。六年级教室里还有地藏  相似文献   

19.
范烟桥轶事     
范烟桥,名镛,字味韶,号烟桥,别、室、笔名众多,如鸱夷、乔木、知非、小天一阁、无我相识、歌哭于斯等。吴江同里镇人,于1894年出生。父亲范葵忱是江南乡试举人。他少年时在家读私塾,师从国学大师金鹤望。后入苏州草桥中学读书,曾参加过南社。中学毕业后入南京国民大学商科,一年后回乡担任小学教员。他在1962年所写的《民国旧派小说史略》一  相似文献   

20.
范绍增轶事     
民国时,范绍增是有名的川军师长。他在家乡迎接解放,人民政府对他既往不咎,将他作为起义将领对待,调任湖北省沙市军分区副司令员。“文化大革命”爆发,全国搞得乱糟糟。正在上大学的范老三年幼无知,受极左思潮影响,跑回家中宣称要造反,还指着范绍增的鼻子称他为“老军阀”,表示要与他划清阶级界限。范绍增勃然大怒道:“哪个说老子是军阀?老子1949年就参加了光荣的解放军,是响当当的革命干部。你龟儿子看见没有?这是老子的荣誉证书,朱德总司令颁发的。”范老三想了半天又问道:“那么,你那根有国民党党徽的牛皮腰带又是怎么回事?你舍不得丢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