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物》1956,(3)
过日本人关野贞说历城四门塔为东魏武定二年建筑(公元544年),梁思成先生写的"祖国的建筑",也说为东魏,现在荆三林先生文中又同样提到塔的年代,因先论之。塔在历城柳埠神通寺东南附近,全为石建,势将倾塌,解放后经文管会修理保护。中加柱石、横  相似文献   

2.
龙庆忠先生1903年出生于江西,逝于1996年,是与梁思成、刘敦桢同辈的中国建筑史学的创始人物之一,有所谓"北梁南龙"之说。1931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建筑科,后加入中国营造学社,1941年任重庆大学建筑  相似文献   

3.
文仲  志山 《世界遗产》2010,(2):82-89
楼庆西,1930年生。1952年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师从梁思成先生,长期从事中国建筑历史理论研究与教学工作。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留校任教至今,现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20世纪80年代起,楼教授对建筑的研究重点开始转移到乡土建筑上,他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陈志华、  相似文献   

4.
徐州汉画像石室祠建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汉建筑遗存,有地面上的石阙、画像石室祠和埋于地下的画像石室墓等。它们都模拟了汉代真实的建筑。画像石室墓毕竟是墓葬,石阙是起装饰作用的构筑物,只有画像石室祠能称得上是实实在在的房屋建筑。一、对汉画像石室祠的认识现代最早的古建筑研究者,诸如梁思成先生、刘敦桢先生和美国人费慰梅、日本人关野贞等把这些墓上建筑称为“石室”或“山东诸石室”。  相似文献   

5.
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1901——1972)论:人类的创造物以建筑为最大。它不但“最宠大、最复杂、也最耐久。”“它所代表的民族思想和艺术,更显著、更多面,也更重要。”  相似文献   

6.
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认为“每个民族的文化都产生了它自己的建筑,并且随着文化而兴盛、衰亡”。从新石器时代垒巢凿穴开始,中国的先民们就建筑了最早的茅屋,经过夏商周三代的发展,到了秦汉时期建筑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形成了独具中国元素的建筑形态。  相似文献   

7.
河北正定县文庙大成殿林秀珍拜读过先辈梁思成先生写的《正定纪略》后,引起了对正定文物的浓厚兴趣,早就渴望实地查看,以丰富初学者对古代建筑的认识。幸好去年初秋有机会对正定文庙大成殿搞了一次实地勘测,确实收益不浅,大开眼界。兹将情况分迷于下,供古建爱好者参...  相似文献   

8.
梁思成、林徽因,是中国最杰出的建筑学家,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者。为了表达对梁思成先生的敬意,中国建筑设计的国家奖就叫做“梁思成奖”。1930年,梁思成、林徽因离开沈阳回到北平,把家安在了北总布胡同24号院落(旧门牌为3号)。  相似文献   

9.
在人类文明史上,中国古代社会创造出灿烂辉煌的建筑文化,是值得炎黄子孙引以自豪的。中国传统建筑,在结构与构造、功能与审美上的完美结合,以其物质技术与思想艺术的高度统一,鲜明的民族特点与风格,在世界建筑史上独树一帜。中国建筑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确有其特殊的为其它建筑体系所没有的现象,如梁思成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就曾指出的,中国文化“数千年来,虽有二十余朝帝王的更替;虽然在政治上有匈奴、五胡的威胁,辽金元清的统治;在文化上,先有佛教的输入,后有耶教之东来,中国文化却是从来是赓续的。[1]”中国的建筑文化也同样,虽然“在军事,政治及思想方面,中国常与他族接触,但建筑之基本结构及部署之原则,仅有和缓之变迁,顺序之进展,直之最近半世纪,未受其它建筑之影响。数千年来无遽变之迹,渗杂之象,一贯以其独特纯粹之木构系统,随我民族足迹所至,树立文化标志。[2]”这就是说,数千年来,中国建筑在发展过程中,从未有过“质”的变化,当然也就不存在有过“质”的飞跃,始终是持续不断的“和缓”而按“顺序”地进展着。中国建筑这种历史发展的特殊性,显然与一贯采用木造结构有直接的关系,如梁思成先生在其《中国建筑史》中,讲中国建筑的主要特征首先就是以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建筑是华夏文明的瑰宝,同时又因其多为木结构,很难留存。在这个问题上,山西是一个特例,有“中国古代建筑遗留最密集的地区”之美誉。据统计:“唐代建筑全国仅存4处,都在山西;宋以前建筑,仅存百余,70%在山西;这里还有明清古建万余座。”然而,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绚丽夺目的山西古建大多还只是一段尘封的历史,锁在深闺人未识。梁思成和林徽因,这对中国现代建筑史上的佳偶,是他们在与营造学社的同仁对中国古建筑的大规模考察中,四到山西,发现了五台山的唐代木结构建筑———佛光寺,以及大同上、下华严寺,大同云冈石窟,应县佛宫寺释伽塔(…  相似文献   

11.
《文物》1997,(10)
我国著名的建筑历史学家陈明达先生,因病于1997年8月2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陈明达先生早年参加中国营造学社,是梁思成、刘敦桢先生的弟子和助手。1953年到文化部文物局,1961年至1973年在文物出版社工作。除审阅、编辑大量有关书籍和《文物》月刊有关稿件外,自己同时进行古建筑和石窟的研究,撰写出版了《应县木塔》和《巩县石窟寺》两部专著。1973年到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主要从事“营造法式  相似文献   

12.
贾吉林 《沧桑》2008,(6):168-169
《屈原赋校注》一书贯穿了姜亮夫先生楚辞研究"个别分析,综合理解"的治学原则,也体现了其继承传统"小学"重文字、音韵、训诂的考据方法和多学科综合的研究视角。先生一生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自破己见的度量和独立自由的治学精神对后学多有启示。  相似文献   

13.
正定广惠寺华塔建筑年代问题新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广惠寺多宝塔,又称华塔,位于河北省正定县旧城南门里,为原广惠寺主体建筑,寺内其它建筑均已不存,华塔四周依附之四小塔也毁于战火,唯中心塔体依然独立(照1)。1961年,国务院将其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根据梁思成先生1933年《正定调查纪略》...  相似文献   

14.
《文物》2015,(10)
<正>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作为唐代建筑的重要实例[1],自梁思成、林徽因等先生考察、刊布以来[2],一直备受学界关注[3]。大殿建筑彩画,因日久消褪、风雨剥蚀以及后世重绘,现存情况十分复杂。现根据近年调查,将其中可能与唐代关系最为密切的部分做一简介。斗拱普遍有燕尾彩画(图一)[4],白色燕尾端头形状的内边很可能是曲线(图二)[5]。斗  相似文献   

15.
王军  于葵图 《山茶》2014,(6):45-60
在林徽因的墓碑上,夫君梁思成刻下铭文——“建筑师林徽因墓”。其实,这位传奇女性还可以拥有更多“名号”。1930年。她与梁思成一同加入中国营造学社,携手调查古代建筑,于1937年“七七事变”前夕,发现了唐代木构佛光寺东大殿——可以称她是建筑史学家;  相似文献   

16.
<正> 2003年4月16日,是梁思成先生首次考察正定古建筑70周年。从70年前的这一天开始,梁思成先生先后四次莅临古城正定,遍访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考察古建筑,为正定古建筑的勘察、保护倾尽心血。  相似文献   

17.
道德良知和历史思考——在纪念史华慈追思会上的讲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研究领域内,我读的第一本书是史华慈先生自己的第一本著作《中国共产主义运动与毛泽东的兴起》。它对我的治学有转化性的影响。史华慈不仅仅比其他人更早地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决不是苏联的傀儡,而且更这重要的是,他将思想史与政治关联起来的治学方法,向我们揭示了意识形态的争论是如何地影响了政治事件,以及政治事件是如何地影响了意识形态,这种治学方法启发了我以及其他许多人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后半叶以来,高敏先生在简牍与简牍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领域,对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做出了巨大的学术贡献。对高敏先生所做的访谈,内容涉及其学生时代、治学道路、学术成就、治学方法与学术思想,以及他的一些有代表性的论著的独到见解,尤其是他将科学的理论与信实史料的有机结合,将已有文献与出土资料并重的治学方法,既多层面凸现出中国古史的深层底蕴,又对后学提供了可资镜鉴的方法论知识。他对其相关研究领域的研究发展趋势与当前学术界、青年学者中所存在的一些情况的分析,则充分显现了老一代史学家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相似文献   

19.
1924年,梁思成与林徽因一起来到美国,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建筑专业。  相似文献   

20.
周佐霖 《沧桑》2010,(5):157-158,168
汤炳正先生是我国上世纪著名的楚辞学专家,《屈赋新探》是其楚辞研究的重要学术成果,该书贯穿了汤先生"求是求真"、"独立创新"的治学原则,也体现了汤先生鲜明的治学方法特点,对后学者很有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