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人大规模向海外移民始于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世界华人数量约十余万人,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各地。至19世纪中期,世界华人数量约150万人,仍高度集中于东南亚。19世纪中叶以后,大规模华工出国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华侨华人分布的状况,北美、拉丁美洲、大洋洲和欧洲都出现数量不等的以华工为主的华人社区。由于19世纪后期东南亚以外的国家和地区均排斥华工,20世纪初华人的数量仍高度集中于东南亚。到20世纪50年代初,世界华侨华人约有1200万一1300万人。20世纪70年代以来,大规模的中国新移民决定性地改变世界华侨华人高度集中于东南亚的格局。到2008年,世界华侨华人总数超过4500万人,而东南亚华侨华人的比例降为73%,北美、欧洲、澳洲和日本、韩国的华侨华人数量激增。  相似文献   

2.
论文在梳理北美和东南亚华人基督教发展概况的基础上,从比较研究的视角,分析阐述了海外华人基督教的一些特征。受多元异质文化的影响,海外华人宗教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形态。不仅中国传统宗教和民间信仰得以在海外传播和发展,西方基督教文化也在深刻影响着华人社会,华人基督教由此得到发展,尤其在北美和东南亚。北美以基督教文化为主流文化,华人基督教发展最盛;东南亚华人主要信仰中国传统宗教,但基督教的跨族群传播能力使其能够在华人社会中广泛传播。因此,华人基督教的发展程度受所在国宗教特性和政策的影响、华人基督徒教育水平相对较高、海外华人基督教信仰的社会服务功能在传教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陈德广 《人文地理》2006,21(2):12-16
通过对56篇中国旅游地理学博士学位论文和76篇北美论文的比较研究发现:中国旅游地理研究的博士学位论文滞后于北美,但中国博士论文增长速度快于北美;北美论文选题视野宽泛而中国论文选题视角比较狭窄;北美旅游地理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的学科本位特征比较明显,而中国旅游地理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的实践驱动比较突出;由于中国和北美旅游业发展背景和所处发展阶段不同或研究者对旅游地理问题认识的差异使其博士学位论文选题倾向有明显不同,即使在同一时期也有不同的研究热点。在北美,旅游影响研究和旅游景观/形象/感知研究是两个长盛不衰的课题且涉及的论文数量最多;在中国,涉及最多的研究领域是区域旅游开发/发展和生态旅游。  相似文献   

4.
中国大陆华侨华人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如实、客观地反映改革开放以来大陆华侨华人研究的宏观水平和微观绩效,本文依托“华侨华人文献信息专题数据库”,利用文献计量学的理论和方法,重点对1980-2003年在大陆发表的华侨华人研究论文,从年代、主题、期刊、地区、作者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1990年代中期论文数量最多,之后处于平稳期;研究主题上,“经济”、“文化”一直是研究热点,华侨史研究数量减少,侨务研究数量增加;研究地区以东南亚和北美为主;载文期刊分布广泛,核心期刊载文率较低;活跃作者群已经形成。由此得出结论,华侨华人研究经历起步、发展、高峰,现处于成熟平稳阶段,其研究的领域在不断扩大,多学科交叉的研究趋势凸显。但论文的质量还有待提高,“偏食现象”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谭圣安的新著《从沉默中崛起———北美华人华侨的奋斗史》已于2008年7月由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该书是北京大学华侨华人研究中心丛书之四十一。全书共分十一节,分别介绍了鸦片战争前中国人同北美的交往、19世纪中叶中国人移民北美的高潮、“淘金时代”的华人生活、华人与美国和加拿大太平洋铁路的建设、华人与加州的早期开发、唐人街的历史变迁、美加历史上丑恶的一页———排华运动、北美华侨与辛亥革命、北美华侨与抗日战争、战后美加的新移民法与华人社会的大改观及北美华人社会的新发展等内容。该书资料丰富,学风严谨扎实,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有助于人们进一步了解、研究美国华侨华人的历史和现状。(雷雨)《从沉默中崛起——北美华人华侨的奋斗史》出版@雷雨  相似文献   

6.
论文对巴西华侨华人研究的文献做了全面的梳理和综述,特别介绍了巴西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对巴西华侨华人的数量进行了估算并分析了其地缘特点。研究显示,根据2012年数据估算,巴西华侨华人总人口在25~28万人之间。巴西华侨华人主要来自广东台山、浙江青田以及台湾省。与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一样,巴西华侨华人的跨国流动性不断增强,很多人拥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身份证。大多数华侨华人由于长期居住在巴西,与巴西文化有了一定程度的融合。他们的后代由于受到良好的教育,有不少人移民去了美国或加拿大。  相似文献   

7.
华人移民的数量变化是国际移民学关注的首要问题,也是国际关系学和民族学应当关注的问题。华侨、华人的数量变化涉及中国与华侨、华人所在国的各种因素。中日两国的人口变迁、社会变迁以及中日民族关系的变迁等各种因素都会对日本华侨、华人的数量变化产生重要影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这些因素有主次之分、大小之别。  相似文献   

8.
来信     
告别自卑唤回自信“华人纵横世界”的“纵横”两字,恰到好处点出当今世界华人在各个领域逐渐崭露头角的状态。数百年,特别是近现代以来,华人早已散布在世界上各个角落,但远远谈不上“纵横”。“纵横”是需要实力和群体的集体展现,只是几个巅峰人物,而没有一个巨大的、自觉上进的群体支撑和烘托是不足  相似文献   

9.
(一) 综合各种调查、统计和估算,目前在海外,大大小小的华人中餐馆总数约有15万家,其主要分布计况大致如下: 现有的数量及分布状况可以明显出,这一行业现已遍及全球的几乎每一个角落,成了华人经济中分布区域最广泛的行业。如新西兰华人只占全国人数1%,却经营着全国餐馆总数的40%。从总体上看,战后中餐馆在西方国家增长的幅度最大,特别集中在北美和西欧两地区。  相似文献   

10.
2007年12月19—21日,北美华侨华人问题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举行。此次研讨会由国务院侨办政研司、上海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等单位主办。与会代表提交论文20篇,有18人在研讨会上发言。本次研讨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来自北美的教授、博士团一行9人与中国大陆的专家、学者和侨务工作者进行“三结合”的学术、情感和心灵的交流,取得了良好效果。讨论主要涉及北美华侨华人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多领域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民族译丛》2003,(4):79-80
长期以来,无论是在中国境内还是境外,对有关海外华人历史和现状的研究大都集中于东南亚地区。随着北美逐渐成为华人再移民和新移民的目的地,以及美国多元文化浪潮影响下亚美族裔研究(Asian—American Studies)的兴盛,美国、加拿大华人社会成为新的研究重点。然而,上述两个区域之外的欧洲华人却似乎处于一种被冷落的状况。欧洲自身历史的复杂性与多元性以及该区域语言种类的庞杂,无疑也成为泛欧洲区域的华人研究的一个障碍。  相似文献   

12.
战后东南亚华人家族企业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战后东南亚华人家族企业的发展●梁英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特别是自60年代中期起,随着东南亚各国民族主义政权相继确立并得到巩固,政治局势趋向稳定,华人在经济上获得了迅速发展的机会。就数量来说,东南亚国家的华人企业仍然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体,而与此同时,...  相似文献   

13.
今年四、五月間在北京,曾有机会两次瞻望鲁迅故居,并承鲁迅博物館同志们的热心协助,见到了鲁迅保存下来的一些革命烈士手迹。由于时间所限,只匆匆看得几件。现应《文物》编辑部之约,在此,先介绍潘漠华烈士的一件手迹。其他烈士手迹,以后再陆续介绍。潘漠华烈士留下的手迹很少,除早期的新诗有原稿外,后期的遗稿尚未发现。鲁迅博物馆珍藏的漠华烈士手迹是给柔石烈士的  相似文献   

14.
王尧礼 《贵州文史丛刊》2014,(2):F0002-F0002,F0003
正舒君奇峰不时给我以惊喜,去年底他又来电话说,收到了贵阳乐家旧藏的《中兴名臣尺牍》,其中有湘乡曾氏兄弟的手迹。我说想一睹为快,过两天他就送到我办公室来了。我带回家中玩赏了个把月。这是一本折页,手札都粘贴在上面,上下两面是布套木夹板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及案例分析对加拿大多伦多华人超市的发展、空间变化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随着时间的推移,多伦多华人超市从原先市中心的中国城向周边地区有明显扩散。多伦多华人超市的发展与加拿大华裔移民的增加有很大的联系。大量华人对中国食品的眷恋成为华人超市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其空间分布反映出华人生活范围在不断扩大。而商业店铺租金、政府的税收制度等也促进了华人超市的发展及空间格局变化。但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过分强调通过个人努力而实现自我成功,缺少团结合作。因此,尽管华人超市在数量上已经与本地部分连锁超市旗鼓相当,但由于华人超市处于各自为营的状态,在某种程度上也限制了华人超市更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东北亚华侨社会的现状及其未来○朱慧玲东北亚(日本、韩国、朝鲜)与东南亚的华侨、华人社会相比,前者有华侨、华人数十万,后者数千万,前者是华侨社会,后者是当地化了的华人社会。简言之,与东南亚相比,东北亚华侨、华人不仅量少,而且“质”异。本文拟根据资料研究...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荷兰华侨华人生活的实地调查和研究,分析了华人社团的类型、功能、运作方式及其在社会融合中的作用。认为华侨华人社团在华人世界中扮演着一个关键性的角色——拟村落化,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生活和活动空间。他们凭借着原有的历史经验和记忆,将社团当作村落来经营和管理,在社团内进行博弈和地位实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他们在移入国的边缘化感受,缓解了因失落而对主流社会的抱怨,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华侨华人与主流社会的对抗。由此可见,荷兰的华侨华人社团不同于专业化的行业组织或政党组织,有着多样的、综合性的社会属性,是一个村落式的我群社会。  相似文献   

18.
正2014年6月8日,第四届清华国际华商论坛在加拿大多伦多怀亚逊大学管理学院举行。本届论坛以"海外华商理论与实践"为主题,由清华大学华商研究中心、怀亚逊大学加拿大——中国商务发展中心、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和清华国际总裁俱乐部主办。论坛由上午的"华人学者学术论坛"和下午的"北美华商创业论坛"两部分组成。"华人学者学术论坛"由8位专家学者分别进行了学术讲演。林小华教授在"移民创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征稿启事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9,(3):F0004-F0004
由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主办的《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杂志,是国内第一份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研究华侨华人问题的学术期刊,也是国内刊登华侨华人研究成果数量最多的刊物,1998年以来一直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的来源期刊。  相似文献   

20.
文登事件十九世纪初以来,已有数百名华人农民居住在文登。在全爪哇,只有这个地区有少数华人从事农业生产,特别是种植大米。我不知道这些华人农民是怎样获得耕种土地的权利的。这种权利只能传给他们的后裔。他们和当地土著农民一样贫穷。由于人口增多而土地有限,他们靠务农已难自给。有些人不得不迁居他处,或同土著印尼人一起到城里当日工。他们不会说华语,一身土著乡下人的装束,因此常常被当作土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