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淞沪会战,是全面抗战时期正面战场发生的第一次大规模战役,虽然代价巨大,然其仍是在国家持久战略指导下,对中国坚持持久抗战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事件。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到来之际,上海收藏家王毅向笔展示了一幅《十九路军淞沪抗日血战图》。此图鲜明地展现了73年前中国军民同仇敌忾、英勇抗击日寇的可歌可泣的历史画面。  相似文献   

5.
1932年1月28日深夜,日本海军陆战队10万多人兵分5路,从上海闸北向中国守军发起突然袭击,宣称要在24小时内占领上海,基本解决支那(中国)问题,我十九路军英勇还击,举世瞩目的淞沪抗战由此爆发。淞沪抗战爆发后,我十九路军于29日发出通电,严正宣告“:正当防卫,捍患守土,是其天职。  相似文献   

6.
1932年1月28日夜,日军由租界向上海闸北中国驻军发动进攻,挑起了一·二八事变。驻守上海的第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京沪卫■司令蒋光图和淞沪警备司令戴戟在全国抗日高潮的推动下,向全国通电表示“为卫国守土而抵抗,虽牺牲至一弹一卒,绝不后退”的决心,奋起抗日。2月3日,张治中请缨获准,率新编第五军赴沪增援参战。上海总工会、上海各界抗日救国会、学生联合会等组织抗日义勇军、敢死队等协同第十九路军作战,冯玉祥、李济深等原反蒋各派纷纷表示精诚团结,共同御侮。宋庆龄、何香凝等发动各界人民展开声势浩大的捐献、支前…  相似文献   

7.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关东军有意炮制傀儡政权伪满洲国。为了掩饰这一不可告人的罪恶,蓄谋在上海制造事端,以转移国际视线,并把上海变成它侵略中国内地的桥头堡。  相似文献   

8.
值此庆祝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使我回忆“—·二八”十九路军于湘沪战役抗击日寇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兹将当时见闻陈述于下:坚守淞沪1932年初,我在上海吴淞中国公学借读,某日突闻炮声,正惊异时,军训教官某对我们说,这是日寇进攻的炮声,淞沪已有十九路军防守,十九路军有著名的将领蔡廷锴、蒋光鼐,还有一位在日本士官学校学重炮专科以及德国摩哈尼国家空军学校学习飞行战术的翁照垣将军。十九路军军士都是英勇善战的,抵御日寇是无问题的,你们不用怕。由于吴淞地处要塞,学校停课,我乘小船到了上海,与几位中公同学在菜市路…  相似文献   

9.
沈坚 《纵横》2010,(10):38-39
外公戴戟参与指挥“一·二八”淞沪抗战的直接史料,目前遗存已不很多,散落各处,部分可能还有待深人挖掘。战事甫息后的1933年,他在续任淞沪警备司令期间建立了“一·二八纪念堂”,以实物、图表、照片和绘画载录这段刚刚逝去而又极为惊心动魄的历史,  相似文献   

10.
1931年“九一八”事变,短短三个月日本人占领了东三省,但他们的目的不仅仅是东三省而是要占领全中国和整个亚洲。要占领全中国,必须先要巩固东三省,建立一个附属于日本的傀儡政权满洲国,但日军占领东北,既遭到我国民众的强烈反对,又受到国际社会的纷纷谴责。尤其上海各界人士和社会团体纷纷建立抗日救国会,在短短的两三个月内就有60多个抗日团体成立。  相似文献   

11.
1932年初,日本帝国主义继九一八事变后又在上海挑起一·二八事变,发动了对淞沪地区的武装侵略。驻沪第十九路军奋起抵抗,国民政府亦派第五军前来增援。淞沪抗战是中国正规军队有组织有领导地进行大规模抗战的开端,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本组史料辑自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参谋本部、上海市政府、淞沪警备司令部等相关机构来往电文,涉及中日两军作战、各地声援、战事损失、国际社会调停以及签订《上海停战协定》等详情经过。  相似文献   

12.
陈德辉 《江淮文史》2005,(5):120-121
张治中,国民党军二级上将,他毕生为国共合作奔走,被称为“和平将军”。但是,当外敌人侵、民族危亡迫近的时刻,他总是挺身而出,浴血奋战于抗敌前线。  相似文献   

13.
八一三淞沪抗战是日本侵华的必然结果。面对日军的挑衅,中国守军英勇抗敌,并在隐蔽战线上奋力捕杀汉奸。中国全面抗战应始于淞沪抗战。  相似文献   

14.
八一三全面抗战展开后,引起世界的关注,各国舆论无不同情支持中国抗战,认为中国人觉醒了,开始奋起改变自己国家之命运,以血肉之躯抵抗敌人之坚船利炮,创造了奇迹,为世界反侵略事业作出了贡献.日本军国主义残暴成性,祸害中国,已成人类公敌.但多行不义必自毙,这是必然的规律 外报客观公正地论述了八一三淞沪抗战的全过程,为历史留下了珍贵的记录.  相似文献   

15.
16.
“抗战戏剧”,顾名思义,就是以抗日战争的题材用戏剧的形式去演出、去表演。那么,“戏剧抗战”又是什么呢?有人说“戏剧抗战”是“抗战戏剧”的变种,也有人说“抗战戏剧”和“戏剧抗战”是同胞孪生姊妹。其实无论“戏剧抗战”还是“抗战戏剧”,都是名词的展现。但它们却有着相互依赖又相互拆斥的关系。笔者试就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供广大同仁探讨。  相似文献   

17.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节节紧逼,国民政府却采取步步退让的不抵抗方针。在民族危急日益严重的情况下,曾经是坚决反蒋派的冯玉祥痛心疾首,开始时时处处以大局为重,力主动员全国军民,抗日救国,以武力收复失地,对蒋介石奉行的不抵抗主义,他极端痛恨,曾在日记中写道:“如蒋稍有人心,万不至将国事弄到如此地步也。今日将成为如何情形?真是伤心万分,愧对国人万分矣!”开始身体力行地做抗日救亡的工作。 当年11月22日,他给薛笃粥、邓哲熙的信中,在谈到如何对待当前政局时说:“(一)对国内者,中国革命应…  相似文献   

18.
<正>今年9月3日是我国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纪念日,但是65年过去了,我们中国人的抗战记忆却不完整,经过14年浴血奋战,中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阵营中最为重要的一员为打败日本法西斯作出了最为重要的贡献,是当之无愧的胜利国,然而在我  相似文献   

19.
《巴蜀史志》2014,(5):6-6
2015年,我们将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近一百多年来反对外敌入侵取得的一次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20.
赖忠和,福建省上杭人,1907年生。1927年,蔡廷锴将军率第10师部队进入福建。同年冬,陈铭枢从日本回福建,重组第11军,以原第10师特务营、独立营、各团侦察队和浙江警备师一部编为步兵第70、71团,两团合编为第24师,并在福建招募新兵,出身贫苦农民家庭的赖忠和,为寻求出路,加入军旅。1928年春,赖忠和随第11军回抵广州。陈铭枢为提高部队战斗力,培养初级军官,在广州举办第11军教导队。赖忠和被选送教导队学习,学习期满,返回第11军第24师,任少尉排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