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6 毫秒
1.
尊敬的贾庆林主席、王忠禹常务副主席,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今天,全国政协办公厅、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在这里共同举办《纵横》杂志出版发行200期座谈会,这是《纵横》杂志的一件大事、喜事,首先请允许我代表《纵横》杂志社编委会和杂志社全体员工,对多年来关心支持《纵横》杂志的全国政协领导,对前来参加今天座谈会的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北京市新闻出版局等有关单位的领导和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借此机会,我代表本刊编委会,将《纵横》杂志出版发行200期以来的情况向大家作一个简短的汇报。《纵横》杂志…  相似文献   

2.
刘家强 《纵横》2014,(2):4-5,F0002,F0003
尊敬的李金华副主席,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纵横》杂志创刊30周年座谈会,既为了回顾过去、总结经验,更为了展望未来。在此,我代表全国政协办公厅,向《纵横》杂志创刊30周年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一直以来支持《纵横》杂志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和为《纵横》的发展进步付出努力的各位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3.
转瞬之间,《纵横》创刊20周年了,可喜可贺!多年来,我与《纵横》结下了不解之缘,是她的忠实读者。今天,我以读者的身份出席会议,表示热烈祝贺,并向杂志社的领导和工作人员致以崇高敬意!《纵横》创刊20周年,越办越好,充分说明,这是一本独树一帜、富有鲜明特色、深受广大读者欢迎、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刊物。《纵横》是我喜爱的刊物之一,20年来,我一直自费订阅,从未间断。可以说每期必读,读则受益。从我阅读的体会来说,我觉得《纵横》具有四个显著特点:一是主题鲜明,特色突出,可读性强。《纵横》以中国近现代史为主线,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  相似文献   

4.
编读往来     
《纵横》2020,(1):62-63
《纵横》杂志读者调查问卷发出后,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情支持和积极反馈。有的读者填好后拍照发给了我们,有的读者给我们寄回了纸质问卷,还有读者写来了热情洋溢的信件,讲述对《纵横》的喜爱以及与《纵横》的故事。  相似文献   

5.
在《纵横》杂志创刊20周年之际,我首先代表《人物》杂志和北京期刊界的朋友,向《纵横》杂志社的全体同人致以热烈的祝贺!《纵横》自成立至今,已经走过了20个春秋。在此期间,中国的新闻出版业从管理体制、编辑理念到经营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有难以计数的报刊诞生、发展、繁荣乃至变味、消亡。期刊出版市场竞争激烈,争市场、争读者、争作者、争稿源现象越来越突出,而《纵横》杂志却以特有的魅力,长期保持着在文史类刊物中的重要位置,究其原因,我想无外乎以下几点:1.坚持历史的真实20年来,《纵横》杂志始终不渝地奉行“亲历、亲见、亲闻”的…  相似文献   

6.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纵横》创刊20周年纪念座谈会,共同回顾这份享有盛誉的期刊走过的不平凡的道路。作为企业界的一员,我能应邀参加这样的活动感到十分荣幸。《纵横》杂志是一份以第一手资料表现历史的刊物,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通过历史当事人见证人的回忆在这里得到真实的再现,这是《纵横》的特色和优势,也使《纵横》必然具有严肃性和高品位。依靠全国政协历届领导同志的关心和支持,依靠全国政协精英荟萃、人文资源极为丰厚这样一个有利条件,也依靠独树一帜的文化品格,《纵横》杂志在强手如林的期刊界长期拥有庞大…  相似文献   

7.
《纵横》2006,(11)
《纵横》自今年第7期随刊发出《意见调查表》以后,至9月底为止,陆续收到来自全国各地数千封反馈的信函。很多读者对《意见调查表》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热情的支持。很多读者认真填写表格,并且还另外附信加以说明,在肯定《纵横》多年来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对刊物提出了诚恳的意见和建议。由于时间和人力所限,我们不能一一回复。在此深表歉意,谨向所有参与《意见调查表》的热心读者,一并表示我们最诚挚的敬意和由衷的感激!很多读者从《纵横》1983年创刊就开始订阅。他们从三四十岁开始,一直跟随着《纵横》成长的脚步,一起相依相伴走过了23年漫长…  相似文献   

8.
《纵横》2007,(12)
2007年11月7日至10日,《纵横》杂志工作研讨会在湖北武汉召开。全国政协副秘书长、《纵横》杂志编委会主任卞晋平出席会议并讲  相似文献   

9.
艰苦的开拓和理论的价值——评《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纵横》罗炳良长期以来,史学界关于中国史学理论的研究一直处于薄弱环节,引起很多人的担忧。1994年中华书局出版了瞿林东先生的《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纵横》一书(以下简称《纵横》,凡引此书只注页码),率先填补了中国...  相似文献   

10.
新年致读者     
《纵横》1998,(1)
一九九八年第一期《纵横》付梓了。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您收到杂志的时间比往年提前了。为了让读者能尽早看到本刊,经与邮局发行所协商,《纵横》的出版日期由原先的每月15日提前到每月7日。 一九九八年的《纵横》,从封面、内容到版式都有新的变化。为  相似文献   

11.
倾听读者的声音、尊重读者的意见和建议是我们《纵横》今后要大力加强的工作。为此,我们从本期起开辟《纵横回声》专栏。我们真诚地希望能够得到来自广大读者反馈的任何信息,以改进我们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纵横》2010,(11):F0003-F0003
尊敬的政协委员: 您好! 《纵横》、杂志是由全国政协办公厅主管、中国文史出版社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文史月刊,“至今已走过27年的历程。《纵横》杂志的发展成长得到了各级政协委员的大力支持与帮助,  相似文献   

13.
《纵横》2022,(1)
《纵横》杂志是全国第一份集中发表回忆文章的期刊,是由政协全国委员会办公厅主管、中国文史出版社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大型文史月刊。创刊39年来,《纵横》杂志以亲历、亲见、亲闻的视角,如实记录和反映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以及各地独特的历史文化与地方政协文史资料工作情况,以跨越时空的广阔视野,纵览百年历史风云,横观人生社会百态。《纵横》杂志曾荣膺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提名奖,在广大读者中具有广泛影响。  相似文献   

14.
《纵横》1998,(4)
《纵横》杂志自1983年6月创刊到1998年第四期,已出刊100期。回顾15年走过的历程,究竟有多少读者读过《纵横》,总共印了多少册,现在已很难统计,杂志从季刊到双月刊、月刊,编辑队伍新老交替,已更换了几批,但《纵横》的宗旨没有变:坚持实事求是,立足反映中国近现代史,以“亲历、亲见、亲闻”的史料奉献给读者。 《纵横》杂志从创刊迄今,始终得到全国政协领导的支持,邓颖超、胡厥文、许德珩、徐向前、周建人、胡愈之、杨拯民等都曾为本刊题词,文史资料委员会的领导对刊  相似文献   

15.
建设当代史学评论学科的奠基作──读《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纵横》田夫《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纵横》(中华书局,1994年版),是霍林东先生关于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研究的一部力作。记得将近四年前,从《文史知识》上初读翟林东先生的专栏文章《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纵横》时,就曾...  相似文献   

16.
最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吴廷嘉同志的专著《戊戌思潮纵横论》(以下简称《纵横论》),在某种意义上突破了过去这一研究领域的框架,颇有新意,特写此读后感,以与作者和读者共勉。  相似文献   

17.
《纵横》2021,(1):F0002-F0002
纵览百年风云 横观天下大事 史林独树一帜 社会百态纷呈《纵横》杂志是全国第一份集中发表回忆文章的期刊,是由政协全国委员会办公厅主管、中国文史出版社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大型文史月刊。创刊38年来,《纵横》杂志以亲历、亲见、亲闻的视角,如实记录和反映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以及各地独特的历史文化与地方政协文史资料工作情况,以跨越时空的广阔视野,纵览百年历史风云,横观人生社会百态。《纵横》杂志曾荣膺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提名奖,在广大读者中具有广泛影响。  相似文献   

18.
《纵横》2006,(9)
由全国政协办公厅主办的《纵横》杂志出版发行200期座谈会8月25日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出席。全国政协秘书长郑万通在座谈会上讲话。他说,作为人民政协第一份公开出版发行的期刊,《纵横》杂志已经走过了23年的历程,为人民政协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创刊于1983年的《纵横》杂志,是人民政协文史资料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创办这样一份刊物,目的是“用历史知识启发教育后代”,发挥文史资料鉴往知今、鉴往知来的重要作用。《纵横》自创刊以来,一直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历届政协领导的关怀与厚爱,也得…  相似文献   

19.
正史学批评是近二三十年来国内学术界持续关注的问题。1991年1月起,瞿林东先生在《文史知识》以"纵横"冠名的专栏连载关于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的系列文章,获得学界的广泛好评。1994年4月,该栏目系列文章由中华书局汇集成《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纵横》一书出版,并于2000年重印。在此后的二十年间,瞿林东先生始终着力于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的研究,发表了许多重要论述。2016年6月,瞿林东先生著《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纵横(增订本)》(以下称《纵横(增订本)》)由重庆出版社出  相似文献   

20.
我们太念旧     
很难想象,一个80年代前期出生的人会没有看过吴宇森的电影。《英雄本色》、《喋血双雄》、《纵横四海》和《地道战》、《地雷战》、《西游记》、《红楼梦》、《变形金刚》、《圣斗士星矢》混杂存一起,是一个80后影像记忆的标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