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物》1979,(9)
1977年3月,在西昌县城西北二公里的成昆铁路东侧小土丘上清理了一批古代墓葬。在编号天王山M4、东汉晚期砖室墓墓室东南角,发现一个"椎结"陶俑(图一)。  相似文献   

2.
四川西昌发现元代铁权黄承宗四川西昌市城关镇河东街附近,在1965年冬季,因建房挖土,在地表下的积土中发现元代铁权一件。当时笔者征得拾者同意,拍摄了照片(图)和对铁权测量了尺码。铁权为模铸,方环形纽,圆盘底座,覆钵体。通高9厘米,底盘直径5厘米,重1....  相似文献   

3.
正清人吴任臣《十国春秋》卷十一《张翊传》载:"南唐禅代,擢虔州观察判官、西昌令,假道还广陵,里人荣之。"按:据传文,张氏侨居庐陵,后赴广陵入仕,则广、庐字近,此"广陵"实"庐陵"之误。吴氏所记,是以南唐有西昌县。查此条出于北宋龙衮《江南野史》卷九《张翊传》:"嗣主代立,例受庆恩。求以宁亲,授虔州观察判官、西昌令。假道还,里人荣之。"按:据李晓杰《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五代十国卷》之南唐部分,知南唐境内无西昌县。然《元和  相似文献   

4.
1983年1月,德阳县景福公社庭江六队社员犁地时,发现了一批青铜器和瓷器。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会同德阳县文物管理所的人员前往出土地点进行了调查,确定为一处窖藏。器物盛在一个大陶缸内,出土时陶缸已被挖破。缸系泥质红褐陶,火候很高。圆唇,敛口,曲腹,小平底。上部两侧各有竖排双鋬,内外壁施黄釉不到底。口径38.8、底径  相似文献   

5.
《中华遗产》2008,(4):18-18
经过半个月的发掘,成都市考古队最近找到了一处距今约4000年的“村落”,有可能是古蜀国从四川广汉三星堆向成都金沙转移的“中转站”。据介绍,该遗址范围约1万平方米,有用于祭祀的灰坑、小型木骨泥墙房址等遗迹。该遗址位于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和十二桥遗址之间,同时反映了宝墩文化与三星堆文化特征,为研究古蜀文明传播走廊、研究长江上游古代文明发展进程提供了新线索,  相似文献   

6.
四川西昌发现的王莽、东汉铸钱窖藏和遗址刘世旭,张正宁1976年2月25日,西昌县石嘉公社(今洛古坡乡)发现一处窖藏,出土货泉钱范五件、铜锤二件、铜锭十七件近二千斤。另外,1987年3月,凉山州和西昌市文物普查办公室在西昌市东平村发现东汉大型铸钱遗址一...  相似文献   

7.
1984年3月,位于绵阳市北郊的朝阳机械厂在平整房基时,掘出一座古墓。绵阳地、市文物工作者赶赴现场,收回了玉圈、玉戒指、金戒指等文物。其中的一对金戒指具有重要历史价值。这对金戒指每只重4克,直径1.7厘米,经鑑定,含纯金97%。戒指面部图案为一浅浮雕蝙蝠,面目清晰,展翅欲飞,造型十分生动。戒圈接头为活交口,可以随意调整内圈大小,甚至可以展为直条。戒圈内壁有烙制“大顺赤金”四字。“大顺”,是明末清初农民起义军领袖张献忠在四川新建大西政权的年号。现在各  相似文献   

8.
<正>明初实施大规模城墙建设活动,不仅是凤阳明中都和南京都城,各地府州县的城墙建设也都需要大量的城砖。为保证城砖质量,明代施行以城砖铭文为标识的责任制,也就是"物勒工名"措施,以及比较周密的基层组织形式,多年来学界都有比较系统的研究。具体到"淮安府海州"铭文城砖,在明中都、南京、淮安以及海州本  相似文献   

9.
四川省西昌市西郊一户农民在翻修旧房时,发现早年砌入房基的一块元代梵文石碑。碑质为当地红砂岩,高58、宽42、厚8厘米。从碑石的上下插榫看,此碑原有碑额和碑座,现在仅存碑身,左上角略残。碑两面磨平雕刻佛像和文字。正面上部方线框内以细线阴刻坐佛像一尊。佛着圆领通肩袈裟,结跏趺坐于束腰须弥座上,后有头光和身光,带座通高26厘米。右侧刻阴文直书"南  相似文献   

10.
1975年,四川省西昌市在三坡推土建水库时,在当地群众称为“月鲁城”遗址南边的建筑废墟里,发现了一通阿拉伯文石碑。该碑为当地红砂石岩质,通高50公分,宽47公分。碑文共有五行文字(见图),碑下部已残,其末端一段已埋入梯地石坡之中。 经辨认考释,碑文第一行为《古兰经》各章开头的句式,一般可译为:“奉大仁大慈的安拉之名”,第二至五行,通篇是赞  相似文献   

11.
《文物》1979,(4)
1975年3月,四川西昌地区博物馆在西昌县东南三里发现石阙,1977年10月进行了发掘。发现的无铭双阙采用当地红砂石制成,东西相距8米。东阙尚存阙顶,阙身(上部稍残)和基座三件(图一),西阙仅存屋顶一件(图-)。东阙基座长1.45、宽1.05、高0.28米。基座中部有一28×20厘米的方榫眼,与阙身下部长26、宽28、高13厘米的榫头榫合。阙身长0.97、宽0.53、残高1.65米,无纹饰、  相似文献   

12.
1959年四川西昌市北门外的古代火葬墓中出土铜镜2件。墓葬已被破坏,经了解,铜镜出土于火葬墓的陶骨灰罐中。龙纹镜直径8.5厘米。圆纽,纽外两条龙首尾相接,间有卷草纹。其外有弦纹两周。宽平缘(图一)。出土时镜面周围还可见用朱色绘制的八卦符号。 "正其衣冠"镜直径9.3厘米。圆纽,纽两侧铸有铭文,为:"正其衣冠,尊其瞻视。"其外有弦纹一周。窄缘(图二)。根据这两件铜镜的形制、纹饰,应属南诏大理时期的遗物。  相似文献   

13.
1983年底至1984年元月,广汉县南门外导航站在修建围墙时发现古“雒城”字砖。为此,四川省文管会考古工作人员会同广汉县文化馆的同志一道进行了清理发掘。这遗迹残长约55.6米,残高约0.3——0.8米,宽约2.5米左右。系用泥土分层夯筑和外部用字砖砌成。夯土层每层厚约3至8厘米;砖长约45、宽22、厚9厘米。砖上多铸有“雒城”和“雒官城墼”等铭文。字体系篆书,各砖上铭文字体大小风格均同,显系翻模,成批制作。与此同时,在遗迹的填土中还发现汉代的方格纹,折肩卷唇罐,以及大量的绳纹简瓦,云纹瓦当,陶豆,东汉五铢钱等,从而可以认为这遗迹的时代  相似文献   

14.
在四川西昌市城市建设的改造旧城区基本建筑工作中,常发现一些古代陶瓷碎片的堆积。其中发现了不少古代茶具的残片,现根据两件比较具有特征的残片标本,作如下的记述:一件白色陶土烧制的茶擂钵底部标本。陶质呈白色,硬度比较高。平底,直径5厘米,内外无施釉痕迹。内底有横竖排列的四根一排的刻划阳线五条。线条作用是蠕磨一种不太硬的东西。器物上都已残毁,对其高度和外层,口沿是否施釉,已无法知道(图一)。另一件为红色陶土烧制,陶色呈红色,硬度比较高。实心高脚底,直径5.5厘米。高2.5厘米。轮制,总高8厘米,口沿直径13厘米…  相似文献   

15.
1644年3月16日清晨,崇祯帝像往常一样,在宫中的东左掖门召见考选官,以“安人心、 狡谋,用兵足饷”为题,让32位考选官依次奏对。考选中途,忽然有个太监送上一封昌平失守的急报,崇祯看后,脸色大变,慌忙起身入内宫,仓皇召大臣问策,众臣皆不啃声。崇祯仰天长号:“内外诸臣误我,误我!” 当晚,李自成领导的大顺军,已从昌平前进到清河。先头的几百游骑,已经到达北京的平则门、齐化门外。17日,大顺军开始围攻北京城。为了减少攻城损失,李自成派宣府投降太监杜勋入城,敦促崇祯“逊位”。崇祯用亲信太监与杜勋谈判,以拖延时间。城外的大顺军无法忍耐崇…  相似文献   

16.
《文物》1977,(6)
1975年5月四川省金沙江、安宁河流域联合考古调查队在西昌县高枧公社陈所大队第七生产队发现一座瓦窑遗址。同年9月,我们对此窑址进行了发掘清理,发掘工作得到了当地党委和贫下中农的大力支持。窑址位于西昌城东三公里邛海以北,北面为一小溪,当地人称瓦窑沙沟,过去西昌至凉山的大道从沟中经过。南面为西昌至昭觉的公  相似文献   

17.
安徽省贵池县发现“秦半两”钱范1980年10月17日,贵池县殷汇区殷汇公社第五队社员蒋华来在秋浦发现两件"半两钱"钱范,后卖给殷汇废品收购站.县文化部门得知这个消息后,将其取至县文化局收藏.这两件"秦半两"钱范,大的长25厘米,宽15.7厘米,浇铸面...  相似文献   

18.
1984年冬,四川西昌市西郊钟官坡村的一户农民在改建旧房时,发现早年砌在墙基里的一方刻石残件(图一),是一件大理时期的遗物。刻石残件用当地红色砂石雕制,作圆头碑形状,两面刻写文字(图二、三),下部残缺。残高30、宽26、厚5厘米。正面上部中间雕有高约10、宽约6厘米的小龛,龛内浮雕一尊趺坐的佛像。小龛两侧阴刻朱雀图案,下面有阴刻直书的汉字六行,均缺下部,存三十九字。文为:  相似文献   

19.
2010年6月,四川德阳市旌阳区孝泉镇龙护舍利塔"5·12"震后维修时发现"祖杨宅砌孝街"等铭文砖,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对铭文砖所在区域进行清理发掘,发现一条宋代街道遗址。该街道由青砖纵横相间竖砌而成,宽约2.15米,已清理部分长约15.8米。根据铭文砖,可知该街道名"孝街"。"孝街"的发现为孝泉古镇历史和孝文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20.
四川西昌东坪汉代冶铸遗址的发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坪遗址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南40公里的黄联关区东坪村一带,处在川西南山地金沙江水系安宁河中游东岸的二级阶地与螺髻山摆摆顶西麓冲积扇交迭的台地上,成昆铁路在台地下西面通过(图一)。这里属于横断山地区南北“民族走廊”的一部分,自古以来为巴蜀通南中及中国通东南亚各国的要道。这里古代为邛都夷故地,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设越(奚谷)郡,治邛都县(今西昌市)以后,得到全面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