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择傅山的评点学典型例之一,通览其评点方法,归结其评点优劣,一可有助集部评点学之参考,二可提示新文选学走向以“阅读作品”为中心的新研究法,此即申论傅山评点学的价值所在。其中包括揭示傅山“主客兼顾”的评点学方法,乃注重阅读作品的“性灵感受”,并加入知识的印证;而其常用的“互见法”,每能见人所未见处,提出重要之见解,有助於《文选》的解读;同时兼用理校法,调和了李善注“释事”与五臣注“释义”的特点。整体而言,傅氏是把《文选》当作文章解读品赏《文选》作品,回归到萧统选文“事出沉思,义归翰藻”的文学标准,符合入选作品的性质。总之,傅山的《文选》研究法是以“评点”形式呈现。但又兼取“注疏学”的特点,故而傅山的评点代表《文选》评点学的里程碑,可视作文选学从“注疏”到“评点”的一次转折关键,启导明末清初文选学研究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
小说评点是中国古代小说理论中的重要形式。这种形式传到日本以后,为一些日本学者、小说理论家所接受,他们也开始进行小说评点,而最开始的评点对象是中国小说。日本学者的中国小说评点有其独特性,但也存在若干不足。本文通过对一部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曲亭马琴评点《明板水浒后传序评》"的解析,指出该评本具有如下特点:重解说考订,轻艺术评论;存在因中日语言、文化差异导致的误读误解;因当时中日资讯传播渠道欠畅通产生认识错误等。而这些通常也是当时日本小说评点的普遍状况。  相似文献   

3.
楼昉《崇古文诀》是南宋时期颇有文学眼光的评点类古文选本.选文方面,该书选入的记叙文、抒情文、俳谐文以及诗赋铭赞等文学性较强的文本,合起来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这在论体文独领风骚的南宋文章选本中非常难得,显示出楼昉在注重文法示范性的同时,也比较注意文本的文学性.评点方面,就批评方法而言,楼氏一方面知人论世,结合“人”、“世”解析文本,另一方面又因文及人,依据文本逆料其人;就批评话语而言,楼氏评点文字既有精确性又有生动性,话语中常常闪现一种信笔拈来的灵动和性情流露的风味,很有文学意味;就批评范畴而言,楼氏评点常能洞隐烛微,把文本所包蕴的深挚情感与深长意味一一阐发出来,颇富文学批评色彩.该书的批评方法、批评话语、批评范畴、批评风格,对后世评点类著述,越过以辨析文体、解析文法为中心的文章点评层面,提升至以赏析文情、领悟文意为重点的文学批评层面,具有开启先路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湘学在经历了元、明时期的相对沉寂之后,进入了晚清繁盛时期。促成这一时期的繁盛现象,除了学术发展内在的规律及客观环境外,县域人文因素或曰县学的积淀,是重要的元素。新化邓显鹤于湖湘文献特别是船山遗书的收集整理、湘乡曾国藩经世理学士人群体的崛起、浏阳谭嗣同对中西学术的融通,促成了晚清湘学的发展与转型。  相似文献   

5.
任轲 《文献》2022,(2):159-177+2
清代吴中词派的后期代表人物潘钟瑞留下了丰富的词学文献。其中藏于国家图书馆的七卷本《百不如人室词草》稿本不仅保存了潘氏早期词学创作的本来面貌,其附带的序跋、题词、评点更呈现了词作被阅读和修改的痕迹。《词草》的阅读者众多,至少有十位读者留下了评点。这些评点多着眼于词序的繁简、文字的雅驯、词律的精稳。而潘氏在结合个人喜好和评点意见的基础上,对于稿本的词作篇目有所遴选,文字有所修改,最后形成了刻本《香禅词》的文本面貌。将潘氏词集的稿本和刻本对读,不仅能够明晰其词集文本凝定的过程,亦可一窥咸同时期吴中词坛的词学风貌。  相似文献   

6.
<正>明末清初之际是继宋代之后,杜诗学发展的又一鼎盛时期。举凡杜诗全集注释、选注、律注、诗话、评点诸方面,撰述甚夥,在杜诗学史上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其中,评点一项,更是超越自宋末以来的刘辰翁、范德机诸家,显示出这一时期杜诗研究独有的学术品格,并为后来  相似文献   

7.
朱一玄与中国小说史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扬 《文献》1998,(2):104-117
中国古代小说研究在中国向来不算正统的学问,因而明清之际李贽、金圣叹的小说评点被正统文化斥为异端.  相似文献   

8.
余同元 《安徽史学》2003,(4):101-102,104
李琳琦教授所著《徽商与明清徽州教育》一书,既是中国教育史研究的学术力作,又是一部垮学科多方位地论述明清徽州地区经济与文化发展特点及其内在规律的开拓创新之作。该书有以下特点:一、选择新视角,提出新问题,开拓了徽学研究新领域;二、运用新方法,构建新框架,探索了徽学研究的新途径;三、采用新材料,研究新问题,实现了徽学研究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9.
罗勇 《丝绸之路》2010,(12):61-63
在古代文学评论界对小说漠视的情况下,毛宗岗以李卓吾评本为基础,对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进行了大量的修改、增删,并详加评点,其评点反映了毛宗岗对历史小说的认识,即在结构组织上注重连贯,在事件叙述上不排斥虚构,在人物塑造上倾向于奇绝。  相似文献   

10.
《文献》2014,(1)
<正>各种《文选》评点本的出现,是明清时期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目前可见最早的《文选》评本是万历十年(1582)福建建阳书商余碧泉所刻的《文选纂注》评本~①。此后三百馀年间,孙鑛、钱陆灿、何焯等明清文人均参与到评点活动中。乾隆三十七年(1772),于光华所编《文选集评》问世,并在此基础上继续修订、补充,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刊刻了《重订文选集评》。相比于明清的小说、戏曲评点,《文选》的评点在研究中历来不受重视。其主要原因,盖如骆鸿凯先生在《文选学》中所说,《文选》评本"泛采杂征,编者自矜善本矣,然大都以时文之科臼,绳墨古人"~②。九十年代以后,学者们对《文  相似文献   

11.
《草堂诗余别录》是明代著名词学家张綖选辑、评点的宋词选本,是明代风行天下的《草堂诗余》系列中较早的评点本,反映了张綖的重要的词学思想以及明代词学发展中的某些变化,影响重大,但其在后世流传中却出现了诸多讹误,笔者列举数则,并一一勘正。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传世署名钟惺评点的小说及其版本进行考辨,指出这些书籍所署钟惺之名均为伪托。这正说明了明清之际钟惺及竟陵派不仅对所谓高雅文学有重大影响,而且对小说批评、书籍出版也同样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王凤英 《神州》2013,(7):10-10
本文对萧红小说的叙事视角与话语形式进行了论析。萧红大部分小说都是采用零视角即全知视角,且基本上都是第三人称的全知叙述,在采用第一人称的小说中,特点是第一人称内、外视角下叙述者的缺席与隐蔽,萧红小说叙事视角与话语形式的选择与运用为其作品增添许多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4.
金圣叹(1608~1661)原姓张,名采,字若采,后改姓金,名喟,明亡后改名人瑞,圣叹是他的法号和笔名,他为人“倜傥高奇,俯视一切”,无意功名。 作为一名文学评论家,金圣叹的文学理论和评论业绩,在我国丈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不论是经史子集,还是稗官野史,他都爱评点,其文艺思想散见于各书的评点中,经他评点的名著有《离骚》、《庄子》、《史记》、《杜诗》、《水浒》、《西厢记》,合称“六才子  相似文献   

15.
明代是《花间集》接受史的高峰,各种版本层出不穷。词选家重视其词学价值,尊为正统典范,并通过重编、增删、评点、序跋等批评方式在修订过程中丰富其词学内涵。针对明人增修《花间集》的研究,首先在梳理系列词选的版本体系,其次在分析增修内容的词学思想。词学思想可归纳为:一,溯源探流,复古尊体;二,重视词调,辨析格律;三,崇雅抑俗,提倡本色。  相似文献   

16.
《文献》2016,(4)
汤显祖《批评花间集》四卷,一直被认为是汤学研究、词学研究的重要文献之一。但其中的署名汤显祖序,有摘编前人词论文字的嫌疑;正文中的汤显祖评语,涉及名物、词源、本事、典故等部分,亦多袭自杨慎《词品》、王世贞《艺苑卮言》。结合学界对杨慎评点《草堂诗馀》、汤显祖评点《艳异编》的辨伪情况,可知明万历闵映璧套印本中的评点造假颇为普遍,其作者应为闵映璧或其友人。  相似文献   

17.
清朝建立后的数十年时间,对于明朝的灭亡,当时文人士大夫都在不断反省,有人认为空疏的八股文风是导致明朝灭亡的原因之一。这种理论引起他们对古文理论的深入探讨,产生了评点先秦散文的潮流,但是作为进入仕途的八股文又不可能被彻底抛弃,所以将八股文融入古文理论的倾向成为那个时代评点学的特征。而这个时代特征从王源对《左传》的评点中最容易看出。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王源《左传评》的评点思路,展现清朝的时文观念和古文观念共同对古文理论形成的具体影响。  相似文献   

18.
1822年和1823年分别在印度和中国出版了历史上最早的基督教<圣经>汉语完整译本--马士曼译本和马礼逊译本(统称"二马译本"),开启了基督教新教翻译出版多达30余种汉语文言、白话和方言版本圣经的历史.在新约翻译上,二马译本都受到了天主教白日升译本的奠基性影响,其中马士曼译本还参考了马礼逊译本;在旧约翻译上,因其他事务产生的纠纷,导致了两人的各自独立翻译.在参考天主教译本的基础上,两个译本还开始了剥离天主教话语系统、创建基督教汉语圣经话语系统的尝试.  相似文献   

19.
文学是一种意识形态话语。赵树理的"问题小说"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本文从狭义和广义修辞学的角度,通过对其小说中比喻、借代和叙事结构的分析,阐释赵树理小说的修辞对意识形态的维护。  相似文献   

20.
王梓安 《神州》2012,(36):11-11
谈及上世纪叱咤台湾文坛小说巨擘,古龙和琼瑶绝对是不可跳过的两位风云人物。尽管二人在文艺界的风评始终毁誉参半,参差不齐,但二人对于台湾文学的繁荣极具启示意义,甚至对中国俗文学的发展都有不可忽视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