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一“上币”释义秦、西汉律定黄金为“上币”。“上”,《说文·尔雅·释亲》郭注云:“高者,言在最上也”;孔颖达疏称:“尚者上也。”故“上币”,系指明此币供尊者之用,即主要为统治阶层“上用”。“上币”以“上用”为基本职能。“上用”,系供统治阶层在祭祀、朝觐、通问、酬功、待宾、嫁娶等场合,以享、纳、赐、赠、贿、鬻、聘等方式,在其上下、相互之间,作财富转移、再分配、宝藏等用。还包括为统治阶层制奢侈品及换取珍异等用。故“上币”的流动,不但范围局限,而且与商品货币流通没有必然联系。因此,“上用”之“上币”,是不承担确实的货币职能的贵金属。  相似文献   

2.
《汉书·食货志下》:“秦兼天下,币为二等,黄金以溢为名,上币;铜钱质如周钱,文曰半两,重如其文。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然各随时而轻重无常”。师古注云:“上币者,二等之中黄金为上而钱为下也”。汉承秦制,只是黄金以斤易溢。即《史记·平準书·集解》引臣讃所云:“秦以一溢为一金,汉以一斤为一金。”不论《史记》、《汉书》或汉唐时的注家都很明确地指出,秦汉时黄金被法定为“上币”,从珠玉龟贝银锡  相似文献   

3.
最近,武汉一位钱币收藏者在一批银铺币中发现了一枚较特别的江南币。币正面“光绪元宝、江南省造、一钱四分四厘、庚子”;币背面英文略大,龙纹、龙尾等都与同类版有别,特别突出的是在“造”字和“子”字之间有HAH英文字母(见附图),这是同类版所没有的记号。此币重4.4克,直径23.7毫米,币质坚硬,白色铜合金,图案设计规整、制作精良,为官局机械压制。江南银币上的“HAH”英文字母代表何意?何时开始有之?民国三十三年(1944),王君复先生在《江市一元银币之说明唇》提到:“盖HAH英文者,是江南局所延之英籍化验师之名,此…  相似文献   

4.
“九·一八”以后,日本军国主义在东北扶植了一个所谓的“满洲国”,用以作为进一步侵略中国的基地和控制东北的工具。为了操纵东北金融,伪“满洲国”建立了一个伪“满洲中央银行”。该银行曾发行过纸币、青铜币、白铜币和铝币。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壹分、伍分面额的硬辅币,呈紫红色和桔黄色,民间俗称“钢纸钱”。而内地一些省区对其称呼也有歧异。特别是台湾徐祖钦先生的《中国钱币目录》,直至1989年版仍称其为“陶币”。实际上,这种钱币的正式名称应为“镁币”。笔者查阅了部分史料,作此小文以正名。  相似文献   

5.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第十四条规定,人民币样币是检验人民币印制质量和鉴别人民币真伪的标准样本,由印制人民币的企业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印制。人民币样币上应当加印"样币"字样。第二十八条规定,人民币样币的管理办法,由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中国人民银行人民币样币管理办法》第二条规定,样币是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人民币生产样印制的用于检验人民币印制质量与鉴别人民币真伪的标准样本,是经办货币发  相似文献   

6.
四十年代以来,钱币界对一些陆续发现的方孔圆钱式民间地方代用币颇为重视,由于其数量稀少、难得一遇,遂以珍币视之。“泉币学社百次例会纪念集拓”①、“寿泉集拓”②“及《戴葆庭集拓中外钱币珍品》”③等均有收录。郑家相先生曾在1959年第五期《文物》杂志上发表...  相似文献   

7.
林剑鸣著《秦史稿》(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2月出版)第340页说,公元前233年(秦始皇十四年)的秦、赵大战中,“秦将桓齮由于失败,畏罪逃奔燕国。”作者自注,系据“《史记·秦始皇本纪》、《史记·赵世家》”。经查证,《史记》这两篇均无秦将桓齮败逃燕  相似文献   

8.
2002年第一期《安徽钱币》刊王钦先生大作《介绍一张最早的北海币》,笔认为并非“最早”,明眼人一看此币面加盖“胶东”二字,便知它是北海银行胶东分行于1943年间用北海券第一套票版印制的辅币。同时其票面号码前冠以英字母“B”,这种格式写法也是北海币中唯一的,其它各个时期的北海币都没有冠以英字母号头的,就像人民币的纸分币,53版号头面有阿拉伯数字,80版则没有,后一般称“无号纸分币”。  相似文献   

9.
唐对回纥“赐币十二车”证误崔明德《新唐书·回鹘传》下载:“敬宗即位六年,可汗死,其弟局萨特勒立,遣使者册为爱登里汨没蜜施合毗伽昭礼可汗,赐币十二车。”其实不然。所谓“赐币十二车”应为赐给给帛等实物十二车。其一,《旧唐书》卷一九五《回纥传》在叙述同一件...  相似文献   

10.
一枚硬币的币面上铸刻有本国(地区)过去发行的一枚或多枚流通币、古钱币或有一枚纪念币的图案,或者一枚硬币上有多枚各国硬币图案的,通常称之谓"币中币"。  相似文献   

11.
西汉皮币考     
西汉皮币,载于《史记·平准书》;“乃以白鹿皮方尺,缘以藻绩,为皮币,直四十万.”两千年来,它都以货币形态的面貌出现在各种类型的货币历史书籍中。几乎全部的有关著作都认为它是中国纸币的雏型,滥觞,前驱,进而确认它“已与大额虚价纸币无异”,连《辞海》也把它解释为“是一种信用货币”,充分肯定了西汉皮币在中国纸币发展史上  相似文献   

12.
记载秦半两最早的文献是《史记》及《汉书》。《史记·平准书》:“及至秦,中一国之币为〔二〕等,黄金以溢名,为上币;铜钱识曰半两,重如其文,为下币。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然各随时而轻重无常。”《汉书·食货志》:“秦兼天下,币为二等:黄金以溢为名,上币;铜钱质如周钱,文曰‘半两’,重如其文。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然各随时而轻重无常”。这两手资料,如果不和出土的文物相联系来研究,是难以解  相似文献   

13.
正所谓"棘币",是因其形状很像两个"朿"字并排,其是否曾为货币,一直是钱币爱好者关注的问题。旧谱中早有"棘币"非币的说法。鲍康、李佐贤合编《续泉汇》:"此品未必属泉币……姑存以备异品"~1。丁福保编著的《古钱大辞典》在列出"棘币"等的图形后,影印本本身的"编者识"加以说明:"旧谱第一种谓之钱牌第二种谓之汉厌胜第三种谓之棘币第四种谓之藕心钱第五种谓之罄币实则皆为古代之铜器非币也不宜收入钱谱今存之  相似文献   

14.
<正>前一段时间,在网上信步溜达,突然见到淘宝上有一枚"德利公司"壹元币(图1),让人刚刚买下,出售者不知道这是一枚非常少见的俗称"常临币"的常州地区民间临时流通币,而是错把它当做为普通的民国铜元中的上海地方代用币售出,尽管要价不菲,但买家见多识广,博闻强记,并不还价,直接下单,干脆利落。让人感慨、唏嘘,一枚罕见的连《常州地区临时流通币》(简称"袁谱",香港文化中心出版)和《常州钱币收藏研究》(珠海出版社出版)两  相似文献   

15.
台北市有一位收藏家,手上曾拥有107 枚大秦半两。1989年11月2日,他被数十 通电话所打动,终于出让三十七枚秦币,得 到一张新台币七十四万元即期支票。“买他 这批秦半两是一位来自南部的高雅人士,曾 得外国理科博士学位,陪伴来的是他美丽而 贤慧的妻子,夫妻俩得到这些秦半两,欢悦 之情无以言喻”。出让秦币的收藏家是严启 文先生。他用这笔钱(相当于港币20万元) 作为创办泉刊的资金,经过三个月筹备, 1990年2月初,一份具影响力的《钱币世 界》杂志终于面世。 笔者与严先生相识于1990年。我们都 是“半两”知己,鸿雁往来,互相交流集泉 心…  相似文献   

16.
丁乃祥 《中国钱币》2003,11(2):61-63
在《中国历代货币大系》第11卷附录补遗中有一枚“新四军发行的第一张抗币——货币流通券”,为汤通庆先生所藏。在10多年的时间里,这枚面值壹角的纸币一直作为孤品存世。史料中记载曾发行过面值贰角的“货币流通券”至今也未见发现的报导。笔者前不久在一位新四军老同志后代的家里见有几十枚抗币,我惊喜地发现了两枚“货币流通券”,面值分别为“壹角”和“伍角”,经协商我如愿收藏。壹角币(图  相似文献   

17.
严禁私斗是商鞅变法的重要措施之一。“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刀(《史记·商君列传》),何谓“私斗”?林剑鸣先生在《秦史稿》中提出:“所谓‘私斗’并非一般人之间的打架纠纷,而是指‘邑斗’”,并认为“其目的在于消除奴隶主势力”。这种解释无法让人接受。在《商君列传》中,“私斗”是与“公战”相对而论的,有“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的提法。“公战”是指为国家而战,“私斗”是为私人利益而斗殴,勇于公战者受赏,敢于私斗者被刑。因此,私斗可以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打架斗殴,也可以是一群人与一群人之间,甚至家族与家族之间,乡邑与乡邑之间的纠纷打斗,其规模可有大小不同,但其性质均为私而斗,都应受到惩处。云梦睡虎地秦简《法律答问》中至少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史研究》1995年第4期载有《唐对回纥“赐币十二车”证误》一文,称《新唐书·回鹘传》下“敬宗即位六(应为“之”)年,可汗死,其弟曷萨特勒立,遣使者册为爱登里汨没蜜施合毗伽昭礼可汗,赐币十二车”一段记载,“显然是唐对回纥赐给缯帛等实物十二车之误”。理由主要有两条:一是《旧唐书·回纥传》在叙及同一件事时明谓所赐为“国信十二车”,而“国信”即“国信物”,“二者都是隋唐时期‘缯帛’等实物在少数民族中的通称”;二是“唐中后期……国家所掌握的货币并不宽裕,所以,唐并没有如此雄厚的财力对回纥‘赐币十二车’”。谓唐廷赐给…  相似文献   

19.
1999年,我们曾在《中国钱币》第3期上刊出《也谈所谓“太平天国时期地方代用币”》一,针对该类代用币铸期有郑家相先生的“太平天国时期”及马定祥先生的“民国初期”两说之情况,通过对99枚民间地方代用币的分析研究,认为应是清代至民国初年我国南方一些地区的钱庄、钱号或店铺所铸的可兑换的代用币。其铸期的上限,不会早于太平天国时期:其铸期的下限,  相似文献   

20.
上海“中币会”及纸币小丛书傅为群《中国钱币》1994年第4期,转载《纸币收藏园地》赵隆业先生介绍的“解放前的《纸币月刊》”,短短数语,其中提到纸币收藏家刘行方、王松麟曾办过中国纸币社和民主邮币社及于1948年10月在上海合办《纸币月刊》等。笔者正好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