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毛泽东选集》(1991年版)第一卷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篇文章下有这样一段注释:“这是毛泽东给林彪的一封信,是为答复林彪散发的一封对红军前途究竟应该如何估计的征求意见的信。毛泽东在这封信中批评了当时林彪以及党内一些同志对时局估量的一种悲观思想。1948年林彪向中央提出,希望公开刊行这封信时不要提他的姓名。毛泽东同意了这个意见。在收入本书第一版的时候,这封信改题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指名林彪的地方作了删改。”注释限于篇幅,并没有让读者完全了解这篇文章历史的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2.
历史时刻     
《百年潮》2021,(1)
正1929年4月,针对共产国际和中共党内某些人担心农村斗争超过城市斗争将不利于中国革命的观点,毛泽东指出:半殖民地中国的革命,只有农民斗争得不到工人的领导而失败,没有农民斗争的发展超过工人的势力而不利于革命本身的。1930年1月,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进一步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以毛泽东为书记的中共红四军前敌委员会还明确地提出了"农村工作是第一步,城市工作是第二步"的思想。  相似文献   

3.
高婷  吴才兴 《文史精华》2010,(10):28-32
<正>在《毛泽东选集》(1952年版)第一卷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篇文章下有这样一段注释:"这是毛泽东同志的一篇通信,是为批判当时党内的一种悲观思想而写的。"1991年出版的  相似文献   

4.
1969年10月16日下午,林彪第一次以中共中央副主席的身份来到苏州。林彪到达苏州,住进南园1号楼。两天后他就将值班秘书张云生叫进去,让他记下他对黄永胜的6条指示。当时黄永胜是中央军委办事组的负责人。这就是当年轰动全国的《林副统帅第一号令》。10月19日,毛主席在听到关于《林副统帅第一号令》的报告后,只说了两个字:“烧掉。”林彪半年后离开苏州时,踌躇满志,他正做着当国家主席  相似文献   

5.
韩莉 《黑龙江史志》2014,(5):155-156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篇至关重要的文献,和其后中国历史发展紧密相连,密不可分。它是毛泽东个人的重要思想转变,也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里程牌,更为中国革命提出正确的指引方向——走群众路线,从农村开始。毛泽东提出的"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的革命思想在文章中有了雏形。毛泽东根据当时的革命形势,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指出的群众路践不仅成为党的指导思想,而且为以后科学提出"群众路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更为以后中国建设的发展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6.
「两个革命高潮之间」是指以一九二四年共产党与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为起点,北伐战争在长江流域胜利发展为顶点的革命高潮已经过去,当时的革命处于低潮,另一個革命高潮还未到来,但由于当时社会的各种条件另一个革命高潮必然到来。下面作具体的解释: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由于蒋介石的叛变与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领导而失败,蒋介石建立了「城市买办阶级和乡村豪绅阶级的统治,对外投降帝国主义,对内以新军阀代替旧军阀,对工农阶級的经济的剥削和政治的压迫比从前更加厉害,……全国工农平民以至资产阶级依然在反革命统治下,  相似文献   

7.
林彪在战争年代曾经有三次在被敌人追击而长途撤退的形势下,提出要离开主力部队去打游击。第一次是1929年初。当时,国民党调动湘赣两省军队共六个旅,约2万余人,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三次“会剿”。红军决定兵分两路。由彭德怀、滕代远率红五军(改编为红三十团)和红三十二团守井冈山;由朱德、毛泽东率红四军主力红二十八团、红三十一团和特务营、独立营下山,转到敌人后面打击敌人,取围魏救赵之策,以迫使包围井冈山的敌人撤退。国民党的湘赣“会剿”军代总指挥何键决定用两个旅“追剿”红军主力,并用四个旅分三路继续“进剿”井冈山。由于…  相似文献   

8.
接受撰写林彪传任务,初见"监护"中的林豆豆1986年春,解放军出版社《星火燎原》编辑部约我撰写林彪传。虽说已进入改革开放时期,要写一个已定性为"叛党叛国、谋害毛泽东主席的元凶",我笔触的尺度怎么把握?编辑部主任王长龙给我消除疑虑,说他们编辑部准备为元帅立传,不能没有林彪,林彪是个特殊人物,写他的  相似文献   

9.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曾面临很多的困难,其中最为严峻的是部分官兵对革命前途悲观失望,缺乏革命信心,怀疑"红旗到底打得多久?"为了从理论上阐明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消除"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引导中国革命朝着正确的道路前进,毛泽东在艰苦的斗争岁月里,深入调查,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先后在茅坪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以及《井冈山的斗争》两篇光辉著作,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重要思想,为根据地军民坚定革命信念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林彪出任国防部长并主持军委日常工作后,对谭政主管总政治部很不放心。谭政则对林彪大搞反彭、黄,反右倾,大讲政治统帅,提倡个人崇拜,片面强调学习毛泽东著作走捷径等等“左”的一套,有保留、有抵制。林彪把谭政这种求实作风看成是他在军内推行他那一套“左”的货色的障碍。于是,林彪迫不及待地在1961年9月12日下午的军委常委扩大会上,突然抛出了他事先准备好的“四个第一”,先行作了所谓“政治工作领域中四个关系问题”的报告,大讲“人的因素第一,政治工作第一,思想工作第一,活的思想第一”,片面夸大人的主观意志的作用。指责谭政主持的总…  相似文献   

11.
《百年潮》2021,(5)
正《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是备受毛泽东推崇的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他创造性地将书中的理论观点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毛泽东从1920年读第一本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共产党宣言》起,始终坚持不懈、孜孜以求地阅读和研究马恩列斯的著作"。我们知道毛泽东第一次读到《左派幼稚病》(新中国成立前出版的《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中译本主要有三种译名,即《共产主义左派幼稚病》《左派幼稚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本文行文中遵从原译题名。—作者注)是在1932年,  相似文献   

12.
佚名 《湖南文史》2011,(9):67-68
毛泽东是一位公认的幽默高手。他早在1929年为红四军干部制定《教授法》时,就在第六条中规定:“说话要有趣味。”凡是与毛泽东交谈过的人,都为他那幽默风趣的语言所折服。  相似文献   

13.
曾海洪  李琴 《世界遗产》2011,(3):110-112
"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毛泽东《清平乐·蒋桂战争》从1929年初开始,毛泽东、朱德、陈毅率领的红四军先后三次由赣入闽,播撒革命的星星之火,创建了闽西红色根据地。闽西自此成为中央苏区的重要部分,毛泽东的政治、军事思想也在这块土地上开始孕育而生。早春二  相似文献   

14.
王若水在他的著作中谈到他上书毛泽东惹出大祸一事,我是亲历者。这件事的导火线是《人民日报》1972年10月14日发表了一整版的批判林彪煽动极"左"思潮和无政府主义的3篇文章。其中两篇是我约稿和初步加工的,另一篇短文则是我动手写的。现在我写出本文,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并介绍王若水同志有关的  相似文献   

15.
《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晚年一篇辉煌的著作,集中体现了他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也包含了他的政治和谐发展观。毛泽东从五个方面阐述了他的政治和谐发展观: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实现民族团结和睦;协调党派间的关系,促进政党关系的和谐发展;正确认识革命和反革命问题,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高度重视党内是非问题,保证党自身的团结;深化中国和外国关系的认识,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6.
方志敏(1899─1935)是中国革命斗争史上,英年早逝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他将自己毕生的精力献给了劳苦大众,他在狱中留下的《可爱的中国》、《清贫》、《死──共产主义的殉道者的记述》等十几篇遗作,成为中国革命史上的绝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后来人,成为中华民族不朽的精神财富。他在土地革命时期所做的重要贡献,曾得到毛泽东同志的高度评价,他领导创造的革命根据地,誉为“方志敏式根据地”、“苏维埃模范省”。正值方志敏诞辰百年之际,本文要介绍的,只是读者较少知道的,他与妻子缪敏的革命家庭生活。方志敏一生短暂,…  相似文献   

17.
徐中远 《纵横》2013,(8):4-11
1971年9月13日的林彪叛逃事件,给毛泽东精神上的打击是沉重的。因为,林彪是他选定的接班人,写进了《中国共产党章程》,国内外世人皆知。然而,这个接班人却在暗地里阴谋政变,密谋杀害他,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是一位公认的幽默高手。他早在1929年为红四军干部制定《教授法》时,就在第六条中规定:“说话要有趣味。”凡是与毛泽东交谈过的人,都为他那幽默风趣的语言所折服。  相似文献   

19.
正瞿秋白同志在狱中写的《多余的话》,给他带来了灾难。1972年中发12号文件称:“瞿秋白在狱中写了《多余的话》,自首叛变了。”这个文件是毛泽东主席签发的。显然,毛泽东误读了《多余的话》。本来,毛泽东对瞿秋白曾经是肯定的。新中国成立不久,在动议编辑《瞿秋白文集》时,毛泽东于1950年12月31日曾为《瞿秋白文集》写了一篇序言。序言肯定“他在革命困难的年月里坚持了英  相似文献   

20.
钱筱璋 《百年潮》2012,(5):26-30
今年5月23日,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举行的1942年5月,我的革命伴侣钱筱璋奉党组织的调遣,进入延安电影团。我依照他生前的口述和有关资料,讲一讲在毛泽东《讲话》指引下,革命根据地第一部完整电影纪录片《南泥湾》的诞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