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大通皮影戏历史渊源皮影戏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它的演出装备轻便,唱腔丰富优美,表演精彩动人。千百年来,其独具的艺术魅力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它的起源,民间流传很多,据宋代高承《事物纪原》记载,"故老相传,言影戏之源,出于汉武帝李夫人之亡,齐人少翁言能致其魂,上念夫人无已,以使致之。少翁夜为方帷,张灯烛,帝作他帐,自帐中望见之,仿佛夫人像也,盖不得就视之。由是世间有皮影。"据近代史学家顾颉刚在《中国影戏史略及其现状》中认为:"中国皮影发源地为陕西,自秦汉隋唐当皆以其最盛。"由此可见,皮影艺术,源远  相似文献   

2.
裴银梅 《中国土族》2010,(Z1):25-26
大通皮影戏历史渊源皮影戏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它的演出装备轻便,唱腔丰富优美,表演精彩动人。千百年来,其独具的艺术魅力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它的起源,民间流传很多,据宋代高承《事物纪原》记载,"故老相传,言影戏之源,出于汉武帝李夫人之亡,齐人少翁言能致其魂,上念夫人无已,以使致之。  相似文献   

3.
皮影戏的渊源及其发展关于皮影戏产生的故事两千多年前,汉武帝爱妃李夫人染疾故去,武帝思念心切,神情恍惚,终日不理朝政。大臣李少翁  相似文献   

4.
汉武帝茂陵东北部的"次冢"因其位置在大陵园之内,按规定,只有级别较高的皇帝嫔妃才能够入葬此处,故其绝非世传的董仲舒之墓。汉武帝因厚葬早逝的宠妃李夫人,有可能让其使用了原为皇后修建的陵墓,因此,"次冢"或为重新规划修建的皇后陵,其旁侧的墓葬也许是地位较高的嫔妃之墓。  相似文献   

5.
魏延是个有争议的人物。在党内斗争中,某公称彭德怀为“魏延”,其实不是;也有论者替魏延打抱不平,断言“魏延之乱始于诸葛”,是耶?非耶?谨申管见,就正于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6.
浅谈"下帐"     
一、下帐渊源及名称 "下帐"之名称最早见于<隋书>中关于后周静帝宇文衍的一段描述:后周大象元年,静帝宇文衍规定车、服制度,"又造下帐,如送终之具,令五皇后各居其一,实宗庙祭器于前,帝亲读版而祭之,……."①此后,新、旧唐书本、传记、唐会要中亦有下帐之说.最明确其称谓来源者属<资治通鉴>:"下帐,山陵中便房所用.此所谓下帐,盖周天元以自所居者为上帐,五皇后所居者为下帐也."②此条将"上帐"与"下帐"的来源、区别交代的清楚明了.故日"下帐"一词源于后周.时静帝造下帐仅为与五皇后嬉戏丧葬,因之,下帐的使用与丧葬直接关联.  相似文献   

7.
《风景名胜》2010,(9):88-89
1、被汉武帝封过No.1的山汉代时,大臣东方朔奉汉武帝命,敕封天下名山。他惊叹于太姥山气象万千,回京后奏明汉武帝,封为全国三十六名山之首。现在摩霄峰下摩霄庵(今名白云寺)右边石壁上镌刻的"天下第一山"五个大字,相传即是汉代东方朔所题。  相似文献   

8.
思详 《文史天地》2011,(1):57-58
一首好歌产生的影响,有时真难以估计。就像我们当代,不少地方就是凭着一首歌曲而让世人知晓的,如达坂城,如康定,如太阳岛等等。而在汉武帝时代,则产生了个一首歌曲让一个民间女子一步登天,不仅自己成了皇帝的宠妃,还让自己一门鸡犬升天、显贵一时的奇迹。这个被歌曲捧红的女子,就是汉武帝的李夫人。  相似文献   

9.
皮影戏是深受满族人喜爱的戏剧之一。皮影戏是“影戏”(又称“平面傀儡”)的一种,是我国汉族所创造的一种古老戏剧。它起萌于汉代,形成于宋代,盛行于清代。在长期流传中,不断革新,形成了不同的风格、流派,并在一些地区发展成不同形式的地方戏剧。“影戏”在国外也广为流传,并对近代电影艺术的发明,起到了促进作用。 谈到皮影戏,我们不能忽略满族人所做的贡献。相传,影响甚广的滦州影戏是十六世纪未在沈阳形成的(因而有人认为中国影戏即起源于此)。这与满族人人爱好不无关  相似文献   

10.
陆峰波 《沧桑》2015,(1):85-87
汉元鼎四年(前113),汉武帝诏令创建的汾阴后土祠,即成了炽盛于历史脉动的皇族圣境,西汉、东汉、十六国、唐、宋5朝8位皇帝19次对后土圣母顶礼膜拜。对此,有人以民国《荣河县志》关于"祈嗣于后土"的民俗记述为由,否认皇帝是祀后土地祇。果真如此吗?汉武帝"上亲望拜,如上帝礼",宋真宗"祀后土地祇……悉如封禅礼"及唐玄宗"为民祈谷","屡获丰年"的皇帝祭祀规制、效应,足以说明所谓的"祈求造人之神的后土女娲保佑繁衍后代"之说,纯属臆测矣。  相似文献   

11.
月令     
《山茶》2009,(5):177-177
佛教浴佛节 每年的四月初八是我国佛教徒纪念教主释迦牟尼佛诞辰的一个重要节日。相传在2600多年前.释迦牟尼从摩耶夫人的肋下降生时.大地为之震动.九龙吐水为之沐浴。浴佛节的内容很多.有斋会、结缘、放生、求子、拜药王。各个佛教寺庙会举办各种纪念活动。  相似文献   

12.
汉元鼎四年(前113),汉武帝诏令创建的汾阴后土祠,即成了炽盛于历史脉动的皇族圣境,西汉、东汉、十六国、唐、宋5朝8位皇帝19次对后土圣母顶礼膜拜。对此,有人以民国《荣河县志》关于"祈嗣于后土"的民俗记述为由,否认皇帝是祀后土地祇。果真如此吗?汉武帝"上亲望拜,如上帝礼",宋真宗"祀后土地祇……悉如封禅礼"及唐玄宗"为民祈谷","屡获丰年"的皇帝祭祀规制、效应,足以说明所谓的"祈求造人之神的后土女娲保佑繁衍后代"之说,纯属臆测矣。  相似文献   

13.
正中华5000年的历史文化,太浩瀚。和氏璧、《兰亭序》真迹、慈禧太后去世时口含的夜明珠,等等,现在哪里?它们的命运如何?和氏璧相传间春秋时期楚国有个叫卞和的人,于楚山(今湖北荆山)上伐薪偶尔得一璞玉,呈献给楚王。楚厉王、楚武王均不识货,相反砍下卞和之双脚。直至楚文王派人雕琢玉器,剖开卞和的玉璧,果然得到宝玉,遂命名"和氏璧"。其成为楚国的镇国之宝。秦昭王愿意用15座城池来  相似文献   

14.
汪为新作品     
《收藏家》2014,(12)
<正>《山水册页序》是册予己丑年写来,所谓看山时翩翩少年,画山时已届不惑,于己可叹可慰。窃以为自己于意境上用力,即便有瑕,却是言外之意。偶著文自娱,以示己志,是否能拨弦外之响读者自有公道。此外予来自山林远乡,于故里之寸草、树木、村寒、阳暮无不了然,予今写之,与草木而争荣耶?还是慌不择道?抑或发金石之声?予戏曰:略可观之,或有高致。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皮影是古老的艺术表演剧种,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独特的造型,复杂的制作程序,精雕细刻的工艺,充分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美好生活向往,其中有丰富的民俗民情、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等多方面的内容,是我国珍贵的历史文物。皮影艺术是中华民俗文化中的一支奇葩。皮影戏是世界上最早的幕影文化娱乐形式。相传皮影戏产生于汉代,明清达到鼎盛时期,至民国和新中国建国初期,长盛不衰。在漫长的发展演变中,由…  相似文献   

16.
早就听说互助土族自治县红崖子沟乡有一支远近闻名的皮影戏剧团,它不仅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还是互助唯一的祖传三代的业余皮影戏剧团,每逢传统年节,他们都会为十里八乡的乡亲们送去特色鲜明、生活气息浓郁的皮影戏,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在一个冬日,记者驱车来到互助县,寻访这支令人耳目一新的皮影戏班。数九寒天,外面天寒地冻,见到皮影戏剧团负责人张占保时,他脸上的喜悦之色以及极富磁性的声嗓,带给人如沐春风般的舒畅。  相似文献   

17.
正"天光水色,一望皆平。"平望得名于水,得名于史志中反复宣扬的"淼然一波"。明《平望志》"相传隋唐以来,此地淼然一波,居民鲜少,自南至北,止有塘路鼎分于葭苇之间,天光水色,一望皆平,此平望之所以得名也。"平望之水太有名了。南北贯通的是穿越千年的京杭大运河,东西串联的是直抵太湖的太浦河。两条大河,均系人工开挖,见证着时代变迁。置于水坐标系中,平望,焉能不成为交通要冲?因而,幸与不幸,  相似文献   

18.
豫南皮影戏     
北宋末年,皮影戏随宋都南迁而传入信阳,清代中期开始兴盛。信阳地区皮影戏具有本地风土特色,故称豫南皮影戏,俗称“影子红”、“皮影子”、“皮影”,流行于光山、罗山、固始、潢川、信阳等诸县。由于各县方言不一,民歌曲调有别,皮影戏的唱腔亦各不相同,但乡镇人民喜爱皮影戏这一独特的戏剧形式却是共同的。凡有庙会、年节喜庆或许愿之类的事,都有皮影戏悠扬婉转的唱腔,缭绕于村庄集镇田间,并常有两三个戏班演对台戏。村民们笑逐颜开,集于简易戏台或土台之前,观看种种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在台上重演,欣赏这一朴拙的乡土艺术,看…  相似文献   

19.
正湘江古镇群是望城得天独厚的宝贵资源,有"小汉口"之称的靖港自古商旅繁华,曾国藩曾在此与太平军鏖战;有世界陶瓷釉下多彩发源地之称的铜官,记载初唐以来手工文明进程;有"长沙十万户、乔口八千家"之称的乔口,渔耕商埠文化繁荣;新康戏乡剪纸、皮影戏等民俗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是花鼓戏名剧《洪兰桂打  相似文献   

20.
严珺 《神州》2012,(1):66-70
"微薄的身躯,刻画出厚实尊严,小小屏幕,撑起大大一片天……",这是最近华语歌坛某位歌手的最新歌曲——《皮影戏》里的两句歌词,他将中西文化结合音乐上的变化完美地创作出了全新的音乐风格,同时也赋予了这个古老的民间艺术——皮影戏,一种全新的风貌。"皮影戏"源远流长皮影戏,我们都不陌生,这种在旧时称为"影子戏"或者"灯影戏"的民间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