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南文史》2013,(7):47-47
美国强盗逐步扩大侵略越南战争,一部分亲美的日本垄断资本欣喜若狂,认为这是大发战争财的良机。  相似文献   

2.
古巴导弹危机揭幕 1959年春,加勒比海地区最大的岛国、距美国只有140海里的古巴发生了革命,以菲德尔·卡斯特罗为首的革命军,推翻亲美独裁政权,建立了革命政权.美国一向把拉美地区视为自己的后院,没想到这次后院起火,自然是如坐针毡.  相似文献   

3.
三个先行者     
卡斯特罗:拉美社会主义运动带头人20世纪50年代初,古巴处于巴蒂斯塔政权的亲美独裁统治之下,这激起了广大人民的强烈不满,全国各地不断发生示成和暴动。1956年12月,卡斯特罗组织一批青年从墨西哥乘坐游艇,登陆后转战到马埃斯特拉山区,开展游击战争。1959年1月,起义军打进首都哈瓦那,推翻了巴蒂斯塔的独裁统治。  相似文献   

4.
王莉  江明 《环球人物》2013,(20):46-47
扣朝鲜货船,查古巴军火,放美国特工中美洲国家巴拿马,眼下成了国际舆论"暴风眼"。巴拿马当局最近扣了朝鲜货船"清川江"号,在船上查获古巴军火,又将先前扣押的一名遭意大利法院判决有罪的中情局前特工放回了美国。这些"亲美"举动,让该国总统马蒂内利在因"棱镜门"而反美情绪高涨的拉美领导人中显得有些与众不同。  相似文献   

5.
战后,处于“冷战”前沿的法国成了美国重点争取的对象,而法国的共产党势力始终又是美国的心腹大患,美国必欲除之而后快。通过积极插手战后法国内部事务,美国如愿以偿地坐视法国共产党被赶出联合政府。在马歇尔计划的鼓舞下,法国建立了亲美的中右翼政权,法国政治由此开始向右转。美国成功地实现了从政治上对法国的控制。  相似文献   

6.
热面孔     
《环球人物》2015,(5):9
美国希望4月前与古巴恢复外交关系近日,美国知情官员称,美国政府正在向古巴当局施压,希望美古两国能在今年4月美洲峰会举行前恢复外交关系,但古巴坚持美国应首先将古巴从“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中移出。对此,美国方面表示,将古巴从“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中移出可能要等到今年6月或者6月以后。去年12月17日,美古两国宣布将恢复双边关系正常化谈判。今年1月21日至22日,美古首轮高级别对话在古巴首都哈瓦那举行,双方官员会后表示,对话富有成果且真诚友好,  相似文献   

7.
1948年4月意大利大选是意大利共产党通过议会民主途径重返政府的一个重要契机。为了阻止意大利共产党再次入阁,在意大利建立并维持一个反共、亲美和所谓的民主政府,美国政府第一次动用了国家安全委员会(NSC),出台了NSC-1号系列文件,确立了美国对意大利政治干预的政策目标、指导方针和具体手段,最终在意大利建立了亲美的中右翼政权。在这次干预行动中,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扮演了独特而至关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8.
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将可携带核弹头的"朱庇特"导弹部署在土耳其。除遏制苏联的军事需要之外,"朱庇特"导弹对土耳其还有着重要的政治和心理价值。古巴导弹危机期间,美国一方面决定撤走"朱庇特"导弹来换取苏联撤走古巴导弹,另一方面采取措施避免此举破坏美土关系。不过,美国在提供补偿方面未能满足土耳其的要求。"朱庇特"导弹的撤离导致土耳其对美国信任度下降,弱化了美土同盟关系,迫使土耳其政府重新审视之前"亲西方"的对外政策,继而转向更加独立自主的多元外交。美、土两国围绕"朱庇特"导弹撤离产生的纠纷,反映出冷战时期美国与其盟国由于国际地位和综合实力相差悬殊和审视问题的视角不同,难以形成共同的利益诉求和战略意志。  相似文献   

9.
美古和解的开始,是双方相互需要的机缘巧合。古巴对美国的需要,显然大于美国对古巴的需要近日,美国和古巴持续了半个世纪的紧张关系出现了缓解的迹象。4月13日,美国政府宣布解除古巴裔美国人前往古巴探亲及向古巴亲属汇款的限制,允许他们返回古巴时携带最多3000美元现金等。同时,美方允许电信公司与古巴签署合同,内容涉及铺设电缆、修建卫星通信设施、和古巴电信公司协商提供两国  相似文献   

10.
汪诗明 《世界历史》2007,1(3):120-127
1951年《澳新美同盟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澳美同盟关系正式形成。澳大利亚的外交和防务政策从依附于英国到依附于美国的转变,不仅是英帝国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也是战后国际关系发生巨变的一个表征。1954年,澳大利亚成为美国主导的“东南亚条约组织”的一员,  相似文献   

11.
刘澎 《炎黄春秋》2015,(2):90-93
2014年12月17日,一条消息轰动了全球:美国总统奥巴马和古巴国务委员会主席兼部长会议主席劳尔·卡斯特罗同时分别在华盛顿和哈瓦那发表讲话,宣布将全面恢复两国外交关系。这是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以来,美古双方"最为重大的"外交政策变化,美国对古巴实行了半个多世纪的封锁与禁运政策到此彻底终结。人们也许对古巴与美国关系走向正常化的"突然性"感到惊讶,但两国关系的改变并非突  相似文献   

12.
图说世情     
正美古解冻12月1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美国决定与古巴恢复正常关系,并放宽多项执行了50多年的制裁措施。当日,2名被古巴扣留的美国公民获释。作为交换,已被关押15年的3名古巴特工也返回古巴。以色列枪不离身以色列是世界上唯一对妇女普遍实行义务兵役制的国家。1959年以色列颁布的《兵役法》规定:除了已婚怀孕、有犯罪记录及受到所信仰的宗教禁止者外,其他年满18岁的女性都必须服役两年(后来缩减为21个月)。服兵役期  相似文献   

13.
卡斯特罗与蒙卡达事件辛逸19世纪末的美西战争,对于古巴社会来说,既是西班牙近400年殖民统治的终结,也是古巴沦为美国附属国之滥觞。此后,古巴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阶段。在这一历史时期,美国对古巴的控制日益加深,封建大地产制愈加肆意扩张,它们的政治...  相似文献   

14.
北石 《旅游纵览》2016,(7):101-105
或许你还没有去古巴,但你一定看到过太多文艺青年穿着印有切·格瓦拉的衣服走在自由的大街上;或许你还不了解古巴,但你一定听说过"导弹危机"曾将世界两大强国推向了一触即发的核战争边缘;或许你觉得古巴离你太遥远,但你身边也许正有人抽着古巴的雪茄,喝着古巴的朗姆酒,说不定你家里的蔗糖也来自于这个国度。这会是一个怎样的国家,一个离我们如此遥远却又仿佛不绝于耳的地方。它和中国一样是社会主义国家,它温柔时是加勒比海美丽如天堂的海滩,它强悍时是一条绿色鳄鱼盘卧在美国的南大门,与之对抗了半个多世纪。2015年,古巴和美国恢复外交关系,这个社会主义勇士会发生变化吗?  相似文献   

15.
加拿大和美国对古巴政策的分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加拿大与美国的特殊关系 ,使得它在处理战后一些重大的国际事务时不得不与美国保持一致 ,但惟独在古巴问题上与美国相悖。美国一贯视拉美为后院 ,视古巴为共产主义在拉美的桥头堡。加拿大公开反对美国对古巴的封锁政策。古巴问题显示出加美对外政策的纠葛  相似文献   

16.
美帝国主义借口他和蒋介石集团非法达成的所谓"协议",通过美国国立美术馆秘书凯恩斯和蒋介石集团"驻美大使"叶公超非法签订的所谓"合同",不顾中国六亿五千万人民的严正警告和抗议,即将把蒋介石集团在解放前夕劫往台湾的大批文物中最珍贵的一部分运到美国.这是美帝国主义自1953年以来,处心积虑阴谋掠夺我国珍贵文物罪行的进一步大暴露.在这批被劫往美国的珍贵文物中,仅瓷器一项即达八十五件,这批珍品是研究中国陶瓷发展史的重要实物资料,它代表着各个时期瓷器发展的重要阶段,通过它可以反映出各个时代制瓷工艺的技术和艺术水平.这八十五件瓷器中宋代的有十五件,著名的汝  相似文献   

17.
“他说,你要去哪里?哈瓦那,那是一个天堂般的地方,天堂有多美?你去了,不就知道了.他是美国人,古巴对他来说有点遥不可及.这么美,这么近,他却不这么轻易实现.”热情、慵懒、随性,充满魅力,虽然美国对古巴的经济制裁,导致其物质短缺,却丝毫不影响他们的快乐生活.很多美国人羡慕你能去古巴,能去哈瓦那,在它们眼中那可是一个天堂般的地方.  相似文献   

18.
依照官方或传统的说法,美菲战争从一八九九年二月四日开始,到一九○二年七月四日结束。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美菲战争究竟何时结束?美帝国主义为什么在一九○二年匆匆宣布战争结束?一九○二年以后美菲战争有哪些特点?搞清楚这些问题,有助于全面了解美菲战争的真相、美帝国主义的本质和菲律宾民族解放斗争的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19.
《文物》1960,(3)
首都文化界人士五百四十六人2月22日发表了对美国帝国主义阴谋劫夺我国在台湾珍贵文物的抗议书,全文如下:我们以无比的忿怒严正谴责美帝国主义图谋劫夺我国珍贵文物的新罪行,我们坚决拥护文化部对美国政府所提出的严重警告和声明.我们一致认为:美帝国主义不仅是侵略"能手",也是盗窃"能手",无论它是用何种名义,何种手段,无非是达到它的侵略和掠夺的罪恶目的.美帝国主义这一无耻的新活动,是它几年来一系列企图掠夺我国文物阴谋活动的继续和发展.自从蒋介石集团把这些文物盗运台湾以后,美帝国主义者就千方百计企图把它劫夺到美国,1954年它们就与卖国贼胡适进行勾结活动,企图把两百件珍贵文物劫运美国;1955年更进一步用美国费城博物馆副馆长霍雷斯·杰尼的名义,阴谋以"长期出借"的方式,要把我存在台湾的文物,全部加以劫夺,杰尼并且无耻地声言,  相似文献   

20.
<正>1948年,蒋介石政权摇摇欲坠。为了挽回颓势,蒋介石连续派人去美国活动,希望美国政府大力支持他的"戡乱救国"事业。此时正值美国的大选年,美国各路政客都忙于竞选,使得国民党对美外交活动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