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李慧  柴华 《文博》2010,(6):55-58
北魏时期造像是一种风气,是地主阶级为了祈福,广植功德或劳动大众为摆脱苦难而所造之像。本文通过对几件北魏造像的细致描述,浅析北魏造像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2.
孔惠超造像是河南现存保存最完好的北魏造像之一,原定年代与造像不符。本文利用图像学和类型学将该造像的造像题材以及艺术风格与同期造像相比照,并对造像题记和题名进行研读,考证其准确的雕刻年代为北魏孝昌三年。  相似文献   

3.
长安北魏佛教造像有铜、石两类材质。石质造像可分为单体圆雕造像、背屏式造像、造像塔、造像碑、造像龛、三面造像石、单面造像石等七类。造像塔、背屏式造像和造像碑是长安北魏流行的造像形式,至迟到北魏晚期尚未出现成熟的石质圆雕佛像。至迟在北魏末期,长安已出现成熟的佛像铸造失蜡法工艺。  相似文献   

4.
广元市豫剧团基建工地曾出土佛教石刻造像13尊,时间从北魏至唐代,其中北魏延昌三年造像、北周刘约造像碑对研究广元北朝石窟的分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豫北地区景明年间佛教石刻造像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北朝是中国佛教造像的鼎盛时期 ,然而各个阶段的造像风格却不尽相同 ,景明年间河南豫北地区的石刻造像所表现出的瘦削型“秀骨清像”风格 ,对北魏晚期的佛教造像影响极大 ,为佛教造像全面实现中国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以几件佛教石刻造像为例 ,对北魏景明年间豫北地区佛教造像题材和艺术风格作以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6.
张永造像是北魏武帝灭佛后的最早单体造像之一,是在《法华经》思想影响下的弥勒造像。主尊弥勒,与释迦、多宝二佛并坐组合,反映了5世纪北方影响最大的"三世佛"思想;佛像背面雕刻佛传、本生等故事图像,内容选取以北魏所倡导的"孝"道精神为准则。造像沿袭了犍陀罗晚期佛像表现形式,是北魏中期中亚与我国北方的宗教艺术交流的案例。  相似文献   

7.
1972年,陕西省长武县出土一批佛教造像碑,其中有长武县马寨乡司家河村出土的北魏造像残碑4通;长武县昭仁寺内出土的北魏、北周、隋、唐造像残碑7通,石造像3件,造像残碑头及经幢各1件。现将这批资料整理简报于下。  相似文献   

8.
1981年至1985年,省考古研究所、洛川县博物馆在该县土基镇鄜城村进行考古发掘,出土了一批北魏到隋代的佛教造像碑.主要有北魏神龟元年千佛造像碑、西魏大统十二年法龙造像碑、北魏永安三年李黑城造像碑、北周建德二年杨广昌造像碑、建德四年郭乱颐造像碑、隋仁寿三年王洪晖造像碑等.一九八四年第五期《考古与文物)介绍了大多数,只有隋仁寿三年(公元603年)的造像碑出土较晚,现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9.
2020年,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新发现三件北朝石刻造像碑,均镌刻造像记,其中两件北魏造像碑纪年明确,为景明三年(502)和神龟元年(518),景明三年碑为目前泾川所见纪年造像最早者。另有一件无纪年造像碑,推测为北周时期。从造像题材和造像特征来看,北魏造像碑受到了云冈石窟和关中地区造像风格的影响,为考察泾川乃至陇东地区造像演变提供了新材料。造像记表明,三件造像碑由梁氏家族供养或由梁氏作为结社首领参与造像,供养人族属反映出当时泾川的民族融合与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户县现存两尊北魏、北周时期佛教石刻的介绍,谈陕西境内北魏、北周时期佛教造像的几个相关问题,分别从遗存情况、遗存少见的原因、艺术特征对隋唐佛教造像的影响以及造像的保护问题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日本编纂出版的《新修支那省别全志·贵州省》的目的与全志一致,皆是为其军国主义实现侵华提供全面、可靠的情报服务.该书其文献资料搜集之广泛、调查资料蓖集之丰富,在客观上成为民国时期贵州的史料集成,这有助于我们对其时贵州的社会经济的了解.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多年来,社会史研究已经成为中国近现代史领域中最令人瞩目的方向。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经历了学科复兴、体系建构和稳步发展的三个阶段。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的时代特征主要体现为:区域社会史成果突出,其理论研究也日趋深化;近代乡村史研究方兴未艾,走向深入;新理念下的社会性别史引人关注。对于传统的中国近代史学科而言,社会史研究的学术贡献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即突破教条,重构体系;汲取新知,更新方法;三大转向,完成转型。跨学科的交叉渗透、多学科理论方法的汲取,为社会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深广的学理基础和诱人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中国古都学近年来实证性研究蓬勃开展, 成果丰硕, 而理论研究相对滞后的形势, 强调了适时加强理论建设对推进这门新兴学科深入发展之重要作用; 同时对当前加强中国古都学理论建设从学术层面上提出了三点见解, 指出应充分注意这门学科的学科性质与任务、深刻把握其学科特性、恰当关注其学科组成的层次性与相应之理论体系之层次性; 论文还对加强学科理论建设之途径提出了三条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存的新发现和新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依据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存的新发现,提出稻作农业的起源和早期发展形式是中心起源、边缘发展的看法,即稻作农业大约在公元前10000年起源于自然食物来源充足的中国南方腹心地带,于公元前7000年后发展于“富裕的食物采集文化”区边缘的两湖平原西部地区和钱塘江流域,并逐步向淮河流域推进。  相似文献   

15.
青海省公务员培训需求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扬林  倪敏 《攀登》2006,25(3):78-82
客观、准确地了解公务员的培训需求,对行政学院有效开展公务员培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青海省县(处)级公务员的培训需求及特点,并就今后的公务员培训工作提出了初步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科举是建文历史的重要内容,也是其"文治"的具体表现。然而,《明实录》书写的建文朝科举,既缺乏三级科举考试的正面记载,又大体上掩盖了附传传主建文年间科举中式的信息。本不属于政治敏感性问题的科举史事,因其体现了建文帝泽被天下士子的恩典、妨碍了朱棣"文治"的弘扬,遭到了《明实录》的排斥。这表明实录对建文历史的讳饰,不只限于政治敏感性问题,而是一切有利于建文帝形象的史事。值得注意的是,史官在实录编修中采用春秋笔法披露了建文朝科举的蛛丝马迹,使得相关史事并没有在"国史"话语体系中完全被湮没。这反映出史官与君主在建文历史的认识、评价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此种现象并非晚明才出现,而是明初已露端倪。  相似文献   

17.
在历史的新时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之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立即着手解决党的组织路线——特别是培养接班人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为解决中青年干部的进和老干部的出,建立了老干部离退休制度。这个制度立足现实,意义深远,是新时期诸多改革特别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大成果。  相似文献   

18.
崔世平 《华夏考古》2011,(2):103-105
本文通过对文献中关于后周陵寝问题记载的辨析,认为五代帝陵玄宫继承唐代制度,使用石室,从后周太祖郭威嵩陵开始,禁止使用石室,改为使用砖室.  相似文献   

19.
The formulation of the questions about migration in the proposed 1970 census is discussed. The original formulation asked for the place of residence at the time of the 1959 census. The author recommends, instead, a question eliciting the length of residence in the particular place and, if less than one year, the place of previous residence. The dispute was ultimately resolved by a compromise formulation that would elicit the previous place of residence if the person moved within the previous two years. A question about the reason for the migration was also added.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概述了鸦片战争以前中文出版物对英国介绍的概况,然后集中介绍罕为人知的<大英国统志>.<大英国统志>出版于1834年,全面地介绍了英国的情况,举凡自然环境、历史沿革、政治制度、军事制度、贸易、物产、文化设施、宗教、民情、风俗、殖民地情况,无不述及,堪称一部简明的英国历史,是鸦片战争以前介绍英国最为详细、最为准确的一部书.此书出版以后,不知何故,至今罕有人提及,其叙述方式也有特点,实有必要介绍给学术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