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8 毫秒
1.
《百年潮》2021,(5)
正陈伯吹,上海宝山人。当过学徒,做过教师,干着编辑工作,业余从事文学创作。1954年9月,在少年儿童出版社(上海)任上,奉调人民教育出版社,参加编写小学语文教科书。1954年10月,陈伯吹来到北京,住在景山东街54号院。小学教师和童书编辑的经历,儿童文学创作的志向,让他编写课本得心应手。  相似文献   

2.
张鹰 《中国西藏》2011,(3):36-39
张鹰,西藏著名画家、摄影家,国家一级美术师。1972年进藏,在藏工作40年。他献给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的油画集(《四十年雪域情痕》是他对西藏不解的一份情缘。画册按年代分为四个部分,也是他在不同时期对西藏的认识和理解,寓意着西藏的进步与发展。本文选了张鹰70年代拉萨八廓街的一组图片,艺术地展现了西藏60年的变迁。  相似文献   

3.
1954年西藏和平解放后,达赖和班禅两位活佛成了西藏自治区的政、教领袖,同时成为共和国最年轻的国家领导人,肩负着历史的重任。孰料天有不测风云,年青有为的班禅大师因写了“七万言书”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也招来了一场旷日持久的灾难。他迷惑、震惊、不解、痛苦。  相似文献   

4.
一九五七年四月,苏联老元帅、苏联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作为国宾来华访问,毛主席曾亲赴南苑机场欢迎。伏老当年七十五岁,身材不高,须发皆白,但步履轻健。 在北京期间,有一天伏老游览景山。在陪同人员和记者的簇拥下,来到景山东路的一棵老槐树旁,翻译对他说:“明朝的末代皇帝崇祯就吊死在这棵树下。”伏老很感兴趣。一个陪同人员向他简要地叙述了这段历史。一六四四年三月十九日,李  相似文献   

5.
达赖十四世,名丹增嘉措,1934年出生于青海省湟中县的藏族农民家庭。1949年中华人民兵和国成立以后,达赖十四世曾派代表团到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代表举行谈判,签订了《十七条协议》,西藏和平解放。1959年,西藏一部分农奴主为了抗拒民主改革,发动了武装叛乱。达赖十四世出走印度,利用其西藏宗教领袖的特殊地位,不断挑拨民族关系,挑起民族矛盾,妄图将西藏从祖国分裂出去。《1954年毛泽东会见达赖、班禅》一文,真实地记录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领导人在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期间对达赖和班禅的热情款待,对西藏和平所寄予的殷切希望。本文作者降边嘉措曾先后为十世班禅、喜饶嘉措大师等民族宗教界上层人士担任过翻译。  相似文献   

6.
历史上西藏两次抗英斗争的发生及其失败,给江孜地区造成了深刻的影响,江孜既是抗英“英雄城”,又是帝国主义侵略占领的重灾区之一。1951年5月23日签订的《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第一条,就明确规定了西藏人民团结起来,驱逐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出西藏,西藏人民回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祖国大家庭中来。 西藏和平解放后,根据1954年4月29日中印两国政府签订的《关于中国  相似文献   

7.
在西藏,饱经苍桑的拉鲁次旺多吉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他的传奇般的经历在西藏广为流传。在民主改革前的地方政府噶厦中,他是4位最高级官员四大噶伦之一。他的家族是西藏最大的农奴主之一,历史上曾出过两世达赖喇嘛。在1959年西藏上层反动分子发动叛乱时,他担任了叛军司令。平息叛乱后,他被关了6年半,1965年8月特赦出狱。1977年他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1983年4月,他又被选为西藏政协副主席。岁月流逝,今天的拉鲁老人已经从一个与祖国离心离德的旧官僚变成了一个爱国主义者。他一生中经历了前后两个40年。他说…  相似文献   

8.
1950年4月1日中国与印度建立了外交关系。1954年两国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0世纪50年代末,由于印度在西藏问题上的错误立场和政策,导致中印关系由热变冷。60年代,印度坚持以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为边界,并在军事上推行  相似文献   

9.
边吉 《中国西藏》2005,(2):59-61
自1954年12月康藏、青藏公路通车以后,西藏又开始了新的公路建设,先后修筑了新疆叶城到阿里的新藏公路,拉萨到亚东的拉亚公路,拉萨到泽当的拉泽公路,日喀则到定日的日定公路和黑河到昌都的黑昌公路。当然,这些公路和现在的路不能同日而语,大都只是能粗通汽车的沙石路,但是,它们是西藏现代交通的雏形,为西藏现代公路的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到了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以前,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后,西藏和平解放。1954年12月,康藏公路(后改为川藏公路)、青藏公路同时通车拉萨,结束了西藏无公路的历史。1956年初,为便利西藏与祖国其他地区之间的交通联系,中共中央作出了飞机通航拉萨的决策。西藏地处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含氧量少,常年积雪,气候复杂,被认为是飞行难度极高的"空中禁区"。多少年来,能在这里自由飞翔的,只有被藏族人民膜拜的神鹰。然而,1956年5月29日,一架比神鹰更大、飞得更高更快更远的"钢铁之鹰"—中国民航"北京号"飞机飞越了"世界屋脊",飞过了"空中禁区"。  相似文献   

11.
正西藏!西藏!西藏!敬庭尧又想到了西藏,那些善良的西藏人的面孔一个个出现在眼前,那些壮美的西藏雪山一座座向他奔涌而来。如果用藏传佛教的"转世"术语,可以说,敬庭尧在这一夜转世重生了!敬庭尧没有任何犹豫,他再次走向西藏。他在八廓街走过一圈又一圈,他研读西藏相关的书籍,他拜访—位又一位老西藏和藏族朋友,一个宏大的创意出现了——《天上西藏文成公主》!  相似文献   

12.
丁宝桢是晚清统治集团和洋务派中重要的爱国者。1877—1886年出任四川总督期间,他高度警惕英俄侵略势力对我国西藏、四川地区的渗透与阴谋活动,提出了加强西藏边防的建议和措施。一西藏是我国的神圣领土。清初至乾隆时期,清政府基本确立了以驻藏大臣为主并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的政治制度,进一步加强了对西藏的统辖,密切了西藏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但鸦片战争以后,随  相似文献   

13.
《西藏人文地理》2014,(5):132-143
已在西藏生活了十几年的胡子豪,看上去更像是一位豪爽的藏族牛仔,当其他摄影师沉浸在西藏的山山水水、民俗风情中的时候、他把目光转移到了高原上特有的物种,号称“高原之舟”的牦牛。从他的摄影作品中,我们看到了西藏的另一面,感受到了牦牛带给藏族人民的独特气质与精神,同时也认识到走一条不同于别人的摄影之路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书评书讯     
《中国西藏》2015,(1):91
《从地中海到喜马拉雅:意大利著名藏学家朱塞佩·图齐诞辰120周年纪念文集(汉、英)》朱塞佩·图齐(1894-1984)在国际藏学界、东方学界具有崇高的国际声望,他于1926年至1954年间先后在喜马拉雅西部地区、西藏等地进行了八次卓有成效的科研考察,这些考察为后人留下了丰富而深刻的学术成果。本书收录的图齐的中英文文章,内容涉及西藏文化的各个方面,有些成果是目前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也有部分成果是对已有成果的梳理和汇总;既是中意  相似文献   

15.
《中国西藏》2003,(6):2-3
达赖喇嘛流亡国外已经45年,西藏的发展变化,西藏人的思想追求,西藏人民的精神面貌,达赖喇嘛在国外已经很难想象了。达赖喇嘛对日益发展变化的西藏和西藏人,隔膜日深,他提出的主张已经完全不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也不符合西藏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也是他与中央政府接触对话的重要障碍之一。  相似文献   

16.
罗致 《钟山风雨》2008,(5):56-56
1931年9月的一个星期天,胡适邀请徐志摩、罗尔纲午餐后一起去景山。这天秋高气爽。到了景山,胡适十分高兴,说":北平天气,一年最好是秋天。真是浮生难得半日闲,怎样才能把工作放下来欣赏这秋光才好。"一路说到景  相似文献   

17.
要是没去西藏,顾绶康不会是今天的顾绶康。退休前,他是新华社摄影部的记者,美术编辑,(摄影世界)的副主编。退休后,每逢双休日,他背着两个大包包,把那些粘贴在经幡上的小小照片,用绳子挂到玉渊潭公园的树上,任人观摩,任人拍照,任人评说……。他把这个展览叫做‘酒藏万象”,通过它继续倾吐和抒发对那片雪域圣土的不了之情。到西藏去老顾浙江诸暨人,1933年出生,家境清贫,完小毕业就当上老师,既为自给也为养家。但他一面教书,一面梦想上学,终于违背父亲意愿,在亲戚资助下进入杭州四中。1954年毕业,正赶上新华社来招工人,…  相似文献   

18.
萨空·次仁多吉先生,1912年生于西藏上亚东乡岗故村。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以来,他为西藏和平解放事业做了大量工作,成为一位有名望的爱国统战人士。他曾担任过亚东吉卡办事处副主任、江孜地区政协委员、西藏自治区政协委员等职务。  相似文献   

19.
《西藏人文地理》2013,(5):144-153
摄影师谢罡,幼随著名画家钱来忠、摄影家李志国学习美术与摄影。入伍后工作之余兼顾摄影,分别于1997年、2002至2008年在西藏亚东和林芝工作。他走遍了林芝地区的山山水水,拍摄了大量自然与人文图片,被誉为“藏东南美的发现者、挖掘者、挚爱者”和“拍摄墨脱和南迦巴瓦峰图片最丰富的人”,著有《雅鲁藏布大峡谷里的墨脱》一书。早年他受工作限制,主要摄影活动集中于林芝地区,退役后拍摄范围扩展到了整个西藏。在他眼中,西藏是纯净、纯粹、唯美的,是一方天上的景象。  相似文献   

20.
99年9月,应中国国际交流协会邀请,澳大利亚众院副议长加里·内尔偕夫人访华,这是他第四次访华,期间他重访西藏,参观了拉萨、日喀则、泽当和江孜。他首次访问西藏是在1992年。结束在西藏的访问后,他接受了记者的专访,发表了如下看法和观点:七年──充满活力的增长与发展和巨大的经济变化与1992年相比,所到之处,西藏都发生了卓越的进步。拉萨、日喀则和江孜出现了新建筑,有学校、办公楼、百货商店和许多小店铺。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至于有些地方我几乎认不出了。在我参观的每一个城镇,商业活动显著增加,而且,很明显城镇设施与7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