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纪念神户华侨人研究会创立15周年,由神户华侨人研究全主办,中华会馆、神户华侨历史博物馆和社协办的国际学校术研讨会,于2002年11月底在日本神户中华会馆举行.  相似文献   

2.
日本神户华侨研究会于1987年5月30日成立,现有会员27人,到目前已开了20次研讨会。其中有华侨研究的意义,孙文与华侨,战争时期神户华侨生活见闻,福  相似文献   

3.
为纪念神户华侨华人研究会创立 1 5周年 ,由神户华侨华人研究会主办 ,中华会馆、神户华侨历史博物馆和神户新闻社协办的国际学术研讨会 ,于 2 0 0 2年 1 1月底在日本神户中华会馆举行。来自中国、日本 (包括旅日中国人 )、台湾地区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研讨会首先由研究会代表、神户大学安井三吉教授致开幕词 ,中华会馆周金园副理事长致欢迎词。之后 ,神户华侨历史博物馆王柏林馆长向与会者大致介绍了早期的神户华侨历史 ,安井教授对神户华侨华人研究会以及本次国际研讨会的宗旨作了说明。本次国际研讨会的主题是“华侨华人与全球化…  相似文献   

4.
2007年3月7日,应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和中国华侨历史学会的邀请,日本神户大学的安井三吉教授在北京华侨大厦做了题为“神户华侨和神户华侨历史博物馆”的学术讲座。安井教授首先介绍了自神户开港以来神户华人人数的发展变化。1868年,神户开港,中国人也开始进入神户。因为没有互访条约的签订,中国人不能以正式的身份进入日本,所以其时中国人多是以西洋人随从的身份进入日本。1871年,中日正式签订《日清友好条规》。1873年,日本批准该条约后,中国人才以正式国民的身份进入日本。此时,在神户的中国人逐渐增加。到1930年,在日中国人为30836人…  相似文献   

5.
一九二四年十一月,孙中山应冯玉祥、段祺瑞等的电邀北上共商国是,宋庆龄陪同孙中山乘日本邮船“上海丸”,取道日本赴天津,于二十四日下午到达神户,受到日本有关人士、中国留学生以及旅日华侨共数百人的热烈欢迎。二十八日下午,宋庆龄应邀  相似文献   

6.
日本学者研究孙中山的新进展——神户“纪念孙中山诞辰130周年学术讨论会”侧记邱捷1996年11月29—30日,由日本财团法人孙中山纪念会主办、孙文研究会及神户华侨华人研究会合办的“纪念孙中山诞辰13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在日本神户举行。会议的主题是“...  相似文献   

7.
陈德仁、市川信爱先生访问我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月3日,日本神户中华总商会会长陈德仁先生、日本国立宫崎大学教授市川信爱先生访问了全国华侨历史学会。两位先生分别介绍了日本华侨、华人社会文化教育现状,以及日本方  相似文献   

8.
神户华侨华人研究分为三个阶段 :1970年代初以前是起步阶段 ,1970年代初至1980年代是进展阶段 ,1990年代是重要发展阶段。半个多世纪以来 ,随着日本社会和国际社会的变化 ,神户华侨华人研究从学者的个别研究发展到设定课题的专题研究 ,并进一步扩大到共同研究和国际交流 ;研究领域从历史学扩展到多学科、跨学科研究。今后的研究重点应加强对社区与区域、新老华侨、日本与其他国家华侨的比较研究 ,加强从移民角度及地域特色角度研究华侨文化及其变迁 ,加强对新华侨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最近,日本神户市规划调整局新编神户市史编辑室调查主任洲胁一郎和神户大学教授安井三吉两位学者在修订神户市史,进行调查和搜集资料过程中,从神户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系图书馆中发现了鲜为人知的明治十年(1877)户籍证明书一籍牌和其他有关神户开港、外侨居留地等资料,撰写了《明治初年的神户华侨》一文,发表在1988年10月神户大学《论集》第42号上。  相似文献   

10.
一九九五年阪神大地震与神户华侨过放1995年1月17日日本兵库县南部发生了7.2级的大地震。地震使县都神户等地遭到严重破坏,居住在当地的日本人和外国人亦蒙受了巨大损失。提起大地震,许多上年纪的华侨会立刻想起62年前的关东大地震。当时,震后当天即流言蜚...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从民族认同的要素入手进行分析,说明神户台湾籍华侨、华人与日本的其他华侨、华人一样,仍然坚持着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作者认为,日本对华侨、华人的区别对待或歧视,是日本华侨、华人仍然坚持民族认同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1988年11月,在孙中山纪念会的协助下,日本关西地区大学研究班举办了“孙文·华侨·神户——国际化思考”国际学术讨论会,这次大会提交的主要论文有:1.《神户的华侨》。作者是神户华侨历史博物馆馆长陈德仁。主要内容是,神户华侨的历  相似文献   

13.
一传略旅日华侨麦少彭,原籍广东南海西樵大瀛乡,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2月5日出生。自幼聪明慧敏,有着一般广东人敏锐的经商才能。其父麦梅生和叔父旭初都是日本华侨贸易商。早年麦梅生便东渡日本,在长崎经营杂货海产品,向中国输出稣鱼、海参、琼脂、菇类等海陆产品,然后从中国运入丝绸、陶瓷,以及玻璃器皿等等。不久,横滨、大阪、神户先后设港开埠,他也从长崎来到关西的阪神地区,在大阪的川口和神户的荣町分别开设了信和号商行,生意蒸蒸日上。同时又结识了当时神户商工会议所的陇川共三会长,并成为深交的老朋友。后来弃三的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将神户华侨与广东侨乡的关系分为近代和当代两个时期 ,指出近代神户华侨社会与广东侨乡关系的四个特征 ,认为近代神户华侨与广东侨乡的关系是以火柴贸易和生产为中心的关系。改革开放后 ,虽然神户华侨华人与广东侨乡的关系有了恢复和发展 ,但这种关系缺乏坚实经济关系的基础 ,是一种“根”在神户的关系 ,而不像新中国成立以前那种“根”在中国的关系 ,这是神户华侨华人与广东侨乡关系在近代时期和当代时期的主要差别 ,这种差别的产生主要是神户华侨华人社会本身变化———即落地生根的结果。不过 ,未来新华侨华人与广东侨乡关系的动态却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5.
论文基于日本国立情报学研究所和国会图书馆所建立的《KAKEN科学研究费补助金数据库》公布的有关"华侨"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1965-2014),从立项时间与数量、立项课题学科及课题类别概况、课题责任单位性质及所在地区分布等方面,介绍了近50年来日本学界有关"华侨"课题立项总体概况。认为华侨华人研究越来越受到日本学术界的重视,立项课题重点项目较多,资助力度大;研究领域集中在人类学、历史学等学科;研究地区主要集中在日本的大都市圈,以横滨、神户、长崎为中心,呈现集中性和不均衡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神户华侨华人二三代的中华文化认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华侨华人二三代已成为神户华侨华人社会的主体。他们虽有归化的倾向 ,他们的文化认同虽呈多元化 ,但是 ,他们仍然有中国人意识 ,主要认同中华文化。而且 ,对于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年轻的并不比年长的明显减弱。认为华侨华人二三代已经认同所在国文化的说法应当仍有商榷的余地。神户华侨华人二三代认同中华文化的原因很多 ,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是日本社会的歧视或不平等对待。该原因在短期内是很难消除的。  相似文献   

17.
中华会馆的成立和神阪华侨社会陈来幸一时代背景(1891—1894年的神户)神户是在明治维新之前的1867年底被迫开港的,而在1868年让出了靠港口的一块地皮为“外国人居留地”供外商租用。这样,神户市的发展就跟日本港口开放的政策有着极密切的关系。关于...  相似文献   

18.
论文以浙南华工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日本官方档案的解读,对20世纪初旅日浙南华工群体的兴衰史进行了研究。旅日浙南华工群体形成于一战之后,鼎盛于1922年,衰退于1923年关东大地震后的屠杀事件。虽然浙南华工群体的出现在日本悠久的华侨华人史上存续时间短暂,但是从其人数规模和社团组织等方面来看,应该是日本华侨华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存在证明了日本华侨华人社会并不仅仅是由华商组成,华工也曾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日本政府历来排斥从事非熟练劳动的华工,因此华工退出历史舞台是必然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以近代日本在成为亚洲主权国家过程中经济方面的经历为线索,将居住在神户的华侨和印侨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华侨通商网络在20世纪30年代得以扩展、1940年后衰退的原因;简述了30年代起印侨通商网络的显著发展;揭示了欧洲近代帝国主义的本质与亚洲华侨、印侨通商网络的形成与扩展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文章探讨了日本大阪神户地区几位华商在华中、华东地区火柴业兴起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遇到的曲折经历和经验教训等问题。与日本火柴产业发展的同时,日本华商依靠在日本积累的实业经验,从金融和流通的层面参与了这一行业,并在不利的实业政策的限制下,克服种种困难,为祖国的火柴产业的起步和发展作出了贡献。他们的经验和教训是日本华侨历史研究中不可忘却和值得深思的史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