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散木 《文史精华》2004,(6):47-49
“文革”期间,中国的一些涉外宾馆相继建成。周恩来指示集中一批著名的画家创作作品以装饰宾馆。但“四人帮”借“批林批孔”意在“周公”,组织了一场批判“黑画”运动,株连的画家多达上百人,山水动物画都受到批判其荒谬可谓登峰造极。详情请看《“文革”后期的“批黑画”运动》一文。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的孔学界,批评孔子已不怎么时兴。因为文革中曾经批过,所以谁要再批,就有瓜田李下之嫌。于是,孔子一下变成神,竟至“赛马翁”(指马克斯)。而五四运动中“打倒孔家店”的举动却受文革诛连,成为错误。韩达同志在《打倒孔家店与评孔思潮》一文中说:“打倒孔家店”是一概打倒,突出地反映了吴虞、钱玄同废孔灭儒的极端主张。文化大革命前,评孔中的极左思想,特别是“四人帮”掀起的反孔高潮及其对祖国文化遗产的虚无主义态度,就是与“打倒孔家店”这个口号一脉相承的(见《百科知识》1982年第八期)。他的这个观点在一九八三年和一九八五年两次孔子讨论会上反复提出,笔者不敢苟同,特与之商榷。  相似文献   

3.
于继增 《文史精华》2009,(12):11-18
1975年8月,一场惊动全国的评“《水浒》”运动突然而至,并且轰轰烈烈地搞了好几个月。然而,人们始终感到莫名其妙,迷惑不解的是:这场运动到底有着怎样的背景?一部古典文学作品究竟与现实有何联系?为什么要把一个经过虚构的小说人物宋江拿出来往死里整?随着对文革档案的逐步披露,这场运动的内幕终于被揭开,种种谜团有了答案……  相似文献   

4.
五四运动是伟大的爱国运动、新文化运动,使中国的民主运动进入新阶段。但也有缺陷,其中包括对孔子的全盘否定,缺乏分析。当时四川著名学者吴虞,提出“打倒孔家庙”的口号,影响很大。半个世纪以来对孔子评价不一(“四人帮”的“批儒评法”别有用心不值得一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孔子比较公允了,不但在中国,新千年伊始孔子已被列为世界知名的思想家。  相似文献   

5.
散木 《百年潮》2007,(10):75-78
中共十大前后,毛泽东多次提出要把批判林彪同批判中国历史上的孔子和儒家联系起来。1974年1月,全国开展“批林批孔”运动。毛泽东意图借宣传历史上法家坚持变革、批判儒家反对变革来维护“文化大革命”。而“四人帮”却用“批林批孔”把矛头指向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指使他们控制的写作班子发表大量所谓“批孔”文章,影射周恩来是“现在的儒”。在这场运动中,有几位学者曾红极一时,杨荣国是其中之一。斯人已逝,其功、其过皆已化作尘埃。不过,其前车之鉴,这倒是我们后人须多加体会的了。  相似文献   

6.
何申 《文史精华》2006,(6):53-58
著名作家何申的新作《我的烦恼的“工农兵学员”生活》,记述了他在不正常年代的一段不正常的生活。文革中的大学,与文革前所谓“十七年教育”的大学和文革后恢复正常教育的大学,是截然不同的,是中国教育史上绝对的另类。政治运动不断,帮派矛盾重重,在一个文明之所却文明难觅,在一个斯文之处却斯文扫地,焉能使人不烦恼?“工农兵学员”生活是文革史料中较为罕见的,故本文殊为难得。  相似文献   

7.
“中华一统”,不仅是中国古史研究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现实政治生活的一个重大问题。对“中华一统”的研究,曾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干扰和阻碍。从国内讲,有传统旧观念的影响和束缚;有“批儒扬法?”的法家统一和儒家分裂,儒法政治斗争贯穿历史始终的双线论的严重干扰;近来又有否定文化传统,否定一统的民族虚无主义的  相似文献   

8.
“文化大革命”史研究:现状与评述刘国新一、“文革”史研究的一般情况(一)“文革”史研究的起步国内对于“文革”史的研究起于何时,看法并不统一。一种观点认为从“文革”结束的1976年10月就开始了。当时,一大批亲身经历“文革”的人开始讲述自己在“文革”中...  相似文献   

9.
“文革”爆发,天下大乱,形势失控。280万解放军官兵受命于危难之时,以“三支两军”形式介入地方运动之中,由此卷入“文革”政治漩涡达6年之久。如何看待:“三支两军”,中央虽已有定论,但多数人对解放军在这6年的作为、作用及影响仍不十分清楚。《“文革”中的“三支两军”》一文概略地叙述了这一历程,对那特殊年代解放军的特殊作用作了回顾。  相似文献   

10.
金其安 《江淮文史》2013,(6):102-109
1963年,在中国大地上发生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四清”运动,持续4年之久。运动从一开始的“清账目、清仓库、清工分、清财物”发展到带有浓厚政治色彩的“清经济、清政治、清思想、清组织”,到运动后期又错误地提出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致使不少干部受到不应有的打击。事实上,这个运动只是“文革”浩劫的前奏。  相似文献   

11.
江磊 《炎黄春秋》2002,(4):30-33
曾山是从江西红土地上成长起来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他1926年10月加人中国共产党,1930年10月担任江西省第一任苏维埃政府主席。在4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他出生人死,历尽艰险,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他的最后岁月是在“文革”动乱中度过的。  相似文献   

12.
“文革史学”是指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史学”的发展和演变的历史,它既是中国史学史、也是“文革”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文革史学”是动乱年代政治运动的特殊产物,是中国史学史上极为黑暗的一页,给中国史学蒙上了极大耻辱。它截断了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并离群索居,与不断前进的世界史学背道而驰;中国史学成了政治史学、影射史学的代名词,失去了作为一门科学的独立性与尊严。  相似文献   

13.
作为经历“文革”全过程的过来人,如果有人问我,“文革”中最大的冤案是什么,我会这样回答:对于各级领导干部来说最大的冤案是抓“走资派”。因为在这场运动中,除了毛主席钦定的屈指可数的“无产阶级司令部”的几个人(这几个人也会随时被踢出“无产阶级司令部”)外,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关注的“青岛事件”“文革”初期,青岛市出现了中共党组织按照刘少奇的规则和传统做法领导运动和部分青年学生按照毛泽东的指引开展运动的现象,以及二者之间控制与反控制、压制与反压制的斗争。其间,发生了三次激烈的交锋,而在第二次交锋中出现的“青岛事件”,引起了毛泽东的关注,影响到山东全省和全国。1966年6月中旬,中共青岛市委成立了以第一书记张敬焘为组长的“文革”领导小组,确定了开展运动的步骤,又召开了6万人的动员大会,号召将“文革”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15.
经历过“文革”或对其历史有所了解的人,应该知晓“四人帮”在1973年利用两个事件掀起“反周恩来”的最后余波,从而揭开1974年“批林批孔”运动序幕。江青一伙抓住意大利导演拍摄的电视片《中国》利美国公司送给中国考察小组的礼品玻璃蜗牛,大作文章,无限上纲,掀起阵阵黑风恶浪。请年《“安东尼奥尼事件”和“蜗牛事伯”》。  相似文献   

16.
一位退休副市长凭借个人良心和声望创建了中国首个“文革”博物馆,十多年来勉力维持,困境重重。像是中国社会的缩影,政治压力、个人良心、现实利益、乡土逻辑、宗族传统、法治观念在这里较量着。捍卫者对“反思文革”也有不同理解,他们相互审视对“文革”的反思本身,是不是摆脱了“文革式”思维  相似文献   

17.
著名科学家竺可桢是中国近代气象学及地理学的一代宗师。晚年,这位德高望重的科学家遭遇“文革”,虽然由于有“红色科学家”之谓而免于大吃苦头,但他无法理解这灾难性的对人、对文化、对人类一切有价值东西毁灭的“革命”,他在日记中记下了对那疯狂年代的感受。循着《一位科学家“文革”中的心路》一文,我们看到了这位正直的科学家的困惑迷惘,再次体会到了“文革”的残酷。  相似文献   

18.
一 史学界一般以“洋务运动”—“变法运动”—“革命运动”作为中国近代化历程的三个段落。然而,这三个段落又是前后交错,彼此渗透的。例如,“变法”观的提出与实施,就不仅专属变法运动,洋务运动也早已高张“变法”旗帜。 “更法”、“变法”本是先秦即有的古老命题,又每为后世改革者  相似文献   

19.
周恩来的最后十年,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度过的。一大批民主党派、无党派知名人士受到严重的迫害和摧残,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周恩来殚精竭虑,费尽心血,妥善保护了许多党外人士……长期在中央统战部工作的宋堃记述了《“文革”中周恩来维护统一战线的业绩》。  相似文献   

20.
为纪念名敦煌学家王重年先生诞辰一百周年暨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由中国国家图书馆善本特藏部、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共同主办的“敦煌写本研究、遗书修复及数字化国际研讨会”于2003年9月17—19日在北京湖北大厦召开,与会代表共70余人,分别来自中国、英国、日本等国。会议收到学术论约60篇,就敦煌遗书的收藏保护与数字化、敦煌写本研究、敦煌遗书修复、追念王重民先生敦煌学研究贡献等主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且参观了“王重民先生生平展”与“新中国古籍整理出版成就展”。本对这次学术会议进行综述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