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爱民 《百年潮》2015,(2):22-25
元旦社论,作为《人民日报》的常态型社论,是节庆社论中《人民日报》发表的一种最多和最重要的社论。伴随新中国的成立,66年来《人民日报》已发表66篇元旦社论,比1949年以来的国庆社论多7篇。而由胡乔木撰写、毛泽东审改的《在伟大爱国主义旗帜下巩固我们的伟大祖国》,是以《人民日报》名义发表的第一篇元旦社论。社论对在全国范围内推动抗美援朝运动,兴起爱国主义热潮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1956年1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元旦社论《为全面地提早完成和超额完成五年计划而奋斗》,这是一篇重要社论。当时党中央领导非常重视这篇社论,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对社论的修改工作,并五次作出批示。  相似文献   

3.
疯人的思维——社论出笼 凡是从那个岁月里过来的人都不会忘记,在中共中央关于开展"文化大革命"的通知(即五一六通知)发出不久的1966年6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在当时很有影响的社论,题目叫《横扫一切牛鬼蛇神》. 这一篇社论对于"文化大革命"起着推波助澜,煽风点火的作用. 当时不少人将这篇社论奉若神明,大小单位都组织学习. 人们惊魂失魄地预感到一场灾难即将降临.就是一些平时不大过问政治的人,这时也感觉到这篇社论是有来头的.  相似文献   

4.
沈国凡 《文史精华》2005,(11):24-31
1966年6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对“文化大革命”起到极大的推波助澜、煽风点火的作用。文革流行语“牛鬼蛇神”、“反动学术权威”、“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等均源于此社论。该社论发表后整个中国几乎都“疯”了,一场疯狂的灾难降临中国。这篇社论的幕后授意者就是陈伯达。陈伯达罪行及受审判的情况,请看《陈伯达与<横扫一切牛鬼蛇神>》一文。  相似文献   

5.
正1966年5月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时,我正在黑龙江省巴彦县兴隆镇的兴隆中学高中一年级读书。6月18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彻底搞好文化革命彻底改革教育制度》的社论。社论开门见  相似文献   

6.
1957年开展的反右派斗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重大事件,留下了极为深刻而又沉痛的历史教训。这场急风暴雨式的斗争是以《人民日报》的一篇社论《这是为什么?》正式拉开帷幕的。而这篇社论又是以卢郁文的匿名信事件破题展开的。卢郁文匿名信事件的来龙去脉究竟是怎么回事,现在已很少有人了解了。  相似文献   

7.
眼界     
《南方人物周刊》2008,(2):16-16
1月4日,朝鲜,超过10万民众聚集金日成广场,支持政府的政策及目标。"伟大的金日成思想万岁"是众多民众打出的标语之一。朝鲜中央通讯社2008年1月1日发布了4500字的社论,呼吁充分利用比核武器更加强大的全体朝鲜军民的精神力量。2008年是朝鲜建国60周年,社论称这一年是"历史转折的一年"。朝鲜将在2008年加强自身的军事和经济实车。  相似文献   

8.
孟昭庚 《文史月刊》2008,(11):27-29
从“文革”年代熬过来的人,一定会对1966年6月1日《人民日报》那篇毒液四溅的《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社论记忆犹新。 那末这篇《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社论是谁炮制?又是怎样出笼的?请看:  相似文献   

9.
何志辉 《世纪》2020,(2):4-9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不少人为了博人眼球,将文学作品中的虚构和演义当作历史,依据片面的不实之词将虚假历史"真实化"。对这种歪曲历史真相、混淆视听的行为,我们必须予以辨析和批驳。如近年来网络广泛流传一些文章,声称毛泽东曾在《新华日报》发表"社论"《民主颂》。坊间以讹传讹,造成了不良影响。为正本清源,本期特刊载何志辉先生《"社论"〈民主颂〉作者并非毛泽东》一文,旨在钩沉历史真相,考证《民主颂》并非社论,作者另有其人,后因文学虚构而被牵强附会,辗转而成网传谬误。此文以翔实准确的史料和深入细致的分析让读者知悉此事的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10.
1902年2月1日清政府下令选派八旗子弟出洋游学;准许满汉通婚,以笼络汉族子弟。1958年2月2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我们的行动口号--反对浪费,勤俭建国》。社论根据南宁会议的精神,提出了国民经济"全国大跃进"的口号,指出"我们的国家现在正面临着  相似文献   

11.
1969年9月,我们人民出版社除了少数人留在北京继续出版毛主席著作和“两报一刊”社论等小册子外,大多数干部和群众,包括全体所谓的“牛鬼蛇神”以及所有家属,  相似文献   

12.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暗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一个半世纪前,诗人龚自珍面对死气沉沉的封建统治,仰天长叹,呼吁“不拘一格”的人才出现。所谓不拘一格,就是破除因循守旧的积习,高扬创造精神。项南同志正是这样一位不拘一格的富有创造精神的难得的人才。我认识项南是在1952年。他从安徽调到上海任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华东团委第二副书记,主管宣传。我当时任华东团委主办的《青年报》总编辑。项南同志是我的领导,他给我许多帮助,印象最深的是修改社论。有一篇社论,我自认为立意明确、文字流畅。项南看过却删掉…  相似文献   

13.
郭道晖 《炎黄春秋》2010,(2):41-42,45
<正>"被忽略的历史会变成被否定的历史,甚至导致重演。"这是美国《洛杉矶时报》2009年12月5日发表的一篇社论《韩国勇敢地回首过去》的开头警语。  相似文献   

14.
1933年10月3日,美国驻华公使馆参赞佩克会晤宋子文,就中日关系问题进行了会谈,并将会谈情况函报美国驻华公使约翰逊。这次会谈主要讨论了国民政府对日政策的变化、中国是否应该在当前局势下“接受现实”,以及国民政府内外对中日关系的看法等,并随函附有《字林西报》的社论。该社论认为,中国政府应在华北设立停战区,以起到“防波堤”...  相似文献   

15.
莫忘四川抗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岱峻 《巴蜀史志》2005,(2):22-26
1946年5月6日,《新民报》刚迁回上海,就发表了社论《莫忘四川》,章写到。  相似文献   

16.
<正>历史上最早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日是在l936年。这一年7月25日,由吴玉章等主编、巴黎出版的《救中时报》发表了社论:《中国共产党成立十五周年纪念》,还报道了一条消息:"中央已议决本年8月7  相似文献   

17.
大陆解放之后,上海青帮大亨杜月笙远走香港,临老且病之时,即使蒋介石频频召唤,杜就是不愿意去台湾。他为什么不去台湾?恐怕与1949年7月间,国民党机关报《中央日报》一篇严厉批判杜的社论有关  相似文献   

18.
1966年春天,一篇题为《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的长篇人物通讯发表于《人民日报》,同时见报的还有一篇著名社论——《向毛泽东同志的好学生焦裕禄学习》。第二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了这篇通讯,当时的著名播音员齐越数次泣不成声。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尼泊尔《廓尔喀新闻报》9月13日发表社论,题为《一个时代结束了》,摘要如下: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时期的柳州日报》,由中共柳州市委党史办公室编,漓江出版社1992年12月出版。全书分四部分:一.综述与大事记。二.原《柳州日报》社长、编辑的回忆。三.资料,包括:抗战时期《柳州日报》社论及重要文章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