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伊 《江汉考古》2015,(2):116-120
<正>盘龙城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二十世纪中国100项考古重大发现之一,也是"十一五"期间就被列入国家大遗址项目库的100处重要遗址之一。在考古发掘与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如何保护规划利用一直是盘龙城遗址新时期以来的重大课题。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便形成了《盘龙城遗址风景区开发规划》。2006年,在国家《"十一五"期间大遗址保护总体规划》思想指导下,又编制了《盘龙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进入"十  相似文献   

2.
国内资讯     
“十二五”文物保护总目标确定 2月15日.《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对外公布。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文物保护总目标是到。十二五。末,第一至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重大险情排除率达到100%,基本要完成抢救性保护任务.世界文化遗产和150处重要大遗址的保护规划编制启动率达到100%,文物博物馆一级风险单位中文物收藏单位的防火、防盗设施达标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3.
马家窑遗址于1924年被发现。在2012年之前,没有做过"普探"工作,考古资料极少。马家窑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理论上讲,是具有较大价值的,而甘肃省以兰州为核心的发展规划,已经将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问题提上了议程。本文希望对马家窑规划编制决策过程进行描述,并由此对我国农村地区大遗址保护规划工作所面临的资源决策机制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
中国大遗址保护规划与技术创新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遗址保护规划是中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新兴科技门类的一个主要类型,在大遗址保护整体工作中属于关键性环节。目前中国大遗址保护仍面临严峻挑战,需要不断地探讨多学科的技术集成创新。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近10年在大遗址保护规划体系框架和关键技术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性探索,创立了大遗址保护总体规划编制结构并建立了大遗址现状评估体系,其创建的鸿山模式符合中国资源紧缺背景下的大遗址保护事业。《十一·五国家重要大遗址保护规划纲要》对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产生了显著的推进作用,可使我国重大文化资源获得有效保护,为21世纪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作出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文物保护单位依法划定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受《文物保护法》保护,在其范围内进行生产、生活和建设活动,均应依法报批许可。编制文物保护规划是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保护、管理和利用,将依法管理落到实处的主要抓手。当前我国实行国土空间用地用海统一管理,即多规合一,管理“一张图”。2020年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发布《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类指南》(试行),统一全国用地用海分类,给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用地分类提供了顶层指导。然而,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规划用地,地下不可知因素较多,规划范围内用地性质很难确定,对于所在地生产、生活、建设的影响,不可预知性较大。本文拟在国土空间管理规范性文件指导下,结合文物行业相关规范、标准,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用地用海分类进行探讨,将文物保护规划用地用海分类与国土空间分类相衔接,以助于保护规划的科学编制,规范管理。  相似文献   

6.
殷墟作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1961年起逐步提出并明确划定了重点保护区、一般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地带的范围,并制定了具体的保护措施。20世纪80年代以来,安阳市先后在殷墟重点保护区的宫殿宗庙区、王陵区建成了殷墟博物苑和殷墟王陵遗址公园,对宫殿宗庙遗址、王陵区大墓和一批祭祀坑进行了积极的保护,殷墟遗址保存基本完好。  相似文献   

7.
国内资讯     
《中国文化遗产》2013,(4):105-107
中央财政设专项资金支持国家重点文物保护 7月2日,记者从财政部获悉,中央财政近日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工作、促进文物事业发展。根据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发布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该专项资金补助范围主要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大遗址保护.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考古发掘、可移动文物保护以及财政部和国家文物局批准的其他项目。管理办法指出,该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文物维修保护工程支出.文物考古调查、发掘支出.文物安防、消防及防霄等保护性工程支出.文物技术保护支出,文物陈列布展支出以及文物保护管理体系建设支出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让大遗址保护 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遗址保护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点,各种类型的古代文化遗址是构成我国古代文明史迹的主体。大遗址不仅具有考古学上的重大意义,更是独特的文化资源,其价值和作用是许多其他文物古迹所无法替代的。在我国已公布的235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古遗址和古墓葬总数为71O处,  相似文献   

9.
大遗址保护中的土地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纳入“‘十一五’期间大遗址保护总体规划项目库”的100处大遗址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实行一种双轨道并行的管理体系。这种保护管理体制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既有来自文物体制自身的问题,也有相关制度建设与大遗址保护管理脱节形成的问题。而土地问题是其中矛盾较突出的现象之一。  相似文献   

10.
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经国务院批准公布,其中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41处。迄今为止,国务院前后公布的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已有84处。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是对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历史唯物主义、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宝贵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好这些遗产是全民族的责任。全国现有数以千计的革命遗址和革命纪念建筑物,经过选择,公布其中一部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国家协同有关地方和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要求,切实地加以保护,做到有档案记录,有标志说  相似文献   

11.
楚纪南故城大遗址位于湖北省荆州市纪南镇,南距荆州城约5公里,是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楚国先后有20代楚王在此定都,历时411年。1961年该遗址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财政部、国家文物局将其列入100处大遗址保护项目库。  相似文献   

12.
大地湾遗址保护规划是我省第一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规划。1999年5月,省文物局和秦安县政府正式委托中国建筑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制定规划,2001年  相似文献   

13.
河西走廊玉矿遗址是我国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一批集采矿、选料、防御等于一体的采矿聚落址,从实物层面展示了公元前两千纪以来河西走廊西部地区的采玉活动,对研究玉矿开采及相关的采矿技术、选料技术、行业组织、社会管理等各个方面具有重要意义。2019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核定并公布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核定公布了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马鬃山玉矿遗址被列入古遗址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0年1月3日,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初评启动,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办公室收到各发掘资质单位主动申报参评项目36项作为初评候选项目。其中,甘肃敦煌旱峡玉矿遗址考古项目入选。本研究得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课题"早期丝绸之路东西文化交流的考古学研究"(16JJD7800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肃北战国-汉代古采矿遗址(群)软玉:深部地质过程响应及其对丝绸之路华夏早期文明的影响"(41673032)、"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甘肃省省级科研课题经费资助项目"(201610)的资助。  相似文献   

14.
回顾、总结系列遗产"土司遗址"保护管理规划编制、实施的全过程,对规划的主要挑战、系列遗产保护管理规划技术特点和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介绍,并重点阐释了世界遗产管理规划编制、实施全过程中各利益相关方与规划编制技术单位通力合作、广泛参与、互为支撑的规划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5.
保护规划是文物保护单位管理的基本手段之一。经过多年实践,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作为一种以文物保护为主要目的,以空间控制为主要手段,以文物综合利用展示为主要途径,致力于实现文物保护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专项规划,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正在被行业所接受。然而,现阶段的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仍然存在着对文物特性考虑不足,对现实发展回应不足,对实际工作指导不足等问题,亟需通过提升法律地位,完善规划体系,重视规划执行等措施来进一步完善,以更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丝绸之路新疆段大遗址抢救保护项目"以新疆古代丝绸之路主干通道为主线,文物集中的大型遗址保护区为重点,串联辐射20余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包括交河故城遗址保护区,高昌故城遗址保护区.楼兰故城遗址保护区.龟兹佛教石窟遗址保护区喀什历史文化名城和和田地区遗址保护区等.项目计划总投资4.2亿元。截至2011年7月,已有100多个子项目相继启动规划、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咨询考古发掘、文物监护、文物信息采集以及文化遗产研究等工作。该项目的实施,将为新疆大遗址的保存提供良好的环境,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使古代遗址通过合理的开放展示与积极的科学研究,向社会公众展现其所具有的历史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7.
官信  闫亚林 《江汉考古》2008,(1):129-132
自国家文物局张柏副局长宣布,从2005年起,财政部和国家文物局正式启动"大遗址保护项目"以来,从大遗址项目库的建立、专项经费的设立、大遗址保护规划体系的初步建立、相关规划编制、经费管理、绩效考核等办法的出台,到汉阳陵、金沙、殷墟、高句丽等大遗址保护展示园区的建设开放,我国的大遗址保护展示工作在"十一五"头三年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明显成效。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大遗址保护依然面临着人为和自然两方  相似文献   

18.
经过我国三十余年的水下考古工作,一批重要的海洋水下文物被调查发现、发掘保护,但相对于陆地不可移动文物,海洋水下文物的保护利用工作处于起步阶段,在文物保护规划指导下的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管理模式尚未形成。本文根据我国海洋水下文物资源的特点,阐释其在历史文化、海洋发展、主权宣示等方面的核心价值;针对海洋水下文物资源保护工作状况,分析海洋水下文物法律体系、管理制度、空间管控等方面的问题;遵循问题导向,结合新时代文物保护和社会发展需求,提出制定适宜的海洋水下文物保护利用的思路、原则以及规划方法,并以甘泉岛遗址保护规划为例加以说明,为海洋水下文物资源保护利用规划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我国文物保护事业发展如火如荼,各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简称国保单位,下同)保护规划的编制如井喷之势,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对其审评程序将更加详细、严格。国保单位保护规划立项报告的通过与否直接决定了文保规划能否顺利进行,因此写好此立项报告显得越发重要。然而,国保单位保护规划的立项报告尚未公布统一的写作规范,目前立项报告的编写基本为相关规划编制资质单位根据各个国保单位的基础资料,结合各资质单位已有  相似文献   

20.
刘卫红  曹金格 《东南文化》2022,(1):16-22+191-192
大遗址保护规划是系统统筹大遗址保护的综合性管理手段和政策纲领,具有系统整体性、综合协调性、战略引导性、控制约束性等特点。大遗址保护规划的对象是大遗址系统及其保护、利用、管理与发展等使用方式,决定了保护规划的愿景目标、架构体系及统筹协调的内容和行动计划。大遗址保护规划的基本理路是以物为基础、以人为中心,以保证大遗址安全为底线,以重塑大遗址空间保护格局、优化大遗址使用方式、推动大遗址资源资产保值增值为使命任务,通过科学合理的遗址资源配置和空间优化,实现大遗址资源与人、自然资源及其他人文资源的共融共生,大遗址保护利益与区域发展利益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