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百万人之中,只有一人醒来是为了服那智慧的苦役;而数以亿计的人之中,也只有一人过着诗意盎然的生活。苏醒是为了活着,活着是为了实践那人生理想。——亨利·梭罗瓦尔登湖畔——呼唤我的理想我,亨利·梭罗,刚从哈佛大学毕业的学子,做出一项令所有人难以置信的决定——归隐瓦尔登湖。因为那是我的理想,没有城市的喧嚣、机器的声音、人们的争吵,只有那湖光山色、宁静的木屋。那里,我可以静静  相似文献   

2.
傅娜  赵丞 《世界》2009,(10):34-39
有些人,看过了风景,转眼就忘却;另一些人,停留不过10秒,却有感受万千,张涵予属于后者。他甚至可以特意买张机票,跋涉千里,只为在大洋彼岸购得心仪的那件珍宝,只为了那真实存在于眼前的历史遗迹而备受感动。此时此刻的他,是一个你从未见过的真实张涵予……  相似文献   

3.
木木 《南方人物周刊》2013,(10):110-110
说他忠,真是忠得可以。不知道上辈子他是不是护舒宝。 反正本世他轮回成了男人,对老婆那叫一个服服帖帖。他家除了生孩子.所有的活部是他一个人干。  相似文献   

4.
《炎黄春秋》去年约我写一点回忆父亲的文字,因公务繁忙我未敢答应,后又将刊载其他同志写我父亲文章的杂志送我,使我和家人很受感动。我的父亲田家英生性活泼、开朗,长期在中央机关严谨有余的氛围里工作,竟一点没有改变他那洒脱不羁的性情。他有一方从地摊上买来的古印章,上刻“活泼泼地”,他特别喜欢,我以为那正是他的本性。父亲喜与人交往,好友来了,或清茶一杯,或茅台一盏,品酌之间,纵论天下。他曾对人说,他视人生两件乐事,一是读好书,一是和志趣相投的人聊天。的确,父亲有许多可以交谈的朋友、书友、挚友。何均伯伯就是…  相似文献   

5.
李元初 《神州》2011,(9):10-10
20世纪的文坛人才辈出。优秀的天才作家不断地涌现,海明威就是其中的一个,他为世人带来了很多英雄式硬汉的形象,其中尤以《老人与海》中的桑提亚哥最为经典,他似乎是那孤独人生中那孤独的斗士,从不言弃,从不言累。人生的旅途本来就是一个过程,没有什么可以真正被获得,真正被带走,但在这趟旅途中必须驾驭自己。追求自己的精神世界的完美。  相似文献   

6.
正9月16日阴战争的残酷与血腥带给人们的是深深的恐惧,而辛德勒却用自己的智慧救下了一个又一个犹太人,那日出仿佛就是每一天的希望。辛德勒的人生有起有伏,可他那助人、救人的信念从未改变。人生路上,若能无私济人,他的胸怀足以容纳天下……那双眼睛仿佛可以代表他所有的智慧与经历的一切。盯住一个人时,那双眼睛不会眨,因为他清楚他这个举动会带给自己风  相似文献   

7.
读《胡绳论从五四运动到人民共和国成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宗勉 《百年潮》2001,(5):71-74
《胡绳论从五四运动到人民共和国成立》已于今年4月出版,这是令人欣慰的,虽然伴有一丝遗憾。说“遗憾”,是因为到这本有关《从五四运动到人民共和国成立》一书的遗稿,不能不使人想到,如果胡绳同志生前能指导课题组写完这本书那有多好!再如果胡绳当年能亲笔写出这本书,那当然更好了!可是,“天命”难违,他的工作特别是身体状况使这些都成为不可能。所幸留下了这本遗稿,并且在他走后不到半年就与广大读者见面了,这多少可以弥补上述遗憾,所以终究是件叫人高兴的事。  相似文献   

8.
许韶明 《世界》2005,(8):21-24
30年的时间,他把印度的一个钢铁作坊发展成了总部在伦敦、注册地在荷兰、在美国纽约证交所和荷兰阿姆斯特丹泛欧期货交易所上市的全球第一大钢铁公司。什么样的人舍得花1.28亿美元为自己买一座住所呢?不是比尔·盖茨,他那6000多平方米的豪宅价值也不过5000多万美元;更不是沃伦·巴菲特,他那乡下的老房子47年前买时为3.15万美元,如今市价也不会超过70万美元:那是谁呢?  相似文献   

9.
著名作家李劼人从1950年到1962年逝世期间,曾担任成都市分管文教和城市建设工作的副市长。在此期间,作为具有特殊地位的旧知识分子,他既想积极融入新的社会,又很难完全融入其中。李劼人的这种经历及其在新时代新社会的工作和创作中所面临的种种矛盾,特别是他在作家与官员这两个身份认同之间来回转换的尴尬和困窘,正反映出他的自我认同与社会定位间的冲突,为人们认识和了解他本人以及那一辈读书人的心路历程提供了典型个案。  相似文献   

10.
<正>1965年7月5日,周恩来出访巴基斯坦归来,到新疆石河子看望内地支边青年。他在意外遇上当年由淮安县钦工镇建华村到新疆支边的青年李正兰时,满怀深情地说:"一个热爱祖国的人是没有不爱他的家乡的!"周恩来爱家乡,也有原则地为故乡做了许多具体的实事,只是因为历史烟尘的湮没,现在知道的人已经很少,回忆他在建国前后为家乡做的件件往事,可以见到周恩来那颗关爱故乡、关心家乡父老的赤子之心,足以让人动情动容。  相似文献   

11.
渐冻人生     
妈妈用绷带将王甲的头部固定在座椅上,以防头部侧歪按摩、翻身、喂药、雾化、吸痰、戴氧气面罩……爸爸妈妈两个人忙活了半个多小时,终于把王甲从轮椅“安顿”到床上,他的两只大眼睛直直地望向妈妈,示意要调整面罩。那是他全身上下唯一没有被“冰冻”的部位,也只有妈妈可以第一时间领会每个眼神细微的不同和确切的含意。  相似文献   

12.
每个人都是一个月亮,他有一个阴暗面,从来不让任何人看见。——[美]马克·吐温人在童年总是努力睁大眼睛,人到老年总是努力眯小眼睛,不知是生活的原因还是生理的原因。——原野一个人的实质,不在于他向你显露的那一面,而在他不能向你显露的那一面。——[黎巴嫩]纪伯伦人类有禽兽的一面,也有天使的一面。  相似文献   

13.
晴晖山馆是当代著名学者陈中凡教授的故居,但它又不同于一般人的住宅。这里不仅是他著述立说、吟哦诗作的文人斗室,也是他接待前辈诸贤、同辈学长的场所。至于众多门生弟子经常出入于此,问道求学那就更是司空见惯了。 陈先生从什么时间开始启用晴晖山馆之名的?笔者虽不敢妄论,但从现存资料可以查到,他从1914年开始写的《先妣行述》、《先从兄念严墓志铭》、《北大同乡题名录序》、《北大哲学会启》等文章,都收在《晴晖山馆散文集》中。这个集子于1931年由暨南大学出版,而陈先生是191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可以推知,他早年即用晴晖山馆作为住宅兼书斋名。  相似文献   

14.
《文史精华》2006,(2):67
“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当一个人的能力只能养家时, 应竭尽全力把家庭搞好;当一个人的能力不仅可以养家, 还可以为四邻造福时,应尽心尽力造福四邻;当一个人的能力比这更大时,要想到造福乡亲。”这就是永年县政协常委、河北省永洋钢铁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杜庆申常说的几句话。这几句朴实的话语中透出的是他的善良,是他无私奉献、福泽乡亲的一片真心。杜庆申,是个实干家,他从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成长为IT行业运筹帷幄的领头人,从一个生产队长成长为一  相似文献   

15.
来信     
《南方人物周刊》2010,(12):10-11
“喜闻乐见”的“范儿” 大多数人是在春晚的小品节目里认识他的。 他从东北那旮旯走到了北京,走向了全国,成了众所周知的“范儿”。  相似文献   

16.
和时元第老先生握手,你可以触摸到厚厚的老茧,那是长期笔耕不辍的结果,他有力的手掌传达给你的是坚忍和不拔;和时先生交谈,你可以时刻感受到一个造诣高深的书法家的独特气质,他气定神闲的外表背后是平和、通脱以及处世的淡然,还有他身上幽幽的墨香不可阻挡地浸入鼻端,令你心旷神怡;  相似文献   

17.
日本友人池田大作,在赞誉周扬是永远留在记忆中的人的同时,也对他的夫人苏灵扬说过这样的话:“我想她也一定被非神的人捉弄,并经历过悲惨的命运,但她那谨慎、庄重、微笑的表情上,却丝毫看不到饱经风霜的痕迹。在那急风暴雨般的咒骂声中,周先生能度过草昧时节,我从其背后看到这位苗条的夫人的支持。”也可以说,就是池田先生这样一段赞语,促使我设法去了解周扬和他的夫人苏灵扬。我想,他们肯定是值得人们大书特书的。抱着这一想法,笔者采访了周扬、苏灵扬的女儿周密和曾担任过周扬秘书的露菲同志。以下是谈话记录:  相似文献   

18.
朱红  田壮壮 《旅游》2004,(8):14-17
一个人如何旅游,体现着他的鉴赏力。比如你可以从一个人穿的衣服上判断出他的社会身份、经济状况、品位格调以及爱好等等。同样,看一个人去哪里旅游,如何旅游,也能看出这些来。前不久,田壮壮的新片《德拉姆》被各种媒体热炒。“茶马古道”这个词也再一度成为热门词语。云南那片神奇的土地也为更多的旅游者所向往。为此我们采访了田壮壮,听他谈旅游。见田壮壮是在他的会客室里,桌上摆着压成南瓜或圆柱形状的大茶砖。一看就是云南带回来的,他请我们喝的自然也是云南普洱茶,让我们仔细体会高原红茶的醇厚。  相似文献   

19.
一个人如何旅游,体现着他的鉴赏力。比如你可以从一个人的衣服上判断出他的社会身份、经济状况、品位格调以及爱好等等。同样,看一个人去哪里旅游,如何旅游,也能看出这些来。 前不久,田壮壮的新片《德拉姆》被各种媒体热炒。“茶马古道”这个词也再一度成为热门词语。云南那片神奇的土地也为更多的旅游者所向往。为此我们采访了田壮壮,听他谈旅游。见田壮壮是在他的会客室里,桌上摆着压成南瓜或圆柱形状的大茶砖。一看就是云南带回来的,他请我们喝的自然也是云南普洱茶,让我们仔细体会高原红茶的醇厚。  相似文献   

20.
辛勤 《中国土族》2003,(1):41-42
在还未见吕老师的时候,我首先得知的是这么一长串的头衔:中国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中国宗教学会理事、西北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兼职教授、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民族研究中心教授。我想拥有这些头衔的人应该是位白发苍苍的老者,但当我敲开他的家门,热情招呼我的这位吕老师并非我的想象,他四十多岁,透过厚厚的镜片我可以看到那和蔼但能洞悉一切的目光,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那颗饱满的头颅,那里充满了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