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9年新年刚过,中国的战局形势急转直下,中国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其势如破竹,国民党军队兵败如山倒。蒋介石为了挽救即将崩溃的政权,赢得苟延残喘的时间,电令白崇禧等部死守西南、西北等地,妄图与共产党负隅顽抗,就在蒋介石匆忙调兵遣将,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在华北中原等战场殊死搏斗之时,一架涂  相似文献   

2.
高翠 《纵横》2009,(4):35-38
陈纳德,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著名的美国空军将领。抗日战争时期,陈纳德率领飞虎队配合国民党军队在空中与日本法西斯作战,与蒋介石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中国内战爆发后,再次来华的陈纳德站在蒋介石一方,积极帮助蒋介石打内战。在蒋介石败亡台湾之时,陈纳德继续支持蒋介石。为了防止“两航”飞机落入中国共产党的手中,陈纳德积极争取美国政府的支持,并最终争夺了“两航”飞机的财产。  相似文献   

3.
第一次东北四平会战,双方精英尽出,蒋介石派父亲往东北督战,林彪军队大败。在此关键时刻,父亲向蒋介石极谏,自愿留在东北继续指挥,彻底肃清林彪部队。蒋介石没有采信,竟片面下停战令。林彪部队因此复活整军,最后反攻整个东北。事后多年,国民党检讨内战失败原因,蒋介石本人以及国民党军队将领咸认为那次片面停战,不仅影响东北战争,而且关系全盘内战  相似文献   

4.
在国民党的诸多将 领中,卫立煌堪称是一位 资深元老。因而对蒋介石的 发迹史以及与中共交恶的内 幕知之甚多。1947年,因卫立 煌指挥的国民党军队在东北战 场失利,曾被蒋介石撤职查办。 卫立煌对此处分不服,却不敢同蒋介石辩争,随即避居香港,做起了寓公,静观战局的变化。 瞬息万变的战局和中共军队的节节胜利,使避居香港的卫立煌深感  相似文献   

5.
在国民党的诸多将领中,卫立煌堪称是一位资深元老。因之,对于蒋介石的发迹史,以及与中共交恶的内幕,卫立煌亦知之甚多。1947年,因卫立煌指挥的国民党军队在东北战场失利,曾被蒋介石撤职查办,并委任陈诚将军继任其东北战场的指挥官职务。卫立煌曾对此处分不服,却不敢同蒋介石辩争,随即邂居香港,做起了寓公,静观战局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刘向上 《文史天地》2009,(10):28-31
王耀武(1904年-1968年),山东省泰安市上王庄人,是国民党军队著名的高级将领之一,长期被蒋介石信任和重用,曾任国民党军队王牌军七十四军的军长,并成为黄埔系第一个出任方面军总司令官和省政府主席的人。因此,在国民党军界长期流传着“三李(指李延年、李仙洲、李玉堂,国民党高级将领,  相似文献   

7.
宋涛 《文史博览》2008,(6):56-58
1948年,解放战争经过三大战役,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大部分已被歼灭。蒋介石为保住其反动统治,欲在湘西组建反共戡乱救国军,建立湘西反共基地,以作垂死挣扎。  相似文献   

8.
黄少群 《百年潮》2011,(3):69-74
国民党军队对中央苏区的第一次军事“围剿”,开始于1930年底,结束于1931年初,具体战斗时间仅5天,以国民党军队的失败和红一方面军的胜利而告结束。本文不想对其战斗过程进行论述,只想就下列几个问题作一些新的探讨。 蒋介石为何迟至1930年底才开始对“朱毛红军”发动第一次大“围剿”  相似文献   

9.
杨菁  杨树标 《史学月刊》2005,15(7):76-83,88
在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中,随着国际反法西斯战争形势与中国正面战场抗击日军的历次会战态势的变化,蒋介石连续召开一系列军事会议,制定并调整了对日作战方针,检讨了各次会战,策定了相应的战略战术,从中反映出蒋介石对形势的估计、对敌我双方军队的认识等,比较能够符合实情,也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从总体上讲,蒋介石的话是“耳边风”,一吹就过,对国民党军队的劣根性改造无济于事。  相似文献   

10.
刘旭 《文史春秋》2022,(9):10-13
<正>1949年初,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胜利在望,三大战役均已胜利结束,国民党军队精锐基本被消灭,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陈兵长江北岸,即将发起渡江战役,蒋家王朝已是风中残烛,摇摇欲坠。而在1949年1月21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播放了蒋介石的下野文告,同时宣布由李宗仁任中华民国代总统。这是蒋介石一生中的第三次下野,也是最后一次。和前两次一样,蒋介石此次下野虽然是迫于形势,  相似文献   

11.
王耀武(1904-1968),山东省泰安市上王庄人,是国民党军队著名的高级将领之一,长期被蒋介石信任和重用,曾任国民党军队王牌军七十四军的军长,并成为黄埔系第一个出任方面军总司令官和省政府主席的人。因此,在山东长期流传着“三李(指李延年、李仙洲、李玉堂,皆黄埔一期学员)不如一王”的说法。  相似文献   

12.
1949年初,淮海战役结束后,解放战争势如破竹.国民党军队由东北退到华北,由华北退到华中,几百万“精锐”部队被人民解放军消灭殆尽.蒋介石的反动统治政权朝不保夕,全国解放指日可待.  相似文献   

13.
智华 《贵阳文史》2008,(6):16-19
在第二次中国国内革命战争初期,在国民党军队对江西工农红军组织第一次围剿、根据地军民正准备反“围剿”前夕,在中国的江西东固革命根据地却发生了一起“神秘”的重大事件——它就是“AB团事件”。事件的直接后果是几千名红军官兵和根据地内的党团员及普通群众惨遭杀害。此事并非当时“围剿”红军的蒋介石和国民党军队所为,而是根据地内部自己的肃反扩大化所致。  相似文献   

14.
"九·一八"与章太炎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突然袭击我国沈阳后,又向东北三省发动全面进攻。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不到3个月的时间,东三省竟全部沦落到日寇  相似文献   

15.
正加伦将军,是中国革命史上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他帮助孙中山创建了黄埔军校和国民党军队,辅助蒋介石筹划和幕后指挥了北伐战争。后来因蒋介石叛变革命,他愤而回国。离开中国后,加伦将军主要做了两件大事,都与中国有关。国民革命军的"幕后指挥"1924年,孙中山经过反复探索,终于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主张,并派"孙逸仙博士代  相似文献   

16.
王耀武(1904-1968),山东省泰安市上王庄人,是国民党军队著名的高级将领之一,长期被蒋介石信任和重用,曾任国民党军队王牌军七十四军的军长,并成为黄埔系第一个出任方面军总司令官和省政府主席的人。因此,在山东长期流传着“三李(指李延年、李仙洲、李玉堂,皆黄埔一期学员)不如一王”的说法。  相似文献   

17.
今年10月是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正是有了当年这史诗般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才有了今天的共和国。当年将红军视为“心腹之患”的蒋介石费尽心机,以几十万大军对红军长征进行围追堵截,最后终以红军的胜利、国民党军队的失败而告结束。蒋介石对长征红军的追堵是如何部署的?又是如何失败的?在这可值得纪念的日子里,我们将当时任蒋介石侍从室主任、南昌行营中将副厅长晏道刚所回忆的《蒋介石追堵长征红军的内幕》刊登出来,使读者从另一个角度了解红军长征胜利之必然(限于篇幅,主要节录蒋介石对中央红军围追堵截经过)。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爆发时,中国共产党人放弃了最彻底的苏维埃革命。停止了推翻国民党统治的斗争,甚至不得不佩用上国民党军队的军装帽徽,承认国民政府为中央政府。共产党承认国民党的“领导”并接受蒋介石的“指挥”。这毫无疑问是双方力量对比悬殊的  相似文献   

19.
蒋介石制定的“连坐法”,是他治理国民党军队的拿手的一招儿,也是他一生最得意的杰作之一。那么,“连坐法”是怎样产生的?它是一种什么样的法规?在国民党军队中执行得怎么样?这一系列的问题,满有点儿意思。 于是,笔者在为全国政协常委、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黄埔军校一期生李默庵将军撰写回忆录时,留意采访了这个问题,听老人讲述了许多重要的内容和生动的故事。  相似文献   

20.
刘奕 《贵阳文史》2011,(4):42-43
全面内战爆发后,风雨飘摇的国民党反动当局加紧了对国统区的严密控制。1948年4月起,蒋介石陆续抽调亲信前往贵州,妄图“集中力量,一致防共”。到了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所向披靡,国民党军队大势己去,黎明的曙光即将照亮贵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