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陕西史志》2005,(5):22-24
  相似文献   

2.
秦汉“甬道”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汉时代,是交通事业取得突出进步且为后世交通发展奠定了基本格局的重要阶段。秦汉帝国对于交通道路的经营为交通运输的空前发展提供了条件良好的运输线路。当时除著名的宽广通达的驰道和由关中直达北边的直道而外,又有“阁道”、“复道”、  相似文献   

3.
沐浴是秦汉时期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浴室和沐浴用品是当时沐浴方式的物质体现。本文通过对秦汉宫殿建筑遗址及墓葬中的相关考古发现进行分析和归纳,结合文献记载,分析了秦汉浴室设施的形制、类型和沐浴用品的种类、形制与用途,对当时常见的沐浴方式进行了推断。  相似文献   

4.
本文梳理了历史文献中有关秦汉要阳县治的历史沿革、地理位置、地貌特征的记载,与实地调查的凤山镇土城子遗址及周边山川、河流、长城、烽燧等的分布一一对应,对秦汉时期要阳故城的具体方位进行了论证,确定河北丰宁县凤山镇土城子遗址即是秦汉要阳故城城址。  相似文献   

5.
乌江古称延江水和涪水,源头为汉水。秦始皇于乌江下域置黔中郡,西汉将黔中郡改置涪陵郡、丹兴、万宁二县分别在思南、沿河。犍为郡、?柯郡分置的敝邑县治所在今黔西甘棠龙滩一带,邑敝水即黔西沙坝河。汉阳县治所在今赫章可乐。  相似文献   

6.
秦汉黄河津渡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秦汉时期黄河津渡的设置对手交通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然而津渡的设置,不仅决定于经千百年交通活动考验的交通大道的走向,还要考虑到河流的水位、流速以及两岸地势等条件。《苟子·子道》:“不放舟,不避风,则不可涉也。”还说到涉  相似文献   

7.
赵新春 《文物世界》2012,(5):12-13,20
秦汉时期的平城是雁门郡所辖的县城,属并州刺史部。汉高祖“七年(前200年)匈奴攻韩王信马邑,信因与谋反太原。……高祖自往击之。会天寒,士卒堕指者什二三,遂至平城。匈奴围我平城,七日而后罢去。”这是大同立邑最早的确切文献记载。由于著名的“白登之战”,平城闻名天下。西汉中后期,在此设置了雁门郡东部都尉治所,驻有边兵,抗击匈奴,平城成为边地政治和军事据点。  相似文献   

8.
按文献记载,黔陬县是秦时所置,为西汉所沿袭,属琅邪郡,东汉时改为黔陬侯国,属东莱郡(2)。关于黔陬县的地望,早期文献中记载较为明确,然由于种种原因,后世文献尤其是近代以来,对秦汉黔陬县的地望出现了不同的说法。近年来,我们在胶河及洋河流域开展区域系统考古调查,新发现了几处秦汉时期的中心聚落遗址,为我们讨论该区域内秦汉时期琅邪郡辖县的地望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9.
正秦汉简牍中的"居县",通常被认为指当事人当时所在的县。通过对有关记载、特别是新出土资料的辨析可见,"居县"其实是指当事人家乡之县。这个问题的厘清,有助于相关律令、文书文本的解读,并对秦汉名籍管理及相关制度取得更多的了解。兹不揣浅陋,试作论述。在秦汉简牍中,"居县"一词始见于云梦睡虎地秦简,凡三条:  相似文献   

10.
秦汉“长吏”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秦汉四百多年时间中 ,“长吏”的含义有过变化 :秦及西汉时期大致指县令长、丞尉等县级官吏 ,但西汉有时也仅指县令长 ;到东汉时期则转为郡国守相和县令长等地方行政首长 ,而不及其佐官。秦及西汉时期 ,“长吏”还没有完全专有名词化 ,故还有用作“大吏”和“上级官吏”之意 ,到东汉则基本为地方治民长官专用了。而都官长丞和侯家丞自始至终没有被包含在长吏的含义内。这从尹湾汉简所载东海郡县长吏和都官长丞、侯家丞的迁转差异中也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不同。  相似文献   

11.
秦汉古蜀邮传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邮驿史研究中,由于献史料的缺失,秦汉邮传仍算得上难度较大的研究课题之一。新中国建立以后,大量秦汉简牍、封泥和碑刻等的发现,极大地促进了该课题研究的深入。目前,关于秦汉邮传机构、管理制度、邮书传递方式、邮传的地位和作用等,学术界已有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成果,但这些研究成果多针对中原地区,古蜀之地的邮传研究几乎无人问津。本试图结合邮驿物、遗迹及考古中的最新发现,对秦汉时期的古蜀邮传作一考析。  相似文献   

12.
秦汉“复道”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秦汉史籍多处说到“复道”,秦始皇大治宫室,曾“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又“令咸阳之旁二百里内宫观二百七十复道甬道相连”。西汉长安“桂宫周匝十里,内有复道,潢北渡,两至神明台”,“北宫有紫  相似文献   

13.
髡、耐、完是秦汉时期的刑名,但是关于其适用对象、刑罚如何执行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问题,近百年来的法律史研究中始终存在争议。本文以秦汉时期的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为研究文本,提出髡、耐、完三个刑名之间的区别。髡刑从其产生至秦汉时期完成了从劳役刑到劳役附加刑的转变,耐刑在量刑轻重上与耐为隶臣妾相当,"完"字本身意为保留身体的完整,有时也作"完为城旦舂"的省略语。东汉以后髡、耐、完刑发生了重大变化,成为劳役刑的通称,至隋以后为徒刑所取代。  相似文献   

14.
长吏在秦汉时期有泛指高级官吏的用法,但不是所有高级官吏都可称作长吏,长吏还具有实指的一面,即主要用作从中央到地方国家机构主要负责人的一种代称。从可考的史料看,秦及西汉时期称长吏者可归为郡级和县级两大类:郡级长吏包括郡守(太守)、郡尉(都尉)、王国相、三辅(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等;县级长吏包括县令(长)、丞、尉、都官、侯国相等,道、障候等机构也有负责人称长吏。东汉称长吏者有刺史(州牧)、太守、王国相、县令(长)、丞、尉等,三府、属国、属国所辖县等机构也都有负责人称长吏。东汉和西汉一样,郡国守相及县的佐官当都称长吏。迁转方式及治民与否,不能作为判断长吏的依据,长吏中有不治民者,长吏迁转同样离不开功次。直到东汉末期长吏一词还未成为专有名词,泛称与确指的用法并存。  相似文献   

15.
秦汉之际(前220~前202年)朔闰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秦汉时期行用的历法,虽然千余年来有许多学者曾根据古六历(黄帝、颛顼、夏、殷、周及鲁历)而衍生出各式假说,但由于《史记》和《汉书》中的纪日资料相当零星,且其中颇不乏因传抄而造成的错误,以致历家们  相似文献   

16.
秦汉兵马俑     
  相似文献   

17.
秦汉陵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陵”专指帝王的坟墓、“寝”,指帝王灵魂生活起居的处所。帝王死后,在墓地上,要仿照现实生活中的模式,建宫殿,藏神主,具衣冠,按时进奉生活用具和饮食,这就是所谓“陵寝”。一般认为,中国的陵寝创始于战国中期,成熟于秦汉时代。秦汉帝王的陵寝比先秦  相似文献   

18.
秦汉遗存     
《文博》1997,(3)
作为秦汉两代政治、经济的中心区域,陕西共发现遗存4500余处,远远超过了其他时代;其中关中地区最多,约占总数的55%;陕北和陕南分别占32%和13%.这些遗存主要包括城邑、宫殿、长城、水利、交通、仓储、作坊等遗址、各类墓葬以及石刻、文物出土点等,不仅类别丰富,一些遗存规模大、规格高,分布范围也空前扩大至全省97%的县(区).  相似文献   

19.
台北中研院史语所廖伯源先生所著《使者与官职演变——秦汉皇帝使者考论))2006年8月由台北文津出版社印行,这是作者前后历时29年才得以完成的专著。全书由导论、上编“使命考论”及下编“使者考论”三部分共十二卷组成。作者指出使者的性质如下:“皇帝之使者是皇帝之代表,为皇帝之耳目爪牙,统治帝国之工具”;  相似文献   

20.
秦汉时期是指统一六国后的秦朝和汉朝(包括西汉和东汉)。关于秦汉史的重要史籍,有《史记》、《汉书》、《后汉书》,即“二十四史”中的前三种,以及《东观汉记》、《汉纪》、《后汉纪》,还有整理出土简册的《睡虎地秦墓竹简》和《居延汉简甲乙编》等书。现分别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