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佛教东渐,经数百年之传播,渐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其第一个宗派,即是中国佛教天台宗.它渊源于北齐、南陈,创立于隋代,鼎盛于唐朝,随着宋明理学之崛起,天台宗虽屡次中兴,但已“教宗天台,行归净土”,与其他佛教宗派一样,渐趋“三教合一”.笔者试对天台宗的形成、发展与影响三方面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2.
正日本学者小林正美《六朝道教史研究》(李庆译,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考察得出,历史上的儒教、道教、佛教都被称为教的说法大致开始于北魏寇谦之与刘宋顾欢的时代,这是其《新范式道教史的构建》(王皓月译,齐鲁书社,2014年)新范式道教史下的道教定义所决定的。三教关系所说的三教是广义儒佛道三教交涉而形成的包含儒家、道家、道教、玄学、佛教五方面及其交叉形成的复杂关系。魏晋南北朝佛教已传入中国,道教、玄学盛行,这一时期是三教关系形成的重要阶段,对展开三教关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诞节讲论是儒释道三教讲论与皇帝诞节庆贺融合产生的新的三教讲论模式。诞节贺寿常有斋会、三教讲论、赏赐僧人等一系列佛事活动,三教讲论处于核心环节。在贺寿宗旨主导下,诞节讲论一方面受制于贺寿礼制,程式固化,主题预设,结论雷同,佛教义理弱化,信仰色彩淡化;另一方面为迎合诞节气氛,僧人辩才卓著,声辞俱美,论辩激烈,赞颂巧妙,嘲谑新奇。两种合力作用下,诞节讲论发展成为皇权与佛教合作完成的一种热烈喜庆的国家仪式。此一仪式上,皇权凸显了皇图永固、帝道遐昌、国泰民安、万方来朝的主题,佛教也融入了佛日增辉、法轮常转的弘法意图。唐五代数百年间的诞节讲论,对于中国化政教关系模式的形成和影响,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4.
高翔 《丝绸之路》2013,(4):78-79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各方面进行了调和,最后儒、释、道三教合一。佛教中国化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古代哲学和文学方面。朱熹的可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有若干内容采自佛教禅宗、华严宗的思辨。佛教传入中国,部分佛典本身就成为优秀的文学作品;敦煌遗书中变文的有些内容就取材于佛经故事;佛教与诗也具有很深的渊源。  相似文献   

5.
产生于印度的佛教,为了能在中国本土传播,在最初的传入过程中主动与儒道结合,由于佛道儒三教本身又有某些契合和互补之处,所以从思想理论上看,佛教的发展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佛教与儒道的融合史。  相似文献   

6.
试述大足石窟外在的基本特征宋朗秋大足石窟从初唐到明、清、民国1030龛窟5万余尊造像,它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中国佛教发展与儒、释、道三教融合的进程。它与中国佛教的“世俗化”总趋向是吻合的。特别雕刻于南宋孝宗淳熙六年至理宗淳九年(1179—1249年)的...  相似文献   

7.
儒家、佛教、道教,都是中国历代反动封建统治者奴役和统治人民的重要精神支柱。魏晋南北朝以后,儒、佛、道三教就出现了合流的趋向。宋明的理学就是以儒家为主、三教合流的大杂烩。这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是一个很值得注意的现象。嵩山少林寺创建于北魏后期,迄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在这座深山古寺里保存了历代不少碑碣。其中像《三教圣像碑》和  相似文献   

8.
儒释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儒、道是在中国固有的文化资源上得以形成,而佛教则是由外域"引入"的一种文化资源。本文旨在分析两种文化在附会与碰撞过程中,佛教何以被中土人士误解为一种神仙方术,与黄老并列,从而形成了早期佛教入华时的神仙化特征的奇怪现象。  相似文献   

9.
汪毅 《巴蜀史志》2004,(6):28-30
我国魏晋南北朝至隋唐宋的雕刻艺术,以石刻造像为主,基本上表现的是佛教内容,代表了千年的中国美术史,更是中国思想、化史的一部分。在这个历史阶段浩瀚的佛教石刻艺术中,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石刻造像所展示的思想、化、哲学内涵弥显特别与珍贵。四川安岳大般若洞的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石刻造像是那个历史阶段的产物,不乏代表性。它不仅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化的多元;而且其洞顶的奇异字“ ”(暂称为颠倒双人字,下同)全国罕见,具有唯一性,堪称传达儒释道三教合一内涵的独特符号。因此,解析这些造像的构成关系和揭示其化背景,破译“ ”这个奇异字的密码,对于认识四川、重庆大足与其他区域石刻造像中的儒释道三教合一造像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并不乏化意义。  相似文献   

10.
憨山德清的三教融合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霞 《安徽史学》2001,(1):16-19
憨山德清从融合儒佛道的思想立场出发,以禅宗的“明心见性”说来解释儒家的学问之道,以佛教本体论和八识说来发明老庄道学之旨,又以儒家伦理思想去解释佛教教义与戒律,从而形成了系统的三教互释思想。在此基础上,他又提出了“三教同源”说,认为儒佛道同源于一心,故“三教本来一理”、“三圣本来一体”,三圣三教之间“所同心,所异迹”,从根本上说,“孔老即佛之化身”,万流朝宗,百川一味。  相似文献   

11.
论金代女真的宗教信仰与宗教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代女真人的宗教,有女真人的原始宗教—萨满教,又有从中原传入的佛教和道教。为适应多民族统治的需要,金朝统治者对佛教和道教采取兼收并蓄、限制、利用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曾左右了宗教的发展,使其为女真统治服务。金代宗教有新的发展和开创,在发展中适应经济、政治的统一,显示出儒、佛、道三教合一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张君梅 《沧桑》2014,(5):108-110
三教堂是民间信众兴建的合祀儒释道三教祖师的庙宇,是三教合一文化观念在制度和器物层面的主要载体和集中体现。山西晋城地区遗存了大量的三教堂,其创建最早可追溯至宋代,现存年代最早的为金代建筑,大多数为明代始建。从晋城三教堂的遗存碑刻中可以看出乡土社会不同阶层对三教合一文化观念的认识。三教堂的所有者属于传统乡土社会的村社,而其驻守者大多是佛教僧徒。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以敦煌文献为中心,结合归义军时期的历史现状,对归义军时期敦煌佛教教团的道德观念进行了初步的考察。通过研究我们发现,随着儒、释、道三教的日渐合一,佛教与儒学传统的意识形态和价值体系日益趋同,世俗的君臣关系、忠孝之儒家道德观念,成了佛教知识及其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归义军时期敦煌佛教教团所遵守的基本准则。  相似文献   

14.
四川摩崖石刻造像数量多,内容丰富,既有单纯的释教造像,又有释道合龛造像,还有佛、释、道三教合一的造像。本文拟就四川摩崖石刻佛教造像的主要题材内容,按时代顺序作初步探索,纰漏之处,祈望方家赐教。 佛教石窟寺艺术的题材内容大都来自佛  相似文献   

15.
齐、梁朝藏书文化在王室政权及文化士人的倡导和实践下,与文史学互为动因,极大地推动了古代藏书事业的发展。在思想领域里,儒学、佛教、玄学三教援引并存,形成了多元的社会思潮格局,也为齐、梁朝藏书文化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社会人文环境。  相似文献   

16.
高句丽民族及其政权长期生活在汉玄菟郡、乐浪郡、辽东郡的广大地区,接受汉晋以来中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影响。他们由最初信奉儒教,逐渐接受佛教、道教,在高句丽后期形成了“三教合一”的宗教思想格局。随着高句丽统治中心的南移,高句丽的影响也扩大到新罗和百济,使三教合一的宗教思想在朝鲜半岛深入传播,并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晚唐五代敦煌占卜与佛教在内容、形式、理论与实践等多个层面上进行着对话交融,彼此间的交融互用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双方的互补:佛教戒律、因果报应等观念通过占卜的运用在客观上很容易达到其普世化的效果;占卜对佛教诸因子的兼容,扩展了占卜内容和占卜种类,各式佛教理论的融入特别是佛教因果报应、轮回观念进一步完善了占卜理论,增强了占卜的变通能力。三教融合的文化特征与佛卜共信的宗教意识构成了晚唐五代敦煌占卜与佛教文化互动的多元成因。  相似文献   

18.
史轲 《丝绸之路》2010,(2):24-27
甘肃是中国石窟艺术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地处甘肃东南部的陇南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偏僻,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石窟的开凿较省内其他地区偏晚,始于北魏末年,发展于隋唐阶段,兴盛于明清时期。其窟龛形制、造像题材受到了天水麦积山石窟等毗邻地区佛教艺术的影响,且区域内呈现出不平衡的地区分布特征,明清时期这种局面得以改变,并最终形成以儒、释、道三教为核心的多神信仰体系。  相似文献   

19.
位于四川简阳市境内傍沱江东岸的奎星阁摩崖造像,开凿于咸平三年,真实反映了北宋初期民间宗教信仰状况和儒、释、道三教融合的思想,以及佛教造像进一步世俗化的地区性特点,颇具宋代写实、朴素、简约的造型艺术风格,其纤巧生动的混合型护法群神的表现形式较为少见,是研究蜀中沱江两岸佛教造像及其流变的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20.
王慧慧 《敦煌学辑刊》2007,54(4):217-221
传统宗教学往往立足于各大宗教与政权建设的关系及宗教自身的发展等问题,而忽视宗教在民间的发展状况,佛教也不例外,但随着官方主宰下的大传统佛教文化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民间佛教信仰及边缘化佛教信仰的研究.因为在关于中国佛教分类方面学术界没有统一的共识,不同的研究者根据其研究角度的不同对佛教进行了或细致或粗略的分类,比较典型的观点有以下几种看法:许理和先生把中国佛教分为"王室佛教"、"士大夫佛教"、"民众佛教",顾伟康先生把中国的佛教分为雅文化层次的"经典佛教"和俗文化层次的"民俗佛教",李四龙先生认为中国的佛教可分为学理型佛教和民俗佛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