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洋中国     
《南方文物》2005,(3):138-138
海洋构成了我们居住的星球主体,她的蔚蓝色是人类生命演进之舞的主旋律,生活在陆地上的人类,时刻在倾听着海洋的涛声,没有人不认为人类的明受益于海洋,否认这一点就是否认历史。海洋具有极重要的战略性,21世纪将是全人类走向海洋的世纪。  相似文献   

2.
东亚和东南亚之间的"环中国海",是一个以中国古代船家为主体的、由"四洋"航路连接起来的相对独立的海洋贸易圈。16世纪欧洲洋船东渐,环中国海船家接驳环球航路,建立起东、西方经济与文化融合的海洋全球化体系。迄今为止环中国海内外先后调查、发掘的三百多处古代沉船,分属于9-15世纪的中国及相邻各国的商船沉址,及16-19世纪的环球航路体系中的东、西方各国沉船。古代沉船的时空分布与内涵变化,再现了环中国海"四洋"本土海洋贸易体系的繁盛与变迁,以及全球化背景下环球航路的发展轨迹、东西方海洋经济与文化的融合进程。  相似文献   

3.
跨越31公里海洋的东海大桥,即将竣工。这将在上海芦潮港至嵊泗洋山岛之间勾划出一幅空前壮美的画面!这一巨大的跨越,展现着中国走向海洋的大趋势。中国的地理大势是一个半圆形的半岛,但历史上的华夏文明一直以来却属于以农业为主导的大陆性文明,对于走向海洋缺乏动力。重陆轻海,忽视海洋,甚至与海洋隔绝,这是中国在过去四五百年来国势一度衰微的  相似文献   

4.
15世纪,正是西方国家迈出现代化步伐的时候,也是中国落后、衰败、由强转弱的关键时期。15世纪前期,明朝统治下的中国,以郑和七下西洋为标志,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全球航行的国家。当时从南京建造驶出的郑和船队,是世界上最大的商业航海船队,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混合舰队。其规模和远洋航海水平之高,至今犹令人称奇。可惜的是明朝统治者没有抓住历史给予中国的这一机遇,面向海洋,走向世界,在郑和七下西洋形成的海洋科技和工艺的基础上再进一步,使中国成为全球性的强国,  相似文献   

5.
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是支撑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在世界近现代史上,任何一个大国的崛起,都与海洋密切相关.在当今世界,人们普遍认为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将给世界各国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也将给我国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但长期以来,中国的海洋意识淡薄,未能树立起面向海洋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6.
走向海洋,开发海洋,首先要有足够的客货轮船和专用船舶,而培养优秀的航海技术人才就成为优先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古航海国家之一,15世纪的郑和七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鼎盛之举,郑和因此而成为“世界大航海”运动的先驱。以航海为载体、中华明在世界上更大范围内传播和影响,受到世界人民的崇敬,中国人民应为之骄傲和永远弘扬。然而,在靠射骑得天下的封建王朝长期统治下,重陆轻海的大陆主义窒息了走向海洋开拓进取的民族精神,放弃海权,退离海洋,导致国运沦落,造成国破山河碎的悲惨局面,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最大悲局。正如当年郑和总结中国历史的教训得出的结论:“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海,危险亦来自海上……”  相似文献   

8.
和“两弹一星”一样,发展航母的科技意义不在军事意义之下。中国作为一个海洋大国的权利和责任,注定要走向海洋,并且需要拥有航母,从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来考量,  相似文献   

9.
新航路开辟的根源在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是经济性质的;而郑和下西洋的根本原因是政治性质的。导致两者之间差异的是海洋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区别。在对二者的简要分析中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国家政策的制定必须以实际的国家利益为根本着眼点;大国地位的确立需要强有力的经济基础和军事实力;要进一步走向世界,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实现社会进步;应该重视海洋,走向海洋,培养中华民族的开拓进取精神及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0.
新航路开辟的根源在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是经济性质的;而郑和下西洋的根本原因是政治性质的。导致两者之间差异的是海洋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区别。在对二者的简要分析中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国家政策的制定必须以实际的国家利益为根本着眼点;大国地位的确立需要强有力的经济基础和军事实力;要进一步走向世界,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实现社会进步;应该重视海洋,走向海洋,培养中华民族的开拓进取精神及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1.
张晓林  黄春宇 《郑和研究》2009,(2):37-41,43
中国郑和的航海发生在15世纪初,持续28年;而以哥伦布航海发现“新大陆”的“地理大发现”时代,开始于15世纪末。15世纪的一头一尾,在亚欧大陆相隔上万公里的东西两端,发生了可称人类驾驭、利用海洋的最伟大的两个历史事件,而其后的发展繁衍,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国全民纪念的“航海日”,以当年郑和的远航为标志,在600年后也正式写入了中国人民庆祝自己历史的纪念史册中。  相似文献   

12.
正海洋是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基础和载体。必须深刻认识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意义:2 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将有利于开创面向海洋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惠及东盟和相关国家;2 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将有利于增进各方互信,促进地区和平与稳定。海洋合作伙伴关系是共建2 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题中要义。加强海上合作是2 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优先领域和重点任务,具有基础性和示范性效应。2 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首先应  相似文献   

13.
光影海岸线     
《世界》2012,(8):112-113
对于有着亲水性的人类来说,海洋的魅力像梵高的蓝色一样浓郁,伴着日出日落,潮来潮去。8月,暑气正盛,正好逃离闷热的闹市,带着最富时尚运动精神的Kodak Water&Sport防水&运动型一次性相机,奔向海洋,潜入海底。  相似文献   

14.
<正>病毒是什么?无非是一团蛋白质加遗传物质,没有独自生存的能力。可是一旦进入人体,就如同一滴水汇入海洋……病毒的历史非常悠久,自从人类诞生以后,就无时无刻不在与病毒引发的传染病作斗争。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人类饱受传染病的摧残,有史料记载的就包括:公元前的雅典大瘟疫、东汉末年席卷中原的伤寒、中世纪肆虐欧洲的黑死病、15世纪灭绝印第安人的天花、19世纪横扫西方各国的霍乱、一战后影响全球的西班牙大流感……  相似文献   

15.
中国海洋史学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厦门大学杨国桢教授研究中国海洋史多年,近期出版的10卷本、300万字《中国海洋文明专题研究》,是他此前主编海洋史研究系列《海洋与中国丛书》和《海洋中国与世界丛书》的延伸,引起了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中国海洋史学研究的深化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所提倡的摆脱陆地史观范式,以海洋为本位研究方法,在"一带一路"和"海洋强国"的国家战略背景下更具学理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一方面,发展造成国内资源不足以满足对资源的巨大需求,中国面向海洋,在世界寻找石油、铁矿石、铜等矿产资源,海洋对中国越来越重要;另一方面,发展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十分严重,水体污染由内陆发展到沿海。中国近海污染问题迄今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沿海一些地方仍将海洋作为免费的污染排放场。保护海洋就是保护人类未来的希望。彻底转变观念,改变发展模式,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控制海洋污染,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17.
新世纪之初,科学家们一致认为“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是孕育生命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依靠。21世纪是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新世纪,海洋拥有支持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和空间。2005年伊始,胡锦涛总书记再次强调了以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进程,而开发海洋,保持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又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8.
海洋人文类型:21世纪中国史学的新视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1世纪上半叶是中国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决定性年代。面对发端于西方世界的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华民族将凭借什么样的“化自觉”融入国际社会的主流而保有自己的特性,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背负沉重传统包袱的人环境进行适应性变迁的方向是什么?机遇和挑战并存,国际和国内有许多不同的观察和预测。创造历史源于对民族传统的历史自觉,我们对历史看得有多深,就会在现实中走得有多远。  相似文献   

19.
2005年在郑和首航600周年之际,国务院确定每年的7月11日为中国航海日,这是郑和研究史上的大事,郑和研究也从此步入了一个新时代。在2005年全国各界与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共同纪念中国伟大航海家郑和的时候,中央提出以“传承文明、走向世界、和平发展”的精神,作为纪念活动的主旨。我认为,中央提出的这12字精神不但对郑和首航的纪念活动有指导意义,也指明了未来郑和研究的方向。郑和宝船队的远航不但是中国海洋事业的象征与旗帜,展示了明初中国强大的国力与先进的科技,也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走向海洋,开发海洋、向海洋索取财富的意志,并代表了中国人民与海外各国人民友好相处、互通有无、和平交往的愿望。今天,在江苏省郑和研究会成立20周年的纪念大会上,我想就这个主题,分3个层面谈一点个人心得,以求教于各位专家学者与同仁。  相似文献   

20.
全球化(globalization)是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的时代话语,人们有一种错觉:以为“全球化”仅仅是当今世界出现的现象。其实不然。在历史学家看来,“全球化”至少可以追溯到15世纪末15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时代。人们以为“全球化”是西方学的专利,事实上早在清末王韬就已提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