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晚明以来,在江南地区出现大量的以文学、艺术为擅场的艺术家族,其中尤以常州地区的恽氏家族为特别。在恽氏家族中,早期以诗书传家,到晚明起,则以艺术传家,一直绵延至清代中后期,时间长达数百年。在恽氏艺术家中,以恽向和恽寿平的成就最为突出。恽向是恽氏艺术家族中第一个以绘事见长者,是恽氏家族从诗礼传家到以艺术传家的关键人物,是家族转型期的先驱。他不仅是一个身体力行的画家,更是一个在画学思想、创作理论方面有所建树的学者,在晚明山水画坛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考察恽向及其艺术成就,便成为恽氏艺术家族研究不可绕过的一座分水岭。长期以来,学术界对恽寿平研究较多,而对恽向则鲜有所及。基于此,本文在在前人有限的研究基础上,以恽向传世作品和时人文献为依据,对恽向生平事迹、山水画成就、画学理论及其对画坛的影响展开论述与考察。恽向及其画学理论与画风,是晚明时代热衷传移模写、外师造化的山水画家的缩影。本文便是借一个艺术家族的个案解析,为人们认识晚明时代的山水画风提供另类参照。  相似文献   

2.
8月22日,网络推手“秦火火”和“立二拆四”因为造谣被抓3天后,《新闻联播》报道称,大V的转发“加剧了谣言传播,谣言的副作用被数倍放大”,同时一个标志性微笑出现在屏幕上——李开复微博主页的截图。  相似文献   

3.
一个头像印在万元大钞上,在日本家喻户晓的人物;一个被日本称为“文明之父”、“近代启蒙思想家”的人物——福泽谕吉。他晚年蜕变成一个狂热的扩张主义者,煽动对中国和朝鲜发动战争。他仰慕西方列强的侵略行径,鼓吹“文明=西洋,野蛮=东洋”。把日本对中国和朝鲜的侵略冠以“文明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时至2009年.中国改革开放已历整整30年。伴随改革开放而日益壮大的中国民营企业,早已撑起中国经济的半壁江山。但综观民企整体状况,却还没有摆脱“野蛮生长(冯仑语)”的局面。而在全球金融海啸的侵袭下,民营企业已是四面楚歌,野蛮生长的道路已至尽头。  相似文献   

5.
梅桑榆 《百年潮》2001,(4):57-59
1932年,“满洲国”建立之后,日本在“满洲”的殖民机关除了以野蛮的屠杀和奴化教育来加强对我国东北人民的统治之外,另一个毒辣的手段,便是拼命推行毒化政策。九一八事变之前,一些日本人已在我国东北进行贩毒活动。1933年,日本关东厅公布了“鸦片专卖法”,并且成立了“鸦片专卖公署”,使鸦片的种植、  相似文献   

6.
何蜀 《文史精华》2002,(4):32-39
“文革”中冤案不计其数,重庆的“一号专案”即是其中之一,冤案的炮制者对重庆市原国民党起义将领及民主人士,采取无中生有、捕风捉影、严刑逼供等手段,炮制出了“国民革命军第一集团军反革命嫌疑案”。被冤枉的人士有的被近害致死,有的被毒打致残,最后结果竟是一场子虚乌有的闹剧。冤案是如何制造出来的?《“文革”中重庆的“一号专案”》揭开了荒唐野蛮的内幕。  相似文献   

7.
恽寿平,初名格,字寿平,后以字行,更字正叔,号南田,又号白云外史、云溪外史、东园客等,江苏常州人。生于明崇祯六年(1633年),卒于清康熙廿九年(1690年),年58岁。恽氏祖辈多为明朝官宦,曾祖父绍芳为嘉靖进士。伯父本初,崇祯间举贤良方正.授中书,善画山水,寿平从小受他的指教,“初以黄公望为宗”,为他的绘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父亲日初(1601-1678年)。由邑诸生入国子监,得副榜贡生。清兵南下时,恽寿平曾参与抗清复明斗争,兵败被俘,父子失散,后无意中被新任浙闽总督陈锦收为义子,但不忘国仇家恨。义父陈锦被人刺杀后,恽氏被迫到灵隐寺出家,戏剧性的与隐于寺中父亲日初相见。约顺治十一年(1654年),寿平与其父还俗回武进,过着“家贫赖笔砚,得钱供朝铺”的清贫生活。来往于常州、苏州、无锡、杭州之间。顺治十三年(1656年)24岁时与王翠相识,成为“莫逆之交”。后由于王翚的介绍,有幸得到了王时敏的指导,又结交了著名画家唐芡、杨晋、王武、查士标、梅清等。康熙十七年(1678年),父亲不幸去世,寿平家境更为困难。为生活计,此时作画甚勤,现流传的恽氏书画作品,大半属于这个时期所作。恽寿平工书,能诗,善画山水、花卉,尤以没骨花卉称誉画坛。他的山水画,秀雅超逸,深得元人冷澹、幽隽之致。他的没骨写生  相似文献   

8.
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是一个长期自我封闭的封建国家,正如马克思所说,“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幅员广大的帝国,不顾时势,仍然安于现状,由于被强力排斥于世界联系的体系之外而孤立无依,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来欺骗自己”。1840年清皇朝在英国的炮轰下终于声威扫地。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天朝帝国万世长存的迷信受到了致命的打击。野蛮的、闭关自守的、与文明世界隔绝的状态被打破了”。中国的古老文明面临着新的  相似文献   

9.
有人说:老北京消失了。或许是吧,随意走上街头,穿着摩登但面无表情的人们、被车流堵住的各色小车、火热的川菜馆子和星巴克,还有胡同上的一个个“拆”字,好像从中国地图上随意点出一个大城市,都是这模样。  相似文献   

10.
李平 《文物世界》2013,(1):52-54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为文明时代的起点确立了一个终极标准。不过,学术界对野蛮和文明社会的分界线却有着不同的解释,诸如城市、铜器、文字等等都被指为构成初期国家的重要条件,也就是说文明时代是一个社会的综合发展水平的概括,有一些文明因素起源很早.  相似文献   

11.
这里是江南     
这里是江南,“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千里莺啼绿映红”的江南,“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江南,“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江南,“路长梦短无寻处”的江南,“采莲南塘秋”的江南,“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江南……诗的江南。雨丝丝,路绵绵,风轻轻,水柔柔。绿绿的波,旧旧的船,短短的桥,窄窄的街,老老的屋,美美的味,串成了长长的历史,又缩成了小小的镇子,被安放在江南暗暗的天空下,镇子叫周庄。踏着栗色窄小的石板路,嗅着水气清弥的味道,望着木制的回廊,镂花的格窗,白壁上挂着水渍,白壁下粘着青苔,青苔上附着露水,露水里映着灰瓦,灰瓦排成了马头墙,马头墙里是“轿从前门进,船自家中过”的庭院。庭院里有  相似文献   

12.
上海城墙的兴废:一个功能与象征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墙从古代的一种城防工具到统治权威的象征,在晚清以后被视为故步自封的标志,是中国城墙通常走过的道路。上海城墙经历了因“夷”而建,因“夷”而拆的兴废历史。它的功能和象征意义随着城市历史的演变而发生变化。在近代上海城墙日渐失去军事防卫功能的同时,对城市定位的改变、华洋之间矛盾和竞争的激化,使上海官绅对城墙的观念发生分歧,引起有关拆城的争论。最后它作为一个旧政权、旧时代的象征被拆除。但城墙作为现代性的对立面的象征意象却至今仍然留在人们的观念中。  相似文献   

13.
走进这幢坐落于广州城郊僻静山腰上的宅院。着实吃了一惊:庭院内、砖墙下、壁橱中、茶几旁,屋主的雕塑作品几乎布满每一个角落。别墅、庭院的构造和装潢也如同屋主的雕塑作品,精雕细琢。唐大禧先生将这座宅子取名为“他山石屋”,取义于“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又暗示着他雕塑家的身份。  相似文献   

14.
该拆的拆了,不该拆的也没能留下,想的没有拆的快。建设的同时也在破坏,难道“舍”与“得”永远是不可协调的悖论? 多年以后,那些独具民族特色和文化表现力的历史遗留,只能定格在影像里吗?  相似文献   

15.
映秀的重生和她被地震摧毁的速度一样,让人不可思议。5年,尽管有些艰难,但重生的力量像野草一样野蛮。 如雨后突然长出的映秀,如今拥有了“中国第一村”的美誉,也成了“东莞速度”的代名词,亦是人们感受“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的精神圣地。  相似文献   

16.
11月15日,“省厅-市局-派出所”的警筹管理“河南模式”初具雏形。 这一天是河南省公安厅对省辖市公安局下达“必须完成政革任务”的最后期限。现在,中原各市的公安分局均已“拆庙走人,不保留任何意义上的中间层级”。  相似文献   

17.
一个偶然的机会,从一位朋友口中听到苏州桃花坞地区正在进行旧城改造,于是就扛上相机,去找唐伯虎《桃花庵诗》中的风雅。到达苏州桃花坞大街后,已经迟来一步,桃花坞周边已被拆成了一片废墟,就连唐伯虎故居也已成为断壁残垣。  相似文献   

18.
在日本的思想舆论界,甲午战争的性质被普遍认为是“开化对保守的战争”、“文明对野蛮的战争”,日本方面将这场获得加入帝国主义阵营的通行证的侵略战争美化成为“圣战”、“义战”,在日本近现代思想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战争结束之后,一些思想家如内村鉴三转向了和平论,而大多数则如德富苏峰那样走向了帝国主义。  相似文献   

19.
<正>一我上初中时,有一次历史老师即兴讲起清代道光年间本县(赵城)一个大事件——震动朝野的“曹顺起义”,印象最深的是一段歌谣,开头两句:“耿峪耿壁好大胆,豆腐刀子造了反。”说来惭愧,我业余喜欢看点乡邦文献,可是几十年过去,对本县历史上这个大事件的来龙去脉却不大了解,也没想过要去弄明白。当然,我对先前那种一味歌颂“曹顺起义”的做法早就产生质疑,认为“起义者”不问青红皂白,把一个有作为的知县及其全家老少一个不剩统统杀掉实在野蛮。产生质疑的直接原因是,我的书柜里有一部清道光版《赵城县志》,常会取出来翻一翻,而被“起义者”杀掉的,正是县志纂著者、湖南长沙人杨延亮。  相似文献   

20.
夏斌,1951年出生。1993年7月出任深圳证券交易所总经理,使深交所分得中国股市半壁江山。1996年,调回中国人民银行,任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司司长。期间,由于“削权拆庙”被称为“不称职的司长”。2002年9月至今,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专注学术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