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曲心祚  梅生摄影 《山茶》2010,(10):I0056-I0065
色彩斑斓的多民族杂居,各种民族文化交相辉映.在青海的人地上比比皆是,花儿.藏戏.《格萨尔王》,六月歌舞……这些代表着不同文化的文艺之花在这里竞相绽放,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片贫寒的高地成为艺术之乡呢?  相似文献   

2.
新书博览     
《藏戏及乡人傩新识》作者刘凯。该书为作者20年间发表的有关藏戏、傩文化的论文选集,书中文章是专门研究藏戏与傩文化两种艺术形式的,地区侧重于安多、康巴的玉树、热贡、甘南。西藏的藏戏是藏族悠久历史的写照,有待于藏学界、民族文化工作者们深入研究、探讨和继承发扬;西部青海有着丰富的傩文化蕴藏,尚待人们去认识、开发,这两种民间艺术所具有的民族特色及深层文化内涵,使人称羡不已,更激励有志之士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探讨。32开,书号ISBN7-104-01160-9,710千字,定价13.00元。已由中国戏剧出版社①出版,新华书店总店北…  相似文献   

3.
《攀登》2016,(2)
明代中期一大批蒙古部落进入青海,使青海成为蒙古族活动的一个中心地带,而且对当时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在这一时期蒙古族的大迁徒中,蒙古部落支派非常复杂,其中鄂尔多斯的亦卜剌部与土默特的俺答汗部是影响较大的两个部落。他们先后活动于西海地区,加强了与这一地区各民族的融合和联系,同时将藏传佛教传入蒙古社会,对蒙古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正旦增益西是在中央民族大学藏学院就读的硕士研究生,他还有一个独特的身份——藏戏艺人。在去年拉萨雪顿节的欢庆典礼上,他作为雪巴拉姆藏戏团的一员首次登上藏戏舞台。这个艺术团有60年的历史,而他的藏戏梦也在20年后成真了。艺术世家的出身旦增益西出生于拉萨的一个艺术  相似文献   

5.
色达藏戏是国务院于2018年审核批准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较高的艺术价值。但由于历史的原因,色达藏戏曾于1958年至1980年期间停演近22年之久,直到1980年5月,色达藏戏才在塔洛仁波切的极力促成下恢复,重新出现在藏民们的生活中。文章通过对色达藏戏传承人塔洛仁波切的实地采访以及对藏区、藏民生活的实地考察,讲述了色达藏戏起源、传承、发展及流派特点等,阐明了色达藏戏对周边地区藏民、藏区社会稳定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1990年的春天,我们哥俩第一次到达甘孜。在那里我们结识了一个喇嘛藏戏团,益西降措就是这个藏戏团的导演。当时他刚刚带着这个藏戏团参加了上海国际舞台艺术节,据说国内外的反响都很大。益西降措五十多岁,从小出家,十几岁在西藏的色拉寺学法,同时也学演藏戏。藏戏过去都是由寺院的喇嘛演出的,著  相似文献   

7.
有“藏戏艺术之乡”美誉的堆龙德庆县乃琼镇加热村,人们一提起活跃在社会上的觉木隆藏戏队的发展和兴旺,都不由称赞起本村的女村民琼达,夸她是藏戏队的好队长,不仅下大力气恢复了传统藏戏,也是带领村民致富的有心人。  相似文献   

8.
藏戏     
《中国西藏》2014,(1):92-92
藏戏,藏语意为"阿吉拉姆",是藏族地区普遍流行的剧种。藏戏表演艺术家被称为"拉姆娃",意为"藏戏之人"。关于藏戏的起源,从15世纪起,噶举派的著名僧人唐东杰布立志在雪域各条江河建造桥梁,为众生谋利。他煞费苦心,募筹造桥经费,虽经三年多的努力,尚未成功。后来,他发现虔诚信徒中有生得俊俏聪明、能歌善舞的七姊妹,便召来组成戏班子,以佛教故事为内容,自编自导成具有简单故事情节的歌舞剧,到各地演出,以化导人众、募集经费,这就是藏戏的雏形。因此,人们把唐东杰布视为藏戏的祖师;又因藏戏最初仙女般的七姊妹演出,人们又把藏戏叫做"阿吉拉姆"("阿吉"藏语意为大  相似文献   

9.
《西藏人文地理》2005,(6):158-158
受第四届中华民族文化博览会组委会邀请,西藏自治区文联组团率领由西藏雪巴拉姆民间藏戏艺术团参加了本届中华民族文化博览会暨民族之花大选活动。雪巴拉姆藏戏团是在西藏享有盛名的民间藏戏艺  相似文献   

10.
周炜钦 《东方收藏》2024,(2):152-154
藏戏是藏族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的重要体现。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巴塘县藏戏团艺人杜呷作为全县唯一的藏戏面具非遗传承人,不仅是巴塘藏戏发展的亲历者,更是弘扬藏戏艺术的积极实践者。文章通过对杜呷进行访问和研究,力求展示其作为非遗传承人的经验知识、工艺传承和发展创新,并以此表明,对人类学来说,充分发挥艺术实践者的主体能动性是传承和发展民族艺术的巨大力量。  相似文献   

11.
藏戏是以民间歌舞的形式表现学内容的综合表演艺术。吐蕃时期以来,后藏民间歌舞艺术不断发展,后来又出现了拟图腾面具舞蹈、白面皮面具艺术表演、跳神艺术,以及民间的说唱艺术等,这些民间及宗教艺术中包含着一些戏剧因素。经过历代民间艺人和知识分子的努力,创造了藏戏艺术。人们一般把后藏作为藏戏的发祥地,把汤东杰布奉为藏戏始祖。汤东杰布系日喀则地区昂仁县人,他利用当时民间和宗教艺术中的某些戏剧萌芽或形式发展了藏戏艺术。五世达赖倡导举办藏戏节,促进了藏戏的交流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1、2、3、4……,1、2、3、4……”稚嫩的声音唱着节拍.午后温暖的阳光照进这间有着铁皮屋顶的排练室.打在孩子们红扑扑的脸蛋上,一扫冬天的寒冷。群增家庭儿童藏戏团的孩子们,正在为参加《我要上春晚》总决赛,在雪巴拉姆藏戏团的老师的带领下,一遍又一遍紧张排练着。  相似文献   

13.
雪顿节     
藏历每年的7月1日举行,为期四五天.2016年的雪顿节为公历9月1日. 雪顿节又名晒佛节、藏戏节,是流行于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区藏族人民的传统宗教节日,于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天能歌善舞的藏族人民载歌载舞,深沉热烈的歌声伴着高原特有的乐器,是他们最具活力的日子.  相似文献   

14.
鸟崇拜是世界性的文化现象,其在藏文化中也有丰富的体现。藏戏是藏文化的代表之一,面具是其不可或缺、极富特色的元素。在动物面具中有多种鸟面具,在藏戏《白玛文巴》中有所体现。民族文化宫博物馆馆藏了一件藏戏《白玛文巴》云雀面具,其制作工艺如何,又有怎样的文化内涵,是值得探讨的问题。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得知,此面具为贴布脱胎面具,制作时需经制作胎模、制作贴布白坯和按照绘画造像规范进行安装附件及着彩绘色三道工序。云雀等鸟类角色在藏戏《白玛文巴》中多次出现,帮助主人公排忧解难,体现了藏族的鸟文化。  相似文献   

15.
《山茶》2010,(1):26-26
藏戏历史悠久.具有缜密的表演程式,由于受到严格的宗教神规制约.藏戏在发展过程中受汉族文化影响较少.从表演内容到形式更多保留了原始风貌.所以在戏剧发生学等领域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6.
藏区要闻     
《中国西藏》2004,(6):76-77
珠峰文化节展示西藏传统文化 10月7日,日喀则地区一年一度的珠峰文化节在扎什伦布寺广场开幕。昂仁的迥巴藏戏、仁布的江嘎尔藏戏、日喀则市的斯玛卓、堆谐(腰鼓舞)等传统民间艺术表演,既促进了日喀则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刺激社会消费,也促进了对传统文化艺术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华夏地理》2010,(1):26-26
藏戏历史悠久.具有缜密的表演程式,由于受到严格的宗教神规制约.藏戏在发展过程中受汉族文化影响较少.从表演内容到形式更多保留了原始风貌.所以在戏剧发生学等领域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8.
藏戏     
《文史月刊》2010,(9):F0002-F0002
藏戏的藏语名叫“阿吉拉姆”,意思是“仙女姐妹”,据传藏戏最早由七姐妹演出,剧目内容又多是佛经中的神话故事.故而得名。藏戏起源于8世纪藏族的宗教艺术。17世纪时,从寺院宗教仪式中分离出来.逐渐形成以唱为主,唱、诵、舞、表、白和技等基本程式相结合的生活化的表演、  相似文献   

19.
话虽这么说,但你到村里找尼玛次仁本人却并不难,因为他是个地地道道的戏迷,从没有离开戏班“根据地”的习惯。他小时候由于受到村子里浓厚的藏戏文化的熏陶,对藏戏艺术有着一种特殊的爱,“那时候没有整场的藏戏演出,连折子戏也看不到,偶尔听到老人们在田间地头吼一嗓子戏剧道白,我的耳朵就能立起来。我是十六岁就开始学戏。开头的两年完全是懵懵懂懂、似通非通,从十八岁开始,我的学习成绩才开始突飞猛进。”  相似文献   

20.
青藏高原是鹰的故乡。在这里生息着世界上最为庞大的鹰家族,它们支派繁多,秉赋各异,特立独行。举其要有大鵟、金雕、白肩雕、草原雕、玉带海雕、白尾海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