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方 《收藏家》2022,(12):29-33
今年是沈从文先生诞辰120周年,也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创建110周年。沈从文先生在国博工作长达30年,他根据这个时期积累的文物知识完成了中国古代服饰研究领域的开山之作—《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并在服饰研究之外的古代文物研究领域提出了很多开创性的认识。本文在简要梳理沈从文先生服饰纺织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新审视了沈从文服饰研究的路径和特点及其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领域的奠基性地位。  相似文献   

2.
人类学会穿衣穿衣行为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而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服饰也有他自己的变迁史。民国是中国处于新旧思想文化变更的重要时期,通过比较近代服饰习俗的变化状况进而探究服饰文明与思想文化的关系,说明服饰是人类思想文化的一种象征作用,思想文化的变化与服饰变化之间有着相互影响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服饰史籍记载较多但大多是历代官服的描述,民间百姓服饰鲜有记载,四川地偏西南,四面闭塞,史籍对四川服饰记叙更是少之又少。今人大多是针对四川少数民族服饰的研究,如蓝勇先生对四川少数民族服饰深入的研究,阐明各族服饰地理分布及产生的机理,但对四川汉族服饰论及相对较弱,但他指出四川在明清时服饰化受移民化的影响。清代,  相似文献   

4.
贵州格森妮服饰有限公司是贵阳市为数不多的几个以生产西服为主的、有一定规模的企业之一,它的创办者是民营企业家、格森妮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省、市政协委员叶森林。通过多次联系,笔者最近见到了他。令我感到意外的是,这个董事长是一个英俊的年青人。他20岁开始从商,经过15年的磨炼,如今已经成为一个拥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民营企业家。  相似文献   

5.
明代服饰辉煌灿烂,突出特点为“汉官威仪”,集汉民族服饰之大成。明朝服饰上采周汉,下取唐宋,在继承中又有创新,形成了明代服饰自己的特色,如明代官员补子,忠靖冠,六合统一帽等。明代服饰在中国古代服饰中占有重要一席。明代服饰在发展演变中日臻完善,其发展演变经历了不同的时期,可大致分为初期、中期、晚期,明代服饰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风景名胜》2011,(11):30-30
当地时间10月13日,菲律宾卡兰巴,赫伯特·查韦斯身着超人服饰在家中摆姿势拍照。为使自己更像超人,查韦斯多年来对他的鼻子、脸颊、下巴、大腿甚至皮肤颜色进行了多次整容手术,最终他越来越接近偶像超人的摸样,但原来的那个自己已经“面目全非”。  相似文献   

7.
秦溢 《文物天地》2023,(4):63-71
“众生百态——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第三期)”中,部分风俗画以“刻实”的笔墨形式,为我们提供了观看古代百姓服饰“史”的资料。从绘画中选取宋元时期乡村底层人民服饰、宋代孩童服饰和清前期村市手艺人服饰,返回历史现场,结合历史背景辨析这一时期服饰的特点,还原服饰的真实,解读绘画中服饰正确的观看方式。  相似文献   

8.
从旅游开发与利用的角度分析了我国服饰民俗的旅游资源特征,剖析了服饰民俗开发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服饰民俗旅游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在18世纪,英国大众服饰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前色彩单调、质地粗糙、缺少装饰品的服饰逐步被色彩多样、质地优良、舒适美观、时尚得体的服饰所代替,即使是贫穷的人也购买时尚漂亮的二手服饰。一方面,服饰消费的变化是社会变迁的一个缩影,并依赖于社会经济的发展。18世纪英国大众的购买力和生活水平的提升进一步刺激了人们的服饰消费欲望;服饰消费的变化也与家庭决策的改变以及婚姻、职业、非自愿消费、服饰生产方式的转变等因素有关。另一方面,服饰消费又推动了英国的社会变迁。服饰消费不仅刺激了英国纺织业生产方式的变革,预示着近代工业社会的到来,而且还弱化了社会阶层等级和身份的界限,促进了思想观念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
唐朝文化是中国古代社会封建社会文化的巅峰,在音乐、绘画、舞蹈等方面都有着独领风骚的一面,其唐朝女性的服饰更是具有独自的特点,在中国的服饰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作者通过分析唐朝女性服饰风格形成的背景,介绍其主要的特点,浅谈了唐朝女性服饰在中国服饰历史上的作用以及对现代服饰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上个世纪90年代初,作为农家子弟的周祖平在几个老师傅, 几台缝纫机的简陋条件下跨入了商海,从此他与众多的创业者一样,从零打碎敲作坊式加工起步, 开始了他艰难创业历程。十年磨一剑,品牌铸辉煌,周祖平创立的洲艳服饰有限公司如今已成为江苏省常熟市近千家服装企业中的强势企业。  相似文献   

12.
藏民族的服饰,各地方有各自的特点。一千三百年前,吐蕃王朝的祖孙三法王时期,出现了国王和王后、大臣等等级次序分明的服饰,后萨迦派朝政时期,八思巴创制了包括适合于十三科制的官帽、官服等服饰礼制。帕竹王朝和藏巴王朝等时期,依据古代服饰,相继不断出现了盛行与世的珠宝服饰和王子装  相似文献   

13.
从旅游开发与利用的角度分析了我国服饰民俗的旅游资源特征,剖析了服饰民俗开发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服饰民俗旅游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有巢氏以出,袭叶为衣裳”,服饰的发展与人类文明密切相关,除了满足人类基本生活需求以外,服饰也成为一定历史时期社会文明的重要载体,而妇女服饰作为一定历史时期服饰发展的重要内容,更为细致地反映出社会各方面的发展状况和服饰本身不断演进发展的美学底蕴。文章以宋代妇女服饰为主要对象,概括其制作工艺、服饰颜色、服饰功用和政府的服饰政策几个方面的特点,以期促进对宋代妇女服饰的进一步认识。  相似文献   

15.
张捷 《神州》2011,(26):188-189
服饰是人类文化的显性表征,在生活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也是人类物质文明的标志,是反映其民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实物资料,而服饰也是舞蹈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舞蹈表演中舞者只要一穿上舞服,就已经具备了最为直观的形态特征。纵观舞蹈艺术实践更加印证了舞蹈表演与舞蹈服饰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在舞蹈作品创作中服饰设计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不同民族不同人物不同特性的舞蹈必须靠舞蹈服饰的烘托才能呈现舞蹈作品的风格性,舞蹈作品才得以升华、更趋完美。而舞蹈表演与舞蹈服饰二者的有机结合才是构成完整的舞蹈艺术形象的重要手段。本课题主要从探索传统服饰与舞台服饰的有机结合入手,阐释在舞蹈作品中舞蹈服饰的地位与创新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展忠宇 《沧桑》2013,(5):9-11
在中国古代正史中多有《舆服志》专门记载历代统治阶级依据各自情况制定的一套规范社会成员个人装扮的等级制度。各种文献和绘画,以及民间流传下来的服饰实物都为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翔实的史料。但近年来学者们多重视社会上层阶级的服饰研究,平民服饰研究多作为一种补充和陪衬出现在这类研究的专著和文章中。本人认为平民服饰在中国服饰史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比贵族服饰更贴近日常生活,更能反映出社会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的变化。明代处于世界和中国历史的转折时期,加之其史料文献丰富便于研究,因此研究明代平民服饰,并探讨其社会现象背后所反映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意义,具有重要价值。本文试从士人服饰、庶人服饰和民间女子服饰三大类来探讨明代民间服饰。  相似文献   

17.
吴可  金卓 《神州》2012,(9):103
服饰作为人类生存的产物,它表现了某个地区或某个民族的情趣及审美观,服饰色彩更是不可忽略的部分。宗教习俗、统治者的审美习惯、地域环境等都影响着服饰色彩规律。满族服饰色彩规律的形成同样追寻着这些规律。  相似文献   

18.
贵州省清镇市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县级市,龙窝苗族(又叫四印苗)是这里的常住居民,分布在麦格苗族布依族乡和站街镇,龙窝苗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服饰十分华美以女性尤为突出。本文以清镇市居住的龙窝苗族女性服饰作为研究,追溯了清镇龙窝苗族服饰来源、蕴含文化,对便装、盛装、中老年妇女服饰分别作了描述,还有服饰变迁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重重衣饰束缚着女性身体和行动,暗喻妇者雌伏的社会心理。清末民初"礼崩乐坏",服装逾制。女性以服饰为道具和工具,一反其长期扮演的次要角色和失语地位,史无前例地参与到社会变革中,服饰变革与社会变革呈现出复杂多维的历史关系。一方面,女性服饰变革从动于社会变革:在"兴国强民"的时代语境下,放女足首先从清末京沪开放城市兴起,而后风行全国,蔚为大观,这一变革追随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潮,客观上被攫升到复兴民族的历史高度去认知和实践,女性服饰变革是为社会变革之"影"。拟男服饰和早期旗袍流行一时,响应女权主义思潮,女性扮演同等国民,女性服饰变革是为社会变革之"镜"。另一方面,女性服饰变革能动于社会变革:反叛传统的"服妖"和趋于极端的裸体运动划开了服饰禁忌的口子,解放了囿于服饰的人性,引发激烈争议,女性服饰变革是为社会变革之"剑"。女学生着文明新装,引领文明生活先声;名媛影星穿改良旗袍,展示女性时代风貌。这些代表性群体的服饰行为塑造了摩登女性形象,推动了社会文明进步,女性服饰变革是为社会变革之"轮"。  相似文献   

20.
白毓薇 《沧桑》2013,(2):20-21
清朝服饰形制是历朝服饰中最庞杂、最繁复、等级制最森严。它既吸收了历史上汉族传统的冠服服制,又保持了满族服饰的风格,体现了满汉文化交融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