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五个方面深入论证了清朝对唐努乌梁海地区的有效管辖:一.编旗设官。清政府在该地编列了旗分、佐领,于各旗总管的产生程序、任免,形成了一套完整制度。二.征收赋税。关于唐努乌梁海人交纳貂皮的质量、数量、时间、地点、方式、奖励办法,清政府有明确规定,文章根据税收的三个特征论证唐努乌梁海人交纳的貂皮是一种赋税。三.司法管辖。清朝的法律适用于该地,清朝对该地刑事案件的审理事宜建立了制度,历史文献中保留着清政府审理该地案件的记载。四.内务民政管理。清政府调查该地经济、社会情况,赈济灾民,并在该地兴办教育。五.边界保卫。中俄条约明确划定了该处的中俄国界,清朝对唐努乌梁海地区中俄边界的保卫订有制度,唐努乌梁海人还应召出征,协助巡查阿勒坦淖尔乌梁海边境  相似文献   

2.
《布连斯奇界约》与唐努乌梁海北境中俄国界的确定樊明方一、《布连斯奇界约》产生的历史背景蒙古高原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清朝在人关以前就统一了漠南蒙古地区。1655年,清廷敕封喀尔喀土谢图汗等8名封建主为扎萨克,喀尔喀蒙古正式归入清朝版图。当时唐努乌梁海属...  相似文献   

3.
一、图瓦历史及研究概况图瓦为蒙古别部之一,清朝称乌梁海部。乌梁海又分为三部,即唐努乌梁海、阿尔泰乌梁海和阿勒坦诺尔乌梁海。三部原分别隶属于蒙古喀尔喀部与准噶尔部,在清康熙中期至乾隆中期,先后为清朝所控制。清政府以乌里雅苏台将军管辖唐努乌梁海,以科布多参赞大臣管辖阿尔泰乌梁海与阿勒坦诺尔乌梁海。19世纪60年代,沙俄势力开始进入乌梁海地区,通过1864年的《勘分西北界约记》、1869年的《科布多界约》和《乌里雅苏台界约》,特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要论述了苏联兼并唐努乌梁海的经过:俄国十月革命后,苏俄不尊重中国对唐努乌梁海的领土主权,支持唐努乌梁海人与中国分离。1921年2月,旧俄殖民主义分子恩琴的匪军侵入唐努乌梁海,中国驻扎此地的官员和军人大部惨遭杀害。1921年夏,苏俄红军进入唐努乌梁海,盘踞海境的旧俄白党被消灭,从此唐努乌梁海的历史开始按照苏俄设计的轨道发展。1921年8月13日,唐努乌梁海宣布“独立”,1926年通过新“宪法”,1930年到1931年开展“反封建革命”。1941年,唐努乌梁海派兵参加苏联卫国战争。1944年,唐努乌梁海并入苏联,成为俄罗斯联邦的一个自治省。中国政府对此未予承认。  相似文献   

5.
1914年沙俄强占中国唐努乌梁海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许多论著对此都有论述,但是这些论著一般都笼统地说俄国侵占了唐努乌粱海,而未指明俄国是将该地全部侵占了,还是占了该地的大部分。事实上,1914年俄国侵占的不是唐努乌梁海的全部。唐努乌梁海分为五旗:唐努旗、奇木奇克旗、萨拉吉克旗、陶吉旗、库布苏库勒诺尔旗。其中唐努、奇木奇克、萨拉吉克、陶吉四旗地方多在唐努山脉之北,沿乌鲁克木河和奇木奇克河两大流域。库布苏库勒诺尔旗则居唐努山脉东北,沿库苏古尔泊而居。这五旗共辖  相似文献   

6.
本文详细论述了19世纪60年代中俄两国签订《勘分西北界约记》和《乌里雅苏台界约》、划定唐努乌梁海西部中俄边界的经过。通过签订上述两个不平等条约,俄国侵占了唐努乌梁海西北端阿穆哈河地区;同时,这两个界约确认沙宾达巴哈至博果苏克一线以东的唐努乌梁海盆地为中国领土,这对此后俄国向这一地区的扩张具有限制作用。文章对嘉庆年间游牧于阿穆哈河一带归定边左副将军直辖的唐努乌梁海十佐领的下落提出了新的看法,认为这十佐领在同治年间中俄划界之前就已迁入了克穆齐克河一带。文章最后论述了勘分西界过程中唐努乌梁海人对祖国的贡献:严守边界,监视俄人动向,阻止俄人私立界牌鄂博;协助勘查界址,参与设置分界牌博,为分界大臣提供乌拉台站  相似文献   

7.
唐努乌梁海地区原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在清代,它是清帝国版图上的一个边远的行政区。有清一代,中国政府一直对该地区进行有效的管辖。从19世纪后半叶开始,沙俄不断向唐努乌梁海进行经济政治渗透并非法移民,侵略该地区的步伐日益加快。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沙俄乘中国新旧政权交替、北部边疆统治薄弱之机,悍然宣布对该地区进行“保护”,实际上是把唐努乌梁海攫为己有。俄国十月革命后,中国政府收回该地。20世纪20年代初,该地区被苏俄控制,建立了唐努图瓦共和国。1944年唐努乌梁海并入苏联,成为俄罗斯联邦的一个自治省。  相似文献   

8.
清代,位于萨彦岭和唐努山脉之间的唐努乌梁海,是一个很少为人们所了解的地方。1910年来这里考察的英国学者卡留瑟斯(D.Carruthers),曾称之为“不知道的蒙古”,本文所要介绍的,就是当年这个蒙古的部分情况。 唐努乌梁海一名的由来,与蒙古族对这里居民的称呼有密切的联系。在清代,中国北部  相似文献   

9.
乌梁海问题     
自19世纪初起,乌梁海地方已纳入清帝国版图。1727年俄中布连斯奇界约和恰克图界约确定了俄中两国在乌梁海地方的国界。自1755年起,乌梁海地方受乌里雅苏台将军管辖,其行政体制与蒙古的行政体制相同。乌梁海人信仰喇嘛教,使用的文字为蒙文。1908年1月24日,沙皇尼古拉二世在一份报告上批示说:乌梁海日后对俄国极为有用,并指示内阁讨论向乌梁海移民和占领乌梁海问题。1911年11月21日,俄国内阁就乌梁海问题举行专门会议,认为,自18世纪中叶起,乌梁海实际上已臣服博格达汗,俄国确实没有占领乌梁海地方的法律根据,但内阁依然决定加强向乌梁海移居俄国臣民。其现实目的是加强俄国在乌梁海的影响,而日后的任务是吞并乌梁海。1914年沙皇政府以威胁利诱,甚至讨伐手段,先后将乌梁海五旗置于俄国保护之下,实际上已将乌梁海并入俄国版图。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几个阶段考察了清俄关系中的蒙古中介作用。清俄发生关系前,俄国势力已渗入西蒙古地区。在喀尔喀诸部归属清朝以前,蒙古人已开始扮演清俄关系中介角色。《尼布楚条约》订立和喀尔喀三部臣服清朝后,虽有俄国人的拉拢利诱,但喀尔喀诸王公作为清朝命官主持对俄交涉事宜;蒙古语文在很长时间内一直是清朝对俄外交的正式官方语文之一。此外准噶尔汗国的存在曾对清俄关系产生重要影响,但俄国并没有为此卷入准部与清朝的军事冲突中去  相似文献   

11.
中国边疆地区史的一部力作———评樊明方著《唐努乌梁海》吕一燃“乌梁海”这一名称,大约在公元10世纪就出现了,当时的中国文献把它译写为“良改”或“斡朗改”。“乌梁海”不是族名,是对分布在西起额尔齐斯河、东至黑龙江上游一带以采捕狩猎为业的森林中居民的泛...  相似文献   

12.
黄彦震 《北方文物》2019,(1):111-112
正中国西北边疆重镇科布多曾是中俄关系史中一个悲情的名字。她东接喀尔喀蒙古的札萨克图汗部,可直达乌里雅苏台,西通新疆塔尔巴哈台(今塔城)和伊犁,南通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和巴里坤(今哈密市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北邻唐努乌梁海(今俄罗斯图瓦共和国)。近代以来,沙俄利用喀尔喀蒙古独立问题和跨界民族哈萨克问题,通过《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中俄科布多界约》、《中俄伊犁条约》、《中俄科塔界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最终使得科布多分属  相似文献   

13.
蒙古高原同中国的关系源远流长,向来是中国领土的重要组成部分。洎乎清朝,早在入关前的皇太极统治时期,漠南蒙古诸部已经臣服。1638年(崇德三年),喀尔喀车臣汗、土谢图汗、札萨克汗向清政府奉表称臣,“贡白驼一,白马八,谓之九白之贡”。1655年(顺治十二年),顺治帝任命喀尔喀三汗等八人为札萨克,分左右翼,札萨克图汗部属右翼,土谢图汗部、车臣汗部属左翼,负责管理喀尔喀各部事务,喀尔喀从此正式归入清帝国版  相似文献   

14.
诸部蒙古自信仰黄教以后,其民族性格趋向平和,政治上的热情相应地褪淡,而宗教感情却历久弥深。1688年噶尔丹入侵喀尔喀蒙古之前,清政府尊崇黄教,是为羁縻众蒙古,尤其希望喀尔喀能归附清廷。为此,清政府在喀尔喀主要扶植哲布尊丹巴胡土克图,与该活佛建立了私人联系,从而减少了达赖喇嘛在喀尔喀的政治影响。噶尔丹入侵喀尔喀后,喀尔喀兵溃国破,其上层人物在哲布尊丹巴的主导下内附清廷。此后清政府更加重视推崇黄教,令喀尔喀蒙古人感恩戴德,以此固防北部边疆。  相似文献   

15.
阿勒坦诺尔乌梁海地区,位于清帝国辖境的西北端。清政府在这里设总管、佐领和骁骑校等官,管理当地的军政事务。关于这些官员的姓名和事迹,从来没有系统的记述。历任佐领和骁骑校,除极少数可考者外,大多已湮没无闻。值得庆幸的是,在浩繁的清代文献记载中,尚存阿勒坦诺尔乌梁海总管的一鳞半爪,可供研究者勾稽探索。根据笔者掌握的材料,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至同治四年(1865年),可考的阿勒坦诺尔乌梁海总管共有十一人,现按年代先后顺序,分述于下:  相似文献   

16.
1634年,察哈尔部林丹汗败亡后,清朝控制了漠南蒙古地区,但是,漠北喀尔喀不顾清朝阻挠,一度恢复了与明朝的贸易关系。明朝收购喀尔喀马匹,补充战马,并试图利用喀尔喀部扼止清军西进。清朝则通过军事威胁和利诱,迫使漠北喀尔喀停止与明朝贸易,转而与清朝通使贸易。清朝以土默特、喀喇沁两部的名义控制明蒙贸易市口,不仅解决了自身经济需求,而且在贸易方面控制了喀尔喀。明朝则默许了清朝的间接贸易,以避免清军侵扰其北部边境。  相似文献   

17.
漠北喀尔喀蒙古归附清朝,经历了曲折的过程。1688年,准噶尔蒙古首领噶尔丹兵进喀尔喀,使喀尔喀问题更加复杂化,给清朝的统一增加了难度。康熙帝通过多次与噶尔丹谈判,稳定了北疆局势。给武力平定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最后经过三次亲征,打败噶尔丹,确立对喀尔喀蒙古的有效管辖,有力地推进了北部疆域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在理藩院处理的对外事务中,中俄交往占有重要地位,其中包括对中俄贸易的监督与管理。中俄贸易问题不仅与两国间的边界、逃人和准噶尔问题密切相关,还涉及到清政府对喀尔喀蒙古的逐步控制等一系列政治问题,这些都体现在理藩院对中俄贸易的管理实践中。本文以中俄贸易关系中的理藩院地位为中心,以理藩院对中俄贸易的监理为切入点,探讨清政府对俄贸易政策的演变,考察理藩院的外交地位以及在处理对俄贸易过程中对喀尔喀蒙古的逐步控制。  相似文献   

19.
先向唐努乌粱海进行经济政治渗透,逐渐打下基础,然后在时机成熟时一举吞并,这是沙皇俄国在侵略中国领土唐努乌粱海时所采取的策略。本文从掠夺性贸易、非法采金、非法移民3个方面,详细论述了19世纪60年代以后俄国逐步向唐努乌粱海渗透的情况,以及这一渗透过程中清政府与俄国之间的一系列交涉、清政府对俄国渗透所采取的抵制行动,并分析了俄国渗透阴谋得逞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清太宗和世祖为使漠北喀尔喀部臣服,采取了一系列的招抚策略及措施:如以军事征伐相威胁、阻止其与内地贸易、收留其逃人、分化其与卫拉特的同盟关系、邀请五世达赖喇嘛朝觐等,最终迫使喀尔喀附属于清朝,确立了朝贡贸易关系。而喀尔喀对内地的经济依赖则是喀尔喀归附清朝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