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汉志》“沂水”舒峤《汉书·地理志》京兆尹南陵县下云:“沂水出蓝田谷,北至霸陵入霸水。霸水亦出蓝田谷,北入渭。”由此可见,沂水是霸水的一条支流,但沂水究竟当现在哪一条河流,诸家所见不一。清赵一清渭沂水即水经注中的氵产水,亦即泥水,大致指今蓝田以东氵...  相似文献   

2.
成书于公元54~92年间的《汉书·地理志》记载西汉设县数目总数是1587个。但《汉志》正文所列县名总数只有1578个,尚有九县脱漏。本文利用秦汉玺印、封泥、简牍等出土文物,结合文献,补考《汉志》所缺九县。  相似文献   

3.
水一支穿过神禾原人工河道与御宿川大河 (唐称福水 ,后称氵高水 )交汇 ,称交水 ,西入沣。古本《水经注》如此记载 ,今本《水经注》无。《长安志》引《水经注》时 ,将二水交汇为交水句与交水段割裂 ,作为福水源头 ,曰“福水即交水也”,曲解了《水经注》的原义 ,在学术上造成混乱。后世以氵高水为交水者 ,其源盖出于此  相似文献   

4.
《汉书·地理志》(以下简称《汉志》)作为中国古代较为成熟的地理著作之一,第一次比较详细的记述了许多重要河流,所记述的300多条河流中有72条记有所经过的郡数。因为《汉志》并非专门记述河流的著作,是以政区为纲的一部疆域地理著作,所以不得不把对河流水道的记载系于河流发源地有关的郡县下,故而没有一一列出河流所经过的具体郡国。这就为以后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和注释带来了很大麻烦与分歧。现就对颍水、清漳水、漯水和治水四条河流的过郡数进行考证分析。一颍水《汉志》卷二十八上,颍川郡阳城县下载:“阳乾山,颍水所出,东至下蔡入淮,过郡…  相似文献   

5.
长水考     
长水考舒峤长水首见于《史记·封禅书》,诸家皆将其释为荆溪水,即今蓝田县荆峪沟。唯程大昌《雍录》将其置于霸河之东,新丰和霸陵县之北(四库本卷六、卷七),此地既无相应之水道,又无文献资料可证,实乃大误。又有以之当氵产水者(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封禅书》长水...  相似文献   

6.
汴河今昔     
汴河,起源于战国时代的鸿沟。《汉书·地理志》称汴水,《后汉书》作汴渠。汉魏时期鸿沟的下段淤塞,其上段(即荥阳河口至今开封)与它的支流氵反水结合,因汴氵反音通,于是改氵反为汴以避反字,汴河就由此而得名。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隋炀帝征民百万开通济渠...  相似文献   

7.
古湘、资、沅、澧源流新探(下)石泉,鲁西奇二战国至汉魏六朝时期湘、资、沅、澧源流新探①1·秦汉三国时汉水亦称“湘水”秦汉三国时期,今湖南境内的湘水及其支流已经广为人知,在《汉志》中就可以看出来,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西汉初期长沙国深平防区图”更说...  相似文献   

8.
<正>一撰写序文,包括诸略的大序与小序,是《汉书·艺文志》(下称《汉志》)体制上最为人称道的地方。这些序文对研究《汉志》著录的书籍及相关学术问题极为重要。然而,具体到今本《汉志》,《诗赋略》卻是一个例外。《六艺略》等其他五略,皆大、小序俱全,而《诗赋略》惟于最后有  相似文献   

9.
环绕长安的河流及有关的渠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绕长安的河流及有关的渠道史念海一“八水绕长安”“八水绕长安”,乃是一句古谚,出自西汉时司马相如所作的《上林赋》。指的是泾、渭、霸、氵产、丰、高阝、、涝①。泾、渭两水源远流长,其余六水皆出自秦岭山中,就在西安的近旁。这八水中,渭水是主流,其他皆是...  相似文献   

10.
<正> 隋唐漕渠是关东漕粮运往京师长安的重要运输线,基本上是在汉代漕渠的基础上加以疏浚开挖而修成的。其流经路线在灞水以东与汉漕渠路线大同小异,灞水以西的流路,诸书除了记载其起点在咸阳县西18里的兴成堰以外,均略而不谈,只有李吉甫在《元和郡县图志》卷二中说过一句“因古渠自华阴入渭”。后代学者也很少有详细的考证,嘉庆《长安县  相似文献   

11.
《文献》2021,(3)
关于《燕丹子》的成书年代问题,有"战国说""秦汉说""东汉说""唐以前说"等观点。《燕丹子》之"《汉志》无载"及与《史记》孰先孰后这两大问题,是探讨成书年代的关键。本文在对与此相关的诸多问题作辨析和分析后,认为成书于汉初。探讨《燕丹子》的成书年代,还应包括记载荆轲刺秦事的五国史文,它们构成了秦亡之后文人论议和民间口传的历史基础,也作为刘向编校《战国策》和太史公编纂《史记》的战国材料。燕太子宾客在战国末期和秦初撰作《燕丹子》的可能性,极其渺茫。  相似文献   

12.
汝南位于淮北平原的汝河南岸,故名汝南。汝南最初并不是一个城名,而是一个郡名。西汉初期,在颍河和淮河之间设置汝南郡。这一带,古代是汝河的流经区域。《水经注,汝水》说,汝河发源于梁县勉乡的天息山,(今嵩县境的伏牛山北麓)东南流至郾城,支流并出,成扇面形向东南展开。主流经上蔡、汝南、新蔡至淮浜入淮。支流主要有(氵殷)竣水和澺水。(氵殷)水和漶水从郾城分流。(氵殷)水  相似文献   

13.
略论吴卓信《汉书地理志补注》的地名学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吴卓信《汉志补注》的地名学价值,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关于地名用字,吴氏有一系列独到的见解,指出了地名用字的同音通假现象;二是指正前贤的许多地名错误,有的非常精辟,仅《汉志》本文他就指正了12处,今中华书局标点本《汉书》尚未完全吸收其正确意见。  相似文献   

14.
大型专业性工具书《秦汉钱范》与《元宝图录》陕西省钱币学会经过多年不懈努力,于1991年和1992年分别推出了两部大型专业性工具书《秦汉钱范》与《元宝图录》,获得社会各界,尤其是钱币学界的广泛好评。《秦汉钱范》比较全面地反映了秦汉钱范的原貌,是我国钱币...  相似文献   

15.
一、楚方城提起楚方城,人们往往会想到《水经·(氵无)水注》(卷31)所引刘宋时人盛弘之的一段话: 叶东界有故诚,始(?)县,东至(氵亲)水,达比阳界。南北联联数百里,号为方城,一谓之长城云。在汉魏六朝有关记载中,这是最为系统、具体的一条,因而受到后人的重视。然而,与汉魏六朝的其他有关记载相比,盛弘之所述却有明显的不同。《左传》僖公四年屈完说“楚国方城以为城”,《杜  相似文献   

16.
漫话东北虎     
《后汉书》云:(氵岁)祠虎以为神。(氵岁)(又作(氵岁))为先秦时期东北的少数民族。(氵岁)祠虎以为神当然是东北虎了。清代、民国时期的方志有关东北虎记载较多。  相似文献   

17.
《汉书·艺文志》是班固删取刘歆《七略》而成的一篇史志目录。经班固的删取调整,《汉志》比《七略》条目更清楚合理,更能体现目录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特点;其间“依托”体例的创造,使“辨伪”成为目录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七略》在唐代的失传,使《汉志》在客观上附载了《七略》的价值,成为历代学者研究先秦学术的津梁,对中国目录学贡献极大。  相似文献   

18.
秦建明 《文博》2004,(3):21-24
如果对中国历史上园林进行排名的话,最具影响力的园林当首推上林苑,上林是西汉王朝著名的囿苑,也是京畿地区最大禁苑的,论其规模,中国历史上几乎没有哪一处宫苑能与之相比。它的范围,汉人司马相如《上林赋》说得最清楚:“独不闻天子之上林乎?……终始灞沪,出入泾渭,沣、镐、潦、涌,纡余委蛇,经营乎其内。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态”。对此《文选》注引张揖云:灞、浐终始尽于苑中,不复出也。李善注:潦,即涝水也。《三辅黄图》则  相似文献   

19.
先秦诸子是中国古代学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所见其基本学术框架是由《汉书·艺文志》建构的。然考诸史籍,《汉志》"诸子出于王官"之说既不见于先秦典籍记载,又与史实矛盾;"九流十家"学术派别的划分亦与先秦学术之实际不符。汉代复兴"官学"的学术思潮与"独尊儒术"的主流文化是造成《汉志》对先秦诸子学术评判偏失的主要原因。所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还先秦诸子以本来的学术面貌,是学术史研究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汉书·地理志》(以下简称《汉志》)卷二十八上,弘农郡卢氏县(今河南省卢氏县)下载:“熊耳山在东,…又有育水(今白河),南至顺阳入沔(今汉江),又有洱水,东南至鲁阳,亦入沔,皆过郡二,行六百里。”这里班氏的记载认为洱水和育水均为过郡二,行六百里,独立入汉江之河流。对此历来争议颇大。一是洱水与育水合流说。如清·钱坫、徐松《新校注地理志集释》(《二十五史补编》(一),中华书局1955年版)认为:“洱水盖合育水而入汉水,本互受通称之例。”二是洱水为今镇平县之潦河说。如清·陈澧《汉志水道图说》(同上)认为:“洱水,今河南镇平县之潦河,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