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洋务运动·殖产兴业·经济发展秀风19世纪五、六十年代,中日两国所处的国际背景大体相同,为摆脱沦为殖民地的危机,中国的洋务派从1860年开始了封建地主阶级的改革自救运动──洋务运动。日本则在大体同期,为了实现“富国强兵”的战略目标,大搞“殖产兴业”,以...  相似文献   

2.
近十年李鸿章与洋务运动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刚 《安徽史学》2002,(1):39-43
晚清的洋务运动,影响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和改革开放;洋务运动最主要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李鸿章,又影响了这一运动的进程和结局.近十年来,史学界主要从李鸿章与近代政治外交、近代海防、近代企业、近代教育四个方面对李鸿章与洋务运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探讨,较客观、全面地论述了李鸿章领导洋务运动的是非功过与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3.
回顾洋务运动产生的历史,我们发现它与镇压以太平天国为中心的农民起义是有关的。关于这个问题,有的文章已作过专门的论述,目前史学界也几乎没有什么争论。现在的问题是怎样认识农民起义失败后,洋务运动的大规模发展。有的论者认为,不仅是洋务运动的兴起是出于镇压农民起义的需要,而且洋务运动的大规模发展也完全是出于镇压农民起义的需要。对这种观点,笔者是不敢苟同的。笔者不否认洋务运动的大规模发展与农民起义有关系,但认为这种关系主要体现在农民起义的失败,为洋务运动的大规模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上。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洋务运动的研究有了很大的推进,但在一些重要问题上,如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与地位等,学术界仍存在较大分歧。原因之一,与已有的研究较多地着眼于宏观考察,缺乏深入细致的微观研究不无关系。如果我们对一些重要的洋务企业和领域,分门别类地进行具体分析,当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探讨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采煤工业的兴起这两者间的关系,或可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一个实例。中国是世界上较早发现和利用煤的一个国家。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发现和利用。时至清代,煤的挖掘更加普遍。十八世纪,大小煤窑散布在全国各地。  相似文献   

5.
以"自强"、求富"为中心的洋务运动,是中国自我实现近代化的开端.正确理解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化之间的内在关系,从近代的具体历史环境来认识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历史影响,比较深入地理解洋务运动的合理内核及其基本特点。洋务运动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体制下迈向近代化道路最切实可行的选择,其在近代化中国道路上的一些有益探索,在某种程度上叩开了中国革新传统体制的大门。  相似文献   

6.
洋务运动与清廷传统军政矿厂政策王开玺我国史学工作者对洋务运动兴起的原因、性质、作用等问题,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文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但洋务运动与清廷传统军政、矿厂政策有无关系,有何关系,似尚无人论及。笔者就此试作抛砖之论,以...  相似文献   

7.
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链条上的两个相连的环节。当今,有的论者认为,两者都“标志着近代中国历史前进的基本脉络”。有的论者则“不认为有理由按照‘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辛亥革命’的线索来论述这个时期的历史的进步潮流”。关于戊戌变法的进步性,现在不承认者希罕了。争论的焦点在洋务运动上。后者基于认为“洋务运动  相似文献   

8.
论洋务运动的理性偏误周松青无论就跨度、深度和影响来看。洋务运动都代表了中国80年近代史的主导性进程。本文希望从洋务运动的理想和目标与它的实际结果间的差距来剖析其思维方法、行为模式中存在的理性误区。从而窥视其失败的又一原因。一、近代社会的发展趋向和理性...  相似文献   

9.
一九八五年八月下旬,由《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编辑部和兰州大学联合发起的第三次全国洋务运动史学术讨论会在兰州举行。到会七十余人,会议历时六天。这次会议主要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一、洋务运动的内容;二、洋务运动的性质、作用及历史地位;三、洋务运动的评价标准和研究方法等。  相似文献   

10.
近来,陆续有人将《资政新篇》与洋务运动加以比较,指出两者之间在欢迎西方资本主义先进生产方式和科学技术上的同一性,从而认为《资政新篇》与洋务运动“确实存在着十分明显的联系和若干共同之处”。这种尝试,看到了历史上敌对阵营之间存在着一致的东西,给人以启发,但仅此还不够,我们既应看到《资政新篇》与洋务运动的联系和共同之处,也  相似文献   

11.
"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分别是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的指导思想,两者在产生的背景与目的上相似;性质相似。但两者在内涵与实质上却有很大不同。洋务运动失败,明治维新成功,原因诸多,但指导思想终究是关健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洋务运动时期社会组织变迁述论陈向阳洋务运动不仅引起了晚清技术的变革和工业的产生,也导致了晚清社会的变迁。社会组织的变迁就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揭示这一时期社会组织变迁的情形及其意义,有助于深化我们对洋务运动的认识。一洋务运动时期社会组织的变迁是这一时期...  相似文献   

13.
杨悦 《沧桑》2009,(6):28-29,49
19世纪60年代开始,由官僚地主阶级组成的洋务派为维护封建统治,发起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就此中国的现代化艰难启动。洋务运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发展,但从自身具有的反现代化因素角度来看,又偏离了现代化发展的正确方向,最终将自己埋葬。本文希望通过分析和反思洋务运动现代化尝试失败的原因,为我国当今社会的发展与改革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经济、科举制度及国家机关的改造和建设三个方面分析了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进而指出,在这场学习西方以自强的运动中,因清政府学习目的的偏离与学习内容上的认识不清最终导致了洋务运动发展的成果再大也难逃功亏一篑的结局。  相似文献   

15.
上海机器织布局是洋务运动时期一个重要的民用企业,是中国近代机器纺织工业的先河。考察它的性质及其演化,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洋务运动与早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探究祥务派创办企业的历史轨迹与特点,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16.
洋务运动开展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难得的一段发展机遇期。19世纪7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是洋务派主张“求富”、重点兴办民用工业的时期,也是中国近代纺织工业兴起的时期,兰州织呢局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创办的。探讨兰州织呢局创办的原因及作用,不仅有助于对洋务运动的研究,对相关纺织业历史的研究也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李鸿章科举改革思想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与科举之争,是晚清文化战线上新旧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场斗争始于鸦片战争前后,中经洋务运动和戊戌维新,直至二十世纪初清廷推行“新政”才趋于解决。现仅就洋务运动时期李鸿章对学校与科举之争所采取的态度及其作用进行一些粗浅的考察,不当之处,尚祈教正。  相似文献   

18.
洋务运动是以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来富国强兵,抵御外辱,镇压内乱为目的,它虽然没有挽救大清王朝,但它是中国传统封建教育变革的开始。本文主要通过洋务运动中开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史等措施方面,论述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近代“中体西用”思想的蕴涵及其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传统的学术观点中,“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被认为是洋务运动精神的集中表述,而实际上它并不只是洋务运动的产物,也不仅仅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从“中体西用”的历史演变来看,它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涵蕴。  相似文献   

20.
从文化哲学看洋务运动时期的“新学”与“旧学”之争余秉颐洋务运动时期思想界议论的中心。是“新学”与“旧学”。前者指从西方传来的学术、文化。义称“西学”;后者指中国固有的学术、文化。又称“中学”。这一时期介入“新学”与“旧学”之争的。不仅有洋务派与顽固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