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代文人政治理想的转变程遂营古典教育下的文人与政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然而,就文人与政治关系的程度而言,各代却有不同。为什么唐代文人参与政治的热情、广度和深度及其对唐代政治格局所造成的影响,远非秦汉、魏晋、南北朝可比呢?本文认为,唐代文人政治理想的转...  相似文献   

2.
唐代隐逸兴盛成因的社会学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红霞 《史学月刊》2005,(2):105-110
唐代隐逸兴盛的成因对把握唐代隐逸的特质、风貌及其与唐诗的关系意义重大。这一风尚的盛行与唐代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和思想文化密切相关。政治上 ,唐代帝王对隐士优渥褒扬是刺激唐代隐逸发展的强大动力。科举制度方面 ,士子科举落第、仕途的挫折、中晚唐科场的流弊以及高隐制举的设立都使唐人的隐逸行为较前代变得更为频繁。从思想文化方面看 ,带有传统隐士色彩的隐居习道风气的盛行使唐代道教徒式的隐士大大增加 ;佛家遁迹山林的修行方式、清静超脱的人生境界也吸引着唐代文人奔趋山林。从经济基础看 ,唐代日益普及的私家园林 ,成为唐人实践仕隐两兼、满足其恬淡的隐逸情怀的理想境地 ,并构成唐人践履隐逸、满足其优游于出处进退的三径之资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大量数据,从时、空、类型等三个方面描述了唐代岭南文人的社会流动,即从不同时期岭南流动文人的数量分布来看,有唐一代岭南流动文人的数量一直处于小幅波动但持续平稳的增长之中,且后段的数量要大大高于前段;从不同时期岭南流动文人的地理分布来看,唐代流动文人在岭南的分布异常不均衡,主要集中于"五管"及以广州、桂州为轴线的各州,各期州数的多寡与人数的增减基本上呈正相关关系;从不同时期岭南流动文人的流动类型来看,向上的、水平的流动都是后期比前期的多,向下的流动则基本持平,表明岭南在唐代后期越来越富有吸引力,而文人大批量地到来,又会对岭南文学风习的涵养产生积极的作用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但这种改善非常缓慢。  相似文献   

4.
唐太宗与东南文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太宗与东南文人李长期以来,学者们在探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时,对于历朝政权组织的沿革倾注了极大的心力,而对构成古代政治主体的“政治人”则缺乏通贯和具体的分析①。毫无疑问,陈寅恪先生的《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在这方面起了开风气之先的划时代作用。但这仅是初...  相似文献   

5.
唐代是我国商贾诗创作的一个高峰,商贾诗的繁荣与当时社会商业经济的发展和整个社会对于商人的关注以及文人对商人态度的改观是分不开的。研究唐代的商贾诗,对于我们研究唐代的经济、文化、社会生活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唐代的体育活动与政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自政治伦理形成后,社会生活中便有意无意地贯穿着一条突出政治的原则。本文对唐代的体育活动同政治的关系进行考察,以揭示当时体育活动的政治倾向,以及人们对待体育活动所持的政治标准和引出的政治意义。一对于一些体育项目,唐人肯定了它们的政治意义。唐代的球类活动有足球和马球两种,足球称为蹴鞠,马球称为打球或击球。玄宗时,蔡孚作《打球篇》一诗,序言说:“打球者,往之蹴鞠古戏也,黄帝所作兵势,以练武士,知有材也。”这是西汉学者刘向《别录》中的说法,为唐人所接受。因此,球类活动在唐代是军事体育,宫廷和军队都经常举行,  相似文献   

7.
柳宗元对于佛教义理的熟悉在唐代的士大夫中间是较为突出的,但值得注意的是,他并没有真正从精神层面上去接受,更多的是从用世的角度来“借用”,为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情感的抒发服务。  相似文献   

8.
敦煌民间歌辞有不少有代表性的篇什,能够表现它们合乎历史发展要求而富有创造性的生活内容;并且在认识现实、反映现实的过程中,有着自己独到的审美观和不可忽视的审美价值.当然,敦煌歌辞的审美观从总体上来说,不同于李白的巨刃摩天,乾坤摆荡,也不同于李商隐“一弦一柱思华年”的瑟瑟歌声,它是以坦率自然、刚健清新的风格表现民间文艺的美学理想为特色的.历代文人骚客崇尚自然美,留下了不少有意义的诗文和言论,其中以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  相似文献   

9.
从迁谪诗文透视作者的心理人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观封建社会历史,文人学士无一不是“奋厉有当世志”,欲将胸中万策“致君尧舜”,从而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由于他们的不凡才华,也往往容易旗开得胜,踏入仕途。而当他们行走在文学与仕宦的双重轨道上时,文人的充满理想色彩的正义、耿直的人格、品性又常常与官场上的明争暗斗、尔虞我诈的政治现实发生冲突,甚至格格不入。始“得名于文章”,终“得罪于文章”。文人入仕,遭贬流放乃至坐牢砍头的命运,成为封建文人不可改变的人生悲剧。大凡物之不平则鸣。文人一旦遭到贬谪,所学的圣贤之道受到非议,理想破灭,壮志难酬,内心忧愤,抑郁难伸,于是,一…  相似文献   

10.
南宋理学家吸收了源自纬书的拟人地理观念、唐代一行的山河两戒说,以堪舆视角重整《禹贡》山川,创造出一套中心化的地理秩序。经过元明两代理学家与堪舆家的接引与改造,逐渐演变为以论证皇权为目的的三大干龙说,并为社会各阶层所公认,此即沉淀为明清时代一般知识与信仰的中国龙脉论。龙脉论是真实山川与想象地理的重叠,它既是流传于一般社会中的宏观地理观念,也是文人精英与堪舆术士共同发明的皇权正当性学说。它的形成,是流行于不同阶层的多种知识传统在王朝政治格局中杂糅互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刘枚 《文献》2005,(1):145-151
竹枝词源于巴渝民歌,自唐代诗人刘禹锡首开将竹枝词引入文人诗歌创作的风气后,后世文人效之,创作了大量竹枝词.历代的竹枝词,有一共同特色,这就是以浅显易懂的文字,描写各地的风土人情.正因为如此,所以各个地区的民风民俗、社会生活,乃至经济文化状况,在竹枝词中都有反映,既有文学价值,又有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2.
《文博》2016,(2)
新发现的张子渐墓志出土于西安地区,具体信息不详。张子渐墓志由唐代著名史学家韦述撰文,记载了志主与韦述以及周边诸多文人间的交游情况,对于深入了解文学史与科举制度具有一定的意义。张子渐的仕宦历程具有典型性,为我们研究唐代进士出身官员的迁转途径提供了重要的史料。  相似文献   

13.
宜宾兴建古代文人碑林左孝本为钩沉千年文化史,缅怀文人墨客,继承文化遗产,宜宾古代文人碑林在流杯池公园开始兴建。据文献记载,宜宾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由于山有翠屏、真武之胜,水有三江之奇,自古以来,吸引了历代众多墨客骚人,唐代大诗人杜甫、岑参、韦皋,宋代...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主要领导人的毛泽东,以共产主义和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社会政治理想和毕生追求,并在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张力甚至反差中推进政治理想的现实化和社会政治现实的改善,推进了社会主义的政治民主化进程,实现了民族独立,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15.
内供奉僧滥觞于唐玄宗设置翰林院,从此始有僧人入内谓之翰林待诏,供奉朝廷。在唐代,把侍从皇帝左右的高僧大德习惯上称为"内供奉僧",似与把侍从皇帝左右的近臣称作"内供奉官"如出一辙。内供奉僧是佛教与唐朝政治结缘的产物,深刻反映了唐代皇权政治对佛教的某种需要。唐代内供奉僧出入禁省,或亲承顾问,或讲经化导,或斋戒诵经,或论难儒、道。他们还长期积极活动于宫禁之外,临坛度人,传扬经典,弘扬佛法。内供奉僧借助其特殊身份,为佛教在唐代的繁荣发展赢得了良好的政治环境,并为佛教在唐代的发扬光大做出了积极贡献。内供奉僧还在唐代政治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唐代政治领域到处留下了内供奉僧的身影。  相似文献   

16.
刘小凡 《丝绸之路》2022,(4):99-104
中国古典诗歌的吟诵为古代文人所特有,以其兴发感动的独特作用,为表达内心情感的有效工具,吟诵被认为是诗歌创作的本质和基本要素。在经历了唐代中期诗人“苦吟”的高度发展之后,成为古代文人所普遍使用的读书方式。但在中国语言文字改革之后,变成了一种濒临灭绝的小众文化,现在是被文学和音乐学领域致力恢复的一种古文表达方式。它与现在所谓朗诵不同,也与文人的歌唱不同,是以其不需记谱,通过依照汉字声调与腔调的结构而创作吟诵调的方式,和见字即能唱的即兴表达特点,而构成的一种为古代文人特有的读书方式。本文依照文人吟诵文化的演化过程来论述其特点和性质,探析吟诵如何成为古代文人所特有的一种表现手段。  相似文献   

17.
李学更 《神州》2014,(2):248-250
李白杜甫的山水画绘画美学思想,主要体现为真心冥、宛相似与融心神、元气淋漓,此四个命题,几乎囊括了唐代山水画美学的文人认识的美学要点的核心,并且,李杜的山水画美学思想,对唐及以后的山水画创作实践,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唐代是我国山水画实践与山水画美学结合的关键时期,是研究绘画美学必须专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浅谈长沙窑瓷器的装饰艺术喻少英瓷器,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重要发明之一。唐代瓷器制造业,在前代发展的基础上,获得了更大的发展,尤其在装饰艺术方面有了较大的突破和转折。唐代的长沙窑,是南方地区一个民间窑场,它虽名不见经传,也不象越窑、邢窑等名窑那样被文人...  相似文献   

19.
顾建平 《文史博览》2009,(11):56-57
我国历史上的文人,似乎都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流传着许多轶闻趣事。 文人与酒关系密切名声最大的,大概要数唐代的大诗人李白了。郭沫若说:“李白真可以说是生于酒而死于酒。”据统计,现存的李白的诗文作品,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文渊阁四库全书》为基础数据,考查两《唐书》列传人物旅游活动所涉及的旅游资源,以国标GB/T18972—2003作为分类标准,建立唐代旅游资源基础数据库,统计分析唐代旅游资源的结构与分布。结论认为:唐代旅游资源以人文旅游资源为主,佛塔寺观、山岳型旅游地、楼阁亭台是唐代最主要的旅游资源。唐代旅游资源主要分布于政治、经济、文化、旅游中心等地,并有沿主要交通线分布的特征。大多数旅游资源分布于基本经济区内,并有较强的内陆集中性。两京地区、吴越地区、长江中游地区、成都地区和永州一桂州地区是唐代五大旅游资源富集区。封禅线沿线地区和长江流域形成了唐代两大旅游资源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