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清代驻京喇嘛制度的形成与沿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晓敏 《满族研究》2007,(4):111-121
清代驻京喇嘛制度是清代宗教政策的重要内容,它在清代治理蒙藏地区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本文对清代驻京喇嘛制度形成与发展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探讨。对驻京喇嘛制度形成与演变共分四个阶段。清朝统治者在入关前对藏传佛教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对于归附的喇嘛采取了优待的政策。入关前对藏传佛教的一系列做法,对入关后驻京喇嘛制度的实行具有一定的影响。因而可以说入关前驻京喇嘛制度处于萌芽阶段。驻京喇嘛制度形成于顺治朝,在康熙、雍正时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到乾隆时期达到成熟。  相似文献   

2.
刀光剑影惊险的故事蔓延到山外传说四周悬崖峭壁的高山成为无墙无门的城郭一条羊肠盘道保持险峻不愿宽阔天赐的山城永远年轻喇嘛的守候你最快乐故事不变的色彩菩萨在故事中沐浴升为至尊的宝座翁媪不畏山道的艰辛诚心祈祷无灾无祸香烟缭绕山城信仰在芳香中超脱伤痛痊愈的时刻山城清醒了许多草木复绿的幽境小鸟回归山不寂寞愿“和谐”播入心田收获双赢共荣的硕果土乡风情轮秋恋虹彩,海外醉琼浆。安召万人乐,纳顿百天狂。河湟呈画卷,遗址献华章。远客无虚行,图文满行囊。喇嘛山城(外一首)@文贤忠~~  相似文献   

3.
三、清代的火药和炮弹火炮的发射需要火药和炮弹,而火药尤为关键,弄清火药的问题,对进一步探讨、研究清代火炮的性能、威力等情况,至关重要。(一) 火药清代用于军事的火药是军需火药和演放火药(又称常操火药、寻常火药),两种火  相似文献   

4.
田家青 《文物》2012,(9):96
本书是作者在古典家具研究领域的开创之作,为海内外第一本系统研究清代家具的专著与图典,一直受到中国古典家具研究者和海内外收藏家的推崇。书中对于清代家具的分期、样式、流变与工艺特点的结论,已为学界和收藏界广泛接受与引用。书中收录的家具,大多数至今仍被认为是清代家具的最佳代表。本次修订后,使读者对清代家具的真实面貌能有一个较为完整的了解,对于古典家具研究者及收藏爱好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书讯(英文)     
Travel in Northern Tibet This book provides a wide range of information about the colorful nomadic culture in Northern Tibet,a cold highland sited at an average elevation of 4,500 meters.It tells of the local history, rich cultural heritage,the worship of sacred mountains and holy lakes,the ancient Bon religion,King Gesar,and varied folklore  相似文献   

6.
<正>The expression Rnying Ma-pa means "ancient" or "old".The Rnying Ma-pa sect maintained that it is ancient because Pad-ma vbyung-gnas established its doctrines in the 8th century,about three hundred years earlier than the origin of Tibetan Buddhism’s other sects.With regard to "old",the Rnying Ma-pa sect claimed to focus on the teachings of Old Tantric Mysticism,basically those translated during the Tubo period. The division of Tibetan Buddhism into various sects differed from that of Hinayana and Mahayana in Indian Buddhism.The separation of Hinayana into eighteen schools was  相似文献   

7.
五、清代一般服饰 (一)清代男子一般服饰 1 马褂 马褂与长袍或长衫相配。马褂,腰束湖色、白色或浅色长腰带,后系手巾,是清代男子一般常穿的服装。马褂长仅及脐,左右及后开气,袖口平直(无马蹄袖端)。形式有袖长过手,或袖短至腕,对襟、大襟、琵琶襟诸式。(图四十五)  相似文献   

8.
(三)清代妇女冠服 1 朝褂 (1)皇后、太皇太后、皇太后、皇贵妃朝褂有四种款式,均石青色,织金缎或绸及泥金纱镶边。 ①式为圆领、对襟、有后开裾、缺袖的长背心。自胸围线以下作襞积(褶裥)。其纹饰,在胸围线以上前后绣立龙各二条,胸围线以下又横分为四层,第一层与第三层分别织绣行龙,前后各二条,下置平水江崖和寿山石。第二层与第四层分别绣“万福”、“万寿”(团寿字与蝙蝠),各层均以彩云相间。(图十七)  相似文献   

9.
乾隆皇帝的“永停捐例”并未从根本上终止捐纳,因为捐纳是与政府的财政收入状况始终相伴的,只要政府的财政收入出现匮乏,捐纳这种筹款形式就能派上用场。  相似文献   

10.
清代回避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避制度在我国历史上早已有之,西汉时规定宗室回避都城附近的河南、河内、河东三郡,即“宗室不宜典三河”。唐朝规定不许任“本贯州县官及本贯邻县官”明朝洪武间定南北更调之制,其后官制渐定,自学官外,不得官本省,亦不限南北也。 清代回避制度规定得更全面,更具体,在历代回避制度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本文根据清代官书和档案史料,就其沿革、特点和历史作用作一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1.
庚子事变爆发后,两宫西逃至西安,军机处奏准全面暂行改题为奏,接着,湖广总督张之洞提出了暂行改题为奏方案。光绪二十七年八月,清廷颁布废除题本、改题为奏上谕,之后,两江总督刘坤一提出了比较全面的执行办法。改题为奏之后,外省奏折数量大增,加重了皇帝处理折件的负担,并导致一些不良后果。宣统二年,宪政编查馆提请各省循例具奏事件改咨各部,得到了摄政王的部分批准。随后,在内阁官制的拟订中,奏事权问题成为重要的争议点。宣统三年下半年,责任内阁成立后,与各部酝酿重要事件须经阁议,并缩小各部具奏事件范围。辛亥革命爆发后,袁世凯内阁成立,更是垄断奏事权,清朝皇权名存实亡。清末新政的迅速推进,导致奏折制度的快速变革,甚至动摇了皇权的根基。  相似文献   

12.
晚清漕运的主体方式是海运,在6口余年的海运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祭祀海神、修建会馆和撰写诗歌为特色的海运文化。这一独特文化现象的出现,既是清代漕粮海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时社会风尚的合理延伸。  相似文献   

13.
变通旗制,消除满汉畛域是清末直隶“新政”的重要举措之一,为此,直隶地方政府通过实行垦荒政策,提倡“移民实边”以缓解旗人的生活压力。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旗人也积极参与社会改革,一方面通过建立新式学堂提高旗人的素质;另一方面,通过组织新式社团参与政体改革,督促变通旗制处加快改革步伐,加速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清朝末期达赖、班禅关系与治藏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朝末期,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达赖喇嘛与班禅额尔德尼互为师徒、相互礼让的和好关系开始发生变化,两大活佛系统的矛盾日益加剧.清朝中央政府和驻藏大臣也介入其中,从对达赖、班禅都有所猜忌到明确支持班禅系统、压制达赖系统,使两大系统的矛盾不断激化,达赖方面与清政府、驻藏官员的矛盾也不断加深.这些矛盾在清朝崩溃前夕全面爆发,并对以后40多年的西藏治理产生了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5.
晚清,西学东渐历史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保存与传承是萦绕国人心中关乎国本之事.近代西学对传统学术造成冲击之时,学界要求保存传统文化的呼声越来越高,并不断付诸实践.作为中国传统社会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书院制度在近代越来越受到冲击.要延续传统教育的发展,书院改制便迫在眉睫.在四川,书院改制成学堂的过程充满着复杂和纠葛,成为近代中国教育制度转型的缩影.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朝贡制度被认为是古代中国与边疆民族及周边国家和地区交往的惟一持久而普遍的关系,但却忽视了这一制度本身的发展特点,尤其忽视了朝贡制度在明清两代的差别。本文认为,清代虽然延续了明代的朝贡制度,但实质已经转化为一种处理与周边国家关系的政治方式,剔除了明代中原王朝与边疆民族之间、中国与西洋诸国之间形成的藩属关系,且朝贡中的贸易性质也远不同于明朝。本文对学术界混淆朝贡体制与朝贡贸易体制的观点进行了批驳,阐述了清代朝贡体制的地位与特点。  相似文献   

17.
清前期"安南之役"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南之役”是清乾隆年间中、安之间发生的一场战争。文章从“安南之役”发生的背景、“安南之役”前期进军顺利和后期失败的原因、“安南之役”的性质和影响等三个方面对“安南之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认为“安南之役”是清朝为维护中、安宗藩关系发动的战争,并非清朝对安南的侵略,它也未从根本上影响以后中、安关系的的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18.
清代康熙、雍正年间对敦煌进行了大规模移民,并进行了农田开垦和水利设施修建,使得当地的农业生产得到了快速推动,为敦煌社会经济文化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至乾隆年间,敦煌地区的农业发展已蔚为可观。有清一代,敦煌一直是关西地区重要的产粮基地,不仅为封建国家上缴了田赋,也为当地驻军提供了兵粮,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周妮 《历史地理研究》2020,40(2):91-103
营汛体系是清朝地方治理的基层军事系统,对地方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般而言,营汛体系形成之后相对稳定,但在湘西苗疆,受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民族人口、社会环境等的影响,该体系经历了多次进入、退出,它的建立、完善与调整过程表现出明显的不稳定性,反映出其“因势而变”的特征,这种特征凸显了湘西苗疆在国家一体化进程中的特殊性与差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