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刘鹏 《沧桑》2008,(1):125-126
建国初期,刘少奇从中国国情出发,在总结国内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于在经济落后的中国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和积极探索,提出了工业化分三步走的主张,坚持以农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并以此作为国家工业化的总方针。这些思想和观点对当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实现工业化应与何种社会制度相结合,这是毛泽东极为关注的一个问题。通过总结历史经验和比较鉴别,毛泽东否定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工业化,摒弃了资本主义工业化模式,选择了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为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3.
斯大林体制的核心是“一国社会主义”,“一国社会主义”的主干是国家工业化,配套工程是农业全盘集体化,本文就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问题谈一些看法。 一、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运动违背了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基本思想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来说,实现国家工业化是资产阶级的任务,完成国家工业化的周期大约是50至100年。资产阶级在推翻封建统治、夺取政权,建立资本主义制度以后,大约用100年的时间,实现了国家工业化,以社会化大生产代替中世纪手工劳动,建立了现代大  相似文献   

4.
《文物》1954,(9)
祖国正在进行着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全国人民都在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而百倍地努力,东北是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第一个工业基地,而鞍山又是东北和全国的第一个重工业基地。鞍钢为全国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的重点工程,它负有促进和帮助全国工业化的崇高使命,而我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任务被提上日程。围绕这一问题,刘少奇不断进行研究和探索,提出了许多极富价值的构想。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工业化规律的认识水平,是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走优先发展出口加工业的道路蒙古人民共和国是一个工业化起步较晚的社会主义国家。1960年,人民革命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决定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并确定了把蒙古变成“工业——农牧业国”的目标。在一个具有悠久游牧历史、没有任何工业传统、科学技术十分落后的游牧国家里,如何实现工业化,这是一个新课题。对此,人民革命党在60—70年代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7.
吕进 《史学月刊》2000,(3):145-145
1952年底,在三年国民经济恢复工作行将结束时,中共中央按照毛泽东的建议,提出了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即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使我国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伟大转变,顺利地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对社会主义改造进行实事求是地研究和分析,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仍具在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三代领导集体与中国工业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50多年来,在以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为核心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下,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毛泽东在探索“中国工业化的道路”的过程中,从本国的国情出发,“以苏为鉴”,实事求是地总结经验和教训,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建设方针;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重要思想,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认真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并借鉴世界上其他国家工业化、现代化得失成败,成功地探索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现代化道路;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结合新的实践,与时俱进,勇于创新,进一步完善了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现代化建设理论,走出了一条速度较快、效益较好、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9.
何时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与中国工业化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战略紧密相关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决定提前向社会主义过渡,根本原因是编制五年计划时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并得到了苏联在技术和设备制造上给予全面援助的承诺。而实际过渡时之所以又被提前,主要原因也在于要使农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尽快适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需要。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虽然存在一定历史局限性,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中也出现了一些弊端,但总体看,正是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抉择和向社会主义的提前过渡,使中国抓住了当时的历史机遇,大大加快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为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通过近70年工业化的艰苦努力,以前30年的筚路蓝缕为基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式,在一个充满风险、挑战与机遇并存的世界体系中,使一个有着悠久农业文明的古国完成了工业化的基本建设,完成了一个后发大国工业化的艰难使命。前30年工业化建设的成就,使得中国可以实现自保并独立于外来政治、经济压力,初步建立起了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经济发展的初始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统一,其文化凝聚力和生存延续力的深度是民族复兴、实现现代化的根基。统一的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为在一个经济落后、长期分裂的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基本的政治前提条件。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较高的社会整合能力以及社会一体化水平是中国推进现代化的独特的组织资源优势。中国领导人具有强烈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意识,而且中国作为一个后起的现代化国家,具有诸多的后发优势。但是,中国工业化启动时间晚,经济发展起点低下,工业基础薄弱,物质和资本资源短缺;人口数量多、增长快,城乡差异巨大,各地区发展极不平衡,教育事业落后,医疗卫生条件差,科学技术水平低,缺乏启动工业化的技术创新力量和吸收新技术的能力。由于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初始条件与发达国家差异很大,决定了中国的现代化将是一个由不断量变的积累进而部分质变的长期过程,中国至少要花100年的时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绝对差距。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的农业合作化与农村工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中国建立后以农业合作化对个体小农经济的改造,与农村工业化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农村工业化包括农村工业企业的发展和农业工业化,关于农业合作化对农村工业化的作用,可以从发展农村的工业企业和促进农业工业化两个方面来考察,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业合作化应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农村工业化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国家资本及其国有企业是新中国工业化的基础和主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20世纪50年代以来形成的国家资本,是对前半个世纪官僚资本的否定,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初级形式。它并不是什么人幻想的产物,也并非机械地照搬“苏联模式”的恶果,而是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矛盾演化的必然。国家资本及其国有企业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的基础,是中国工业化的主干。  相似文献   

14.
"156项工程"与20世纪50年代中苏关系评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中叶,一个举世耀眼的社会主义耍儿--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这个新生儿需要在沐浴后迅速成长以抵御来自四面八方的纷扰.特定历史条件下对苏联的选择以及由苏联援建出台的"156项工程"如同助长器: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雏形由此被注入了苏式基因;中苏两党、两国间同时期的兄弟关系因此显得牢不可破.但既然是处于特定的历史时期,成就与缺憾、经验与教训总会相伴而生,对其进行系统的梳理并客观地加以评析将成为新世纪中俄两国关系发展、中国与世界先进国家开展社会经济文化交流的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5.
关于社会主义改造问题的再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社会主义改造是我国经济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是生产关系方面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一场伟大的变革,是中国几千年来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党和国家提出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适应实现国家工业化这个任务的需要;新民主主义社会具有过渡性质,中共中央提出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正是反映了这种情况,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科学地评价社会主义改造,必须划清马克思主义与庸俗生产力论的界限;衡量社会主义改造是非得失的主要标准应当是看生产关系的变革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还是起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16.
探索博物馆产业化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啸秋 《东南文化》2001,(11):82-86
博物馆建设走产业化的道路,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文博事业发展的新途径。它代表了博物馆自身发展的要求,反映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博物馆建设应具备的客观条件与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包产到户合法地位缺失的多维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代中国,执政党的指导思想、政治路线及相应的重大决策对社会的发展变迁具有决定性的意义。20世纪五六十年代,包产到户曾经一而再、再而三地兴起,但最终都沉寂下去。究其原因,从理论角度分析,包产到户在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中找不到相应的支撑;从经济角度分析,包产到户“有悖”于国家工业化的战略部署;从领导决策因素分析,包产到户没能取得全党特别是最高决策者的认同。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出版业经历着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历史性进程。从1993年开始到1998年,出版业改革的主线是由“规模数量为主要特征向以优质高效为主要特征”的“阶段性转移”;从1998年开始到2002年,集团化发展成为出版业改革的主题;从2003年开始,企业化转制成为出版业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和主线。十多年来,出版业的政策走向反映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对出版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反映了出版业逐渐加快了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反映了出版业改革不断深化的脉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