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龙兴寺造像高峰之所以凸显于北齐,创造出独步一时的精美绝伦石雕艺术,系因青州城是高齐王朝的第三大政治中心.政治中心佛法易盛,这是当时龙兴寺佛教造像大盛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山东青州龙兴寺窖藏佛教造像出土以后,立即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富于变化的造像风格,各具特色的人物造型,惟妙惟肖的面部表情,为我们展现出一种特殊的佛教造像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3.
田卫丽 《收藏家》2014,(6):59-64
由陕西历史博物馆与山东青州博物馆主办、北京华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协办的人型艺术专题展览《净土梵音——山东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展》近期已于陕西历史博物馆隆重展出。该展览的展品来自山东青州龙兴寺遗址,这批佛教造像风格特点鲜明,贴金彩绘保存完好,雕刻细腻、传神,运用了线刻、浮雕、透雕、  相似文献   

4.
山东青州龙兴寺窖藏佛教造像出土以后,立即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富于变化的遗像风格,各具特色的人物造型,惟妙惟肖的面部表情,为我们展现出一种特殊的佛教造像艺术特。_一精美的石雕工艺龙兴寺出土的这批佛教造像,95%以上用材为青州产的石灰石。这种石灰石,质地细腻,硬度适中,易于雕刻。青州地区有着传统的石雕L艺技术,汉画像石即为汉朝的代表作品之一,而1979年在青州城西南发现的高近3来的东汉“坐姿胡涌”则是东汉时期圆雕艺术的使使者;这件坐姿胡涌头戴尖帽,帽边饰一月穿单纹,长脸突眉,深目高鼻,两腮略残、为胡人形…  相似文献   

5.
<正>天龙山石窟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约40公里处,东西两峰共有21座石窟[1],石窟始凿于北魏末至东魏时期,经历北齐、隋代,唐代发展至极盛,五代宋元以后鲜有耳闻,其后明代又有所复兴。东魏北齐是天龙山石窟艺术的第一个辉煌时期。北齐是中国佛教造像史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由于中外海上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不断传来的印度佛教艺术的各种风格流派又使北齐造像呈现出迥异于以往的新风尚。在雕塑技巧上"其手法由程序化的线形渐入于立体的物体表形  相似文献   

6.
“青州模式”造像的源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费泳 《东南文化》2000,(3):97-102
本文对南北朝青州地区造像、成都万佛寺为代表的南朝造像进行了比较,从相似的风格演变中,得出青州造像模式源自南朝并影响至隋唐。  相似文献   

7.
<正>引言两汉之际,佛教自古印度传入中国,经过数百年,至南北朝时获得长足发展。这时,在中国中西部地区出现了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大同云冈石窟等许多著名的造像石窟。在东部,以山东青州为中心,则出现了另一种佛教艺术的表现形式——单体佛教造像。最有代表性的是一九九六年青州龙兴寺窖藏遗址出土的佛教造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山东临淄地区七处遗址出土的佛教石刻文物做一简单介绍。这些造像为凸显青州造像的艺术形式及丰富内涵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也为了解北朝时期青州地区佛像的变化对比提供了更多依据。  相似文献   

9.
豫北地区景明年间佛教石刻造像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北朝是中国佛教造像的鼎盛时期 ,然而各个阶段的造像风格却不尽相同 ,景明年间河南豫北地区的石刻造像所表现出的瘦削型“秀骨清像”风格 ,对北魏晚期的佛教造像影响极大 ,为佛教造像全面实现中国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以几件佛教石刻造像为例 ,对北魏景明年间豫北地区佛教造像题材和艺术风格作以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0.
南涅水石刻馆位于山西省沁县县城西南的二郎山之巅,是一所以佛教石刻造像为主的专题性陈列馆。南涅水石刻是古代中原北方地区佛教造像雕刻的一个支脉,不仅雕刻技术精湛,内容丰富,历史跨度大(经北魏、东魏、北齐、北周、隋、唐、宋七个朝代),而且造像形制独特,造像风格写实、逼真,生活气息浓郁,为我们今天研究佛教文化、雕塑、建筑、音乐、书法等艺术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1.
公元6世纪中期,中原北方东部地区开始出现一种以双菩提树为背屏、北齐新样式佛像为主尊、常以镂孔透雕形式表现的白石佛教造像,其造型精美,特征鲜明,与早年流行的尖楣状背屏造像形式迥异。本文以邺城地区历年出土佛像为中心,结合周边区域同类背屏式造像,探讨北齐"龙树背龛式"造像的构图特征及技术传承。  相似文献   

12.
1964年7月在河南新郑市小乔乡同时出土了《刘子瑞造像碑》《刘绍安造像碑》《刘绍安造菩萨像》《刘陆虎造像》等四件北齐石造像。作者近年对其进行考察研究的同时,发现这是一组家族式造像,从中反映出北齐时期河南民间佛教信仰的概貌。本文将从造像内容、造像形式和造像记探讨其时盛行的民间造像之风,以及佛教在乡村社会所发挥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泾川古称泾州,是丝绸之路西出长安到陇右的重镇,佛教发展较早。北朝以来即有佛教寺院及石窟寺的开凿,隋唐时期更发展为佛教圣地之一,大云寺即为重要的佛教遗存,上世纪60年代以来,泾川多次发现瘗埋舍利的地宫及佛教造像,2012年更发现了较大的佛教造像窖藏,造像碑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造像碑多以反映北朝时期中原北方地区极为流行的宣传大乘佛教思想的《法华经》及《维摩诘经》等内容为主,雕刻风格既有该地区的地域特点,又与长安地区的风格有密切的关联。  相似文献   

14.
2009—2011年,山东博物馆对山东临沂地区佛教造像碑进行了多次调查,与相关金石文献对比,可判断这批佛教造像碑多数为北齐遗物,少数晚至隋代。临沂佛教造像碑具体特点有:碑身柱体,四面等宽或两面略窄,南面为正方位;四面造像,多为两段式,上段雕刻龛像,下段刻铭或留白(也有雕刻龛像的);造像题材中维摩诘图组合别具一格,龙衔莲花图十分流行,龛楣龙与兽面组合图在临沂地区之外十分少见。临沂佛教造像碑形制、造像特征虽源自西部邻省和山东中部地区,但也有自身原创特色,唐代流行的龙虎塔图像当与其龛楣龙与兽面组合图有极深渊源。  相似文献   

15.
常青 《故宫博物院院刊》2020,(3):31-46+108-109
北魏时期,陕西关中地区在接受来自都城平城与洛阳影响的同时,也在发展着自身的地方风格的佛教造像。地方风格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密集型阴刻平行线衣纹与传自平城、洛阳的佛菩萨服饰的变形,以及独创的汉民族交领式佛菩萨服装。关中地区的这两种地方风格造像仅在6世纪上半叶流行,且多与传自平城、洛阳的正统风格造像并存。该地区佛教造像风格的多元化,体现了当地民众在这个特定时期内对佛教艺术审美的多元化。截至目前,密集衣纹造像发现较多,主要分布在关中北部地区,波及范围在陕西北部、宁夏南部、甘肃东部地区;交领式服装造像发现较少,明确的只在关中一带发现。这种分布情况似乎说明了关中是其制作的中心地区,或是接受此种风格主体信众的集中地区。  相似文献   

16.
林章芹 《文博》2009,(4):68-73
十六国至北齐时期,由于后赵、后燕、东魏、北齐等政权定都河北,也由于统治阶层的大力扶持,河北地区的佛教发展极为迅猛。,目前见诸图录的此一时期单体佛教造像以河北地区造像为最多,也极具有地方特色。河北省博物馆收藏有一批这一时期的铜佛造像,这些造像对中国早期佛像的分期、断代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对中国早期佛教史的研究也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阳信地处山东北部的黄河三角洲腹地中心地带,在南北朝时期佛教兴盛发展。近年来,阳信及周边地区多有发现南北朝时期该地区佛教信众出资供养的石雕或金铜造像,其中不乏曲阳系统的石雕造像。东魏武定五年张显珍造像具有典型的曲阳系统造像风格,对研究阳信乃至山东地区的佛教发展史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响堂山石窟是我国石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代表北齐的时代风格。它上承魏风,下启隋唐,是石窟造像逐步汉化的一个重要过渡阶段。其间,虽然时间短暂,佛教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但此时开凿的响堂山石窟,却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塔形窟(龛)”就是绝好的例证。“塔形窟龛”是响堂山北齐窟龛的主要形式,它将佛教石窟、印度古塔及中国传统的木构建筑形式融为一体,这在我国石窟中实为少见。绝无仅有,是研究北朝建筑,中国古塔的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19.
我国石刻佛教经典开始于北齐。北齐的唐邕自天统四年至武平三年(568——572)在今河北武安县北响堂山(即石鼓山)刻了许多佛教经典,这对后代佛教徒从事大规模石刻佛经有很大的影响。①四川在东汉延熹年间就有了佛教的摩岩造像。②南北朝时,刘宋孝武帝大明中(公元457——464),道汪在三峡中摩岩造像。③南齐永明元年(483年),北魏僧人释玄嵩在茂县造阿弥陀佛像。之后,随着北地僧人络绎不绝地到蜀中传法,北朝的造像风格也就传入了四川。在唐代以前,四川是否有人发起刻造石经,现在还未见到这方面的记载和实物。唐代,四川  相似文献   

20.
由山东大学美术考古研究所和诸城市人民政府发起主办的“中国北朝佛教造像及其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11月在山东诸城召开。来自北京、天津、上海、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宁夏、四川、广东、台湾等省、市、自治区和韩国、日本的六十余名中外学者出席了会议。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40余篇,内容不仅涉及各地区北朝佛教造像和对公元5~6世纪环黄渤海地区佛教造像的比较分析,而且对青州风格佛像的互动与交流,以及诸城窖藏佛像的发现与研究进行深入探讨。会议期间,代表们集中参观了诸城博物馆、临朐博物馆和青州博物馆佛像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