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旅游发展如火如荼的背景下,民俗节庆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问题对于民俗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溱潼会船为例,从理论视角分析溱潼会船在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变迁及现存问题,提出在节庆旅游发展过程中,要坚持对传统民俗文化原真性的保护、解决传承人和传统技艺传承问题、坚持自然环境保护的原则,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张勤 《旅游纵览》2022,(22):85-87
随着体验经济的发展,游客对于旅游产品应包含互动性、娱乐性、趣味性的要求也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游客已不满足于传统的观光式旅游,开始关注旅游的体验度,体验感受成为游客评价旅游质量的要素之一。在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景区发展应以游客市场的调研评价为抓手,立足游客感受,把握游客心理,挖掘游客的内在需求,以游客为本可以激发其游玩的积极性,旅游开发才能获得成功。本文以泰州市溱潼古镇为例,从游客体验视角出发,探讨景区产品开发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风景名胜》2013,(4):26-26
2013年中国·姜堰溱潼会船节于4月5日开幕,数百条各种船只和上万名划船选手云集溱湖,吸引数万中外游客争相观看。  相似文献   

4.
苏冰 《旅游纵览》2010,(4):60-62
<正>"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的这首《清明》,将清明节惆怅伤感的氛围渲染得淋漓尽致。然而十里溱湖的清明,却与诗人笔下的意境大相径庭,这里的清明时节,张扬着生命的活力,挥洒着炽热的激情,灿烂成一个盛大的节日……  相似文献   

5.
6.
唐朝诗人杜牧在《清明》一诗中这样写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杳花村。”它将人们对生与死永恒的怅惘,倾注于清明节所特有的习俗——扫墓中。  相似文献   

7.
冶萍 《丝绸之路》2012,(12):62-63
本文从文化的概念入手,阐述回族风俗习惯的表现形式,探讨在伊斯兰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环境下结合而成的回族传统文化,从而分析回族传统文化所体现出来的独具一格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李安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把青冥剑,一个绿巨人,一座断背山。这里的剑与人与山,与实物无关,只是用来指代人们心中一种挥之不去的情结。在印度,每个人心中都流淌着一条神圣河流。  相似文献   

9.
婚礼时,人们会看到新娘头上蒙着一块别致的大红绸段,被称为红盖头,这块盖头要入洞房时由新郎揭开。  相似文献   

10.
纪学艳 《中华遗产》2012,(11):136-147
以“正色”来统御国家万事,让复杂的生活倍受局限,用颜色区分贵贱,重“正色”,轻“间色”,古代中国会因此而枯燥单调吗?答案是“否”。在正色的高压下,中国依然是被美丽间色渗透的多彩之国。  相似文献   

11.
李满星 《丝绸之路》2008,(11):32-33
要真正认识陕西人,得看陕西人吃面! 陕西人吃面,端的是当地人称为“老碗”的大酒碗。这种碗尤以耀州做最有名,大得就好像南方人盛汤用的盆。  相似文献   

12.
立冬     
《风景名胜》2014,(11):12-12
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225°时为立冬,2014年立冬为农历闰九月十五,公历11月7日、习惯上,立冬为冬季的开始,与黄淮地区的气候规律基本吻合而我国幅员广阔,最北部的漠河及大兴安岭以北地区,9月上旬就早已进入冬季,北京于10月下旬也已一派冬天的景象,长江流域的冬季要到“小雪”节气前后才真正开始。  相似文献   

13.
鞠躬的起源     
《文史天地》2008,(8):69-69
“鞠躬”起源于中国,商代有一种祭天仪式“鞠祭”:祭品牛、羊等不切成块,而将整体弯卷成圆的鞠形,再摆到祭处奉祭,以此来表达祭祀者的恭敬与虔诚。这种习俗在一些地方一直保持到现在,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逐步沿用这种形式来表达自己对地位崇高者或长辈的崇敬。  相似文献   

14.
“慢”拉萨     
并非堆砌的慢 大凡在冬日的午后驻足过八廓街某处屋顶的人, 都会留下类似的画面记忆:  相似文献   

15.
地坑院里的流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什么住在地下?南沟任氏先祖到达的张村塬是陕县众多塬区之一。作为黄土高原地区一种独特的地貌,塬的形成有赖于流水经年累月的冲刷,所以其地形都是四周陡峭,有如切削,而中间则是一个巨大的平台——其面积足以覆盖一两个乡镇。  相似文献   

16.
《华夏地理》2008,(5):148-171
一千年来,侗族人过着歌声萦绕的生活。现在他们独特的文化依然薪火相传——但还能传承多久?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清明节在每年的4月5日前后,它既指节气,又指节日。有趣的是,在浩瀚的联海中,一些巧嵌“清明”的对联,别具情趣。  相似文献   

18.
现在的中国人,凡祭祀拜神祭祖大概没有不烧香的。可是祭神为什么要烧香?“香”,发端于何时何处你知道吗?  相似文献   

19.
郭建设 《中华遗产》2012,(11):49-51
红色的褂子、红色的裤子、红色的鞋子,一个红背影,充满了中国式的红意韵。红色伴随着中国历史的演进,被不断地丰富着、  相似文献   

20.
儿时因为物资匮乏,生活艰难,吃不饱饭,特别嘴馋,老是期待村里多办几场喜事,可以趁机捞一点好吃的,饱饱口福。除了娶亲“讨果子”以外,房屋上梁“抛馒头”也是一个难得的天赐良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