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地方志书质量规定》第十四条规定:志书要“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反映事物基本特征,记述有深度。”详略得当是确保志书质量的关键之一。如果说志书是用文字语言给事物描绘的立体图像,那么除了横分门类的纬度和纵贯古今的经度,还有体现事物详略的清晰度。详略不当,就是没有把握好志书的清晰度。志书详略不当问题是不好解决但又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作为资料性文献,志书收载的资料并非越多越好,凡事皆面面俱到、多多益善,将使志书篇幅不断膨胀。  相似文献   

2.
志书的材料要记载得准确具体,科学地反映出事物在量与质上的历史和现状.就要充分发挥数据的作用。恰到好处地运用数据,能增强志书的科学性.提高志书的价值。但在实际运用中,有一些志稿数据运用得并不好.出现的问题较多.起不到辅助作用。有的数据本身不实.有的计算方法不当,有的统计范围、口径前后不可比.或盲目地抄总结报告、报  相似文献   

3.
第二轮修志,是在第一轮修志成果基础上进行的。采用何种合乎志书规律的续修模式,影响着志书的存史价值。笔者认为,不论采用何种模式,均要确保志书的完整性,使志书的存史价值得以充分体现。完整性是志书质量的首要条件。2008年9月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印发的《地方志书质量规定》第十四条规定:“内容完整,横不缺要项,纵不断主线;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反映事物基本特征。记述有深度。”第二十四条规定“资料全面、系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等方面的资料要齐全。  相似文献   

4.
如何写出志书的“立体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志书的质量,是志书的生命所在。当前志书中普遍存在着表面化、一般化的问题,使著述过于平铺直叙,没有写出深度。通观全志百万言,象记流水账,记述欠深度,重点不突出,没有抓住事物发展的重要环节,没反映事物发展的历史规律。既不能用过去的成绩激励后人奋发,也不能从昨天的曲折和失误得到教训。究其原因,就在于编志人员没有合理、有所侧重地使用资料,特别是没有搜集和使用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资料。志书的篇幅有限。如何在有限的篇幅里比较全面而又重点地记好各项事业诸方面的历史与现状,  相似文献   

5.
志书要有地方特点,没有地方特点的志书不是成功的志书。任何事物都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影响事物地方特点形成的决定因素是地情,志书要反映地方特点,没有对地情的真正了解和把握是很难做到的。如对政治运动的记述。志书只记述运动共有的东西是不够的,还必须重点记述好最能反映地方特点的内容。政治运动的地方特点不是产生于运动的本身要求,而是产生于地方党委按照  相似文献   

6.
以前,我曾听过“新疆是个好地方”的歌唱,新疆确实是令人神往的地方。近来,我又拜读了新疆第二大县──库车县的新编志书,收获颇丰。我读过不少新编志书,总的感觉,志书的编纂者(特别是主编)都是自觉地力图全面掌握地情实际,广泛反映而又突出特点,把志书写出各自的特色来。《库车县志》便是如此,其主编裴孝曾同志主体意识明确,他在一篇文章里就写过这样的一段话:“县志主编要认真地研究本县的历史和现状,从而把握其内在的本质和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心明眼亮,站得高看得远”,才能在志书中很好地反映地方特点、时代特点和行业…  相似文献   

7.
提高志书深度的关键首先应抓住志书深度的实质,要从宏观上来思考,并将提高志书深度作为全方位的要求,贯穿在志书编纂的全过程:一要着力提高志书资料的信息含量;二要理清脉络,反映规律;三要宏观与微观记述并行;四要突出成绩,兼记问题;五要多用“以事系人”和“以人系事”的写作手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关于第二轮修志中的四个业务问题:一是志书的定位;二是从6个方面谈志书记述要点;三是从历史的必然、现实的需要谈应调整内容结构问题;四是加强记述深度的5个方面:设置和写好各类综述,加强对事物主体内容的记述,对特色内容浓墨重彩,努力展示事物的多层次性,尽可能多地收集有深度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9.
设置修订好篇目 ,是续修志书的一项关键性工作。续修志书要出精品 ,篇目设置就要做到科学性、创新性 ,突出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续修县级市志 ,篇目要突出城市建设特色 ,又要详记农村工作和农业 ,要突出重点产业 ;注重新事物、新成就 ;要适当、慎重地反映出当地存在的问题、热点问题 ;运用“专题记述”和“四述”(全书概述和各篇、章、节无题概述 ) ,完整反映重要事物全貌 ,鸟瞰全书及各篇章 ,揭示规律 ,点明特点  相似文献   

10.
数字是志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新编地方志要体现一个时代的发展脉络、兴衰起伏,必须要提高对事物定量记述的质量,通过各类数字,反映出事物的发展、变化。这也就是说,数字的定量记述在志书中必不可少。如何让志书中的数字"活起来",增强和提高志书的定量记述,需要广大修志工作者不断地探讨和研究。志书中的数字"活起来",不仅能提高志书的质量和使用价值,还能使新编志书更好地起到存史、资治、育人作用。  相似文献   

11.
梁佐现 《广西地方志》2004,(3):97-100,40
设置修订好篇目,是续修志书的一项关键性工作。续修志书要出精品,篇目设置就要做到科学性、创新性,突出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续修县级市志,篇目要突出城市建设特色,又要详记农村工作和农业,要突出重点产业;注重新事物、新成就;要适当、慎重地反映出当地存在的问题、热点问题;运用“专题记述”和“四述”(全书概述和各篇、章、节无题概述),完整反映重要事物全貌,鸟瞰全书及各篇章,揭示规律,点明特点。  相似文献   

12.
以事系人是指在记述事物发生、发展、变化时写出与之密切相关的人的活动。系人的目的仍是为写事,即通过人的活动更好地反映事业状况。正确地运用"以事系人",对增强志书的可读性和感染力,提高志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笔者以《黑龙江农垦农垦志》例,从认识以系事人的作用、系何人、系人的方法三方面入手,浅谈如何写好"以事系人",给人以启迪。  相似文献   

13.
志书反映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应着力写好经济部类,从总体看,首届志书经济类质量难如人意。首届志书对生产力三要素中的劳动、劳动资料的记述不到位。写好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以及在生产方式中起最终作用的生产力是抓住经济部类的关键。志书应重点记述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调整和变革,写好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方志是资料性科学著述,其成为科学著述的前提是应有一个科学的符合方志的体例,入选的资料应具备全面系统整体性要求,也要有典型性代表性方向性.能真实反映客观实际,并彰明因果关系,从总体上体现事物发展规律。因此修志的任务不仅要说明“是什么”,也要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在志书中必要处作精炼的议论、分析是可以的。  相似文献   

15.
旅游业是新兴的产业。旅游志要从变化中寻找旅游业的发展规律,除记述旅游景区(点)外,旅游市场与旅游产品、旅游宣传促销活动也应是记述的重点。同时,要在保证志书体例的前提下,写实、写活旅游景区(点),增加趣味性和可读性。只有这样才能突出旅游志的特点,才能全面反映一地的旅游业,并使志书吸引一定的读者和旅游者,扩大志书的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16.
志书的价值在于存史、资治、育人。作为地情资料载体的地方志书,应以存史为己任,要全面、真实、准确地反映事物的发展变化、兴衰起伏。内容完整、资料丰富是志书内容记述的基本特征。资料的全面与完整,决定着志书利用价值的高低。但是,有些已经出版的第二轮志书,资料缺失现象较为严重,造成了志书反映历史不完整的缺憾,严重影响了志书的质量和使用价值。因此,地方志工作者必须深刻认识资料全面、完整、准确是地方志书应具备的本质属性,也是关系志书质量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续志的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全面如实反映国情地情。续志要创新,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应在理论、业务、人员、机构方面做好续志准备。续修志书的框架结构可采用板块组合和小型并列模式。四女板块即“环境与条件”、“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政治”、“社会主义文化”,板块下设篇章。篇目结构和内容记述须反映地方(行业)特色。续志应增强主编意识,统筹全局,加强著述深度,提高科学品位。  相似文献   

18.
林仪 《福建史志》2009,(3):27-29
地方志是包容一个地域在一定历史时段各方面史实的地情书、国情书。要使志书达到全面、准确、科学地反映该地域的历史和现状.按照方志基本体例科学地设置修订好志书篇目.是修志的一项关键性工作。志书篇目是志书基本结构的总体设计.它勾画出志书的轮廓,成为搜集资料的目标与向导.形成志书编写的提纲,最后作为出版的目录。  相似文献   

19.
志书记述缺乏深度是影响志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第二轮修志过程中,修志人员要广泛运用有价值和有深度的资料,挖掘事物深层次信息,充分应用比较和以事系人的写法,加强志书记述深度,更好地发挥志书存史、资治、育人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宗教工作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宗教篇在地方志中应占有一定的地位。本文指出首轮志书中的宗教篇不足,如沿袭旧志,缺乏新意;多为记“教”,鲜有记“人”;脱离现实,回避问题;设置失当,记述简单。并对第二轮修志中可能会出现的倾向性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第二轮志书应全面反映宗教篇的时代特色,并对如何写好宗教篇提出主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