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宋缂丝“紫鸾鹊谱”是辽宁省博物馆收藏的珍品,共藏有3件。其中一件的尺寸为纵131.6,横55.6厘米,海内外文献多有著述。本文介绍的“紫鸾鹊谱”是其中的另一件。它原为“唐孙过庭千字文”第五卷本的包首。此缂丝尺寸为18.5×27.5厘米,本色经丝紫色纬丝织地,彩色纬丝织鸾鹊和缠枝宝相牡丹花卉,色彩古朴,织法通经回纬,表里一致,可两面观看,是一种特殊的手工丝织工艺品。其主题紫鸾鹊是北  相似文献   

2.
原作高131.6、宽55.6厘米传世辽宁省博物馆藏“一寸缂丝一寸金”,缂丝是我国织绣工艺中极为重要的品种之一,费时耗工,色彩丰富,变化多样,为其它织绣所不及。缂丝工艺起源于汉,流行于隋唐,兴盛于宋。北宋缂丝不仅花样翻新,而且多用作书画包首或经卷封面,也有用于贵族妇女的衣物,已处于由日常实用品向欣赏品过渡的时期,其风格及纹样布局近似于同时期的织锦风格。辽宁省博物馆收藏的这件北宋缂丝《紫鸾鹊谱》属北宋整幅缂丝的传世弧品。紫色熟丝地上以彩色纬丝缂花卉鸾鹊。由两段图案组合而成,每组分别由五横排花鸟组成连续纹样。形态各异的鸾…  相似文献   

3.
林染 《丝绸之路》2004,(2):52-53
翻阅唐代诗,不时会读到有关飞鹊镜和双鸾镜的绝妙咏唱。王勃《上皇甫常伯启》:“鹊镜临春,妍媸自远。”刘元淑:“飞鹊镜前妆梳断。”薛逢《追昔行》:“嫁时宝镜依然在,鹊影菱花满光彩。”李贺《美人梳头歌》:“双鸾开镜秋水光,解鬟临镜立象床。”戴叔伦《宫词》:“春风鸾镜愁中影,明月羊车梦里声。”  相似文献   

4.
吴楚鹊岸之战主战场考金家年新编《巢湖志》说:三河古名鹊渚,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春秋时期吴楚鹊岸之战发生于此”。此说可能是受《历尽沧桑话三河》①一文影响。李廉同志曾著文②指出此说与史实不符,但也没有弄清吴楚鹊岸之战的主战场到底在何处。李文一方面引《通...  相似文献   

5.
聂济冬 《民俗研究》2003,(3):140-145
在我国,自古以来人们就有崇拜吉祥物情结,并且由此衍生出了吉祥文化。喜鹊报喜之说,在唐代广泛流传,《开元天宝遗事》:“时人之家,闻鹊声,皆为喜兆,故谓灵鹊报喜。喜灵鹊报喜,兆示着吉祥,预示  相似文献   

6.
《名家翰墨》第十三期"书画鉴定特辑"上,刊登了丁羲元先生《赵孟頫〈鹊华秋色图卷〉新考》一文。文章以赵氏画卷(图一)题款中鹊山、华不注山的方位错误为线索,经过一系列考证,得出这样的结论:"综上所述,现存的赵氏《鹊华秋色图卷》,从画心的赵孟頫题款到卷后元人以及明代一些重要题跋均系伪托,这些迹象反映出画作本身严重的真伪问题……因此我以为传世的这卷《鹊华秋色图卷》,很难排除为明人之伪托。"笔者认为丁先生文章的观点不能成  相似文献   

7.
《中国文化遗产》2011,(3):65-70
栽桑养蚕缫丝织绸,是中国的原创。2009年9月30日,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会议宣布,“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确立了“中国蚕桑丝织”在世界上的原创地位,同时使“中国蚕桑丝织”得到整体性保护。一路旖旎的丝绸文化又将走向锦绣前程。  相似文献   

8.
1996年仲夏,笔者在美国专程往访芝加哥美术馆,观赏了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鹊华秋色图》卷原作,目击心会,颇有所思,因此写成再再考。一我观《鹊华图》原作最初一个直觉,乃一小卷,高28.4、长93.2厘米,其纸墨暗旧,满幅题跋印鉴,朱墨映衬之下,更见画中色彩纷然可喜,茂密拙朴。而细观之下,却有诸多破绽,逼人眼目,其画风与赵孟頫殊不类,一言以蔽之:少神。此例述之。 1.毋庸讳言,项元汴俨如《鹊华图》的“总监制”,不能不引人注目。试看画的前后隔水,前后的骑缝印中有六方半印,都是项元汴的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是最早的蚕桑发源地,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就懂得如何进行丝织生产。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对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一些用于丝织品生产的"骨梭",以实物的形式为此说提供佐证(王晓《建国以来我国古代纺织机具的发现与研究》,《中原文物》1989年第3期)。此后,经夏、商、周至秦汉,随着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封建制社会经济渐趋成熟,秦汉丝织业得到长足发展。秦汉丝织  相似文献   

10.
《文物》1986年第9期所载《河北易县净觉寺舍利塔地宫清理记》一文中发表的"银灯座"与"灯盏",定名有误。所谓银灯座(见该文图一一:1),其实是一件柄香炉,又名鹊尾香炉。此物在唐代已常见。所谓灯盏(图一一:2),乃是茶盏,应与同出之银托子(图一一:5)配套。故宫博物院所藏传卢楞伽笔《六尊者像册》中之伏虎尊者像(见《中国历代绘画——故宫博物院藏画集·一》页68),其几上即陈有带托的茶盏,而供养人手中所持者,正是鹊尾香炉。此册每页之  相似文献   

11.
元初名臣刘秉忠书丹《国朝重修鹊山神应王庙之碑》考释范玉琪在河北省内邱县神头村原鹊山神应王庙旧址,现露天屹立元碑一通,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颇高,值得我们认真进行研究,妥善注意保存(图一、二)。是碑通高2.08米,宽0.90米,厚0.30米。龟跌座。弧形碑...  相似文献   

12.
生命之韵马国强人物画风文/齐岸青为人画品置喙,当是今生头遭之例。本不该做这等附庸风雅事体,可缘由与国强知之愈深,愈有借口去说遑作画论的理由和欲念。谬之错矣,他也奈何不得。我没读过十多年前马国强鹊声名起的《春暖》、《山雀》、《淡淡的晨雾》等,手头几幅水...  相似文献   

13.
1984年孟冬,笔者在吉林省水吉县桦皮厂乡东胜村见到清末抗俄名将凤翔的族谱——《杨氏谱书》一册(以下简称《谱书》)。现将《谱书》作一简介,并结合文献和口碑资料对凤翔的生平作一些补充和考订。一《杨氏谱书》简介《谱书》现保存在凤翔的族孙、东胜村82岁的杨耀起老人手中,何时初修无考,此为杨氏家族于伪满康德元年(1934年)所续修。全书分《谱序》、《序》、《杨氏族规》、《入谱规则》、《北坟碑文·皇清诰  相似文献   

14.
黄鹤楼自古就是江南名胜。与岳阳楼、滕王阁并称江南三大名楼。历代文人骚客留下千古绝唱,诗以楼名,楼以诗名,相得益彰。今日黄鹤楼,巍然屹立于武昌蛇山之巅,楼高五层,斗拱飞檐,直插云天,金色的琉璃瓦在阳光照耀下耀眼夺目。黄鹤楼因山而得名。古黄鹤楼,位于长江之滨的蛇山黄鹊研头。蛇山,又称黄鹄山,古时鹊与鹤通用,故黄鹊肌也作黄鹤矶。现有文献中最早提及黄鹤楼的是《南齐书》。黄鹤楼的由来传说多样,有的说是位叫子安的仙人,曾骑鹤经过这里;有的则说三国时费成仙后骑鹤飞行,常来此歇息;也有的说辛氏寡妇感念老道人而过…  相似文献   

15.
四家诗与《毛诗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诗谱》是东汉经学大师郑玄晚年的作品。《毛诗谱》虽依毛诗以作《谱》,但鲁、齐、韩三家诗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本在运用大量相关材料的基础上,从《诗经》产生的历史年代、《诗经》所反映的地理风俗、正变学说三方面对《毛诗谱》与四家诗的渊源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勾勒出从四家诗分立到并存于《毛诗谱》的轨迹。  相似文献   

16.
清代吴林撰有《吴蕈谱》1卷,王毓瑚《中国农学书录》和天野元之助《中国古农书考》均予著录。《吴蕈谱》是我国古代继南宋陈仁玉《菌谱》、明代潘之恒《广菌谱》之后的又一部大型真菌学著作。其篇幅较前二者长.不仅对大型真菌的描述更为细致,且附入不少相关掌故,为三谱之中成书最晚而水平最高者。  相似文献   

17.
赵晓庆 《文献》2018,(2):173-182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有大量王念孙未刊学术遗稿,皆署名为《王念孙手稿》,数量众多、内容丰富。该手稿有较高学术研究价值:如《合韵谱》已四声列古韵廿二部,比《古韵谱》三声列古韵廿一部及江有诰四声列古韵廿一部更早且更加完善;《谐声谱》可见王氏已较早区分了《说文》谐声层级。我们还发现王念孙《释大》来自稿本中的《声转义同谱》,王引之《经传释词》来自稿本中的《虚词谱》等等。由此,一些有关清代学术史及高邮王氏父子的重要问题将可重新厘定。  相似文献   

18.
扁鹊庙位于河北省内邱县城西偏北28.1公里处,在太行山东麓和庄乡神头村西,现为神头中学校址。扁鹊庙又名鹊山庙、鹊王庙。宋代嘉祐年间加“神应”之号,称“神应鹊王庙”。《顺德府志》记载:“鹊山庙者,祀扁鹊也”。扁鹊,姓秦名越人,战国时渤海鄚州(今河北任丘)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有正式传记的医学家,既精通内科、五官科、妇科、小儿科,又通药理、针砭,发明了望、闻、问、切四诊,尤以望诊和切脉著称于世。司马迁在《史记》中记道:“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他在  相似文献   

19.
《说苑·辨物》“晋平公出畋”条有“鹊食猬,猬食[鸟夋][鸟义],[鸟夋][鸟义]食豹,豹食駮,駮食虎”之语。“[鸟夋][鸟义]”古书常见,如《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拚翡翠,射[鸟夋][鸟义]。”裴驷集解引《汉书音义》曰:“[鸟夋][鸟义],鸟,似凤也。”《汉书》师古注曰:  相似文献   

20.
唐诗中写细雨的诗很多,如刘长卿的《别严士元》诗:“细雨湿衣人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张渭的《郡南亭子宴》诗:“柳枝细雨重,松色带烟深。”李群玉的《北亭》诗:“余雨飞丝织晓空,疏帘半卷野亭风。”李商隐的《细雨》诗:“气凉先动竹,点细未开萍。”都不失为名句,但与杜甫《春夜喜雨》笔下的细雨相比,却欠一筹了。诗人写春夜细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