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威斯特伐利亚国家"兴起之前,欧亚大陆的历史是由几十个帝国的兴衰演绎的,时至今日,帝国虽然已经销声匿迹,但是帝国的情结以及帝国的遗产依然影响着当今世界政治格局。从罗马帝国到现代的大英帝国,帝国的功能与形态迥然有别,农业帝国、游牧帝国与殖民帝国是帝国的三种主要表现形式,如何从帝国的内在逻辑与演化动力对帝国进行类型学分析是帝国研究需要回答的问题。边界,既是帝国区别于现代主权国家的一个根本特征,也是对帝国进行类型学分析的参照。从边界的视角而言,帝国是具有多重权力边界性质的人类组织形态,而主权国家的边界是合一的;同时帝国可以分为两种理想类型,即时间性帝国与空间性帝国,它们不仅代表了两种帝国的形态,也代表着两种帝国演进的逻辑。时间性帝国处于扩张的"时间之流",边界变动不居;而空间性帝国则在相对稳定的空间中建立与维护帝国统治,边界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边界提供了一种认知帝国的新视角,同时也能够更清晰地认知帝国边界变迁给当代国际关系留下的沉重遗产。  相似文献   

2.
第一讲文物(一)文物的定义人类历史是一个不断发展演进的过程。伴随这一历史发展的是人类文明的不断创造和积累。人类文明的积累,有的是通过文字记载的形式,有的是通过传统和习惯的接收与传承,有的则是以实物的载体和媒介流传后世。文物就是这种积累和传播人类文明的...  相似文献   

3.
<正>从罗马帝国和秦汉帝国在欧亚大陆东西两端建立之后,国际关系史经历了几十个帝国的兴衰存亡,帝国的扩张以及帝国之间的攻伐战争使欧亚大陆逐渐成为一个整体。到了近代,欧洲国际关系的规则也是以殖民帝国的形式传播到全球。帝国既是一种政治单位,也是一种国际体系。人类历史上存在着农业帝国、游牧帝国和殖民帝国等不同帝国形式,三种帝国的兴衰源于其内在的悖论,农业帝国在相对固定的空间中上演着统一与分裂的剧目;游牧帝国则需要调和定居与移动之间的难题,殖民帝  相似文献   

4.
雷传翼 《世界遗产》2014,(10):68-75
北纬30度是孕育人类文明的温床,当我们把目光投向一片炽热多彩的土地时,随着时光机在古老而神秘的历史长河溯流而上,会在伊朗境内30度线的两侧发现一对璀璨的明珠——帕萨尔加德、波斯波利斯,它们是古波斯帝国之梦开始的地方,也是伟大的阿契美尼德王朝生命之火熄灭的地方,这两处世界文化遗产见证了人类第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帝国的成败兴衰,经历了2500年的风雨岁月,骄傲地屹立在法尔斯省的山间平原上,向人们讲述着波斯文明的前世与今生。  相似文献   

5.
地处东西两大文明交汇点的萨珊波斯帝国,不仅本身创造出灿烂辉煌的文明,也为东西商贸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以中国出现之拜占廷金币及其仿制品为线索,考察萨珊波斯帝国在罗马帝国(及拜占廷帝国)与东方之间的联系作用,证明它在拜占廷金币向东传播、流向中国的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是古代东西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之一。  相似文献   

6.
尹晨 《黑龙江史志》2015,(1):191-192
加拿大学者哈罗德·伊尼斯在《帝国与传播》中,不仅宏观地论述了传播媒介对于帝国发展的影响,而且对媒介之于一个国家的民主政治、商业贸易、科学技术、哲学宗教、文学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展开具体的分析,为我们了解"媒介决定论"观点开拓了崭新的视角,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详实材料。本文针对伊尼斯关于"媒介与文学"关系的阐释,做出总结和思考,试图理清传播媒介对文学发展的作品风格和艺术形式等方面的不可估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新书微讯     
正《深蓝帝国:英国海军的兴衰》内容简介长久以来,英国只是处于欧洲边缘的三流海洋国家,其岛屿四周的海面上全无法纪可言,各种灾厄接踵而至。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毫不起眼的岛国,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屡次战胜来自四面八方的海上威胁。特拉法尔加海战之后,英国稳坐海洋霸主之位,成为统治世界海洋的强大贸易帝国。最终,它在20世纪丧失这一霸权,其海洋帝国的史诗画上了句号。本书讲述从阿尔弗雷德大帝到伊丽莎白女王登基60周年庆典  相似文献   

8.
考古发掘资料和零星的史载资料表明 ,在约 4~ 5世纪时期塔里木盆地人类文明发生第一次大规模变迁 ,很多古城在此时期衰落与消亡。同时塔里木盆地及其相邻地区的古气候环境演变研究成果表明 ,在 1.9ka BP~ 1.5 ka BP(公元 2世纪~ 6世纪 )期间 ,气候为一相对的暖干期 ,而在 4~ 5世纪时 ,其暖干的气候达到了峰值。塔里木盆地人类文明的第一次大规模变迁与古气候的暖干化在时间上的一致性说明两者之间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气候环境的暖干化可能是导致塔里木盆地人类文明在 4~ 5世纪发生第一次大规模变迁的根本原因 ,气候环境的暖干化导致水量的明显减少、人类生存环境发生恶化、生存资源减少、生存空间缩小等一系列变化 ,最终导致古城的衰亡 ,影响到人类文明的变迁  相似文献   

9.
1998年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古奈良的庙宇、神殿是所发掘出的伟大帝国宫殿的遗迹,为我们提供了一幅公元8世纪日本首都的生动图画,它深刻揭示了一个政治和文化变迁的时代。  相似文献   

10.
范永茂美 《世界》2006,(9):12-15
人类历史充满了政治的故事,政治的故事又是国家兴衰的故事。塞缪尔·芬诺(Samuel E.Finer)里程碑式的杰作《早期时代政府的历史》是一部编年体的大国政治百科全书:从亚述王朝、波斯帝国、罗马共和国,到中国的汉王朝,从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哈里发帝国、中国的唐和宋王朝,到奥斯曼帝国。古代的帝  相似文献   

11.
大明宫是唐代“天朝”的国家形象,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帝国史的一个缩影,它的兴衰曾与欧亚大陆上以中国为中心的世界秩序相始终。大明官的营造先后历时二个世纪,汇集了几代工匠的智慧,成为7~9世纪中国最雄伟的宫苑相环抱、水景相衬托的帝王宫殿群。  相似文献   

12.
正内容简介进入14世纪,蒙古帝国的黄金时代一去不返。随着蒙古帝国的式微,出现了大范围的骚乱。本书对蒙古帝国衰亡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勾勒了14世纪60年代东北亚各方势力,即帝国皇室、高丽王室、中原地方武装和叛军首脑在跌宕起伏、暗潮汹涌的风云中此消彼长的变迁过程。  相似文献   

13.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统治者实行的基本国策会对政权的稳固产生重要影响,任何一个王朝的兴衰必然有其特定原因,历史上从没有不衰亡的帝国。唐王朝的衰亡,"重北轻南"政策是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正《淮河流域环境变迁史》一书由著名淮河史专家吴海涛教授主笔,2017年底由黄山书社出版。全书以八章60万字的篇幅,以皖东和豫北为主要考察地区,分别从该流域环境变迁的主要成因、水灾多发与经济变迁、明清淮河中游城镇兴衰与环境变迁、明清祭河祀神信仰和婚俗民风流变等领域展开论述,为读者展现了一幅中古后期淮河流域环境变迁的恢宏画卷。  相似文献   

15.
<正>在20世纪之前的数千年间,国际关系的演化主要体现在几十个帝国的兴衰。基辛格所推崇的"构成世界秩序基础"的威斯特伐利亚国家要么是帝国的继承者,要么是帝国裂变而来。国际关系学一直处于贾斯汀·罗森伯格所说的"政治学囚笼"之中,根源在于国际关系学是建立在主权国家这样的"类似单位"基础之上,与人类社会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失去了紧密的联系。城邦、帝国和主权国家是人类历史上普遍性  相似文献   

16.
何驽  Gary W.Pahl 《江汉考古》2005,33(1):55-59,41
文章分析了商王朝恐怖主义策略在商代政治领域的兴衰及背景,结合同中美洲阿兹特克帝国恐怖主义策略及其历史背景的对比观察,认识到恐怖主义在国策中作用的兴衰,同有关统治者的统治自信心强弱程度以及周围政治环境对他压力的大小息息相关。当一个原本弱小的文化在短期内拥有和控制广大疆域和众多民族的国家时,恐怖主义策略是常被采用的统治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经济生产方式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社会变迁的信息与轨迹。通过阐述一个客家村落——广西桂林毛村的水运经济的兴衰变迁,看到素以水运为命脉的毛村,一旦失去旧有的生产方式,他们的命运又将如何呢。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是"帝国崩溃的世纪",国内外学者们对帝国学和帝国的关注度逐渐提高。本文将立足于帝国学的角度,分析帝国的类型,并考察苏联的前身——俄罗斯帝国的形成过程及其特点,指出俄国斯帝国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强大的非殖民帝国,在自身社会发展过程中结合了东方专制制度和欧洲专制主义的特性,是各民族团结的典范。  相似文献   

19.
正丝绸是早期中国形象的象征。以丝绸为媒介,中国与非洲大陆在远古时期就已开始了联系。非洲同中国的交往,以北非和东非为最早。公元前6-4世纪,在中国与埃及两大中心之间的中东地区兴起了波斯帝国。公元前529年,波斯帝国占领了大夏(阿富汗北部),并于公元前525年一度征服埃及。  相似文献   

20.
美国"新清史"学者欧立德等人认为,欧洲称中国为"中华帝国",是17世纪中叶以后才有的事情,其中,清朝入关并通过征服建立大清国,可谓欧洲论述里中国从"地区"或"王国"跃升为"帝国"的重要转折点。大量欧洲古文献证明,其基本观点和一些具体说法存在问题。早在明朝时期,欧洲通过耶稣会士等媒介,将中国称之为"中华帝国"的说法已然确立并初步流行开来。欧洲人最初所谓的"中华帝国",恰是对"大明"及其此前中国的一般感知与印象。当时在欧洲,"帝国"一词的使用较为宽泛,如果简单地从今日社会科学特别是政治社会学所界定的"帝国"概念出发,去说明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帝国"概念之内涵及其使用,重构欧洲早期汉学知识的系谱,容易造成不必要的误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