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是中国经济结构转型深化年,中国经济改革与体制改革交织,牵一发而动全身,投资与出口的兴奋剂逐渐减量,改革进入剧痛期,贫富差距导致的民怨与市场效率低下导致的通胀,将越来越严重。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并不是从中国开始的,当中国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自己的改革试验时,社会主义改革已成趋势。然而,由于受到普遍观念和既得利益的强大阻力,通过渐进改革实行市场化转型,鲜有成功的先例。中国的市场化转型没有导致经济衰退和体制崩溃,而且推动了中国持续30年的经济快速增长,出现所谓"中国奇迹"。国内外学者对"中国的市场化改革模式"的解释很多。一般都认为,中国改革与苏联东欧改革有"渐进"与"激进"之别。所谓渐进式改革,首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苏两国先后进入了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1978年底,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作出了实行经济改革,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拉开了中国改革的序幕;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当选苏共中央书记后,也引导苏联走上了改革之路.实践证明,中国改革从农村率先开始这个突破口选对了,它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为摆脱传统的思维定势,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启蒙作用.而戈尔巴乔夫选择重工业为突破口,这与其经济结构的调整发生了尖锐的矛盾,对苏联改革的整体进程以及其他许多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高放 《炎黄春秋》2008,(5):26-28
近三十年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建设已经取得了举世公认的重大成就,但是政治体制改革相比之下显得滞后,因此导致党政官员腐败加剧,社会两极分化严重,社会深层潜在的危机加深。所以政治体制改革成为当前我同社会主义改革的瓶颈,只有突破这一瓶颈,我们才能满盘皆活,走向通途。  相似文献   

5.
正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实践及其成功经验的总结和肯定,也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方向和中国道路的要义。一、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是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从全球视野考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1979~2012年国内生产总  相似文献   

6.
续志应充分记述经济体制改革。纵观22年(1978~2000)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企业改革始终是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本文拟以此为逻辑起点,对续修志书如何记述企业改革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
1935年的法币政策,将几十年议而不决的币制改革付诸实施,在中国金融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币制改革由理念、设想、计划最终落定为现实,因于多种因素的刺激,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经济困难尤其是美国白银政策推行后导致的白银危机,是法币改革的直接催化剂;中国货币体制与外部世界日渐暌违,也不断刺激着国内币制的改革要求;进一步探究,法币改革的实施,与中国经济基础逐渐增厚相关,经济总体上的不断成长,对弹性货币政策形成一定期待,而且为币制改革提供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8.
政治体制改革的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改革已经进行了30余年,经济改革取得了公认的成就,但30年来政治体制改革怎么样,则需要回顾、总结,这个问题关系到中国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董育红  李广泳 《攀登》2014,(1):84-88
居民消费需求对经济的良性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在中国,这一点自20世纪90年代就被官方和学者们意识到,但是国内居民消费率一直处于下降状态,时至今日仍未好转.基于此,本文从二元经济结构和公共支出视角对中国居民消费需求为何不足做一个逻辑分析.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我国二元经济结构不但导致了国民收入分配问题、居民收入差距问题,而且,限制了人力资本的正常流动,使得城市化滞后,结果产生了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另一方面,我国的公共支出又存在一定的问题,使得其在弥补二元经济结构方面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最终导致居民消费率不断下滑.  相似文献   

10.
续志反映的是我国经济形势发生较大变化的转折时期。在这一时期内,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商品经济逐步形成,各行各业为适应市场而不断改革。续志经济志必然与反映稳定的计划经济时期经济形势的首届志书经济志有不同之处。如何从市场经济的角度了解经济的发展变化,把握经济志的编写?作者通过分析各个时期经济改革的重点,对经济体制改革、经济综述、农业、工业与企业、商业等续志经济志所涉及的内容应突出的重点、应反映的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1.
对于近期的中国经济,温家宝总理作出基本判断:二季度经济增速下降是主动调控的结果,政策基调是保持稳定。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上半年宏观经济数据,次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表示,上半年经济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是主动调控导致,并认为,下半年经济调控的主基调是保持政策稳定,核心是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续修志书主要是记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这段历史,这是中国历史上发展最迅速、变化最深刻的历史时期,其中对外开放“功不可没”,对外开放冲破了闭关自守的经济格局,冲破了固步自封的思想观念,促进了经济体制全面改革的步伐,使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融合,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与腾飞。续志写好对外开放,对于完整记录新时期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突出时代特点,充分发挥地方志的功能与作用,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民国末年。我国曾爆发过一场由币制改革引发的金融风暴。这场金融风暴不仅使国民党政府挽救经济危机的金融改革在短短10个月便宣告失败.给社会经济和广大人民带来巨大灾难,而且也导致了国统区经济迅速崩溃和国民党在大陆政权的彻底垮台.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异常黑暗的一页。这场金融风暴的引发,与当时一个叫王云五的社会名流紧密相关,在他导演的金融币制改革前后,有着许多鲜为人知的逸事秘闻。  相似文献   

14.
自从1978年改革放以来,中国经济又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是维持现状?还是克服阻力深化市场化改革?近日,世界银行和国务院发展中心共同提出的研究报告(《2030年的中国》)警示,如果不深化市场化改革,中国将面临余丽的经济危机。  相似文献   

15.
东南沿海所具有的侨乡禀赋与特殊优势 ,使之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成为先行地区。作为海外社会资源载体的华侨华人与港澳同胞 ,不仅通过捐赠款物和直接投资等形式全面参与和大大促进了侨乡经济改革进程 ,而且侨乡地方政府与普通民众 ,通过与海外乡亲的密切联系 ,一方面从中学习和获得了兴办企业、改进管理、开拓海内外市场等方面的经验与资源 ,另一方面 ,开阔了眼界 ,解放了思想 ,为改革开放的持续发展排除了不少阻力 ,减弱了社会动荡。凡此 ,降低了改革的成本 ,加快了改革的进程 ,推动了经济起飞。在此基础上侨乡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创新 ,为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与经济持续发展开创了新的道路。同时 ,沿海侨乡的成功经验与社会资源逐渐向内地传导 ,又降低了中国经济改革的成本。  相似文献   

16.
史浩江  周光友 《人文地理》2005,20(5):99-102
本文从中国经济增长两个阶段的不同特点入手,分析了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大量引进外资的深层次原因。采用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作为衡量中国工业化进展程度的指标对整个90年代中国工业化的进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中国的工业化从90年代中期以来实际上长期处于低速徘徊的阶段。大量引进外资导致中国工业化过程中存在两个明显的"替代效应",一是"外资替代效应",二是"弱质替代强质"现象。两个"替代效应"对中国工业化和经济结构变化的影响是极为深刻的。  相似文献   

17.
经济开始局部停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以伪市场化取代真正的市场共识。中国未来10年改革需要的是公共财政、市场经济与法治社会,简而言之,是以前10年中失落的部分.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后,中国学界涌现了一批与于光远相似的“改革策士”,许多改变中国经济未来的政策,正是受其影响而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19.
余亦青 《环球人物》2013,(29):30-31
到1987年中共十三大召开时,中国改革开放已走过10个年头了。经济改革的重心也从农村转移到了城市,开启了全面改革的历史。此时的中国经济,一方面发展迅速,另一方面又未能摆脱"过热—紧缩"循环的怪圈。1984年,中国经济就出现了社会需求过旺、工业发展速度过快、信贷和货币投放过多、物价涨幅过高、经济秩序混乱的苗头,被称之为"四过一乱",尤其是价格双轨制和"官倒"现象比较严重。在1988年3月召开的全国人大会议上,代表们对"官倒"现象猛烈开火,引起高层的关注,并下决心对价格  相似文献   

20.
经济结构的改造是苏联目前经济改革中必须解决的新课题,是经济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结构一般是指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各个地区、各种成分、各组织和社会再生产各个方面的构成,以及它们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经济结构包含的范畴很广,它既涉及生产关系方面的结构,又涉及生产力方面的结构。只有合理的经济结构才能使国民经济持久地、稳定地保持一定速度发展;反之,经济结构不合理,必然引起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