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对于石质碑刻文物表面的墨迹污染,常常使用常规物理清洗方法,但清洗效果一般,酶材料在文物表面墨迹清洗中还没有相关研究。本工作对不同的酶及其与表面活性剂复配后制得的酶清洗剂进行墨迹清洗实验,对比清洗前后的照片、显微照片和色差值。其中,碱性蛋白酶对墨迹的清洗效果最佳,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9)复配后制得酶清洗剂,再与卡波姆940胶凝制成清洗凝胶。该清洗凝胶对石质碑刻文物有很好的贴敷性能,增强了清洗材料与文物表面的接触性,显著提升清洗效果,适合作为清洗剂的载体应用在碑刻文物上,并通过现场实验证明了能够明显清洗干净碑刻表面的浓厚墨迹。  相似文献   

2.
石质文物表面防护中的问题和新材料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14  
野外的大型石质物暴露在自然界的风化环境中,近代环境污染和酸雨使侵蚀更加严重,已有许多防护材料用于石质物的防护,本分析了目前防护材料,特别是憎水性有机高分子防护材料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初步探索了使用新的生物无机防护材料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石质文物受到越来越多的侵害,石质文物保护面临新的挑战。本文从法律法规、社会公众和文物保护工作者的素质及石质文物保护的专业技术等方面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只有从法律上制约、财政上保障、专业技术上支撑、责任心上落实,才能将石质文物保护好。  相似文献   

4.
根据最小干预和不影响文物原貌的原则,使用表面化学防护和化学加固等保护材料被认为是保护石质文物的有效方法。目前,已试用于石质文物表面保护的化学材料主要是有机硅等有机化合物。这些有机材料能起到一定的防水和加固作用,但是也潜在不少问题,一些可能的危害目前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本工作以通用有机硅类防水加固剂为表面保护材料,以砂岩、凝灰岩、白云岩、大理岩和花岗岩为保护对象,模拟各种破坏因素,包括干湿循环、盐结晶、冻融和加热等的作用和联合作用,研究了表面化学处理后岩石样品在模拟环境中的变化情况,发现破坏现象严重。其中,化学保护剂在石材表层产生的亲水/憎水界面导致石材受某些应力的加速破坏是重要原因。上述研究结果提示,在石质文物的保护中应慎重使用憎水性表面化学保护剂。  相似文献   

5.
露天石质文物的风化和加固保护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探讨了石质物风化的诸因素,认为主要来源于石材原料、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和人为破坏等儿个方面,阐述了目前用于石质物加固保护的无机加固剂、有机加固剂的特点、应用及其加固技术,该工作对石质物加固保护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白毓薇 《沧桑》2013,(3):123-124
本文对承德安远庙石质文物现状及病害进行了调查分析,同时针对病害类型表面污染、泛盐、风化、裂隙、空鼓等提出了相应的修复及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7.
空气中的SO2气体对丝织品文物有一定的危害作用。课题分别试验了各种丝织品试样在50μ mol/mol的SO2气体下不同时间的影响变化。通过色差分析,红外分析,氨基酸分析及XRD分析对丝织品进行表征,得到了40℃下50天的干热老化丝织品试样在50μ mol/mol的SO2气体下,随着试验时间的延长,其色差变化最大。经SO2气体处理的丝织品试样的氨基酸成分发生改变,结晶度也变大,老化程度加大。本研究结果可为保存和保护丝织品文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国山碑是现存最古老的封禅碑之一,又是我国江南地区记录地震的最早资料。近年对国山碑的开发,为石质物的保护与管理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中国作为有着几千年灿烂文明的古国,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创造和诞生了许多文物古迹。这些古迹与文物都是无价之宝,拥有着不可比拟的价值。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些文物如何保存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针对露天石质文物的风化和加固保护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现存大量的鹦鹉岩石质文物,这些造型精美的石狮石象、御制碑刻、须弥座及佛塔基座、幢杆夹杆石、石桥栏杆、建筑台基等,是世界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近300年自然及人为因素的破坏,95%的石质文物存在崩损、开裂、粉化、表面酥粉、局部缺失等不同程度的病害,其中70%的文物已经面目全非,严重影响了石质文物的美观与世界遗产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1.
王振忠 《安徽史学》2008,(1):98-103
本文利用晚清环川<(璁公房修)詹氏支谱>,研究徽州墨商的几个问题.具体描述了徽州墨商一般的经营状况,并重点勾勒出婺源著名墨庄詹彦文的相关事迹,指出:詹彦文墨庄的商业网络遍及湖南、四川、贵州、广东、广西、江西、湖北和河南数省,这一点无论是在族谱和徽州文书中均有所反映.  相似文献   

12.
中国墨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中国文化发展方面起过重要的作用。中国的墨是由松烟或油烟与胶质及各种添加剂混合而制成。墨的保存很困难,常会产生裂纹和生霉,有的甚至裂成几块,而失去了它原有的价值。通过实验知道,湿度的交替变化即忽高忽低、低湿、高湿都对墨的保存极为不利。低湿使墨中蛋白质胶变性,变脆硬化;潮湿使胶膨胀失去粘性并促使霉的生长而引起生物腐蚀。在墨的保存和陈列中,要采取墨的储藏微环境的湿度控制,保持湿度的稳定。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研究博物馆古墨保存方法、损坏机理和修复技术,做好古墨保存工作,尽可能延长古墨的保存寿命,走访调查了6家传统制墨企业及其技术人员,基本了解了我国传统制墨业的传承发展情况,进一步了解了墨的传统制作工艺和保存方法。调查结果摸清了古墨发生严重粉碎性酥解的主要原因是受潮和干燥不当,收集了多种修复墨表面所产生的“墨霜”、细小裂纹和断裂墨的常用工艺,揭示了古墨保存质量与制墨材料、加工工艺、保存环境、日常养护等的关系,明确指出良好保存古墨的关键在于控制保存环境和做好日常养护工作,为进一步开展古墨保存综合性科学研究提供了经验和思路。  相似文献   

14.
中国保存有众多砖质文物建筑,目前这些文物多处于户外环境中,面临严重盐害导致的掏蚀损毁问题。因而,研究兼具脱盐功能的加固材料成为砖质文物等保护的一种创新思路,加固材料的研制和工艺技术的开发是其重点和难点,具有重大的社会需求和急迫性。为此,本工作从可溶性盐的破坏机制出发,研究出一种双组分无机加固材料,加固方法是Ba(OH)_2甲醇溶液与H_2C_2O_4、H_3PO_4乙醇溶液交替滴加,并模拟可溶性盐(NaCl、KCl、Na_2SO_4)分布的典型环境,进行加固、除盐,借助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和无线阻尼抗钻仪等现代科学仪器,追踪盐的流出与转化过程。结果表明,本材料不仅能够加固模拟样品,同时能对最具破坏性的盐Na_2SO_4实现不可逆转化,生成重晶石的主要成分BaSO_4,加固与脱盐一次完成,是一种具有实际应用潜力的新材料。  相似文献   

15.
陕西境内遗址出土后短时间内表面产生白色物质CaSO42H2O是非常普遍的现象。本研究利用土柱模拟遗址出土后表面产生CaSO42H2O的过程,通过监测土柱中土壤的湿度、含盐量及离子变化综合分析CaSO42H2O产生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遗址出土后形成了新的界面层,在蒸发的作用下,地下水沿土壤孔隙向上迁移,同时将可溶盐带入土壤中,表面的可溶盐含量逐渐增大,达到峰值后不再增加,实验后测得表面土壤中的Ca2+和SO2-4是原始土壤的数十倍,说明遗址表面产生CaSO42H2O是水盐运移的结果。本研究可为遗址出土后预防CaSO42H2O的产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It is well known that labour productivity growth in Europe isslowing down, against an increasing growth rate in the US. TheNetherlands is one of the countries in Europe with the lowestgrowth rates of productivity. This article looks at this phenomenonfrom a regional perspective and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a growthaccounting exercise applied to regional industry data of TheNetherlands between 1995 and 2002. We find that slow productivitygrowth in The Netherlands is particularly situated in the economiccore regions and is caused by slow multifactor productivity(mfp) growth. A substantial part of this slow mfp-growth canbe explained by the fact that positive agglomeration advantagesare overruled by negative congestion effects caused by trafficjams.  相似文献   

17.
By the early 18th Century, the “Rites Controversy” among the missionaries themselves has evolved into a culture conflict between the Qing Empire and Europe. To make the European missionaries in China follow the rites of Matteo Ricci, Emperor Kangxi had French Jesuit missionaries Joachim Bouvet and Jean Francoise Foucquet study the Book of Changes in his royal palace and had further conversions with the European missionaries based on their researches. Not only did this cultural conversation reveal the Figurist’s tendencies, as represented by Bouvet, and the interior conflict among the missionaries themselves after the “Rites controversy,” but also showed Kangxi’s policies towards the missionaries, as well as his attitude towards Western culture and religion.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Lishi Yanjiu 历史研究 (Historical Research), 2006, (3): 74–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