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墓志是随葬品的一种,主要记述墓主姓名、籍贯、生卒年月和生平事迹。墓志由早期的砖造发展到石刻,瓷质墓志较少。泉州市博物馆馆藏有三件明代瓷墓志,均为德化窑产品,志文清晰,保存较好,为难得的明代德化窑纪年器物,对于德化窑烧瓷历史、烧制工艺以及民间葬俗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明德化窑瓷墓志的烧造工艺及形制进行初步研究,探讨馆藏瓷墓志的志文内容,进而分析其价值。  相似文献   

2.
1980年秋,淮安市博物馆在季桥颜牛村征集到1件元青花缠枝牡丹纹瓷盖罐。据调查,此罐出土于1座明代墓葬中,同时出土的有明龙泉窑印花青瓷八宝碗1件,墓志1合。墓志盖篆书:"故武略将军致仕陶公墓志铭"。据墓志记载:千户陶升,字彦皋,卒于明成化六年,享年62岁,葬于菊花沟祖茔。罐通高43.5、器高38.3、口径16、腹围106、底径18厘米。小口,溜肩,广腹,肩部有兽耳一对,腹下收至底处略外撇。盖为子母口,盖纽已残。盏面饰莲瓣纹,上下各有卷草纹一周,盖沿以古钱纹带作边饰。器  相似文献   

3.
<正>墓志由墓碑演化而来,是记载死者生平事迹、家族关系、下葬时间及地点等相关信息的附葬品,一般镌刻于石。随着东汉后期烧造工艺成熟,人们"恐地变,虑山异,镌瓷石为墓志铭"[1]。唐代越瓷墓志已发现的有唐长庆三年(823)姚夫人墓志、  相似文献   

4.
比对五代渤海高公夫人王氏墓志与现存相关文献,墓志中"怀迁"当为王夫人之祖,与五代延州高万兴之父高怀迁并非同一人,仅同名而已。墓志中"思殷"为王夫人之父,与高万兴兄弟并无关联。墓主王夫人之夫高某为高万兴家族之成员,与高允韬、高允权为同辈。墓志中"渤海公"并非爵号,应为"渤海高公"之简称。墓志中仍然有诸多信息无法从现有文献中给予印证。  相似文献   

5.
唐冠军大将军、左羽林军大将军、上柱国、东莞郡开国公臧怀亮的墓位于陕西省三原县陵前乡三合村西侧三百米处.1985年4月至12月由咸阳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对该墓进行了发掘,共出土壁画六十余幅,文物三百余件,其中有臧怀亮的两合墓志(封三).这两合墓志,一是臧怀亮病卒的开元十七年(729)所撰,无撰者姓名,首题《大唐故冠军大将军左羽林军大将军上柱国东莞郡开国公臧府君墓志》(以下简称《一号志》);一是臧怀亮与妻合葬的天宝十年(751)朝议郎行侍御史颜真卿所撰,首题《大唐故冠军将军左羽林大将军  相似文献   

6.
辽耶律羽之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辽耶律羽之墓的发掘是1992年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其墓葬位于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砖石结构。石质墓门和主室门上彩绘精美的图案和武士像,主室四壁及顶部均以绿色琉璃瓦砌筑,铺地砖亦为有花卉和昆虫图案的绿色琉璃方砖。随葬品有做工精细的金银器,铜、瓷等各种生活用具以及大量丝织品等,出土的墓志有助于对历史文献的勘补。  相似文献   

7.
《文物》1980年第7期发表的用契丹和汉两种文字合刻的辽圣宗统和四年(986年)《耶律延宁墓志》,是迄今发现的有确切年代的契丹文墓志中最早的一件。该墓志所刻文字共二十四行,前十八行上半部为契丹大字,下半部分及最后六行均为汉字。与它同类型的墓志和碑刻,还有辽兴宗重熙十年(1041年)《北大王墓志》、重熙二十五年(1056年)《故太师铭石记》、辽道宗大安五年(1089年)《萧孝忠墓志》,以及《应历碑》、《静安寺碑》、辽太祖墓残碑等。这些现存的契丹大字碑刻,都是在失传六百多年后于本世纪陆续出土的。  相似文献   

8.
1990年9月,安徽望江县护城村窑厂发现一座北宋墓葬,出土有瓷诵、瓷塑动物及其他瓷具等青白瓷器47件,其中有一件瓷萧,特别引人注目。该瓷萧质地为青白瓷,制作十分精致,釉色莹亮,造型秀美,胎薄而又坚实,完好无损①。1993年国家文物局组文物鉴定专家组来安徽,认为这是一次重大发现,并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据同时出士的墓志记载,墓主于北宋嘉访七年(1062年)四月十日死亡、埋葬,因此,这件瓷萧当属北宋中期遗物。瓷策通长20厘米,一端稍粗,口径2.5厘米,另一端稍细,口径2厘米,一侧有小孔五个,另一侧有小孔一个,今日吹奏起来仍…  相似文献   

9.
《天魏故彭泽令陶公(潜)墓志》作为赝品资料收入《新中国出土墓志》“河南贰”附录中,本文将有关陶潜的历史记载和前人研究成果与该志进行比照,从其享年、葬地、子孙以及志文涉及的历史人物和职官等方面,对“陶潜墓志”是一方伪志做了具体论证。  相似文献   

10.
<正>2012年3月,朝阳市博物馆为配合朝阳肖家村玫瑰家园南侧及其周围棚户区改造项目,对双塔区肖家村玫瑰家园一带古墓进行了考古发掘,施工中发现唐代早期墓葬一座(M1),随葬品丰富,有瓷三系罐、青瓷壶、黄釉扁壶、石柱础、墓志等,关于墓葬的基本情况,将另文发表,本文仅对出土墓志进行考释。出土的墓志尤为珍贵,其中,"赵郡李氏"和"三韩起  相似文献   

11.
辛龙 《文博》2015,(2):57-61
2010年11月至2011年7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西安市国家民用产业基地航天时代置业项目基建工地内进行考古发掘,出土了唐垂拱三年(687)诸葛芬墓志。诸葛芬为武则天之婶、六安县开国公武士逸之妻。墓志所载,使武则天伯父武士逸一系家族谱系更加清晰,为武则天家族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文字资料。  相似文献   

12.
仁寿县文管所收藏虞迪简墓志碑一通。该碑于1980年在仁寿县于丞乡玉屏山南宋名相虞允文墓下方200米处掘出。墓志碑除碑文末款两行文字磨损不清外,其余大部分完好。墓志碑系红砂石质,弧形顶,长方体,通高78厘米,宽49厘米,厚6.5厘米,碑文楷书阴刻,竖排12行,除首书碑名11字和末行毁损不明字数外,其余10行均为24字,碑文曰:有宋宣义郎仕虞公圹志:公讳迪简小字行,第彬,姓虞氏,世居隆之仁寿县。曾祖祺中奉大夫,潼川府路运使,赠太师秦国公,曾祖妣秦国公喻夫人,祖允文左丞相宣抚节度,雍国忠肃公,祖妣蜀国…  相似文献   

13.
许志斌  刘永亮 《文物》2021,(12):17-33+1
2007年9月至2008年1月,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湖北省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二妃山区域调查发现了8处明代楚藩郡王以下级别茔园,发掘了其中5处茔园,计13座墓葬。其中一号茔园坐北朝南,平面呈长方形,由茔垣、拜台、封土堆等组成。茔园封土堆下为一座同冢异穴合葬墓,墓葬形制为带斜坡墓道的长方形竖穴土坑砖室墓。墓葬出土有瓷器、铜器及墓志,其中瓷器以白釉瓷居多,青花瓷次之,另有少量蓝釉、豆青釉瓷。根据墓志铭文可知,墓主为楚藩镇国将军朱季及其夫人潘氏,分别下葬于成化七年(1471年)、天顺八年(1464年)。此墓墓主身份、卒葬年代明确,对于明代丧葬制度研究及墓葬断代具有重要价值,也为明代早中期陶瓷史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4.
1983年山西朔州城区修筑通往南河槽的地下污水道,在南关外瓦瓷地挖出一座金代砖券石棺墓。石棺为细白沙石雕成,长120、宽80、外高50厘米,棺盖厚10厘米。棺内只留骨灰,出土铜镜和正隆元宝铜钱约十多斤,均被当时挖土方工人卖到城关供销社废品收购站。唯有墓志一方仍在石棺外不远处泥土里掩埋着,半块外露,清理出来尚完好。该墓志为石灰岩质,长40、宽36、厚10厘米。四边不整,一面磨光,镌刻楷书18行,共319字(图一)。墓志铭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15.
2011年4~5月,为配合基建,考古工作者对位于重庆市合川区的观山墓群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发掘墓葬7座,其中宋代石室墓5座,4座为单室墓,1座为双室墓。出土了铜镜、瓷罐、瓷碗、瓷洗、瓷盏、墓志等。该墓地应为宋代家族墓地,出土石墓志为合川地区首次发现,为宋墓及瓷器的分期断代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6.
四川万县沙河镇东8公里双溪村境内,世传有“驸马坟”冉仁才墓。1978年,四川省博物馆与万县地区文教局一起,对墓进行了发掘。墓虽多次被盗,仍清理出瓷俑一类唐代文物百余件,内中有残存墓志二方。据《考古学板》1980年4期《四川万县唐墓》一文的作者说,遗憾的是,墓志“因长期水土浸蚀,志文大多漫漶无迹。所能辨到的文  相似文献   

17.
邺城早年出土的几方北朝墓志(一)王金科一、华山王妃公孙氏墓志志石不知所在,河北省博物馆藏有拓片,长55公分,宽53.5公分。东魏天平四年(公元537)七月刻,隶书二十一行。行二十二字,首行题"魏侍中大司马华山王妃故公孙氏墓志铭"。志文载,妃父公孙囵,...  相似文献   

18.
洛阳教业里有右金吾卫大将军安东都护高震宅。据《唐代墓志汇编》(周绍良主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大历年 0 75《唐开府仪同三司工部尚书特进右金吾卫大将军安东都护郯国公上柱国高公墓志铭并序》,大历八年夏五月工有七日 ,右金吾卫大将军安东都护公薨于洛阳教业里之私第 ,春秋七十三。公讳震 ,字某 ,渤海人。公乃扶余贵种 ,辰韩令族 ,怀化启土 ,继代称王 ,嗣为国宾 ,食邑千室。洛阳嘉善坊有处士李端宅。据《唐代墓志汇编》贞元 0 38《魏故处士李君墓志铭》,君讳端 ,字行端 ,陇西城纪人也 ,缘官流客宅河南焉。以正始二年五月十四日卒于嘉…  相似文献   

19.
2010年夏,南京文物爱好者在南京南郊发现了一块明代墓志,墓志传主歹俊,史籍失载,为明代前期正三品的武官,生于洪武二十八年(1395)五月十四日,卒于天顺元年(1457)六月二十三日,享年六十三岁,卜以七月初九日奉柩葬公于应天府江宁县安德乡宋家山庚山申向之原。歹俊墓志篇幅不长,但仍有一定的史料价值,特别是志文中述及有关明代宣德通宝铜钱铸造的内容,于史载多有补益。  相似文献   

20.
中古谱牒已经亡佚,仅有数件敦煌氏族谱残卷得以存世,传世文献同样也保存着中古谱牒的残篇断章。一个相对完整的中古谱牒,应该包括近世祖先的婚娶职状,主要分布于墓志的首叙、志尾或志阴等特殊位置,还包括姓氏起源、房支分化等内容,主要分布于墓志的铭序和志铭等正文部分,近世祖先的官职也经常出现在墓志正文。中古墓志在抄录并改写谱牒之时,呈现出"功能分区"的特点。近世祖先的婚宦出现在首叙,还是志尾等特殊位置,与不同地域、不同等级的家族呈现一定程度的对应关系。中古谱牒内容具有"公"和"私"的属性分野。墓志所载姓氏起源、房支分化等内容,史源驳杂,包括汉代碑刻、前朝姓氏书,抑或先秦两汉的典籍等内容。当然,也有大量墓志没有首叙和志尾,但相当一部分墓志正文都记载家族谱系。中古墓志记载谱系的形式与内容,与前朝相比,既有因袭,又有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