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瑞  郑超  银松  殷红梅 《人文地理》2022,37(2):94-102
以“高山流水”敬酒仪式为案例,运用访谈法与观察法,分析民族村寨旅游者主客互动仪式情感体验过程及唤醒机制。结果发现:①仪式展演中,敬酒人以物质投入营造仪式“氛围场”,借助道具与旅游者展开互动,经仪式要素驱动使其达到集体兴奋状态,获得积极情感体验。②经由主客互动,旅游者收获个体情感能量、群体团结、群体符号、道德感等效果,赋予道具以情感意义,使其成为象征敬酒仪式的文化符号。③文化符号负荷主客情感,日常生活情境中旅游者以文化符号相遇、体验情感分享、敬酒仪式代入方式实现仪式体验情感唤醒。本文构建了跨情境旅游者仪式体验情感唤醒机制,可为民族旅游地构建具有文化特色和体验价值的主客互动仪式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2.
本文设计了“学习及好奇”、“责任与义务”、“社会因素”、“个人情感体验”、“教育体验”5个潜变量,构建了战争纪念馆游客旅游动机对体验影响的结构关系模型,并以国家4A级旅游区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为例,探讨了此类旅游动机对体验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责任与义务”是游客访问战争纪念馆的主要动机,也是与传统旅游的根本区别之一,与“个人情感体验”及“教育体验”有较高的路径系数(0.97,0.48);(2)被动地参观战争纪念馆不利于游客体验的提高,从市场营销角度看,应该强调游客积极主动的参与,强调游客“责任与义务”方面的动机;(3)游客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几乎没有对死亡感兴趣的动机,因此战争纪念馆旅游不完全属于黑色旅游研究范畴;(4)旅游动机及体验是区分特殊兴趣旅游的主要标志,未来需从特殊兴趣旅游(如战争纪念馆旅游)角度进一步探索旅游体验的本质。  相似文献   

3.
期望与感受:旅游体验质量的交互模型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本运用模型分析的手段探讨了旅游体验过程中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通过对旅游期望的定义以及特点的分析,作提出了旅游体验过程中满足获得的渠道和影响机制,进而指出了这种理论探讨对指导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郝德霖 《旅游纵览》2022,(7):137-139
随着信息技术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旅游产业的经营模式发生深刻改变,"虚拟旅游"也应运而生.本研究主要采用定量研究,基于相关理论构建模型,针对虚拟旅游体验对实地旅游意向的影响,提出8条研究假设,并进行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运用SPSS 23.0和AMOS 26.0统计分析软件,分析处理获得的数据,最终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假设...  相似文献   

5.
旅游竞争力评价范式:反思与启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龙江智 《旅游科学》2010,24(2):26-39
旅游竞争力研究已经成为旅游学术界的一个热点。然而,国内外关于旅游竞争力的评价,基本上是沿用波特的国家竞争力评价范式,相互之间的差异无外乎“指标选择”或“权重配置”两个方面。本文在回顾文献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对当前的旅游竞争力评价范式进行了反思。从理论分析来看,当前旅游竞争力评价范式的假设前提并不成立,对指标的选取也值得商榷;从实证角度来看,其所建构的模型难以解释诸多旅游地的发展。本文认为旅游竞争力的大小绝不等同于各个竞争要素“绝对数值”的简单求和,而是隐含在由旅游体验所决定的需求结构、竞争要素之间的结构性构造以及不同竞争目的她的“相对地位”之中。简言之,旅游竞争力的大小,从需求来看,取决于需求结构及其变化;从供给上看,取决于竞争要素的相对地位及其结构所决定的旅游地的相对优势。  相似文献   

6.
赵巧艳 《人文地理》2011,26(6):67-71
在剖析现有研究忽视民族旅游与社会性别互动缺陷的基础上,提出在布迪厄的实践理论框架内可以实现二者统一的观点。然后以龙胜金坑梯田旅游与红瑶女性角色变迁为调查对象,借助布迪厄实践理论的四个关键概念--场域、惯习、资本和策略,很好地解释了金坑旅游与红瑶女性角色变迁的互动机制。研究表明:场域的变化提供了社会性别功能发挥的空间,不同的社会性别在不同的场域内依靠自身所拥有的资本形式,通过相应的内在策略实践与外在偏好选择实现了不同资本功能的转换,资本功能的实现又生成并强化了惯习的形成,并最终表现为场域结构的优化与功能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以来,黑色旅游成为旅游学界研究的热点领域,同时也是颇具争议的领域。黑色旅游是指到死亡、灾难、痛苦、恐怖事件或悲剧发生地旅游的一种现象。本文在探析黑色旅游概念的基础上,探讨了谢彦君对于旅游的定义完善性,并针对旅游体验过程,提出了预见性黑色旅游和不可预见性黑色旅游。  相似文献   

8.
旅游、旅游体验和符号--对相关研究的一个评述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8  
本文认为旅游现象的内核是旅游体验,而旅游体验在本质上可以看成是旅游者对符号的解读,将符号的解读和建构纳入旅游体验的研究视野当中,这在国外也是一个比较新颖的议题。为此,本文梳理了国内外旅游体验研究和旅游符号学的研究成果,发现这两个领域的研究现状还比较薄弱,尤其就国内而言.旅游符号学的研究几乎还是一片空白,对旅游体验的关注也远远不够,迫切需要更多学者将目光投射到这两个领域当中来。  相似文献   

9.
对旅游本质的哲学辨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旅游本质的正确认识是关系到旅游学科建设和旅游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命题,然而这一问题在学术界至今未能得到很好解决。从哲学的视角来辨析,旅游的本质应是“体验”,即旅游者的异地身心自由体验。将体验视为旅游本质的理由是:体验是旅游现象所具有的最一般、最普遍、最稳定的共同属性,体验是旅游现象区别于其他现象的独特属性,体验是规定和影响旅游现象中其他非本质属性的根本,体验是旅游活动产生、变化及发展的依据,这些理由符合哲学关于本质研究的特点及规定性。  相似文献   

10.
王馨  白凯 《旅游科学》2023,(2):155-174
虚拟旅游为潜在旅游者提供了在真实旅游中不能获得的难忘体验。文章以情感体验这一衡量虚拟旅游体验质量的重要指标为因变量,考察了虚拟旅游临场感、时间失真、视觉感知与虚拟旅游参与者情感体验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虚拟旅游中的临场感为二阶因子模型,其二级构成维度由空间临场感和自我临场感组成,且空间临场感会对自我临场感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2)虚拟旅游中的临场感会正向影响参与者的情感体验,并且相较于空间临场感,自我临场感对虚拟旅游参与者情感体验的影响更大。(3)情感打分结果显示,虚拟旅游参与者的情感表达主要集中在Q1(HVHA)和Q4(HVLA)两个区域,突出表现为高效价的积极情感。(4)时间失真在临场感与虚拟旅游参与者的情感体验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视觉感知则会调节临场感对虚拟旅游参与者情感体验的影响。文章拓展了临场感在虚拟旅游情境中的适用范畴,深入解释了虚拟旅游情境下个体情感体验的前端影响机理,也为旅游目的地的虚拟旅游场景设计、情感服务升级和创意营销实践等提供了一定的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1.
论大旅游格局下的旅游高等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卫武 《旅游科学》2010,24(5):8-16
我国已经逐步进入了大旅游时代,大旅游格局对我国旅游高等教育提出了更新要求,探索适合大旅游格局的旅游教育规律是发展旅游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之一。高校培养适合大旅游时代的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必须以课程体系为基础,以职业素养为核心,提振专业信心、集中办学精力,明确培养目标、突出专业重点,直面格局内核、创新培养模式,夯实课程基础、提升师资内涵,强化职业素质、树立服务理念。  相似文献   

12.
Tourism in Tibet     
Tourism in TibetTourisminTibet¥byMaJinkangSituatedintheborderregionofsouthwestChina,Tibetcoversanareaof1.2millionsquarekm,equ...  相似文献   

13.
旅游人类学理论在中国旅游发展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王健 《旅游科学》2007,21(5):1-6
本文讨论了中国旅游发展中一些长期未能得到有效解决的问题,例如旅游业服务质量问题、旅游资源和项目开发规划中的问题、中外合资与合作经营中的问题、旅游法制建设问题、中国公民出境旅游问题等,从社会文化角度分析了这些问题存在的根源.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当重视和加强旅游人类学理论对中国旅游发展的指导,妥善解决旅游发展中大量存在的社会文化问题.本文系统阐述了旅游人类学理论在中国旅游发展宏观调控、微观管理以及发展对外旅游关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15.
<正>1991年,一位叫南思·史尔斯的加拿大妇女,在她生活的美丽小村庄新不伦瑞克省的圣马丁村开展了独特的野外旅行服务。史尔斯的公司带领游客进行荒野旅行、研究动植物、观赏鸟类,在517天的旅行中,参加者在欣赏到壮美风景的同时,还能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动植物分布状况、地质形态等信息。这便是加拿大生态旅游的开端,由此,加拿大也成为了世界上最早开展生态旅游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生命旅程,心灵感悟:加拿大生态旅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991年,一位叫南思·史尔斯的加拿大妇女,在她生活的美丽小村庄新不伦瑞克省的圣马丁村开展了独特的野外旅行服务。史尔斯的公司带领游客进行荒野旅行、研究动植物、观赏鸟类,在5~17天的旅行中,参加者在欣赏到壮美风景的同时,还能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动植物分布状况、地质形态等信息。这便是加拿大生态旅游的开端,由此,加拿大也成为了世界上最早开展生态旅游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17.
张蕾  赵中华  贾志宏 《旅游科学》2005,19(1):17-23,51
城市旅游问题是我国旅游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对我国旅游发展有巨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以《Tourism Management》《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从创刊至今的文献为资料来源,梳理与分析了国外对城市旅游问题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之上,从发展趋势、研究热点、薄弱环节三方面,对国外城市旅游的研究作了评价;就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等方面指出了国外城市旅游研究对我国城市旅游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Natural environments and the human interactions that occur within, are continuously changing and evolving. However, increasingly, th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natural and man-made disasters, economic instability, and other macro-environmental factors, have profound implications on local and global economies, fragile ecosystems, and human cultures and livelihoods. In response, tourism within these natural environments is also changing and evolving rapidly in both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regions. While at times this is spurred by new opportunities, it is often also the result of resource and user-conflicts and changing environmental circumstances. The articles in this special issue examine the numerous ways in which changes i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impact tourism, and how the tourism industry is responding and adapting to such changes. Detailed case study examination of human interactions within what are often fragile ecosystems can provide us with important insight on social and ecosystem resiliency, innovation and adaptation, and factors that drive tourism success. This was the focus of a session at the inaugural Tourism Naturally Conference, held in Alghero, Italy, 2–5 October 2016, and formed the basis for this collection of articles. From these contributions, what is evident is that while adaptation can be passive in nature, it can, and should ideally be much more proactive, with individuals and organizations seeking improved knowledge and learning. Such actions will contribute to greater resilience within the tourism industry, whether in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and its subsequent impacts, or an increasing scarcity of the natural resources upon which tourism relies.  相似文献   

19.
另类旅游     
木鱼  郝协成  紫云  尹杰 《旅游纵览》2008,(11):24-25
<正>在个性张扬的年代,出游时总会给自己找个"理由"。正是这"理由",我们出游就呈现"个性"与"另类"。小说旅游推荐理由跟寻作家詹姆斯·希尔顿《失去的地平线》的神秘禁地,我们找到了香格里拉;怀揣追寻沈老先生《边城》遗韵的情怀,你们走进了古城凤凰。我们找到雪峰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